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山海旧约 / 第二章 见字如面

第二章 见字如面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岳晗都快忘了自己以前是有多期待那个人的回信。
  可当期待一次次落空,相应的期待就会走向相反的极端,失望攒多了,连善意的欺骗自己也会失去热情。
  不想再编织任何自欺的谎言,期望值降到了冰点,她有时不禁会想,没有回音是不是也是一种答案。
  那个人连只言片语都不想留给自己吗?
  不告而别,人间蒸发,连常住地址都变了,就像是在刻意躲着谁一样。
  是为了躲我吗?那又何必那么大阵仗,他以为自己很重要吗?
  他就笃定了自己会满世界找一个故意玩失踪的人吗?
  他以为像小孩子玩捉迷藏,躲起来看别人焦急地四处跳脚很有趣吗?
  他是不是觉得就算害别人平白担心,只要突然出现,漫不经心地说一句“你怎么这么笨?我躲的位置又不偏你还找不到。别生气啦,跟你开玩笑呢。我又不是真的失踪。”就可以换取别人的谅解,当作什么事都没发生。
  没门儿。
  岳晗最恨被别人捉弄,她一向是个开不起玩笑的人。
  整蛊、恶作剧、善意的谎言在她这里都和作弄、幼稚一类的词划等号。
  收到曾经渴盼的回信她是有一瞬间的兴奋,觉得等待终于有了结果。
  那个人曾经那么鲜活地出现过,怎么能随着失踪就当从来没有存在过。
  岳晗是个念旧的人,就算是个摆放久了的物件儿,也不会无缘无故丢掉,更何况是人,还是一个有那么一点特别的人。
  岳晗才不会承认那个人的重要性,不告而别这件事在她这儿不会那么轻易过去。
  不就是一封信吗?看就看,谁怕谁!
  岳晗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深吸一口气,想象中密密麻麻的长篇手写信没有出现,映入眼帘的只是寥寥数语,岳晗不多时就浏览了个遍。
  她将信颠过来倒过去地翻看,心想着莫非信中还藏有另外的夹层,可是就算把这信看出花儿来,它也就是一封普普通通的信。
  虽说礼轻情意重,信的字数不代表什么,岳晗心里还是酸酸的。
  要是换作以前满怀期待的她,看到这样的回信恐怕早就不知道在心里骂了多少遍,但是时隔经年,带给她最大的改变就是沉淀。
  越来越沉得住气了,遇事不会再轻易跳脚了,学会用平常心去看待很多事。
  信的内容和许多家书别无二致,老套的开头,熟悉的内容,也并没有因为是那个人写的就有多特别。
  岳晗亲启,
  见字如面,展信佳。
  好久不见。因为搬家你的多封信件都未能收到,不久前回故居收拾旧物,有邻居将收到暂为保管的信还给我,是你写的。之前有许多封不幸遗失了,我猜是邮差放在门口,多日没人认领,不知辗转到何处了。
  抱歉现在才提笔回信。你,还好吗?一转眼都过去这么久了啊。不用担心我,我一切都好。
  我不常回故居,以后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
  新年喜乐,盼重逢。
  下面附了一个邮箱地址。
  这都什么年代了,也不知道留个微信啊、QQ号什么的,岳晗怀疑那个人是不是刚从墓里出土出来的。
  但是转念一想,这倒是那个人的作派,不然怎么会突然消失又突然丢出一封信,用轻飘飘的几行字就把一切都一笔带过了?一般人能干出这事儿来吗?
  还“新年喜乐”,还“盼重逢”,用不用这么一厢情愿啊,谁稀罕重逢,而且连个地址都不留,一点重逢的诚意都没有。
  岳晗觉得这样一点都不公平。
  她是不会这么快就联系那个人的。
  过去是这么好抹平的吗?重逢是这么容易的吗?自以为是的家伙。
  当看到落款的名字时,岳晗却再也绷不住了,把信揉成一团,精准地投到了垃圾桶里。
  短短的两个字,一时激起千层浪。“温泽”,不显山不露水的两个字,却像个定时炸弹一样,埋藏了许多年,不经意地点燃导火索,炸到自己面前。
  岳晗以为过了这么多年,自己不会再被这两个字,不会再被那个人牵动心绪,“温泽”这个名字已经被她好生安放在了时光回廊里,在特定的时空里珍藏着。
  谁知道,简单两个字还是能令她红了眼眶。她看向垃圾桶,目光好像能够穿过团成一团的信封,落在字迹上。
  这是就算化成灰她也认得出的字迹。
  字体圆润,下笔的力道拿捏得恰到好处,每处转折都很轻柔,收束又很果决。
  那个人写得一手蛊惑人心的好字,她一直都知道。
  只是用这么漂亮的字,写出的却是那么敷衍的话,真是白瞎了。
  岳晗突然想到她最开始先认识的,也是那个人的字,而不是人本身。
  小学三年级,班里转来了一个插班生,那个人就是温泽。
  岳晗所在的班级在整个年级里都是出了名的,出了名的不服管教。
  虽然说年幼的孩子都是破坏力极强的神兽,小孩都有爱玩爱闹的天性,但大多数孩子都畏惧师长,害怕权威,尤其是威严的老师。
  为了符合学校的规范,一般的孩子都会在学校里安分守己。
  当然,每个班难免会有几个难缠的,令老师头大。
  但那些混世大魔王在岳晗所在的三年级二班尤其多,班里许多学生动不动就被请家长。
  但魔王们一点收敛的意思也没有,“天女散花”、“人工降雪”、“桌椅大战”、“近身搏击”……
  熊孩子们总会因为五花八门的理由被请家长。
  老师们又不敢重罚,孩子们尝到甜头只会更加肆无忌惮。
  那些特别冒头的还会在班里成立小团体,享受发号施令的快感。
  分不清轻重,盲目从众的就会沦为这些人的小弟。
  哗众取宠,骂脏话,公然和老师叫板这些出格叛逆的事,在那个年纪的孩子看来,是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他们不以为耻,反而觉得特别有面子。
  岳晗性格怯懦,也一直都是循规蹈矩的,班里的小团体各式各样,她知道团体的存在,也都能清晰地辨别谁是哪个团体的,但她不属于其中任何一派。
  和老师叫嚣,被当成另类这些对有些人来说很酷很拉风的事,在岳晗这里就像是触犯了禁忌,她不敢和任何一个团体沾上关系,更不敢到老师那里去打小报告。
  就连班里的“大哥”在背地里给自己取绰号,拿自己的名字编顺口溜她也不敢表现出不满,只能装作不在乎,无所谓。
  独善其身,已经是她能做到的极限,她也不希望破坏这种平衡。
  她知道,自己无力改变班里的这种现状,连许多资深的老教师都拿他们班束手无策,她能有什么办法。
  所以在看到温泽转来班里的时候,她还淡淡地惋惜了一下,又来一个倒霉催进入狼窝的。
  当时的温泽白白净净,看上去有些文弱,平时话也不多,在班里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
  自我介绍的时候,老师让温泽站上讲台发言,他拽着衣角一步一步挪到讲台边上,用蚊蝇一样大小的声音支支吾吾地说:“大大……大家好,我是温……温……温泽,谢谢。”
  有一位叱咤班级的“大哥”,叫穆一鸣的,当时就啧了一声:“我的天,哪来的娘娘腔,这么弱。”
  要不是被老师一个眼神制止了,可能小弟们早就开始冷嘲热讽了。
  岳晗同情地看了温泽一眼,再没有多余的举动。
  温泽个子不算矮,甚至可以说拔尖,但因为看上去比一般的男生都要斯文,沉静,在魔王聚集的三年级二班显得格格不入。
  岳晗只懂得明哲保身,闲人的事,她没有能力也没工夫去管。
  但是好巧不巧,温泽被老师安排坐在了岳晗的斜前方。
  班里有订阅科学杂志的习惯,每一次都是课代表领进来,每排第一个人去讲台上拿一组的分量,然后从前面往后传。
  有一次杂志传到岳晗的时候刚好没有了,岳晗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尴尬又不知所措。
  这时老师进来了,岳晗正犹豫要不要举手,只见一本科学杂志就这么端端地被放在自己的课桌中央,抬头一看,竟是温泽递过来的,给完杂志之后,他就转过了身,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
  接着,他举起手,说:“老师,这里缺了一本。”
  岳晗心里感到暖暖的,不知怎的,她莫名地觉得温泽浑身都散发着光。
  如果是自己的话,应该不会主动举手向老师要书,只会默默等到老师问有没有人还没拿到的时候,再小心翼翼地举手。
  岳晗不知道温泽为什么会这样做,但当时他确实就像一个从天而降、善解人意的天使,巧妙地化解了她的尴尬,不着痕迹而彬彬有礼。
  岳晗突然就想到了一个词“救星”,对,岳晗当时第一个反应就是把温泽看作了她的救星,但是这个救星没有跟她说一句话,出手相助之后只留给她一个寂寥的背影。
  至于为什么会说寂寥,岳晗也说不上来,她就是觉得温泽有些落寞,有些孤单。
  可能当时的温泽是想做好事不留名吧。只是当岳晗翻开科学杂志,却看到扉页上写着两个好看的字“温泽”。
  岳晗看过班里男生写的字,有奇形怪状的,有歪歪扭扭的,有比例不均的,也有端端正正的,但是像这样圆润,浑厚,转折处又轻柔不张扬,整体看上去温和舒服的,她还是头一次见。
  温泽的字迹和他的名字就这样映在了岳晗眼中,也在她的心上印下了不深不浅的痕迹。
  没来由地,她脑海中就冒出了一句不知在哪听过的话“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也是从那以后,岳晗发现原来“温润”这个词不只可以用来形容玉石,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字。
  岳晗想当时的自己可能是产生了错觉,一定是昏了头,不然为什么她看温泽周围都有光晕。
  可能是情绪渲染,或是温泽的“壮举”太暖心,她居然忘了在科学杂志上划去温泽的名字,只是在他的名字下方添上了自己的名字。
  这只是一件平常的小事,可能换作其他人,转头就会忘记,但岳晗硬是记了好久好久。
  从别后,忆相逢,就连回忆都显得过分温柔。
  岳晗不知道自己有没有美化那时刚刚转到三年级二班的温泽,她只知道,他像一阵微风,只是轻轻拂过,便能泛起波澜,惊起蛰伏栖息的水鸟。
  而那时温泽背影的轮廓仿佛自带消音特效,隔绝了一整个班级的喧嚣。
  岳晗从回忆里抽离出来,“见字如面”这四个字对她而言有特别的意义,重新见到阔别已久的那个人的字,回想起初识那个人的字,岳晗一时百感交集。
  听说人的记忆每隔几年就会自动过滤一遍,无关紧要的内容都会被删除,留下的都弥足珍贵。
  关于儿时的记忆,岳晗有太多太多都已模糊不清了,她那么念旧也是因为自己实在是个健忘的人,她那么努力记住就是为了怕自己忘了一些重要的事。
  但真正意义非凡的往事是不用费力去记住的,也没那么容易淡忘,有些事像酒,酿的时间越久越香醇。
  温泽把书让给自己,再举手说自己缺了一本这件事,在那么多深刻的记忆里显得那么平淡,但就是这么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在岳晗的记忆里始终闪光。
  当时的一切都像开了时光滤镜,温泽的转身,背影,落在科学杂志上的手写名字,当时自己的窘迫无措,以及之后如临救星的庆幸,起伏的心绪,嘈杂的背景音,仿佛都能一幕幕再现。
  无一错漏。
  见字如面,真好啊。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