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围屋情 / 第30章:物换星移事与愿违

第30章:物换星移事与愿违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三年后,刘世春守孝期满。
  他想起京城科考时刘大人的话:“皇上同意丁休回家尽孝,三年后可返京复试。”刘大人给了两份文书,一份是考取贡士学位的证书,一份是三年后允许返京殿试的证明。
  他想:既然有文书凭证,何不进京碰碰运气?
  刘世春找到这两份证书,收拾行李,告别家人重赴京城科考路……
  偏僻山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难于了解外界形势,尤其国家教育与考试制度。
  刘世春的第一站是九江,要先去看望义父义母和那调皮的小妹。
  三年来,他不忘义父的救命恩情,不忘宠他爱他的义母,不忘给他重生的第二故乡……
  刘世春一路思忖:自己亏欠义父太多了,或许今生今世难于偿还……
  他一路艰辛终于来到了义父的门店。
  刘世春走进去,看见义父在做生意。
  “爸爸!”刘世春磕首跪拜,大声呼叫。
  “春儿,是春儿么?”义父揉了揉眼睛,走过来看了看:“啊呀!真是春儿回来了。”义父把刘世春拉起来,摸了摸义子的脸蛋,说:“春儿,你瘦了,黑了。”店员走过来把世春的行李拿进里间,端来几盘水果点心。
  刘世春看着义父,瘦多了,头发黑白掺半,背有些伛偻,三年不见则老了许多。也许是太操劳,也许是身体小恙。他越看越揪心,越看越心疼。
  世春拉着义父的手,一同坐在茶几边上,喝茶聊天……
  “爸,妈妈呢?”刘世春问义父。
  “她在老家,请了个老中医做理疗,现在好多了。”义父回答。
  义母患腰椎增生一年多了,这是义父在书信里告诉他的。
  “爸,我有个叔叔是祖传的老中医,有治这种病的灵丹妙药。我要了一些带来了,可以给母亲试试。”刘世春站起来,要去把药拿出来。
  “春儿,不要去拿。待会儿我们一起回老家去,你亲自给她。”义父阻止道。
  “好的!”刘世春坐了下来。
  这时候徐小妹回来了。今天是礼拜天学校放假,徐小妹每次放假会回家看望父母。
  徐小妹还没进门就有人告诉她哥哥来了。她一进门就大声嚷嚷:“哥哥,小妹回来了!”
  三年了,她还是那么淘气、那么可爱……
  一个黄毛丫头现在成了大闺女。小妹还是那么活泼可爱,白净的瓜子脸,弯弯的眉毛下一双水灵灵的眼睛……
  “哥哥,我好想好想你哦!”小妹坐在中间,一手拉父亲一手拉哥哥,眼睛盯着哥哥的脸。
  “哥哥,听说你结婚了,是吗?”小妹问道。
  “是的,已经做爸爸了!”世春如实回答。
  “啊!这么快就做爸爸了?那我就做姑姑了。”小妹就是那么心直口快。
  ……
  父亲没有插话,回想始终说不出口的初衷,至今难于释怀……
  他膝下无子,希望世春能跨越“义子”栅栏,成为真真正正的儿子或女婿,为他徐家传宗接代。然而,世春放弃升迁回乡三年守孝,他的梦想付之东流……
  “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老家了。”义父站了起来,嘱咐店员好好看店,自己去菜市场买了鱼肉菜蔬带回去。
  别墅。
  刘世春回到阔别多年的老家。
  “妈妈,哥哥来了!”小妹走在前面,踏进门就大声说。
  “你说谁来了?”从里间传来母亲的声音。这声音是那么耳熟,那么亲切。
  “妈妈,是我,春儿来了。”刘世春再不应声就显得生分了。
  母亲看见是世春来了,挣扎着要从沙发上站起来。
  “您的腰不舒服,不要站起来。”刘世春走过去扶着义母的肩膀。
  刘世春从旅行包里拿出药,说:“妈,这些药是我的叔叔配制的,专治腰椎骨质增生的良药。”然后讲解药的使用方法:药丸每次4粒,每日三次,饭后半小时服用;药酒涂擦几次,药干后贴上膏药。
  “有效吗?”义母疑问。她吃的药太多了,只要有人说有效的药都会尝试,但是疗效不理想还有副作用。
  “妈,您大胆试用。其他药暂停使用,三天不见效就可以放弃。”刘世春虽然不敢保证能根治,但三天见效是胸有成竹的,叔叔治好了不少这种病。
  义父亲自下厨炒了几个拿手好菜。
  一家人不分主仆围成一桌边吃边聊。刘世春道出自己的打算,要重走科考路,实现自己的梦想。
  “春儿,我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帮助你。”义父毫不犹豫地说。
  “但不知道现在的形势怎样,我至今一无所知。”刘世春有些迷惘。
  “我在学校听老师说,最近朝廷事件频发,不知道对科考有没有影响。”小妹把学校的见闻抖了出来。
  “那我们不能急于进京,要先打探清楚再做打算。”义父说。
  “好的,我明天去省学部咨询了解情况。”刘世春说。
  “好,我和你一起去。如果能找到当年那个学政大人会更好说话。”义父道。
  第二天,父子俩来的南昌,直接去了省学部,找到了当年给刘世春补办手续的学政大人。俗话说“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当年的人情尚在。义父是老奸巨猾的商人,拍马行贿是拿手好戏。
  “王大人,您现在很忙,我们晚上去您家登门拜访,有些事在这里一两句说不清楚。”义父对王大人说。
  “可以,我今晚有时间。”学政大人回答。
  父子俩走出学部大门,去了南昌商贸批发市场,要顺便采购商品回去……
  晚上,徐明光带着义子刘世春去了学政王大人家里,把礼品袋放在书桌上。礼品袋里装的什么?当官的心知肚明。
  学政王大人招呼客人在坐下,仆人倒了一杯茶退出客厅顺手把门带上。
  徐明光把义子刘世春三年前进京科考的事情讲了一遍。刘世春从身上掏出贡士学位的证书和皇上承诺守孝三年后允许返京殿试的证明给学政王大人。
  王大人看完了,说:“太可惜了!说白了,是你刘世春的命运太差了。”他看了看刘世春,接着说:“你已经没有机会了,中央政府颁布了新政举措,废除了科举制度。”
  “啊!”义父惊讶得像头顶炸了个响雷。刘世春低着头不说话,也许是王大人说的,是命运捉弄人,注定一生坎坷,屡受挫折。
  王大人见他们不说话,打破沉默讲起了皇宫内斗的一波三折和取消科举制度的缘由:
  光绪帝极力支持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等维新派变法,以图国家强盛。但受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从此,光绪帝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台,政权落入慈禧太后手中。
  后来,中国经历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并与十一国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此时的清政府无论是政治、军事,还是财政实力,都面临凋零磨灭。慈禧太后迫于压力,要把大清王朝的统治维持下去,最终以光绪帝的名义宣布开始实施新政。清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新政举措,其中一项就是废除科举制度,兴办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人才选拔制度。
  刘世春听了恍然大悟,说实在的科举制度弊端很多,不公平、不透明,对满族的优惠形成一边倒趋势,汉族考生如果没有关系又不行贿,再有才学也难于考上状元、榜眼、探花甚至传胪、朝元。
  “王大人,那我儿刘世春该咋办?请您指条明路。”义父说。
  王大人想了想,说:“再考是不可能了,况且刘世春年纪也不小了。”然后,他对刘世春说:“据你现有文凭,我可以帮你铺平两条路让你选择。如果愿意当官,我推荐你应聘县级七品官;如果不想当官就到学校去当老师。”
  义父抢着说:“当官好,虽然是七品官可权利大,以后还有机会升迁。”他笑了笑,看了看刘世春。
  “我不想当县官,不是嫌官小。县官事务错综复杂,地方势力很难平衡;做清官难于平息是非,做贪官心有不甘;没有靠山,不会吹牛拍马也难于升迁。以自己的性格和初衷,还是传承祖业老老实实当一个教员,教书育人培养人才。”刘世春说。
  “我同意你的观点,以您的文凭才学可以找一所高级学府。”王大人同意刘世春的选择。王大人接着说:“JX省内学校我可以推荐,现在教育改革有些学校要改名和扩招,有些名校要划归政府管辖。”
  “这个信息很重。那以后就要王大人鼎力相助哦!”义父看世春不想当官,也只得依了义子意愿。
  “好的,你们先回去,下学期开学前一个月你们再来这里,我会给你个满意答复。”王大人说完站起来,说“真不会意思,我还有事要出去,不能再陪你们了。”
  “谢谢王大人,耽误您这么久,对不起!”徐明光和刘世春同时站起来,抱拳作揖退出了客厅,向旅店走去。
  第二天,父子俩跟着载货的船只回到了九江商铺。刘世春一边在商铺帮忙打理生意,一边等待信息的到了。
  暑假,徐小妹隔三差五带一帮同学来店里玩耍,看见自己中意的商品会买些回家,给店铺增添了不少人气。那些爱学习的同学听说徐小妹的哥哥是国学贡生,许多学习难题都会主动请教。刘世春义不容辞充当了校外辅导员。
  “刘老师,如果您愿意可以来我们学校当老师。”有位同学发现刘老师知识渊博、和蔼可亲,期待能成为她们的老师。然后说:“我的父亲是学校管理人事的副校长,如果您愿意,我可以跟父亲说说。”
  “谢谢你的好意!我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这里太远了。”刘世春谢过这位学生的好意。
  有了这些活泼可爱的学生,刘世春的暑假很踏实、很愉快,不知不觉离开学不远了。
  这一天,义父带着刘世春来到南昌王大人的家里。只有晚上王大人才有时间会客,他实在太忙了,临近开学事务繁忙,尤其今年刚开始教育改革。
  他们来到那里,王大人还没有回来,管家招呼在客厅里喝茶聊天。
  “累死我了!”我大人走进客厅,看见客人来了,放下公文包坐下来喝了一杯茶。
  “刘世春,现在南昌、赣州都有公立学校,你的志愿在哪里?”王大人对刘世春说。
  “王大人,我现有的条件还是就近好,家里还有老母亲牵挂。”刘世春痛定思痛,父亲离世未能看最后一面,这件事久久不忘刻骨铭心。
  “刘世春,我的初衷是想把你安排在JX省最高学府任教,那里更有机会施展你的才华。以后有机遇,我会把你拉进省学部来,那里需要像你这样的高级人才。”王大人说。
  “谢谢王大人的抬爱,我感恩戴德终生难忘。”刘世春潸然泪下,没想到王大人这么珍惜人才、这么温柔敦厚、这么乐善好施。
  “你是个孝子,我尊重你的选择!”王大人看见刘世春犹豫不决的样子,知道他主意已定只是不好当面推辞罢了。
  义父在一旁没有说话,义子已经是做父亲的人了,家中老母亲还要奉养。做这样的选择也是无奈之举。
  “那就到赣州的‘虔南师范学院’去吧。那所学堂是赣南巡道刘心源和地方士绅刘景熙等人将‘濂溪书院’改办“虔南师范学堂”。今年教育改革命名为‘虔南师范学院’。这是赣南唯一的省属公立学校”王大人说。
  “谢谢王大人,最合吾意,那是我的母校。”刘世春高兴地说。
  “那就这样吧!”王大人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空白介绍信函,填好了递给刘世春。
  ……
  从此,刘世春成了虔南师范学院的老师。
  他的人生仕途始终没有跳出教书育人的圈子……
热门推荐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