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见过夫人,见过羽公子,见过三位少爷。”
当刘氏带着刘羽和袁谭三兄弟出现在府门口的时候,嘈乱声立即就停了下来,一众百姓一起跪了下来。
“都平身吧。”
“谢夫人。”
刘氏很是好奇,为何这些百姓明明知道刘羽强抢民女,还要将自己的女儿和妹妹往火坑里送呢。
攀龙附凤?
这是刘氏目前能想到的唯一解释了。
刘氏轻咳一声,朗声说道:“诸位父老乡亲,舍弟刘羽强抢甘氏之事,其实是一个误会……”
不等刘氏把话说完,一个七旬左右的老者就拱手道:“夫人误会了,草民等人并非是向羽公子发难的。”
“羽公子待草民等恩重如山,草民等日夜皆思报恩,却一直无门。”
“今日,草民等才得知,羽公子府中竟然连个端茶倒水的婢女都没有,这才带着各家的孙女、女儿或者妹子前来,请羽公子从中挑选一二能入眼者,侍奉左右。”
刘氏扫了一眼,这些年轻女子确实个个相貌不俗,没有一个丑的。
恩重如山?
刘氏实在不明白,刘羽才十四岁,来南皮城才不过几个月的时间,怎么就对南皮城的百姓们恩重如山了呢?
刘氏问道:“老人家,你们是不是弄错了?”
在刘氏的印象中,这几个月的时间,几乎渤海郡所有的世家都来过太守府,状告刘羽仗势欺负他们。
刘羽不是打了这家的公子,就是抢了那一家的婢女,更是还上门勒索要钱过。
最过分的是,刘羽还在南皮城张家的府门点了火,直接烧得面目全非。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刘羽就在南皮城得了一个愣霸王的称号。
老者连连摆手:“草民虽然年迈,眼耳虽不如从前,但心里却是透亮着呢。”
“羽公子来到南皮城之后,先是翻看了南皮城近三年的卷宗。”
“然后,羽公子就为我们这些南皮城的百姓出气了,说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经常纵凶打人的世家公子,被羽公子打回去一遍。”
“强抢民女的,羽公子把她们再抢回来,送还各家,还逼着那些世家赔偿银两。”
“有些世家不给羽公子面子的,好像有个张家吧,羽公子一把火烧了他的府门。”
“还有被冤判的人,全都被羽公子给翻案了,无罪释放,还都得到了不菲的补偿。”
“那些贪图钱财,丧尽天良的狗官,也都被羽公子给教训了。”
“夫人啊,总归是,有羽公子在南皮,那些世家全都老实了,不敢再欺负我们这些穷苦的百姓。”
“夫人,这样的恩情,岂能不算是恩重如山呢。”
刘氏惊愕之极,她终于明白,刘羽为何得罪了那么多的世家,原来是为了给南皮城,甚至于整个渤海郡的百姓出气。
前段时间,刘氏听袁绍说,此番募兵极为顺利,各县的青壮竟然踊跃报名,轻易就招募了两万兵马,原来竟然是刘羽的功劳啊。
刘氏转首望着刘羽,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一直以来,刘氏都认为,刘羽除了会惹事,就是会惹事,整个就是不学无术的纨绔。
曾经,刘氏一度想将刘羽送回老家,中山国的无极县。
不错,这个中山国,就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封国。
刘羽这一支,是根正苗红的中山靖王后裔。
只不过,刘羽家的族谱中,木有刘备这一支。
或许,刘备是假冒的。
又或许,是年久失联了。
刘羽迎着刘氏的目光,耸了耸肩:“姐,其实我也想低调,奈何实力不允许啊。”
刘氏差点没被刘羽给逗乐了,不由白了他一眼,低声问道:“子枫,你府上确实没有婢女,这倒是我这做姐姐的疏忽了。”
“你瞅瞅这些姑娘,可有中意的,不如纳入府中几个当婢女?”
刘羽立即摆手道:“姐,我可是胸有大志之人,不是沉迷于女色之辈。”
“甘梅乃是仙人指点,我不敢违背,至于她们,就算了吧。”
刘氏想想,也是这个道理,于是便将仙人托梦给刘羽的事讲了一遍,这才将这些百姓都劝了回去。
送走这些百姓,刘羽也松了一口气,暗想,来东汉末年一次不容易,就算是婢女,也须得是貂蝉和甘梅这种级别的。
忽然,刘羽发现,甘梅望向他的目光,突然神采奕奕了。
啧啧,好事啊,看来仙人托梦之事也把甘梅给忽悠住了。
事成也。
刘禅,绝也。
忽然,刘羽看到几个贼头鼠脑的家伙,向这边看了几眼,也飞快地离开了。
嘿,刘羽明白,这几个是冀州牧韩馥的人。
董卓行废立之事后,各地讨董的呼声越来越高,其中以袁绍最具号召力。
不单单是四世三公的家世,袁绍更有诛灭宦官之功和不与董卓合作的举动。
冀州牧韩馥担心袁绍会起兵,便派出不少眼线在南皮城监视,几乎是日夜守在太守府门前。
袁绍虽然也知道,却不敢动他们。
没办法,渤海郡靠海,过于偏远,辖下只有八个县,人口也不多。
所以,袁绍想要养军队,必须要依靠韩馥的支持。
一旦韩馥断了渤海郡的粮草,袁绍就什么也干不成了。
刘羽冷笑一声,韩馥,你等着吧,诸侯讨董之后,就是你让出冀州的时候了。
“哒哒哒……”就在这时,一阵疾快的马蹄声响起,差不多有几十骑。
刘氏和刘羽等人皆是眼睛一亮,应该是袁绍回来了。
袁尚更是拍打着小手,又蹦又跳:“是父亲回来了,一定是父亲回来了。”
袁谭和袁熙则是比较稳重一些,但脸上的喜悦之色却无法遮掩。
刘羽看在眼里,暗叹一声,多好的一个家庭啊,就因为姐夫和姐姐的偏心,最后闹了一个兄弟阋墙,大打出手。
从穿越过来之后,刘羽就明白,当袁绍的小舅子,绝对不如当曹操的小舅子。
袁绍这个人,不但没有主见,而且有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的毛病。
哎,头痛啊。
这时,几十骑已经到了府门前停下,袁绍翻身下马。
“妾身见过老爷。”
“小弟见过姐夫。”
“孩儿见过父亲。”
“夫人如何知道我回来?”袁绍见自家人一个不少地都在门口站着,不由奇怪之极,暗想,我今天是提前回来的,没提前打招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