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围屋情 / 第21章:一时犹豫悔恨终身

第21章:一时犹豫悔恨终身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刘世春在那静谧的小洋楼里一边温习功课一边辅导小妹读书写字。
  小妹接受哥哥的教育懂得了许多道理,增长了不少知识。
  徐老板怕女儿在家胡闹,影响哥哥的学习,要把女儿送到学校去读书,又担心女儿不肯去。女儿正值叛逆期,父母的话听不进去。
  现在,女儿只听哥哥的话,唯有哥哥能说动她。
  “春儿,我打算明年春季学期送小丽到市立女子中学去读书。不然,你走了她的学业又会荒废,弄不好会步入歧途。”义父说:“她不听我的话。你的话她爱听,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
  “好的,我明天跟妹妹说说。”
  义父走了。
  小妹在书房看书。
  刘世春在写文章。
  义父交办的任务没有完成,哪有心思写书。
  妹妹就在旁边却不知如何开口,担心话语不中听把事情弄僵。
  “妹妹,我今天脑子乱,能不能陪哥哥说说话?”他放下笔看着妹妹。
  “好啊,巴不得呢!”小妹把书扣在书案上笑着说,以为哥哥要讲故事。
  “妹妹,我明年要进京科考。如能考上贡士可能谋个一官半职,如果考不上就留在京城的国子监读书。”
  “好啊,哥哥这么棒一定能考中的。我预祝哥哥金榜题名。”
  “那我走了你怎么办?”
  “我.....没有想过,要么我跟着哥哥去国子监读书。”
  “那肯定是不行的,国子监是最高学府,要考试才能录取,哪有这么随便。”
  “那我怎么办啊?”
  徐小丽忽忽不乐脸色阴沉。
  “妹妹想不想进京城国子监读书啊?”
  “我能行吗?”
  “你很聪明,如果认真刻苦学习是有希望的。”
  徐小丽翘着嘴唇低沉地说:“哥哥走了,还有谁教我啊?我不要那个老头子先生教我,他就知道之乎者也,叫我天天背书写字,没趣。”她想起那个私塾先生就来气。
  “那是的,不要他教你。城里有一所女子中学,读书的都是女孩子,老师也是女老师。你去那里读书没有人敢欺负你。”
  “是吗?有这样的学校?我怎么不知道。”
  “是的,刚办起来,明年春季开始招生。”
  “啊,爸爸知道吗?”
  “就是爸爸说的,要我告诉你。爸爸为了你读书筹钱为这所学校投资,现在算是小股东了。”
  “好啊!那我试试吧。”小女孩确实懂事听话了,哥哥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明清的科举考试分为四个级别,最低的一级叫院试,由府、州、县的长官监考,考试通过后为秀才,然后是乡试,这是省一级的考试,考中的就成了举人。再高一级的是会试,由礼部主持,考取的叫贡士,如果能考过这一关,就有资格参加最高一级的考试,也就是殿试。殿试又叫廷试,由皇上亲自主持。凡能通过殿试的,最起码也能捞个进士。如果哪位有幸考中了第一名状元,不仅能得到高官厚禄,还可以名扬天下。
  刘世春在赣州府的会考是省一级派来的监考官,考中举人被举荐进京科考。考生到了京城凭各省的举荐信函进入考场。举荐信盖有省府的印章,还有主考官的签字。
  他的书籍以及举荐信函,还有好友胡永旺的信都被洪水卷走了,没有了凭证到了京城也进不来考场。他想起这件事,如寒风拂面心里微微一颤,如果不能如愿将愧对父老乡亲,也对不起救我养我的义父。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转眼间到了年底。刘世春想起父母年迈,兄弟还小不能为父母分忧,真想放弃科考回家尽孝尽忠。
  窗外,飘着鹅毛雪花。
  刘世春站在窗前望着窗外,撩人的雪花凌乱了心扉,不经意间再次拨动了那根“想家”的弦!
  他暗吟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目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我要回家!我要回家!”他恨不得大声嚎叫倾泻情感,无奈忍住眼泪不让情感过于招摇。
  刘世春后悔当初没有跟叔叔和表哥回家。
  他要向义父提出:我要回家过年!
  义父回来了。
  “义父,快过年了,我想回家看看父母。如何?”刘世春用商量的口吻问道。
  “春儿,你来这里快一年了,想家是情理之中。如果不是特别时期,我会支持你回去与家人团聚,过个快乐祥和的春节。”
  “我看这样行不行?”义父想了想接着说:“我去南昌找找人,打听打听明年有没有科考机会,然后再做打算。如何?”
  “我听您的。”刘世春言听计从,义父说的也在理儿。
  第二天,义父带上家仆去了南昌,随便采购一批货物回来。
  京城科考一般三年一次,考期多在秋季八月。遇上皇上寿诞之年或国家急需人才可能另定考期,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义父来到南昌找了几个熟人,通过关系拜访了省府学政大人。
  “徐老板来的正是时候,我刚从京城得到了消息,明年八月会加试恩科,还有一次科考机会。”学政大人说。
  “这消息准确吗?”旁边有人问。这个人可能是学政大人的知己,不然不敢这般说话。
  “你还不相信我的情报吗?我上面是有人的。”学政大人说话时瞪了那人一眼。
  “今年八月的科考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北方战乱南方多灾,去京城贡院考试的人数不够比例,选拔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没有达到要求。”学政大人喝了口茶接着说:“明年逢遇皇帝万寿庆典,朝廷会额外增加科考。”这下大家听明白了。
  徐老板听了很高兴,真是天赐良机,我家春儿有望了。
  徐老板把学政大人请到僻静处又塞了些银两,要给春儿补办一张举荐信函。
  学政大人有些为难,按规定需要本人亲自来省府补办手续,任何人不得代办。
  徐老板叙述了干儿子的遭遇,说:“请大人开恩,看在孩子可怜的份上特事特办。如果干儿子能考中,谋个一官半职一定不会忘记学政大人的恩情。”
  “好吧!赣州府那次乡试我是主考官,看了刘世春的考卷,是个难得的英才。我就破例特办吧。”学政大人吩咐徐老板明天过来拿信函,朝廷规定省府的举荐信要两个考官签字才能生效。
  徐老板取回信函,采购了货物匆匆回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干儿子。
  这消息对刘世春来说太重要了,不然还要等两年才有机会进京科考。
  这时的他同时陷入僵境,哪里过年呢?
  虽然离考试时间还有七八个月,但回家路途遥远费时费力,还得两边派人接送。明年还要提前几个月上京城呈递省府举荐信函,熟悉环境备战科考。
  他想到这些烦心事,回家过年的念头打消了。
  他写了一封书信寄回家,告诉父母明年进京赶考的事以及自己的打算。
  他没想到,这个定数使他抱憾终身,从此再也看不见父亲那张慈祥又沧桑的脸。他悔恨自己无知、自私,悔恨自己的不忠不孝......
热门推荐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