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 第15章 蒹葭苍苍,北海伊人今在

第15章 蒹葭苍苍,北海伊人今在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只见其蛾眉带秀,凤眼含情,腰如弱柳,面似娇花。
  如蕊宫仙子谪人间,又似月殿嫦娥临下界。
  当真是容貌俊秀,体态端庄啊!
  饶是郑平见多识广,此刻也忍不住眼前一亮。
  少女近前,向孔融行了一礼。
  孔融引荐道:“两位贤侄,这便是小女孔素。”
  “阿素,这两位是北海康成先生的长子郑益和次子郑平。”
  孔素向郑益和郑平各自行了一礼,但看向郑平的眼神,却多了几分羞涩和好奇。
  论常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基本婚事就定了。
  走完六礼,即便两人都没见过面,同样可以洞房花烛。
  但孔融跟郑益的叙话中得知郑平虽然守礼,但向来又不流于形式。
  而郑平自幼又多主见,连表字都是自己取的,为此还跟郑玄当众辩论。
  这让孔融多了一丝不自信。
  郑玄需要借孔融在官场的人望,孔融同样需要借郑玄在民间的名望。
  经过深思斟酌,孔融决定让孔素出来见礼。
  其用意就很直白了。
  孔氏女,样貌清秀,知书达礼,温柔贤淑,德才兼备,有大家之风。
  这样的良配何处寻?
  孔融对自己没信心,但对自家女儿却很有信心。
  毕竟,谁又会拒绝一个有才貌德的名门闺秀呢?
  郑平欠身回了一礼,对孔素字是暗暗称赞。
  虽然只有及笄之龄,但不论是相貌还是品行才学,孔素都是上佳。
  又举止有度,当得起大家闺秀四个字。
  孔融看向沉思的郑平,轻笑询问:“显谋贤侄,可还瞧得上阿素?”
  郑平儒雅一笑:“人生之快事,莫过于能觅得良配。”
  “叔父之女阿素,端庄秀丽,落落大方,只有小侄高攀之理,岂有瞧不上的道理。”
  虽然是谦逊之语,但郑平这简单的两句却惹得孔素一阵娇羞,垂着头不敢直视郑平。
  孔融哈哈大笑:“阿素面薄,显谋贤侄就不要夸得太狠了。”
  闲聊间,孔融忽见郑平长吁短叹,不由疑惑:“显谋贤侄,可有心事?”
  郑平斟了一樽酒,一饮而尽:“叔父,如今的青州,路有饿殍,贼兵盛行,不知多少百姓流离失所。”
  “想我堂堂七尺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尚未提剑诛贼寇、提笔安黎庶,却要先享受这婚娶快事。”
  “心中实在难安啊!”
  瞧着郑平忽然生出的诸般感慨,郑益差点没一口酒给喷出来。
  我的好弟弟啊,你能不能让哥哥我顺顺利利的将这事给办了啊!
  别生事了行不?
  “显谋…”
  郑益正要开口,忽见郑平起身,向孔融长揖一礼,语气变得十分的诚恳:
  “叔父,请恕小侄无礼!”
  “青州未定,我心难安。”
  “小侄希望这次纳采,能跟令媛阿素暂定鸾凤和鸣之情,且将婚期定在三年后。”
  “待小侄得偿心中壮志,再乘车亲迎。”
  郑益大惊失色!
  虽然早知道郑平有这想法,但没想到郑平真的当孔融面提了出来。
  三年,这是要让孔融的女儿等三年?
  垂首的孔素,亦是惊讶的看向郑平,清澈如水的双眸多了七分疑惑。
  纳采到乘车亲迎接,正常也就半年。
  三年,太长了吧!
  “显谋,你太失礼了!”郑益一边呵斥一边向孔融赔礼:“叔父,显谋醉了,还请……”
  话音未落,孔融却是挥手打断,神情严肃的看向郑平:“显谋贤侄,婚嫁自有礼法,你想让本相自礼法外给予方便,却是不容易!”
  郑平谦恭一礼:“让叔父为难,并非小侄真意。”
  “只是青州尚有祸事,小侄实难分心。”
  青州祸事……
  孔融微微皱眉:“显谋贤侄口中的祸事,指的是青州的黄巾贼吗?”
  “区区贼患,又有何惧?”
  孔融的心情有些不愉快。
  都已经违背礼法,让孔素出来见礼了,结果郑平却提出了要将婚期延期三年!
  这对深谙礼法,又推崇礼法的孔融而言,十分的别扭。
  郑平敛容凝声:“叔父,并非小侄危险耸听。”
  “青州黄巾的隐患,已经不是单单依靠一郡一县就能解决了。”
  “倘若任由其发展,最多一年,青州将出现百万黄巾!”
  百万黄巾?
  不论是孔融还是郑益,以及静坐的孔素,都忍不住脸色一变。
  “显谋贤侄,你莫不是酒醉妄语了?”孔融心中大骇:“这青州才两百万余人,怎么可能有百万黄巾?”
  郑平神情不变:“天时有常。当年张角掀起黄巾之乱时,谁又能想到诸州郡县,纷纷响应?”
  “北海境内自称青州渠帅的张饶,如今不也聚众万余人?”
  孔融还是不信:“但那张饶也败于显谋之手。”
  “只要显谋助本相,区区张饶,纵然聚众万余人,又能如何?”
  郑平摇头:“青州之祸,首责在焦和。焦和不作为,解决了张饶亦是无济于事。”
  “若要避免祸事波及青州的两百余万士民黎庶,就必须换个刺史!”
  孔融惊得站了起来,嘴唇下意识的颤抖:“显谋贤侄,你可真敢想啊!”
  “焦和是朝廷任命的青州刺史,岂能说换了换?”
  郑平语气一提:“叔父说的朝廷,是汉家天子的朝廷?还是国贼董卓的朝廷?”
  “如今汉室濒危,主弱而臣强,朝廷上下,早已经沆瀣一气。”
  “公卿畏惧一死,牧守追逐虚名。”
  “青州本是殷富之地,如今却是路有饿殍,黄巾盛行,多有萧条丘墟之地,皆是焦和尸位素餐所致!”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这样的刺史,又如何换不得?”
  “以我郑家在青州的名望,再辅以叔父在青州的人望,推举一个有匡世大志的雄才继任青州刺史,则青州可定,百姓可安!”
  郑益看着眼前这个意气风发的弟弟,内心已经掀起惊涛骇浪了。
  换青州刺史,可真敢想啊!
  孔融同样惊愕不已。
  如果说郑平一开始只是在感叹青州乱象,那郑平现在的豪言,就是在付诸于行动了!
  更换青州刺史,这可是连孔融都不敢想的!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