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四合院我是贾东旭 / 第34章新的岗位

第34章新的岗位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宣传科主任这么公开的一嚷嚷,整个车间立马就炸锅了。
  因为大家都刚到,大部分机器还没有开起来,有的在瞎嚷嚷,有的在吃早餐,范主任的声音等于整个车间都差不多听到了。
  所以大家立马就冲着贾东旭嚷嚷,要他请客。
  东旭同学冲大家抱抱拳,很有礼貌的说:“谢谢各位师傅,和兄弟们的祝福,同时也谢谢各位师傅和兄弟们对我的帮助。
  我这就报道去了,至于请客的事儿,过几天我跟你们一个交代。”
  说完冲大家摆摆手,直接往车间门口跑去,然后跟着范主任到厂部宣传科报道。
  厂部宣传科,跟喧嚣的车间完全是两码事儿。
  这边是两层的办公楼,干净清爽,幽静典雅,连穿的工作服都不一样。
  车间是蓝色的劳保服,厂部的都是白衬衫,东旭同学终于明白后世什么蓝领和白领,原来就是这么区分的呀。
  “东旭同志,这是调令,你到人事科去,把你原来的组织关系转到这边来。”
  刚进办公室,范主任就把资料给他,同时告诉他去人事部门怎么走。
  这时候的东旭同学才知道,轧钢厂1万多职工,不是每个人都归人事部门管,以前的他就归劳资部门,要享受干部待遇的才归人事部门。
  他只是宣传干事,干事干事,顾名思义,就是享受普通干部待遇,但却是干活儿的人,而不是指挥别人的人。
  指挥别人的人的升迁,要归组织部门管,比人事部门又高出一个级别。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奇妙,也就是这么复杂,都说人分369等,其实有时候还真没错。
  虽然天天喊什么平,等,但是嘴上说说容易,要真正达到很难。
  办完调动手续回来,范主任就把他领到他们宣传科的工作人员办公室,而不是科长的办公室。
  宣传科工作人员办公室是一个大间儿,里边已经坐着三个人,他是第四个。
  “来来来,给你们介绍一个新同志,他叫贾东旭,刚调到宣传科,任宣传干事,以后负责板报和协助内刊编辑的工作,老王,老张和小李,要和小贾搞好团结,多帮助他,可不许欺负新人哟。”
  老范一番介绍,中等个子,40岁左右的老王首先打着哈哈,一副老油条的样子说:
  “主任看您说的,我们哪能欺负新人呢对吧?都是同志,放心,不会的。”
  “对,肯定不会。”稍微年轻一些,但个子显得高一点的老李也表态。
  小李是个女孩儿,大概20出头,长相清丽,模样儿不错,她打量了贾东旭一眼,发现这家伙颜值很高,两眼亮亮的说:
  “我就更不会啦,我也是新人嘛。”
  说完竟然走向前,大方的伸出手来,一边跟贾东旭握手,一边声音软糯的说:“东旭同志,你好。”
  “你好,你好。”李同志太客气了。
  “好了,你们都见过面了,接下来就真的是工作吧,小李,你也是负责内刊的,小贾就交给你,由你带他。”
  “得嘞,没问题。”小李回答的很干脆。
  贾东旭赶紧跟领导说了声谢谢,等范主任离开,他拿着自己的军用帆布包,去了最里边的办公桌。
  办公桌上有一些资料,看来好久都没人在这这桌子上办公,资料上的灰尘都有点儿厚。
  贾东旭把包放进抽屉里,一边清理一边把卫生弄干净,准备坐下来喘口气。
  小李手上拿着一叠资料,笑嘻嘻的走过来,环抱着双手说:“我听说过你,自学成才,最近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不少文学作品。
  有的还是大刊上发表的,所以领导赏识你,破例把你调过来,总算是苦尽甘来,是吧?”
  “看来李同志真是有心,在一小人物,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却劳烦您惦记,谢了。”
  贾东旭说完问道:“小李同志,我的工作从哪儿入手呀?”
  “你今天第一天过来,不急,先了解一下咱内刊的选稿模式再说吧。”
  小李说完把手上的资料交给他,是之前很多期内刊的所有内容。
  轧钢厂的内刊又名工人之歌,以前是月刊,现在要改为半月刊,不过刊物比较小,32开,也就只有二三十页。
  看起来有点儿单薄,内容也不多,除了领导又去见谁谁谁,谁谁谁又来厂里视察。
  后面有一小部分刊登文学作品,是个散文随笔,短篇小说,或者叫微型小说,寓言故事,笑话等等,内容五花八门,大部分是工厂对自己的职工创造出来的。
  档次不高,但很生动,也贴近的生活,反正他们自己写,自己看。
  厂里出钱印刷,员工每人一本,不收钱,纯粹是赔本买卖,主要就是为了宣传,彰显企业文化。
  这种工作贾东旭觉得很适合自己,因为并不要太高的实力,反正就在来稿中选好一点的那种,择优录取,在进行适当的改动,拿得出手就完事儿了。
  宣传口跟车间完全两码事,车间忙忙碌碌,机器轰鸣,人生鼎沸。
  可宣传工办公室四个人,几乎没人说话。
  老王坐在那儿看报纸,办公桌上一个搪瓷缸子泡的茶。
  也不知道他负责哪一块,看样子显然是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
  老张忙一些,低着头不知道写啥,自从贾东旭同学加入进来,他就发现小李一直在位置上照镜子。
  也不知道照啥?
  原本就一个不错的姑娘,自己长啥样儿,心中还没数吗?干嘛一直照?
  当然,这是贾东旭自己的想法,也许闲着也是闲着,干脆欣赏自己的美,来一个自我欣赏。
  当然,别人干啥跟他没关系,他初来乍到的,不能总闲着,于是一本一本的翻看着内刊上的内容,了解一些选稿的标准。
  看了半天,东旭同学有点儿想喝水,才发现自己的搪瓷缸子还在车间里,没拿过来。
  于是站起来对老王说:“老王同志,我能离开一会儿吗?”
  “什么离开一会儿?你就离开半天也没人管你:”老王抬头笑哈哈的说道:
  “我们都是独立的,除了范主任,不会有人管你。”
  “既然这样,我回车间拿我的搪瓷缸子,刚才过来的时候忘了。”
  贾东旭说完正准备离开,小李拿着一个新的搪瓷缸子,放在他的桌上说:
  “到了新岗位,就应该用新茶杯,我这个是多的,送给你,算是对你自学成才的祝贺,可别想多了。”
  “这...小李同志,不太好吧。”贾东旭有点儿不敢接受。
  旁边的老王笑哈哈的说:“东旭同志,可千万别辜负了小李同志的一番好意呀!你知道他哥是谁不?那就是咱轧钢厂的李副厂长。”
  “谁?”东旭同学一听,整个吓了一跳。
  脑海里出现了李副厂长的身影:
  胖胖的,个子不太高,很精明,眼神儿有点儿狡黠,跟人的印象也不太好。
  电视剧里,这家伙可是反派角色呀。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吹神 夜的命名术 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