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崇祯:朕在此,大明永存! / 第55章 神医谈瘟疫

第55章 神医谈瘟疫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这条消息过于震撼,朱阳和段子石同时猛然回首,段子石更是身不由己的迎着哨探冲前几步,
  “说清楚点!是哪里的人马?有多少部队?在哪里扎营?”
  “是,是从保定那边过来的……”
  “保定怎样?”
  “目前情况不明……”
  由于跑的太急,这名士兵一直跑到段子石的身边,突然身子一歪,无声无息的栽倒在地。
  段子石一惊,不假思索的急忙伸出手,一把将他抱在怀里,急声问道:“你怎么样?”
  “快松手!”
  “不要碰他!”
  两声不同方位的大喝,几乎同时响起。
  段子石浑身一震,顿时明白自己大意之下犯了大错。
  与瘟疫患者密切接触了!
  顿时额头的冷汗就淌了下来,略带慌乱的看向朱阳。
  而朱阳的目光,却在看着西边街口,
  那里有一位六旬老者,身穿一袭青色长衫,肩上挎着一个药箱,正向这边快步走来。
  不一会老者走到近前,朱阳和段子石借着城头的灯笼,大略看清了他的样子。
  这位老者步伐矫健,面容清癯,双目虽充满血丝,仍是炯炯有神,脸上尘灰满面,身上的长衫打着十几个补丁,上面黑一块红一块青一块的,几乎都看不出原本的颜色了。
  或是夜色太暗,朱阳的龙袍也同样是脏的看不出底子,老者竟一时没能认出身边的皇帝,
  只管看着段子石严肃的说道:“你是守城的军人吧?看你盔甲,是小旗还是百户?怎么这么不小心?皇上不是连下数道圣旨,全城无论是谁必须一体凛遵,绝不容许任何人违反么?你难道忘了?”
  段子石无话可说,偷眼瞧一下朱阳,见他无动于衷,丝毫没有要帮自己说话的意思,
  只好讷讷干笑:“那个,一时不小心,嘿嘿,敢问老先生?”
  “老夫吴有性,”
  老者没好气的瞪他一眼:“要不是老朽知道,咱这皇上是真心实意的为老百姓着想,而你们当兵的又是为皇上拼命,老朽才懒得管你们这些有理讲不通的大头兵!快,把手伸出来吧,老朽为你把把脉。”
  他这边絮絮叨叨的说着,冷眼旁观的朱阳却猛然一震,双眼倏地大亮,仿佛看到了一道流星,瞬间照亮了这漆黑的夜空。
  “吴有性?吴又可?你,你是不是吴又可?”
  就算面对百万贼兵之时,仍然保持镇定自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朱阳,在听到这个名字的一刻,竟突然变得异常的激动,就像在沙漠中饥渴多日的旅人,突然被传送到满汉全席的酒桌上,那种猛然从天而降的巨大幸福感让他整张脸都涨的通红了起来。
  “老朽就是吴有性,字又可。”
  老者略带诧异的看了一眼朱阳:“想不到老朽刚刚进城没多久,就有人能认出老朽?敢问阁下?”
  “吴先生,我……”
  “嘘!先别说话。”
  吴有性把三根手指搭在段子石的左手手腕上,开始认真的诊脉,
  朱阳一肚子话被生生憋了回去。
  看到朱阳吃瘪,段子石顿时如坐针毡,他哪里敢耽误皇帝陛下说话?
  慌的就要抽回左手:“老先生,不用看了……”
  “别动,还没诊完呢,”
  吴有性严肃的说道,牢牢抓着他的手腕。
  朱阳做个手势,让段子石安心,自己默默站在旁边,努力平息着心情。
  吴有性是谁?
  纵观整个大明历史,他是仅次于李时珍的伟大名医,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创立瘟疫学说的人,治疗瘟疫的开山鼻祖,他走遍大江南北黄河上下,哪里瘟疫严重就往哪里去,一生活人无数,成为整个时代的最美逆行者,与瘟疫抗争的孤勇者!
  朱阳从一开始考虑防治瘟疫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只不过此时兵荒马乱的,此老行踪飘忽不定,也不知去哪里寻找,心中还一直存有深深的遗憾。
  万万想不到,吴老神医竟在此时此刻突然出现在面前,当真就是喜从天降!
  “嗯,目前没啥问题。”
  吴有性缓缓放下段子石的手,
  沉吟道:“但这瘟疫因人而异,有些人当天就发病,有些人则需潜伏数日才会出现症状,是以不可大意。”
  段子石急问:“那,我该怎么办?”
  “隔离吧,最少七日。”
  吴有性淡淡的说道:“这有个方子,乃是老朽自创的达原饮,你去照方抓药,温火慢熬两个时辰,每日服用两次,老朽保你性命无忧。”
  “可是,”
  段子石一听就急眼了:“老先生,老神医,有没有更快的法子?多少钱都行,在下还有很多大事……”
  “什么大事也比不上性命重要,”
  吴有性语气变冷:“老朽无权命令你,但整个天下唯有皇上与老朽深懂瘟疫之治,想必皇上的命令你不会违抗吧?”
  抬出皇上这顶大帽子,段子石当场就哑口无言了,只好把求助的目光投向朱阳。
  “吴神医,在下有一事不明,还望不吝指教。”
  朱阳微笑着上前,拱手一揖,吴有性见此人气度不凡,也不敢怠慢,当即还礼。
  “敢问吴神医,这瘟疫横行天下已达十年之久,创下亘古未有之大灾,以至于天下百姓人人自危,当今皇上连下六道罪己诏毫无用处,难道这瘟疫真的无法根治吗?”
  “呵呵,罪己诏说服不了瘟疫啊,”
  吴有性苦笑着摇头:“瘟疫之灾,源于三大无解之难题,却不是单凭人力所能消除的,至今为止,唯有当今崇祯皇帝最为圣明,就连老朽也远远不及……呵呵,说起皇上,倒也怪了,前几年瞎搞乱搞,弄的一塌糊涂,今日老朽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听到老先生无意中说出不敬之词,段子石偷眼看朱阳,见他居然听的入神,竟似完全没有在意,却也不敢任由吴有性胡说八道,赶紧插嘴问道;
  “敢问吴神医,这三大难题,可否详细讲一讲?”
  面前这两人的好学精神,让吴有性感到相当顺眼,于是痛快的打开了话匣子:“其一为天灾。崇祯十七年间,几乎年年都有大灾,水灾之后必有旱灾,旱灾之后又是旱灾,而旱灾则必有瘟疫伴随,可谓雪上加霜,
  其二则是医学研究太少。天下医者对瘟疫知之甚少,初时医家用一般治疗外感的方法,或用治疗伤寒的方法治疗,或妄用峻攻祛邪之剂,往往无效,甚至导致病情迁延,进一步向危重阶段发展,致使枉死者不可胜数,甚至把自己治死的也比比皆是,
  其三却是恐惧。百姓一旦染上瘟疫而死,其邻村、邻县必然恐慌外逃,殊不知流窜之人就带有瘟疫,故而从陕西传到山西,从山西传到山东,流民逃至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周而复始,终至不可收拾……”
  说到这里,吴有性深深长叹:“唉!三大难题均非人力所能解决,老朽我也只能拼却这条老命,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