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万界学术平台:开局一个宇宙知网 / 第十二章 原子级3D打印技术

第十二章 原子级3D打印技术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原子级;3D打印;民用;原子重布技术;原子拆分;重组;小型化;制造
  “系统大神保佑我宇宙里存在这样的技术啊,要不就白浪费我辛苦赚来的积分了。”在临时报系统大腿的自我安慰中,张晨点击了搜索。
  只见系统上显示出一排排搜索结果,之前列出的关键词在标题和摘要中都被标红处理了。
  太好了,看来可行,仅从搜索出来的文章数量就可以推断这个技术是可行的。
  张晨开始一个字一个字的浏览,不放过能看到的任何信息。这都是积分换来的呀,可得珍惜。
  “平时自己花钱没有节省的习惯,现在竟然体验到了一种一分钱掰成两份花的感觉。”不过张晨还觉得这种做法挺有乐趣的,很有自我掌控感。
  所以每一次搜索,他都要把条件设置的很精细,争取一次搜索就成功,到目前为止,也确实都成功了。
  “基于原子重构技术的制造业革新……原有手段无谓损耗大量能源,革新后将能源循环利用……”
  有两篇文章从标题和摘要看起来似乎有可能是自己想要的东西,其中有一篇字数很多,从名字来看就不是论文,而是一本专著。名字叫做《原子重构技术100年发展综述——从简单加工到精工制造》。
  还有一篇《原子级家用物质重构机技术原理及图纸》,好家伙这篇更厉害,连图纸都有。
  仔细看完这两篇的摘要,张晨知道自己找对了。
  但每篇都是2积分,搜索花去了1积分,现在只能挑选一篇来下来。
  选那篇呢?张晨心里面急转思考,第一篇看上去更偏重理论回顾,好处是能够从整体上掌握这条科技树的全貌,第二篇好处是有图纸是详细的技术,但坏处也很明显,那就是蓝星现有的技术不一定能实现。
  目前现有的民用3D打印技术其实只是一个名字,本质上是一层层喷出来的材料,再对材料进行铸造或者粘合,距离真正概念上的3D打印还是有些差距
  比如3D打印食物,能明显看到食物是由一条条很细的丝状物聚合在一起的。
  因为现有喷嘴的规格根本无法做到那么细,现有技术的喷嘴就像平时挤牙膏,把金属粉末或者高分子原料寄出来,根据建模一层层堆好之后,用激光或者光热化学反应,把他们粘在一起。
  用一个常见的东西比喻,就像是光滑版本的乐高玩具,用乐高拼出来的汉堡包有什么真实度可言呢?
  假设我们现实玩的乐高玩具颗粒很小很小,比现在小很多很多倍,能小到分子级别,那么肉眼看去就像是真实的东西了,或者说,就是真实的物体了。
  真实的物体也就是一个个分子像乐高模型一样聚合在一起!3D打印至少要到分子级,才能算发展到一定程度。现在,技术还有待提高。
  如果想打印一艘船,是做不到的。尖端工业也只是用钛合金打印航天飞机零件,而已。
  更黑科技的3D打印应该是什么样子?在张晨的理解中应该是至少在原子层面重构物质,按照逻辑来说分为把物质分解为原子,再把原子重构成新的物质。
  点石成金当然做不到,但至少能做到把一个头戴耳机变成一辆自行车,把一块木板,变成一整块钻石!
  以目前的科技来看要实现很难,单纯排列金属原子是很简单的,比如铁,铁原子不与其他原子反应的时候,当然可以一层层的排布,甚至人类已经可以用一粒粒原子摆出汉字。
  但要把铁原子与和其他原子结合,组成一种分子结构,比如高碳钢材料,碳原子与铁原子结合在一起是要有化学键的变化,过程中会释放出很多能量,也要消耗许多能量。这些能量是海量的。
  这也遵循能量守恒、热力学第二定律。
  从一堆原子的熵增状态到打印成具体的东西,熵反而减了,宏观上是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
  “就这样,先看原理吧。万一第二篇技术论文现有科技根本做不出来可就浪费了。第一篇至少可以总了了解整个技术梳理,就算不能实现,也增长了眼界。”想到此节,张晨做出了决定。
  别看眼界这个词听上去很虚,但在学术界是很需要的一种直觉培养,广博的看,很重要。对于计划攀科技树的自己来说,很需要多浏览一些信息,在直觉中产生对科技树的整体认知。
  而第一本书,足足有4000页,第二本只有300页,但从信息含量上来说也是前者值。
  至于看明白了原理,怎么去在自己现实中做出来,张晨心中有了一个计划,一个很奇葩又合理的计划。
  说干就干。
  下载该论文需要消耗2积分,是否下载?
  是
  叮叮,下载完毕,请查收。就这样一篇4000多页的学术专著被下载了下来。
  张晨心里的梦想都要靠这个技术来实现了,现代工业靠的是工厂,未来工业靠的是原子层级物质重构!
  受之前土著思维局限,获得系统的自己想的太狭隘了,在地面上当幕后黑手引导科技发展,这么梦想多么的普通!
  现在他想打印一艘超级先进的核动力潜艇出来,去大海看看。甚至他还想打印飞船去宇宙看看。
  我想去深海看看。我想去月球,我要拥有自己的宇宙基地!哇咔咔,我不浪费此生,星辰大海我来了!
  刘公子这种角色,在以前看来真是无法触及的大人物,但现在,张晨自己心里会感觉只是呵呵。
  想到自己开着属于自己的鹦鹉螺号去看看海底,去吓唬吓唬别家的潜艇,挺有趣的,想着想着不自觉的脸上漏出嘿嘿的笑容。
  张晨如海绵一样吸收论文里的知识,经过系统的翻译,不难理解。
  “卧槽,太牛逼了,果然是这么实现的。”这篇专著里有一个小技术讲的是原子重组技术所使用的探针分析。
  在这个文明的技术中,他们是用更高精度的光镊实现一个物品在原子层级的打散,他们的光镊目前能够达到一个光子的直径尺度,让人叹服。按照蓝星科技,可能再过一百多年也无法实现这第一步的。
  …………
  把目录和自己感兴趣的点看完,张晨算是基本上把原理弄明白了,但是怎么实现制造一个小型原子级别物质创造机?
  如果我脑子里有制造超光速飞碟的所有图纸,但是蓝星的工程技术水平达不到,那我跟达芬奇画出直升机但没法实现有啥区别。
  就只能带着一堆黑科技知识,当一个假装是科技天才的科学家、富家翁
  不。我才不要这样子的生活。系统给了我天赋,我认识了安馨这样美好的女子,我还要体验世间更多的美好,宇宙那么大,我要去看看!张晨在心里呐喊。
  “本来我计划中至少要用十年时间,借助傻妞的力量,一步步在现实获得成功,打下基础,赚取金钱,再来实现这个梦想,但现在用不着了。”
  四级文明悬赏的逆向破解工程,给了张晨一个机会!
  嘿嘿,做学术研究,尤其是逆向工程,肯定要遇到难点吧,解决难点需要经费或者技术支持没问题吧,就这样一个说不上天才但是又骨骼清奇的解决办法出现了。
  张晨打开了系统中的四级文明悬赏任务栏,这个任务栏可以随时进入提交论文,提交研究报告。
  不过张晨这次不是为了提交研究报告的,他是来要经费的。
  “该文明遗迹物品疑似使用另一种科技体系,破解难度极大,现需要大量的实验探究。特此向任务发起文明申请技术支持:需要原子级物质重构机器一台。
  注意,张晨没有写需要的是民用小型的,要经费的技巧就在这,一般申请要500万,最后只能下来100万。
  这侧面反映了张晨的思维缜密程度,先弄清楚实现原理,知道这个技术存在,才开口要。不然要一个不存在的东西,比如永动机,只会暴露自己的真实水平。
  我,张晨,文明遗迹物品研究学者,项目马上要有突破,快打钱。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