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卞城和卞学义一直在县里上托管式的学前教育,晚上在常乐的新家吃晚饭睡觉。
常乐后来买了袁师傅的二手房,袁师傅搬了新家,便以一个实诚的价格把自己以前的房子卖给他。常乐算是在城里扎了自己的根。房子不大,也就近四十平,但装修完后两室一厅的小房子显得格外温馨,完全够常乐和桂芳两个人住,至于两个跟着他们住的孩子卞城和卞学义,只要不闹腾,总归是能生活的。
卞学义小时候脾气犟,爱顶嘴,有时说话口无遮拦,原本想着小孩子教育教育就过去了,后来愈发放肆了,跟卞城抢电视遥控板被桂芳说了一下便不乐意了,使性子,得哄好久。桂芳有时气急了,便说:“你纯心想气死你外婆我···”“那你怎么不去死。”卞学义回话不过脑子,冲着桂芳嚷道。桂芳的高血压蹭蹭上升,用药量也开始一天天加大,用她的话说,这俩孩子是来找她报仇的,一点儿都没有嘉欣他们小时候好带。
卞学义饭量大,一天得吃四顿,而且是半夜十二点准时被饿醒,起来就吃主食,不吃睡不着,已经养成了习惯。卞桐和小兰他们忙完医院做饭工作有时会到县城来,带俩孩子去吃好吃的。许是“遗传”了厨师爸爸卞桐对味的敏感性,把嘴养刁了,便只吃肉,而且必须是好吃的肉,不吃菜,然后卞学义便比同龄人胖的不是一丁半点,小小年纪就有了“啤酒肚”。
几家人凑在一起就打趣学义,说他爸妈挣的钱全被他吃走了,实打实的“败家”。有时也会劝小兰:“别给他吃这么好,小孩子的胃本来就不大,你看他这体重,说不准就有了三高,这样下去是不行的,对小孩身体不好。”小兰当然知道,但她也控制不了:“试过了,不行,他只肯吃好的,宁愿饿着,也得顿顿有肉,现在在长身体,也不能让他不吃饭呀,哎······”学义也会在一旁应和:“赚那么多钱不拿来吃干什么,你们就想饿着我,对你们有什么好处。”学义的“金句频出”,令人哭笑不得,只得作罢,由着他吃。
小时候的卞学义看上什么东西一般都是要到手了的,爷爷奶奶心疼孙子便有求必应,后来小兰说:“自己以前苦惯了,懂得那种滋味儿不好受,便想把以前的遗憾弥补在儿子身上,所以他要什么,只要不过分,就尽量满足,唉······”小兰对他的倒也不是溺爱,毕竟是一步步苦过来的,虽学历不高,但被常乐教育的很好,到底是一个明事理的人。
后来卞学义在市里上小学,因为跨城转学的缘故,择校费还花了不少钱,但毕竟是市,教育环境不一样,卞桐便心一狠掏了钱,为的就是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条件,没了钱还可以挣,孩子的教育可耽误不得。卞学义聪明,还比较努力上进,当了班长,小学成绩一直位于班级前列。卞学义逢年过节到县城,常被人打趣:“这么优秀的男孩子,班里有没有小女生喜欢你呀?”他总是摆摆手:“就我这体重谁喜欢我啊?你就别再笑话我了。”然后眼睛鼻子皱成一团跟着大人们哈哈大笑,上了小学总归是沉稳些,不那么不分场合闹小脾气了。
男孩子突然长身体就在那几年,虽然卞学义的重量大吧,但他长得比同龄人高很多,也就不是当年那个长得喜感的小胖子了,脸上倒还是白白净净的,身材匀称了许多,也懂事了。
一次卞桐的生日,家里人悄悄告诉学义,说:“今天是你爸的生日哦,你准备怎么给他过呀?”卞学义迷迷糊糊从床上爬起来,想了一会儿,自己跑去厨房里捣鼓,想给卞桐做长寿面。
学义一边向外婆请教,一边加水下面,有模有样的做着:“爸饭量大,做一整碗吧。”后来成品出来,卖相不错。他赶紧跑进卞桐的屋,把他从被子里叫了起来:“爸,起来吃早饭了,我做的!”
卞桐去客厅一看,傻眼了:“儿子,你咋给我整这么大的碗?”“你不是吃得多吗?我抓了两把面……”学义期待得看着自己的父亲,迫切地想看作为大厨的他的评价。
卞桐一边搅和着碗里托成一团的鸡蛋面,哭笑不得,加了开水,尝了一口:“嗯,不错,就是这水加的有点少,有你老爸的手艺了……诶,你今天怎么想着做早饭给我了?”后来仔细想想,恍然大悟,“好儿子,这就是你给你老爸的生日礼物啊?”
卞学义傲娇地说:“有得吃就不错了,下次你想吃我还不一定给你做呢。”
几个人在旁边笑着,感慨道:学义不是当年那个动不动使性子的小屁孩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