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约城:一个家族的史诗 / 第七章 郊游

第七章 郊游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卡内基的花园很大,有五亩那么大。他的花园很有特点,他喜欢在古典景观之下融入自己的兴趣爱好,因此,他的花园里有一个很大的中心湖便于划船,还有一块儿地适合骑马的,谈到卡内基的爱好,他是很喜欢乘马、狩猎、游船、音乐这些的,他不喜欢吸烟、饮酒、华装异服这类不健康或不朴素的活动,由于场地缘故,一般狩猎他会选择去十几英里的乡下,他听音乐时有一间专门的室内活动室。再次说到他的花园,不得不多说两句:不像有的在现代景观设计里地位非凡的,不像劳伦斯·约翰斯顿无视当年盛行的园林做法自成一派,不但请温莎城堡的园林设计师,还本着“伐开心买花花”的傲娇劲从非洲北部到YN香格里拉往家里成批成批运喜欢的花草,约翰斯顿实际上是富二代无脑花钱全身心地投入在他的这片土地上40年,他从北非带回来的黄色玫瑰以“海德科特黄”的名字被人呵护。也不像有的花园如德国犹太财主19世纪末在英国置业,接班人的英国老婆吐够了家里每顿饭大家必须整点钟声第二响之时下楼吃饭的槽,他们的花园表现出同一时期花园所没有的和建筑物的融合。主人的身份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英国注定波折,而他们的花园似乎继承了这个家族的生命力,这个花园坚强地延续下来并让家族烧毁了的主体建筑获得第二次生命。卡内基的花园既不奢侈也无需承担重大的家族命运,它就是一个纯粹的让人静下心来娱乐的地方。
  “没那么复杂,我一贯喜欢简单朴素的东西。”卡内基走在最前头,他时不时的回头给他的朋友和客人介绍着花园里的物事。这一行七人就是中午用完餐的,他们在卡内基的建议下来到这里,事实上这儿也是卡内基值得向他人推荐的地方,他对花园的一切都是很熟悉的,哪儿的树枝需要修剪了,哪儿的花朵得施肥了,这些他都会及时吩咐仆人去做的。“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卡内基幽默的说。
  乔治伊斯曼说:命长命短看价值,有些人生命很短一生辉煌,有的人活的很长一生碌碌无为。
  “嗯,这个我认同,生命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广度、深度”亨利福特说,他这一点总结的很好。
  孟浪也跟着说道,这一点,用我们中国人的话来说就是: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意思就是年龄不大也可以胸怀远大做出一番事业,如果没有什么志向,即使活的年龄再高,也是虚度人生浪费光阴。孟浪的几句解释赢得了众人的喝彩。他们都向他投来赞许的眼光。
  不过,有一个人却没有站在乔治伊斯曼和亨利福特的一边,以往都是他们三人观点一致。他甚至都没有认真听孟浪说什么,“要那么长的命干啥啊,活长了受罪。”爱迪生用不认同的口吻说。
  希尔和孟浪想的一样,他们不明白长寿的人怎么会受罪呢,长寿之星往往是备受尊重的呀,膝下一大帮子孙围着团团转,要吃什么只管开口,立马就会送到嘴边,想去哪儿也有人接送,这样的老人往往是幸福的,是村里人艳羡的对象。“长寿的人怎么会受罪呢,爱迪生先生。”
  爱迪生看了看希尔和孟浪,他说道:长寿的老人有几个是完好的哦,都是病痛缠身的,人只要一生病了,就不能算是一个人了,久病床前无孝子,病痛缠身连自己的家人也会嫌弃的,更不用说他自己怎么看自己了,有些老人受不了病魔的折磨,采用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晚年。所以,为了不害人害己,我将来只要活到70岁就足够了(实际上爱迪生活了84岁)。
  众人一听爱迪生之言,纷纷点头。他们惊异于爱迪生与众不同的思维,难怪这位发明大王会捣鼓出一堆一堆有创意的玩意出来。这想法放在中国古代就是商鞅、韩信那样的人物,往往出其不意的达到目的。
  不一会儿,七人来到湖边上,只见前方是方圆约一里的湖,湖面波光粼粼,几只白天鹅在荡着红掌。湖中心是一个亭子,只有通过划船才能到达。“这湖我给它取名梭罗的湖。”
  “啊,啊,”卡内基此言一出,孟浪张口惊讶的一声,他的眼珠子都快要掉出来了。“这不是作家梭罗的名字吗?”
  “是的,正是取自梭罗,他的名著《瓦尔登湖》你读过没有?”卡内基解释道。
  “读倒是读过,不怎么记得了。”孟浪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我还记得一些。”卡内基说道。“多余的财富只能购买多余的东西,人的灵魂必需的东西是不需要花钱买的。”“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我也将多余的财富用在恰当的地方去了。我建了一些大学和图书馆,花钱培养了一批优秀教师”
  孟浪记得中学时老师说过卡内基基金会的事,中学老师眼中的卡内基充满智慧,他有着白圭一样的眼光,有着吕不韦一样的胆魄,孟浪还记得语文老师讲过他的事迹,历史老师也讲过,政治老师可就有点不尽人意,他讲到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讲到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就把卡内基这样的人当作反面教材。
  “我也记得几句,有一句是这样的:智慧和纯洁来自身体力行,愚昧和无知则从懒散中产生。”一向沉着的爱伦坡再一次引起了众人的关注。他接着说自己和梭罗是同时代的人,相差不大的年纪使的两人颇有认同感,爱伦坡说梭罗的一些言论已经影响到了自己,让身处贫困的自己时刻不忘勤奋的写属于自己的东西,要勤奋不要懒散是对自己的最低要求。
  七人中有三人是对《瓦尔登湖》和梭罗一知半解的,这三人就是爱迪生他们,三位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所以他们都没出声发表任何意见。“你们知道吗,梭罗不仅仅是作家,而且也是发明家呢。”三人诧异的眨眨眼,他们对卡内基的话半信半疑,他们只当是卡内基为了照顾三位老朋友尴尬的局面而随口说出的安慰的话,直到听卡内基继续说道:梭罗在前人的基础上,开始进行了新一轮的实验,他把石墨磨成粉与粘土按比例混合后重新加工成铅笔芯,梭罗生产的铅笔芯书写颜色更加深,这种铅笔就是后来应用广泛的铅笔了。“怎么样,梭罗是你们的同行哩”卡内基说着哈哈大笑了几声。
  聊完了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卡内基吩咐仆人牵来三条小船。爱迪生、福特、伊斯曼坐上一条,由伊斯曼荡起浆划着,爱迪生只管仰头望着蓝天,他悠闲地发着呆。肯定是在思考他的发明,福特不去打扰,福特和伊斯曼换着将小船划向湖心亭。第二条小船由希尔划出,上面坐着卡内基,希尔一边轻松地划着船,一边笑着和卡内基聊着什么。第三只小船也紧接着出发了,划船的是爱伦坡,孟浪一开始是去抢划桨的,爱伦坡说什么也不让,这让孟浪这位晚辈有点不好意思,他时不时地跟爱伦坡示意,爱伦坡没有让出划桨。三只小船相隔不远的向湖心亭进发,在梭罗的湖上如三片叶子。
  白天鹅已经上了岸,它们悠闲地拍打着翅膀。梭罗的湖上静悄悄的,但是与真正的瓦尔登湖还是有区别的,瓦尔登湖讲究安宁的环境带给精神的安宁,在孟浪的理解里,梭罗虽然身处幽雅之境,他的内心实际上没有得到升华,从他的文字当中看得出到处都是思考,一个思考着人生的人的内心是无法安宁的:我们被迫生活得这样周到和认真,崇奉自己的生活,而否定变革的可能。……可是从圆心可以画出多少条半径来,而生活方式就有这样的多。一切变革,都是值得思考的奇迹,……当一个人把他想象的事实提炼为他的理论之时,我预见到,一切人最后都要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筑起他们的生活来。这样的感悟层出不穷,又或者是:如果在我们度过白昼和黑夜时,有更多时候是和天体中间没有东西隔开着的,如果诗人并不是在屋脊下面说话说得那么多,如果圣人也不在房屋内住得那么长久的话,也许事情就好了。鸟雀不会在洞内唱歌,白鸽不会在棚子里抚爱它们的真纯。一切健康、成就,使我高兴,尽管它遥远而不可及;一切疾病、失败使我悲伤,引起恶果,尽管它如何同情我,或我如何同情它。所以,如果我们要真的用印第安式的、植物的、磁力的或自然的方式来恢复人类,首先让我们简单而安宁,如同大自然一样,逐去我们眉头上垂挂的乌云,在我们的精髓中注入一点儿小小的生命。不做穷苦人的先知,努力做值得生活在世界上的一个人。由此看来,梭罗为期一年的休养计划是失败的,要真的忘却喧嚣放下自我就得回到原始社会啦,这显然是无法办到的。
  梭罗的湖上有七个不同行业的人,就拿孟浪来说吧,此刻他虽然放下了喧嚣自欺的享受眼前的时光,不可否认的是,他的心里一点也不远离尘嚣,他在工厂里干着最苦最累的活,心里烦得不得了,像他干这种活的同事不是整天抱怨着工资低、压力大、生活苦逼,就是去找大大小小的领导,求调动工作岗位,他还好一点,他不会去刻意表现痛苦博得别人的同情,身处同一阶层的工人不会互相同情,只会互相攀比,谁谁谁又在哪里供了房子,谁谁谁又买了部皇冠,在一线的岗位里挖苦混得差的人是家常便饭,像孟浪这种混的不怎么样的人谁会去同情。孟浪也不吭声,他干完自己一天的活儿就回去洗个澡,美美的睡上一觉。就当什么事也没发生。孟浪看了看四周,四周的环境也没有瓦尔登湖那样的与世隔绝,这里一头连着卡内基的豪宅,一边是大马路,一边是山,不是太高的山头,嘈嘈杂杂的小动物发出各种声音。
  爱迪生率先跳下小船,其他人也纷纷踏上地面。小亭子约有五米的直径,亭中央摆着一个大棋盘,那是国际象棋的棋盘。棋盘为正方形,由64个黑白相间的格子组成。爱迪生一下子坐了下去,“下棋有益于锻炼思维,来来来,谁来和我走一盘。”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吹神 夜的命名术 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