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大明:夭寿!老朱照着我小说抓人 / 第五十九章 好一个草堂明人

第五十九章 好一个草堂明人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马皇后也停下了手中动作,不知道朱标为了什么事,如此着急。
  朱标进门,刚准备行礼就被朱元璋制止了。
  “标儿,发生了什么事,如此着急忙慌的?难道是朝廷出了什么事?”
  “朝廷之中?”朱标一脸茫然,不知道朱元璋为何突然这么问。
  看着朱标如此表情,朱元璋知道自己想多了,顿时很是生气,本想责罚,话都到了嘴边,可是看着眼前的太子,又不忍心了。
  “标儿,男子汉大丈夫,要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今日如此大呼小叫,岂不是让人笑话?”
  虽然不忍责罚,还是要教训两句的。
  “儿臣知错。还请父皇责罚!”
  “罢了,这次就算了,再有下次,咱定不饶你。”
  朱元璋板着脸说道,要是换成是别的皇子,一顿打,那肯定是免不了的。
  马皇后就在一旁看着,也不说话,眼神里满是笑意。
  刚才才夸过,怎么样,现在不忍心责罚吧。
  “行了,这里就咱一家三口,有什么话直接说吧。”
  马皇后此时也坐在了凳子上,她也是很好奇,今日朱标为何大反常态。
  “父皇,儿臣找到解决目前大明人才紧缺的办法了。”
  朱标兴奋的说道,毕竟这件事,一直困扰着他们父子俩。
  “哦?说来咱听听。妹子,你也听听,看看此法怎么样。”
  朱元璋来了兴致,顺便让马皇后也帮忙想想。
  “就是实习生,大明朝廷实习生!”
  朱标把林然说的关于实习生的想法,全部转述了一遍,又添加上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父皇,此法可立即解决我大明现在人才不够的情况,而且也不会引起其他问题。”
  朱元璋沉默不语,在细细思考。
  这个方案是可行,可是治标不治本,长久以后,人才还是会出现不够用的,毕竟现在国子监中的读书人有限。
  想到此,朱元璋转头望向马皇后;
  “妹子,你怎么看?”
  马皇后向来思维敏捷,没少帮朱元璋出主意,一直是朱元璋的贤内助。
  只是大明建国以后,结合前几代朝廷的经验,后宫必须要有规矩,因此立下了后宫不得干政。
  马皇后倒也落得个清闲。
  不过此刻没有外人,就只是她一家三口,朱元璋和马皇后也就不在意这么多了。
  “此法甚是不错,能想出此法的人,定是有大才之人。这个方法应用得当,确实是可以暂时解决朝廷面临的问题。“
  马皇后先是肯定到,毕竟这个方法确实是不错。不过她接着说道;
  “不过,此法相当于是无源之水,能用的一次两次,却用不了长久。“
  朱元璋眼神微眯,到底还是咱老朱的妹子,瞬间就能知道咱想什么。
  朱标不解问道;
  “为什么?”
  面对朱标,马皇后满是慈祥,这是自己亲手带大的孩子,未来的皇帝,说道;
  “标儿,你想,实习方法是好,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实习生从哪里来?”
  “自然是国子监了,那里都是读书人!”
  朱标不假思索的答道。
  “这就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马皇后知道朱标还是太年轻,解惑道;
  “国子监目前有多少学生?”
  不待朱标回答,马皇后接着说道;
  “我大明如今应天府还好,其余各地都是缺少相应的治理人才,缺乏一些官员。”
  “标儿,你有没有想过,一次就要派多少实习生出去?”
  朱标愣住了,刚才只顾着高兴了,却没有想到这个方面。
  “标儿,你算一算,即使国子监的学生都用上,哪怕这几年够用,可是长此以往呢?”
  “而且腻友如何能保证这些读书人全部能实习通过?”
  朱标满脸惭色,没有说话,确实是自己想简单了。
  看着朱标的样子,马皇后慈祥的说道;
  “标儿你不用如此,能有这个答案,已经可以帮助大明解决眼前的危机了,这就是大功一件。”
  朱标知道这是母后在安慰自己。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母慈子孝,开口道;
  “标儿,这个方法是谁想的?”
  “回父皇,就是那个草堂明人,林然所说。”
  “哦?又是那个草堂明人,他怎么会想到这个办法?”
  马皇后到是很好奇,上次她看过林然的小说,知道此人有一定的才华,不过却没有多做了解。
  朱标把此事的前因后果给马皇后说了一遍。
  听完,马皇后明白了怎么回事,这也就是朱元璋能做出如此玩笑事,忍不住白了朱元璋一眼。
  朱元璋嘿嘿一笑,没有说话,自己那点小伎俩,能骗的了朱标,可是却骗不了马皇后。
  朱元璋收起笑脸,故作威严毕竟此刻朱标还在面前。
  “咱的意见和妹子的一样,不过那林然能想出此办法,确实是个人才。他还说了什么没有。”
  朱标本来对实习生这个答案充满信心,可是没想到是这个结果,此刻正在自责,听到朱元璋发问,随意说道;
  “到是还有一件事,就是办学校。不过儿臣认为,这个方法还不如实习生,费时费力,还不一定有效果。”
  “说来咱听听!”
  朱元璋本是随口一问,没想到还真有。
  朱标当时对兴建学校的兴趣不大,因此问的也不是很详细,大概就知道了个意思。
  因此就把兴建学校的方法简单的和朱元璋说了下。
  没想到,朱元璋越听,脸色越是凝重。
  他是从社会最底层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坐上龙椅之位的。
  底层百姓的思想,他最为清楚。
  这也是他为什么对这些官员如此严苛的原因。
  对官员们严苛点,他们就会收敛许多,这样下去,百姓的日子也会好过许多。
  “好一个草堂明人!好一个林然!”
  “就凭他提出的这两个方法,此人的才智不输刘伯温啊!”
  朱元璋感叹道。
  朱标没有想明白其中的关键,朱元璋可是听了就想明白了,虽然具体实施,还不知道,不过有了这个方向,朱元璋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看着一脸懵然的朱标,朱元璋忍不住叹道;
  “标儿,你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咱本以为你已经够成熟了,看样子还是要多多历练啊!”
  “这学校如果真是照你所说的兴建,这将是我大明江山永固的根本!”
  马皇后没有说话,确实是朱标思考事情还不够成熟,目前还没有站在一个帝王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不过这也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谁让他有一个如此强势的爹呢!
  “标儿,要不你拜那草堂明人为师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