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原来我爹是太子 / 第 8 章

第 8 章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客房
  张承乾看着对面比他还年轻点的兄弟俩,突然觉得自己病急乱投医了。
  但郭祥拿出早已写好的契约书,才看一眼,张承乾就被震惊到。
  
  郭祥笑着给张承乾倒茶,“我知道张氏欠了很多银子,若是我们达成合作,这笔钱,便由我们来还。”
  
  “你可知道,十六万八千两银子,是多少数目吗?”张承乾听郭祥面不改色地说帮忙还钱,第一反应不是惊喜,而是听到了不可思议的事,哪有人会这样做生意?
  
  郭祥却淡定地点头说知道。
  这个事,他和袁百鸣已经商量好,虽然袁百鸣一开始也不理解,但还是被他说服。
  
  他们两个,没有商铺,没有盐井盐田,更没有任何靠山。即使拿引窝租给别人,也容易被人抢走。
  他们必须要背靠一个当地的盐商,才能借着别人的资源,来发展袁氏的盐业。
  
  而且,他们要用袁氏当招牌,而不是继续用张氏的名号。
  这么一来,便要给足了好处,张承乾才会松口答应。
  
  张承乾眉头紧皱,看完契约书最后,当即表示不同意,“我张家盐号绝不能断在我手里,就算变卖家产,从头开始,我也要保住家中的盐号。”
  
  “张老爷误会了。”郭祥笑着道,“我们要挂袁氏的招牌,并没有让你别挂张氏的。只是要等钱还清后,才能挂张氏招牌。”
  “你想想,若是张氏的钱还没还完,你挂了招牌,也还会有人闹事。等把钱还了,再开门做生意,别人也能说一句厚道。”
  “等张氏挂牌后,张家再从袁氏退股,我们再转合作。袁氏有的细盐,张氏也一样会有。”
  
  说话时,郭祥一直看着张承乾的眼睛,从看到张承乾出现在客栈,郭祥就知道张承乾没有其他退路。
  
  袁百鸣帮着道,“张老爷不必急着回复,我们兄弟俩还能等两日。你也看过了,别说元安县城,就是整个中原内陆,也没有比我们更好的盐。”
  
  有好盐,就不怕没有销路。
  而且卖盐这个事,是一本万利。每年盐总商给国库的捐银,都高达百万两,可见盐商有多挣钱。
  至于张家欠的十六万八千两银子,只要盐号运营起来,并不是难事,不然郭祥也不敢承下这份债务。
  
  张承乾面前的茶水一直没有动,他反复地打量着眼前的两个年轻人,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样的决定。
  他的心里,是慌张的。
  可郭祥和袁百鸣却很镇定,他们的自信,让张承乾最终点头表示同意。
  现在的张家,得变卖所有家产,把盐井盐田都卖给别人,可能都还不起钱。
  
  现实面前,不得不低头。
  
  看到张承乾点头,袁百鸣按耐不住地松口气,郭祥却是举起茶杯,小口地喝完。
  张承乾的目光在两人身上转了转,他可以确定,郭祥两人里,是郭祥说了算。
  
  定下合作,便立马着手准备。
  袁百鸣去找人订牌匾,郭祥则是在张家的后院提炼细盐。还是和之前一样,不需要拿出最好的细盐,而是比市面上的好一些就够。
  
  十天过后,袁氏的牌匾做好,郭祥也提炼出两千斤的盐。
  
  销售的经验多了,郭祥知道营销是件非常重要的事。
  他让人把盐都抬到商铺门口,叫上两个小二在门口敲锣打鼓,告知众人可以免费领盐。
  第一次领盐的,会发一个小木牌,连续五天领盐后,便会在木牌上烙个印子,以后来袁氏盐号买盐,都能便宜一成。
  
  活动一共持续十日,刚开始人不算特别多,但有人来试过,发现真的可以领到盐,一传十,十传百,到了第四日,清早刚开门时,商铺外就排起长队。
  
  每天一杯盐,连续来十日,也能领一小袋。对于穷苦人家来说,是很好的一件事。
  而且他们都发现,袁家送的盐,比市面上卖的都要好,就连陈家都比不上。
  
  他们这里动静大,每天都在敲锣打鼓,还有许多人排队,自然引起其他盐商的注意。
  一开始,他们觉得新来的袁氏是冤大头,哪有人刚开门就送东西,等没有免费的盐送后,肯定没什么人再去。
  
  但当陈家等人看到袁氏的盐时,一个个都面色如土。
  他们都是盐商,清楚眼前的盐有多好。
  能把这样好的盐拿出来送人,这个袁氏到底什么来头?
  
  在袁百鸣收到陈家的帖子时,立马找到郭祥和张承乾,问怎么办。
  
  张承乾当即放下脸来,“不许去,如果不是陈友诚,我张家也不至于这样。陈友诚那人,最是表里不如一,明明坏事做尽,却还要装出良善模样。”
  
  袁百鸣为难地看向郭祥。
  
  郭祥思考片刻,算了算最近几日的进账,“过去的日子里,虽说我们都在送,却也有人上门购买。最后两日,都有几十两银子的进账。算起来,已经不错了。但想靠着商铺的收入还钱,实在难于上青天。”
  既然做生意,那就要做大做强,郭祥的野心可不小,“既然陈家人要见,那就去见见,毕竟是元安一带的头号盐商,去探探口风也是好的,看看他们的态度,并不是要和他们合作。”
  “况且,现在元安县城的人,还不知道袁氏和张家的关系。这样也好,他们不知底细,就不敢轻易出手。”
  
  “可陈家……”张承乾咬着牙,恨不得杀了陈友诚,想说陈友诚诡计多端,怕落入陈友诚的圈套。
  
  郭祥看张承乾顿住,看出他的顾虑,“就算我们不去,只要袁氏的生意好了,他们也会出手。元安县城有多少人,每日需要多少盐,我们都能算出来。生意被人抢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以前在卖房子时也是这样,为了一单生意,平常看着要好的同事,都会背地里抢单。更别说他们现在的生意,要挣更多的钱。
  
  看张承乾不说话,这事就先定了。
  
  两日后,郭祥和袁百鸣按约去了酒楼。
  他们到的时候,陈家人还没来。
  等了一刻钟,只有一个小厮在,袁百鸣凑到郭祥耳边,小声地问,“怎么回事,叫我们过来后,反而自己没来?”
  
  “给我们下马威呢。”郭祥撇撇嘴,余光往屏风那瞥了一眼,再起身用正常音量和陈家的小厮道,“既然陈老爷忙,我们便先回去了,改日再续。”
  听郭祥说要走,袁百鸣立马跟上。
  
  陈家的小厮叫四清,听郭祥说要走,眼中飞闪过一抹不悦,“两位,我家老爷是忙了一点,还请你们稍等片刻。”
  
  “我们也忙的。”郭祥笑容温和,丝毫没表现出不耐烦,做生意嘛,讲究一个和气生财,不到必要时刻,不轻易翻脸。
  他侧身迈过门槛,见四清抬手要拦,才敛去笑容,“我说了,我们的时间也很宝贵。”
  
  “郭公子,你们就这样走了,不太好吧?陈家可是元安县城里,盐商的总号。”四清搬出陈家的名号,不过是等了一刻钟而已,眼前这两人就要走,太不给陈家面子了。
  别人都得求着见陈家人,这两人太不识抬举。
  
  袁百鸣看四周有人看过来,哼了一声,说话声大了不少,“我们已经按时赴约,是你们陈家迟来,反而怪起我们?”
  
  看热闹的人听到是陈家,一时还没反应过来,但他们认出四清的衣裳是陈氏盐号的,才知道是哪个陈家。
  一时间,他们更好奇怎么回事。
  
  不过,郭祥没打算和一个小厮多纠缠,看四清放下手后,就继续往外走。
  
  等郭祥两人走后,四清瞪了眼围观的人群,转身关了门,走到屏风后,皱眉道,“大爷,袁氏那两人忒不给脸了,连陈家的脸面都不给,他们未免太心高气傲。”
  
  陈宇捏着手中的蒲扇,他们今日,确实是想给袁氏一个下马威。毕竟袁氏从开盐号起,就没去盐司那拜访过其他盐商,更没有去过陈家。
  突然冒出的一个盐号,还有着最好的盐,怎么样都让人很不爽。
  
  不过陈宇活了三十年,打小就跟着父亲做生意,反而觉得这些更好。
  他方才瞧了一眼袁氏来的两个人,都非常年轻,年轻点的好,年轻气盛,才会办错事,走错路。
  
  陈宇满脸横肉的脸,堆起阴阴的笑意,“四清,今儿个的事,你去盐司那传一传,我就不信,被所有人排挤后,袁氏还能办下去?”
  有上好的盐有什么用,他们在元安县城扎根百年,到处都是他们的人。
  他们啊,来日方长。
  
  四清应了一声好,立马去了盐司。
  
  而郭祥和袁百鸣出了客栈后,两人都饿了,闻到一家茶楼传出的饭菜特别香,刚进去坐下,就看到了两个熟人。
  
  “钱衙役,好巧啊,在这里遇到了你们!”郭祥高兴地过去打招呼。
  钱继武一眼认出郭祥,他对郭祥印象深刻,因为郭祥是他见过最机灵的小子,“我们本就在元安县衙当差,但是你,怎么来了元安县城?”
  
  郭祥把袁百鸣叫过来介绍道,“这是我结拜的义兄,我跟着他来元安县城做点小生意。”
  “那可真是太巧了,我们一块坐下吃点。”钱继武招呼着小二多加两幅碗筷。
  袁百鸣识趣地去多点两个肉菜,并且先预付了饭钱。
热门推荐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