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第 1 章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黄昏时分下了一场雨,地上泥泞难堪,平成街上的摊贩早就散了,唯有永福客栈的门还开了半扇。
  
  客栈掌柜抠门,门口挂着的桐油吊灯已经半干都不曾添满,偶尔夜里歇脚的人都不爱停在门口,生怕拐一个跟头。
  
  生意难做,小伙计正眯着眼打瞌睡,猛不丁儿听见门一响,唬了一跳,以为是贼,刚要喊人,就看见一对夫妻领着个约摸十六七岁的姑娘进了门。
  
  姑娘一直低着头,客栈里头又昏暗,小伙计没看清脸,倒隐约觉得身段不错,他也没细看,耷拉着眼,问:“打尖儿还是住店?”
  
  那对夫妻里的女人露出笑脸儿:“住店,一间房,先给我们上一份客饭。”说完,她在柜面上排出二十文钱。
  
  永福客栈生意一般,一间房一晚上十文钱,客饭也分档次,三人十文钱的客饭,这是最便宜的了。
  
  小伙计扯了扯嘴角:“得嘞,跟我来。”
  
  他领着三人开了房,把人送到门口,正要下去交代后厨,眼角余光瞥见那妇人推了一把跟在身后的姑娘,又尖着嗓子喊:“死丫头垂头丧气个什么劲儿?能进杜府是咱们这辈子都修不来的福气!要不是你前些时候病了,咱们何至于拖到今天?这么大的雨,老娘新作的衣裳都湿了!”
  
  那姑娘踉跄了一下,半晌低声应了一句“知道了”。
  
  声如黄鹂,嫩生生的,透着一股子怯。
  
  小伙计搓了搓手臂上的鸡皮疙瘩,没说话,下楼了,只是心里到底感叹:他们这城里头谁不知道杜府杜老爷?老爷年近五十了,还和二三十的小伙子似的,被窝里头不躺个美人儿横竖睡不着觉,城里但凡有点姿色的小丫头子都被盯上过,只是没得手。
  
  有些长舌的私底下都说,谁家姑娘被杜老爷看一眼都要不清白了——老头儿看人那都是恨不得透过衣裳往里头钻的。
  
  这住店的夫妻俩一看就知道是把女儿送进门做妾的。
  
  小伙计叹了口气,倒觉得这姑娘可惜了。可他也管不着人家的事儿,有这功夫,还不如去底下催催饭呢。
  
  被可惜的姜肆默不作声地坐在屋子里。
  
  客栈简陋,房间里拢共也只有一张床,一副桌凳,连恭桶都直喇喇地摆在墙角。
  
  那对夫妻正骂骂咧咧地挤衣裳上的水,伞太小,雨太大,打湿了衣裳。
  
  其实姜肆身上湿得更多,可夫妻两个漠不关心,姜肆也不太在意。
  
  今天是她能逃出去的唯一机会。
  
  她不是这个身体真正的主人,这个身体叫楚晴,几天前这身体的父母,也就是这对夫妻忽然商量着把楚晴卖到杜府当丫鬟,说是丫鬟,也只是对外好听的说法,实际上是给杜老爷当通房。
  
  一个女儿,换了十两银子。
  
  楚晴知道杜府是魔窟,当然不愿意,只是这姑娘没想着跑,却和父母闹绝食。
  
  她低估了父母的决心以及那十两银子的诱.惑,夫妻两个冷眼看着楚晴饿到半死,直到她自己熬不住才把人锁在家里,每天吃喝送进去,直到昨天,楚晴放乖了态度才把人放出来,今儿正好进城。
  
  他们夫妻两个以为楚晴认命了,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女儿下了狠心,把自己活活饿死了,活过来的是姜肆。
  
  扮乖不过是为了降低他们的警惕心。
  
  恰好今天下了大雨,虽然逃跑可能艰难一些,可大雨也能洗刷她逃跑的踪迹。
  
  等夫妻两个收拾好,这才领着姜肆下了楼准备吃饭。
  
  才一出门,姜肆就有点诧异。
  
  外头突然热闹起来了,客栈里烛灯点了好几盏,柜台都擦得干干净净,原来耷拉着眉眼的小伙计正提着桐油壶往门口那两盏吊灯里添油,火苗倏忽间窜起来,照亮了半边门庭。
  
  姜肆扶着栏杆,看见了底下坐着的人头顶上的灰色冕帽,以及蓝色的宦服,还有腰间别着的令牌。
  
  这是宫里头出来的内侍太监,衣服制式很熟悉。
  
  也是这一刻,姜肆确认了,自己还在大齐。
  
  她目光微动,想到了逃跑的最好的法子。
  
  永福客栈一共六张桌子,内侍们占了两张,楚家夫妇两个畏惧内侍,挑了角落里的一张坐下。
  
  客饭早就好了,一直在灶台温着,小伙计上完饭菜就招呼内侍们去了。客饭两素一荤,楚母把那盘炒肉片摆到自己和丈夫跟前,捏着筷子正要吃,就听见“楚晴”摔了筷子。
  
  动静很大。
  
  “楚晴”红着眼抱怨:“娘!你们都把我卖进杜府里了,十两银子呢!家里也有钱了,怎么连炒肉片都舍不得给女儿吃?女儿都饿了这么多天了,呜呜呜。”
  
  楚母脸色一僵,立马骂道:“等进了杜府有你的山珍海味吃,眼皮子浅薄的东西,一道炒肉片也值当你哭?”
  
  她半骂半劝,就怕惊动那两桌内侍。
  
  可姜肆的目的就是为了惊动他们。
  
  果不其然,有两个内侍听见动静立刻就回了头,然后就看着姜肆愣住了——好漂亮的一张脸。
  
  姜肆是特意坐在了朝着那些内侍的方向,边上又恰好有一盏蜡烛,不甚明亮,可灯下照美人,朦胧间格外得美。
  
  楚晴的这张脸很漂亮,杏眼琼鼻,樱桃小口,肤色也比旁人白皙,在昏黄的烛光下双颊闪着莹润的光,一双眼泛着深色的红,显得格外委屈。
  
  领头的内侍朝同伴使了个眼色。
  
  几个内侍低声讨论着:“咱们家人子的名单上头是不是还缺人?”
  
  “是缺人,也缺个能走在前头的人。”
  
  姜肆看见他们互相使眼色就松了一口气。她对宫内的内侍很熟悉,内侍们穿的衣裳不一样,在外行走办差穿灰蓝,宫内行走穿黑红,这都是宫里的规矩。
  
  最重要的是那块镌刻着掖庭令的腰牌。
  
  每年三月初春,掖庭令要放一拨宫人出宫,相对应的,也要选一批新人进宫,这一批人统称为家人子,一作内侍备选,二是为了给皇子选妃。
  
  皇家的权势总是要比平成街杜老爷大一些,大齐的宫规也并不森严,家人子每月都有出宫的机会,到时候慢慢筹谋也比现在的处境好。
  
  心里想法转了千遍,她脸上还是那副委屈的神色。
  
  楚母觉得厌烦:“娘是为了你好,以咱们家的条件,能到杜府当奴婢已经是天大的福分了,更何况明年你弟弟就要开蒙,一个月的束脩就要二两银子,咱们哪里出的起?”
  
  为了儿子开蒙,所以卖女儿吗?姜肆心内嘲讽,嘴上也不饶人:“可是娘,我之前打听过,人家杜府还招婆子倒夜香呢!一月也是二两银子,您都说了能进杜府是天大的福分,这福分给您多好啊!”
  
  楚母一噎。
  
  她要是能年轻个二十岁,早就去杜府了!倒是这死丫头怎么像是转了个性子似的?她怀疑地看了一眼。
  
  这一眼还没收回,她胳膊就被拍了一下。
  
  “谁啊!不长眼的东西!”她猛回头,然后僵住了,下意识地掐出笑脸,“哎哟官爷,对不住!”
  
  领头的内侍冷哼了一声,问:“哪里人,叫什么?”
  
  楚母下意识回了话。
  
  “没问你的名字,你女儿叫什么?”
  
  楚母不知怎么的,心里有些慌,却还是乖乖报了名字。
  
  那内侍嗯了一声,偏头嘱咐跟着的人:“把名字记上,以作家人子备选。”
  
  楚母瞪大了眼睛:“官爷,这这,我们没报名儿啊!”
  
  内侍越过她头顶看了一眼坐着的姜肆,越看越觉得这姑娘漂亮、合适:“你刚不是报了名儿么?”
  
  “再说了。”他抬手遥敬北方,“陛下有令,着掖庭令挑选民间女子充入掖庭,这天下都是皇上的,更何况你女儿?就算不报名,咱家看上了,那就得进宫!”
  
  楚母想说话,又硬生生憋住了——他说的都是实话,可她,可她就想要那十两银子啊!
  
  刚刚内侍过来的时候姜肆没说话,这会儿她倒是站起来了,特意摆了一副喜悦娇羞的脸,先朝内侍行了礼,然后再和楚母说话:“娘,你傻了是不是!您才刚说了,咱们这样的身份能进杜府都是天大的福分了,要是女儿能进皇宫,那就不是蹭老天的福分了,那是要上天啊!”
  
  旁边喝茶的内侍一口茶喷了出来,脸色怪异地看着姜肆。
  
  姜肆浑然不觉,依旧劝楚母:“您想想,女儿进了宫,就凭女儿这姿色,万一那什么,就那什么,别说十两银子了,那不是您要多少就有多少么?荣华富贵触手可得啊!”
  
  楚母眼珠子一转。
  
  旁边一直没吱声的楚父轻轻咳了一声。
  
  楚母立马拍板定下来了:“好女儿,你可要争争气。”
  
  她扭头朝着内侍露出谄媚的笑:“大人,您看,我这姑娘多机灵,以后在路上还要您多多照顾!”
  
  内侍微微点了点头。
  
  楚母喜滋滋正要笑,冷不丁姜肆又开口了:“娘……您说我要进宫了,这路上总不能一两银子也没有吧?虽说吃官家、住官家的,可身上没半分银子总也说不过去您说对不对?”
  
  她又贴着楚母耳边悄悄说:“您请大人照顾女儿,可要是咱们不给一点好处,别人却给了,那人家要是不给女儿出头的机会,您以后想要的荣华富贵可就难了呀!”
  
  楚母手一哆嗦。
  
  楚父又咳了一声。
  
  楚母脸都皱到了一起,忍痛从怀里掏了一个裹得严严实实的布包出来,一角一角打开,正要说话,手里就一空。
  
  布包已经到了姜肆手里。里头统共七八两的碎银子,再加半贯铜钱,这是楚家打算顺道儿给小儿子买开蒙书的钱。
  
  姜肆拢了拢了布包,想了想,把那半贯铜钱捋了一半下来,其余的仍旧包好。
  
  楚母伸手要去接布包,却被姜肆躲开了。
  
  她把那捋下来的半贯钱放进楚母手中,又将布包仔细揣进怀里,正色道:“娘,你放心,女儿一定努力挣个好前程出来!”
  
  “你……”
  
  楚母眼前一黑,瘫坐在了椅子上。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吹神 夜的命名术 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