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 第20章 壮哉玄德,文王孝公之礼

第20章 壮哉玄德,文王孝公之礼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显谋先生来得竟然如此之快?”刘备又惊又喜。
  虽然剧县到高唐县的距离更近一些,但书信的传递也是需要时间的。
  更何况,即便得到了书信,郑平也未必会立即来高唐县。
  刘备本意是秋收之后再去一趟高密县二顾郑平,以示心诚的。
  却不曾想,这昨日刚回高唐县,今日郑平就抵达城下了。
  “翼德,随我出城迎接!”
  刘备将县丞晾到了一边,招呼张飞出城。
  张飞收剑回鞘,狠狠的瞪了县丞一眼:“权且记下你的性命,待俺们迎接了显谋先生,再论你罪!”
  县丞战战兢兢,眼神有些茫然。
  北海郑平?
  这又是哪家的名仕,竟然让县令大人如此礼遇?
  猛然间,县丞脑中灵光一闪,眼神中也多了七分惊喜:“难道,是北海名仕康成先生郑玄之子?我有活命之机了!”
  县丞回头一瞥,见刘备和张飞早已没了影儿,连忙滚爬起来,向衙署别院跑去。
  哒哒哒.....
  骏马驰骋。
  刘备在城内疾行,早有张飞在前开路。
  那如虎豹般的大嗓门在主道上响起:“县令迎贤,速速回避,切莫挡了道!”
  刘备平日里是不会在城内策马扰民的,当县尉的时候,还经常在城内走访,嘘寒问暖,颇有仁名。
  但今日却破例在城内策马,还令张飞前方开道,这让城内的士民黎庶不由好奇。
  “刘县尊这是要去迎接哪家的贤士,竟然这般的急切?”
  “虽然早知道刘县尊礼贤下士,但如今日一般城内策马疾行生怕怠慢了贤士的举动,还是第一次见到啊。”
  “我刚从城门口来,听说城外来了一个自称北海郑平的儒生,你们有谁听过北海郑平吗?”
  “北海郑平?莫非跟康成先生有关?”
  “有同去瞧瞧的吗?”
  “同去!同去!”
  “.....”
  一时之间,好事的士民纷纷向城门口涌去。
  但大抵都是好奇之声,几乎没有酸儒在碎言,足见刘备在高唐县的人望。
  城外。
  郑平策马驻立,闭目养神。
  自剧县到高唐县,郑平率斥候十骑,一路倍道而行。
  虽然途中有些惊险,但郑平机警,都轻易的避开了。
  高唐令,是刘备第一个正式担任的县令级正职,不是公孙瓒麾下的别部司马、平原相以及陶谦任命的豫州刺史这种不由朝廷认可的伪职。
  而是由朝廷正式任命的平原相陈纪亲自委任的平原郡高唐令。
  食汉禄,名正言顺!
  郑平深知,刘备要立足青州,高唐令这个朝廷正职就不能丢。
  因此郑平才会在得到刘备书信的第一时间,就来高唐县了。
  郑平虽然有“狂士”之名,但“狂士”不等于恃才傲物。
  贤士,应当以务实为核心,而非追逐虚名。
  既然见到了刘备的诚意,就不用再几经试探了。
  倘若去追逐虚名,让刘备三顾而请,对于现在的青州局势而言,那是在将青州两百余万士民黎庶当成虚名的牺牲品。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若真如此傲慢,那郑平跟清谈高论的焦和又有什么区别?
  夏日炎热的燥风,如火一般刮在脸上。
  感受到地面一阵阵细微的震动,郑平徐徐睁开了双眼,明眸看向城门口。
  只见一骑飞奔而出,在郑平前方三米处勒住战马,真诚而略显急促的声音随之响起:“显谋先生远道而来,刘备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一县之尊,在听闻郑平到来时,不仅亲自策马出城迎接,见面第一句还是赔礼。
  城门口的士卒,一个个都看傻了眼。
  随之而来的士民,听到城门士卒的低语,亦是震惊不浅。
  刘备对郑平的礼遇,让这群士民门卒又是感动又是羡慕。
  扫了一眼城门口簇拥的士民,郑平嘴角泛起笑意。
  这可是替刘备扬名的好机会啊!
  善谋者,要善于抓准稍纵即逝的时机。
  于战马上拱手一礼,郑平抬高了嗓音,语气中多了七分的感动:“我本北海一白身,略有薄名,未逢明主。”
  “承蒙县尊厚爱,竟不辞辛劳、亲自千里之外的高密县寻访我!”
  “县尊有求贤的诚心,又有济世的壮志,郑平岂敢不奔赴而来?”
  “周有文王拉车求姜尚,秦有孝公求贤得商鞅。郑平不才,虽然不敢自比姜尚、商鞅,但念县尊知遇之恩,愿以毕生之谋略,助县尊济世安民!”
  “以仁义之光,扫乱世雾霾!”
  郑重而真诚的言语,在城门口响彻。
  刘备愕然的看向郑平。
  这,言重了吧?
  我虽然求贤,但也不敢自比文王和孝公啊。
  还有“不辞辛劳、不远千里”这话,更适合称赞显谋先生你吧?
  紧随而来的张飞,同样有些懵。
  “早知道显谋先生这般好请,俺还让大哥去什么高密啊?”张飞不由奇怪,低声嘀咕。
  但刘备却不敢有张飞这样的想法。
  难道,又是在诈?
  刘备不由想到了第一次遇到郑平时,那如变戏法一般的伪装。
  但这里人多眼杂,刘备也不便多问。
  想到这里,刘备连忙回了一礼:“先生言重了!我既是汉臣,自当以安民为己任。”
  “唯恐不能胜任,故而请先生出仕!”
  “先生一路辛苦,请随我入城再叙。”
  郑平也不多言,跟着刘备策马入城。
  但到了城门口时,刘备明显感受到了城门口士民门卒眼中的钦慕。
  甚至于还有士人高呼:“恭喜刘县尊得贤才!”“高唐有刘县尊,士民之幸事啊!”之类的赞美之语。
  刘备有些受宠若惊,不断的拱手回礼。
  “县尊在高唐县,颇受人尊敬啊。”待到人群散去,郑平恢复了常态,和煦而笑。
  此时。
  刘备终于反应过来,肃然起敬:“先生刚才是在替刘备扬名?”
  郑平轻轻摇头:“若无县尊往日积累的仁义,又岂会有今日士民欢呼之景?”
  “我不过是恰逢其会,不可居功。”
  刘备凛然,有才能识时机,谦逊又不居功,这才是真正的贤才啊!
  “先生过谦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