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重生杨广之大业盛世 / 007 平陈之战 二

007 平陈之战 二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除了主簿、长史、司马外,杨广还招募来薛世雄为王府中的谘议参军事、裴仁基为骑曹参军事、李充为录事参军事。
  薛世雄、裴仁基、李充哪一位不是骁勇善战、文武双全之辈,不仅他们骁勇善战、文武双全,关键是他们的儿子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个个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薛世雄的儿子薛万述、薛万淑、薛万均、薛万彻、薛万备,裴仁基的儿子裴行俨、裴行俭,李充的儿子李大通、李大亮、李大辩,这十人那一位不是以一当十的猛将,将薛世雄、裴仁基、李充三人收入囊中,晋王派系在不远的将来又将增添十员大将,一举多得,一箭数雕,岂不乐哉!
  隋文帝时期科举制度才刚刚起步,根本不能为朝廷提供什么人才,所以用人制度还是沿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和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察举制说白了就是各地当权者向朝廷推荐人才。
  两者都有一个举荐人,所以这个推荐人非常吃香,他可以推荐你,当然也可以推荐别人,当然这推荐人也并不是那么好当,如果你推荐之人入朝为官后作奸犯科,推荐人是要受连带责任的。
  因此,我冒着风险推荐你入朝为官,我便是你的大恩人,而且从你入朝为官那一刻起,我们之间的利益便一致了,你好我才能好,你倒霉我也落不到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彼此利益想通,自然便形成了派系,各个派系为了自身利益,都会默契的抱成一团排斥其他派系之人,当然也很少接纳其他派系之人,因此大家都知道叛徒很难有好下场,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同派系之人很少叛变…
  因为叛变的代价太大了,除了极个别怀有雄才的“叛徒”越“叛”越高,九成以上的“叛徒”都被冠上“品行不端”、“道德不好”等罪,黯然退出官场。
  杨广除了招募来薛世雄为王府中的谘议参军事、裴仁基为骑曹参军事、李充为录事参军事,还招来张须陀为兵曹参军事,来护儿为记室参军事,鱼俱罗、吐万绪、麦铁仗以及十七岁的李靖等人为参军事。
  灭陈之战毕竟是关乎国运的大事,杨坚还是对刚满二十岁的杨广不太放心,于是便给杨广派了一个助手,此人便是丞相高颎,隋文帝让高颎担任元帅长史,辅助杨广主持灭陈事宜。
  高颎此人可不简单,有大隋建国第一功臣之称,而且文武双全,上马能领兵作战,决胜千里之外,下马能治国安邦,宰执天下……
  高颎不仅仅功劳大,而且有识人之能,他向杨坚推荐的苏威、杨素、韩擒虎、贺若弼等人无疑不是百里挑一绝世之才,正因为有这些人才全力辅佐,杨坚才能结束乱世、统一天下,并在对外战争中,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突厥,开创了举世闻名的开皇之治。
  历史上的高颎正是利用自己强大的威望,在上任灭陈大军的元帅长史后,便架空了杨广这位行军元帅,让堂堂晋王沦为了体现木偶。
  高颎之所以敢如此做,主要还是凭借杨坚对他的信任,相比年轻气盛的杨广,杨坚还是更为信任老谋深算的高颎,当然高颎除了有皇帝杨坚的,还有太子杨勇的支持,才敢把杨广排挤成摆设。
  但此时的杨广非历史上的杨广,为了在灭陈之战中能有所作为,他已经提前布局了十年,如今手下人才济济,可以说是兵强马壮,可不是高颎想架空就能架空得了的。
  “王爷,高长史、韩擒虎,宇文述等人求见!”贴身太监杨顺道。
  “快快有请!”杨广微笑道。
  “诺!”杨顺转身离开。
  须臾,高颎、韩擒虎、宇文述、裴矩、虞世基、薛世雄、裴世基等人便来到中军大帐。
  “臣高颎(韩擒虎、宇文述、裴矩、薛世雄……)拜见晋王殿下!”
  “不必多礼,诸位请入座!”杨广微笑向暖,让众人如沐春风。
  杨广之前特意对着镜子练习过自己的面目表情,一位合格的上位者,一定是一个合格的演员。
  怎么笑让臣子感到温和,如沐春风,怎么笑,让臣子感到胆怯,如临冰窟。
  众人刚刚入座,一个浑身披挂的彪形大汉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一拱手,桀骜不驯道:“臣贺若弼拜见晋王殿下,末将甲胄在身不能行全礼,望殿下恕罪!”
  复姓贺若,字辅伯,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周金州刺史贺若敦之子。出身将门,少有大志,擅长骑射,博闻强识,先受高颎推荐入官,后由杨素赏识,如今已晋升为吴州总管。
  在灭陈之战中,又被任命为杨广统领的下路军的四路大军的主帅之一,另外三路大军分别为:庐州总管韩擒虎、蕲州刺史王世积、青州总管燕荣。
  贺若弼此人虽然打仗是把好手,但人品却让人不敢恭维,不但恃宠而骄、目中无人,最让人深恶痛绝的是贺若弼还忘恩负义。
  历史上的贺若弼能官职上柱国,进爵宋国公,一方面是舍生忘死搏杀出来的,另一方面是高颎和杨素鼎力相助。
  若非如此,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口无遮拦的贺若弼早死八百回了,又岂能在猛将如云的大隋王朝中兴风作浪、脱颖而出?
  然而当他平步青云以后,便自恃功高,开始瞧不起欣赏他的高颎、提携他的杨素了,他如果不说出来还好,但是他偏偏在公众场合之上,多次把有恩于他的高颎、杨素贬斥得一文不值。
  贺若弼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忘恩负义也就罢了,更过分的是他做人还毫无底线。
  在灭陈之战中,他和韩擒虎同时奉命进攻南陈都城,韩擒虎当时已经抓了陈叔宝,甚至连贺若弼入城的北掖门都是他让人打开的。
  可贺若弼却罔顾这个既成事实,竟然拔剑去找韩擒虎决斗,荒谬的想要用个人武力来决定这份功劳,回京之后还多次在杨坚面前要杀韩擒虎。
  面对这样一位没有道德底线之人,试问谁能喜欢?反正杨广是欣赏不来。
  虽然杨广对贺若弼不感冒,但也没有因为贺若弼行礼时没有躬身而大发雷霆。
  杨广可以不在意贺若弼的失礼之处,但裴矩、虞世基、李充、薛世雄、张须陀这些晋王府属臣却不行,杨广是他们的恩主,有一句话叫主辱臣死,见贺若弼对恩主不尊重,他们自然同仇敌忾,怒视着贺若弼。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