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黑白使徒 / 第1章 杀人

第1章 杀人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我杀人了,我也要出名了。”张饶克呆呆地想着。
  看着那辆撞得面目全非的跑车上一男一女两具年轻尸体,失神片刻后,他立刻本能地掏出了相机,开始了自己的工作。作为一名报社记者,对于眼前这种重磅新闻,当然不会放过。即使他还在怀疑,自己可能就是凶手。
  可能就是凶手?因为这两个人并不是张饶克亲手所杀。眼前的一切都很明显,他们是死于一场意外车祸,而这辆跑车是否被人动过手脚他也不得而知,在几分钟前他才第一次见到这辆车。
  一边拍照,张饶克脑海里一边回想着。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他身上出现了种种不正常的现象。刚刚他又听到了那莫名其妙的声音,正是这些远远超出他认知的不正常现象,让他认定,自己可能就是杀人凶手,最起码也是个同谋。
  一切都要从半个多月前说起。
  作为一名非名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张饶克靠着自己的努力,终于成为了一名即将持证上岗的实习记者。虽然他和无数普通考生一样,在高考时对专业、工作并没什么深入了解,但他还是将新闻专业填到了第二志愿。也许是天意,高考失利让他错过了一志愿,稀里糊涂到一所二本院校念了新闻专业,当记者似乎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然而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比模特和你自己老婆之间的差距还大。不管你老婆的身材容颜比模特差多少,最起码她还是个女性。但从张饶克当上记者的第一天起,就不断在问自己,难道每天干的这些鸡皮蒜皮的事情,就是自己曾经期盼的,所谓“无冕之王”的记者工作么?
  学历并不出众,这决定了张饶克记者生涯的起点不可能太高。他过五关斩六将求爷爷告奶奶,最终加入的报社,不过是一家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都市报报社。服务民生,是这家报社的宗旨。这当然没有错,“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正是记者这份职业的追求,不管报道的事情多么琐碎,说到底都是为人民服务。
  可他的期待还是落空了。“小张,你去大学城那看下,那里是不是有个井盖丢了。核实之后写一篇报道,今天一个大妈打电话来,说自己早上骑车差点掉进那个没井盖的井里。”入职第一天,主编分配给张饶克的第一次采访,就是跑十几公里去核实一个井盖是否丢了。
  “马路中间井盖没了,多大的事儿啊。咱们要是写出来,警示广大市民,不就是服务了这上千万市民么。”听着电话那头毫无回应,主编料定这个新人入职不久就已毫无干劲儿,便耐心劝导起来。显然,上班第一天感受到巨大落差的新人,主编见得多了去了,张饶克也并没有什么特别。
  就这样,张饶克一边做着各种各样鸡毛蒜皮的采访,一边做着报道头条新闻的梦,浑浑噩噩地期待顺利转正,看起来转正只是时间问题了。与其说他干得有多好,不如说这工作就没多少人愿意做。他没赶上报纸的黄金岁月,如今的报纸在互联网冲击下生存艰难。再加上干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报社招到的几位实习生,不少都在实习期结束前主动离开了。有时候,熬着,也是一种本事。反正像他这种普通工薪家庭长大的人,很习惯熬着。
  直到有一天,他熬不住了。因为他听见了那个声音。
  “你想要当一名特别牛逼的记者,不再去写什么井盖丢了,而是做有名的记者,是不是?”半个多月前的一天,当张饶克窝在家里写一篇有关垃圾分类的新闻时,脑子里突然想起了这个声音。
  瞬间,他的身体就像灰太狼看见了喜羊羊,来劲了!可是当他刚刚坐直蜷缩在电脑前的身体时,张饶克的理智告诉他,那不过是内心深处的一个潜意识的声音。这种桥段电视剧和动画片里多了去了,你的脑子里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代表装逼的正义另一个代表实用的邪恶。
  但张饶克又总觉得不太对劲,因为以前他也经常内心纠结,出现两个不同的声音。可是今天这个声音,音色不同从未听到过。它空灵,似乎在很远的地方。它又很真实,就在前额附近,如果再近一点,似乎都能看到发出这个声音的实体。
  “别忘了,你以前看过的那些让你热血沸腾的新闻报道。也别忘了,你最开始为什么想当记者。”那个声音又说了这么一句话。应该是潜意识,在激励我不要被眼前的挫折挫败。张饶克苦笑着摇摇头,认定自己最近心绪太差,潜意识开始作祟,才有了这种不正常的现象。之后这个声音就彻底消失了。
  然而几天之后,这个声音再次出现了。甚至比上一次更加真实,仿佛一个低音炮在张饶克头脑里嗡嗡作响。“你想不想成为一名真正的记者?”它问到。
  “想又怎么样,不想又怎么样?”张饶克试着没动嘴皮子,在心里默默回问。可千万不能张嘴,要不然大白天自己跟自己说话,要是让人看见了,还不得把我当精神分裂症。张饶克心里想着。
  “想的话,就给你这个机会。”
  “好笑,我活这么大,虽然说不上成功。但每一次机会,都是自己争取来把握住的。从来没人能给我机会,以后也不会。我只相信我自己,而且你也不过就是我自己罢了。别再无聊的玩潜意识激励了,我这种八辈贫农根正苗红的穷苦人家孩子,意志力很顽强的,绝不可能被这点小挫折打败。”
  “那我们走着瞧吧。”
  半个月以来,这个声音没有任何规律地出现。每次的对话内容,也都大抵相同。以至于张饶克十分怀疑自己得病了,某种精神类疾病。他还特意给爸爸打了个电话,确认家族是否有类似遗传病史。
  “什么?精神分裂?多重人格?你小子咒你爸爸呢?我怎么可能有精神病!滚犊子,好好工作去。”对啊,张饶克只知道自己家族普遍易患心脑血管疾病,但从来没什么精神病史啊。老爹一通数落,让他更加坚信,自己不过是精神状态不佳罢了。
  直到几分钟之前,这个声音再次出现。
  “今晚就让你见识一下,什么叫做,给你机会。”
  “好吧好吧,你厉害,我等着呢。”
  “如果你几分钟后左拐到立交桥下,你将目睹一起惨烈的车祸。出事的是一辆白色跑车,车上有一男一女。”
  听完这句话,张饶克慌了。“不光精神分裂了,我好像还开始有了妄想症的征兆。”他摇着头苦笑道。
  然而,当张饶克目睹那辆跑车,真的就在眼前毫无征兆撞上立交桥后,他才真的慌了。张饶克开始确信,要么自己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要么这个声音就是一种超自然现象的真实存在。尽管作为穷人,张饶克多少有些仇富心理,可是两个大活人在“预料之内”死在眼前,他依然无比纠结。
  “我是凶手么?最少是同谋吧?毕竟这辆车经过我的那一刻,我就在不断念叨‘嚯,还真有个跑车。我到要看看,会不会出车祸。’”
  不过短暂的心理波澜,并没有妨碍张饶克近乎本能的掏出相机,经过几个月的反复训练,遇见突发掏出相机和录音笔,已经是他的本能反应。当然,平时这个本能反应更多都用在了井盖、垃圾堆、小市民吵架身上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