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二天一早。
王匡亲自将刘羽一行送出怀县,又命韩浩率领一千兵马,将刘羽等人护送到河内与南阳郡的边界上。
南阳太守,刚刚更换。
之前的南阳太守叫羊续,跟蔡邕是亲家。
羊续的次子羊衜娶了蔡邕的次女蔡贞姬为续妻,生了二子一女。
长子羊承早夭。
次子羊祜,一代名将,官至车骑将军,临终前为司马炎定下灭吴之策,死后获赠太傅之位。
女儿羊徽瑜,是司马师的第三任妻子。
因为太常刘焉请命为益州牧,汉灵帝便升羊续为太常,没多久便病死了。
现在的南阳太守叫张咨,刚上任不足三个月。
董卓乱京后,为了笼络士大夫,不但为窦武、陈蕃平反,还提拔了一部分人为地方官员。
其中,韩馥为冀州牧,刘岱为兖州刺史,孔伷为豫州刺史,张邈为东郡太守,张咨为南阳太守,袁绍为渤海太守,等等。
这个张咨呢,巧了,正好是袁氏门生。
所以,袁绍一封书信送到,张咨对刘羽的态度绝对要在王匡之上。
双方见礼之后,刘羽望着这位南阳郡老大,心中一阵唏嘘。
告诉对方一声,明年孙坚向你讨要粮草,你可千万不要拒绝,不然孙坚会杀死你的?
张咨为何拒绝孙坚?
因为孙坚是去讨伐董卓的。
而张咨的南阳太守是董卓提拔的,再说袁氏一门都在雒阳,董卓的魔爪之中,张咨不给孙坚提供粮草自然是应该的。
不过,想了想,刘羽还是忍住了,这话无从说起,张咨肯定不会信。
罢了罢了,还是先办自己的事情吧。
张咨为了表达对袁氏的忠心,亲自带着刘羽一行前往涅阳县。
张伯祖就是涅阳人,涅阳位于宛县的西南方向,两县临近,相距也就是六十多里。
一路上,刘羽和张咨倒也聊得挺投机。
只是,刘羽发现,这张咨确实是有点迂腐的性格。
到了涅阳县,张伯祖见刘羽等人是张咨亲自陪着的,登时就奉为上宾,赵风自然也就成了他的VIP病号。
只不过,赵风的情况有些严重,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治愈的,刘羽便将赵风和樊娟留在了张伯祖这里,另外又留了四名护卫。
然后,刘羽便随着张咨去了宛城做客。
晚上的酒宴之时,刘羽就趁机请张咨帮忙,打探一下黄忠的下落。
这个时候,荆州刺史还是王叡。
等明年,王叡被孙坚所杀,董卓才会上表让刘表继任。
而黄忠出仕,是刘表时代,所以,现在的黄忠,还是普通百姓一枚。
有了张咨帮忙,以及刘羽的指点,黄忠之事,再次事半功倍。
只是一天的时间,黄忠的资料就被查出来了。
很简单,黄忠故里就在后世的南阳市宛城区新店乡夏饷铺村,而宛城区对应的应该就是东汉末年的宛县。
第二天一早,刘羽谢绝张咨陪同,带着许攸、文丑,以及一众护卫,前往黄忠所在的黄家村。
黄家村,位处宛城东北方向二十里处,人口一百五十多户,比赵家村大一点。
这里没有欺男霸女事件发生,许攸操着南阳口音说是黄忠的朋友,村民很热情,主动带他们去黄忠的家里。
许攸善聊,就从村口到黄忠的家里,基本上就将黄忠的基本情况打探清楚了。
果然跟刘羽猜想得差不多。
黄忠只有一个儿子,名叫黄叙,从小得了一种咳嗽不止的病。
涅阳县不远,黄忠也带着黄叙找过张伯祖,后者也给黄叙开了药方。
只是,药方中的几副药,太特么贵了,黄忠根本买不起,更别说长期服用了。
无奈之下,黄忠只得请张伯祖开了一个普通药方。
只不过,这个药方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而且,一旦黄叙的体内产生了抗药性,药方的效果就会越来越差。
说白了,这个普通药方救不了黄叙,只能让他勉强多活几年罢了。
黄忠的住处,绝对是黄家村里条件最差的,连围墙都没有,只是用一些树枝弄了一圈篱笆,算是一个小院了。
三间泥草房,也是多年没有修补,破烂得不成样子。
刘羽刚走进篱笆小院,就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草药味道,很刺鼻。
领路的人立即大喊一声:“汉升,嫂子,快出来,家里来客人了。”
很快,从房屋里走出来一个三旬左右的妇人,一身破烂的衣服密布补丁。
常年的操劳,已经在她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岁月痕迹。
黄忠之妻,邓氏。
邓氏出屋,见院内外竟然有十几个人,光护卫打扮的就占了大多数。
其中一人,身材魁梧之极,气势之强,几乎不次于她的丈夫黄忠。
还有一个中年文士。
但站在最中央的,却是一个跟黄叙年龄差不多的少年,一身锦袍,器宇轩昂,相貌英俊,绝对出自大户人家。
领路之人见状,立即问道:“怎么,汉升又进山打猎去了?”
邓氏点了点头:“是啊,叙儿的药又要吃完了,不打猎哪里有钱抓药啊。”
刘羽上前一步,拱手道:“黄夫人有礼了,在下刘羽,慕名前来拜会汉升兄。”
慕名?
邓氏不由一愣,问道:“刘公子有礼了,拙夫并无名声在外,不知刘公子何来慕名之说?”
听邓氏这么一开口,刘羽就明白了,邓氏读过书,应该出身不错。
刘羽笑着说道:“汉升兄善使一柄大刀,有万夫不当之勇。”
“更不要说,汉升兄的箭术当世无双了。”
见刘羽对黄忠的情况了解得这么清楚,邓氏立即就是一脸的防备之色:“公子到底是什么人,究竟有何企图?”
刘羽笑道:“黄夫人不比担心,在下一行并无恶意。”
“在下乃是汉室宗亲,只是家世没落而已。”
“在下的姐夫名叫袁绍,眼下忝为冀州渤海郡太守。”
“在下此番来南阳,乃是送一位朋友找张神医救治,得闻汉升之名,这才特意拜访一下。”
邓氏并不知道袁绍之名,也不知道袁绍是不是渤海太守。
但是,汉室宗亲这四个字,还是给了她一颗定心丸。
虽说,汉室已经没落,但汉室宗亲之名几乎还是没有人敢随意冒充的,毕竟是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