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太子今天也宠妻如命 / 第15章 寓意

第15章 寓意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太过了解,念头生出不过片刻,林苒兀自否决了。
  
  玉华山与京城相距甚远,她的身体经受不起路途上的奔波,此前去过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京郊的桃源山。若路途上身体不适,太子的身体一样会受到影响。尤其是秋狩随行官员众多,众目睽睽之下,此举对太子而言恐怕太冒险。
  
  本便没有希望,纵然无法成行,林苒也不至于多低落。
  何况太子举棋不定,说明心有顾虑,她不抱希望,日后被留在东宫自然不会为此感到失望。
  
  这般想着,林苒将念头撇开,反倒当真一心一意看起书册子来。
  太子陪同太子妃归宁省亲难免引得百姓围观,好在一路上有侍卫护送、有官差维持秩序,不曾闹出乱子。
  
  当太子仪仗队伍顺利抵达定远侯府时,侯府众人早已在府门口等候迎接。
  定远侯、侯夫人与侯府的二少爷从得知消息起便翘首以盼,盼到今日终于盼来萧照和林苒。
  
  遥遥只见浩浩荡荡的车驾朝着定远侯府而来。待太子车驾到得侯府门前,他们迎上前行礼请安,又见太子从金辂车上下来,随后立在金辂车旁,伸出手去。
  
  林苒见太子要扶她下金辂车,有些诧异。
  思及此举应当是希望侯府上下明白她确实很被看重,她便没有和萧照客气,将手轻轻递了过去。
  
  萧照隔着衣袖握住林苒的手腕,继而扶她下得金辂车。
  定远侯和侯夫人眼角余光瞧见这样一幕,心下也为太子这般举动而惊讶。
  
  大婚之前,太子许下承诺。
  他们听在耳中,却不敢轻易记在心上,而如是一幕,又仿佛在敲击他们心扉,要他们将那些承诺多相信几分。
  
  听见太子与他们免礼,心思沉沉的定远侯和侯夫人领着众人再拜谢过恩典,起身后便同其他人一道簇拥着萧照和林苒入得侯府。之后定远侯林景和侯府二少爷林长洲陪着太子在侯府正厅喝茶叙话,林苒则随着自己娘亲去往正院。
  
  即便萧照视线,跟在林苒身边的除去春鸢和宜雪也还有东宫的宫人。
  因而直到跟着谢夫人入得房中,将宫人悉数留在外面,她才终于有机会抱着谢夫人的胳膊撒娇。
  
  林苒如今是太子妃,身份不同以往。
  原本想要循着尊卑规矩待她的谢夫人被她一通撒娇,立时一颗心软下来。
  
  看着一团孩子气的女儿,谢夫人笑着拿手指点一点她额头嗔怪:“都是当娘娘的人了,哪有还这样缠着娘亲不放的?”口中这样说,却掩不住见到女儿的欢喜。
  
  “若没有,那我便当第一个。”
  林苒笑嘻嘻拿手臂圈住谢夫人又问,“难不成娘亲不认我这个女儿了?”
  
  谢夫人又笑又叹,把她拉到自己身前:“快让娘好好瞧一瞧。”
  话说罢便细细打量起林苒。
  
  按照礼制,今日归宁省亲,身为太子妃的林苒应该穿翟衣礼服。
  只是那样繁复的衣裳与沉重的首饰对她来说有些负担,因而萧照借着省俭之名,同她只穿常服。
  
  谢夫人含笑打量着女儿,见她身穿朱红妆花凤戏牡丹云锦广袖衫并织金流云百迭裙,乌发梳作朝云近香髻,发间一支赤金牡丹花嵌红宝石的鸾凤步摇轻轻晃动,满身锦绣华服,贵不可言。最重要的是气色极好,似乎比起从前在府里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旁的可以骗人,但女儿的气色和身体状况没办法骗人。
  倘若女儿在东宫过得不顺心,只怕这会儿已经病倒了,如何能归宁省亲?
  
  谢夫人光瞧着林苒的模样心里便有了数。
  她握住林苒的手,想起这些时日的寝食难安,担心林苒在东宫会不舒心,禁不住眼眶微红。
  
  “娘亲不问问女儿在东宫过得好不好吗?”林苒听着自己娘亲心声,知道谢夫人思念她、挂心她,当即又撒起娇。谢夫人听言拉着她坐下来,配合着笑问:“苒苒在东宫过得好吗?”
  
  林苒眉眼弯弯,一本正经回答:“太子殿下待女儿很好,请娘亲放心。”
  又说,“娘亲若不信,可以问问春鸢宜雪。”
  
  谢夫人的确想要细致了解林苒这些时日在东宫的生活。
  她将跟去照顾林苒的春鸢和宜雪喊到跟前,继而从她们口中知道许多事。
  
  知道太子让林苒可以随意去藏书阁寻书看,知道太子命宫人撤走林苒不吃的菜肴,也知道太子亲自照顾过小日子身体不适的林苒……如此种种,可见太子对他们女儿不仅尽兴、细心而且贴心。
  
  这些事情,总归是做不得假的。
  谢夫人这才敢信,太子殿下将他们女儿迎娶为太子妃,是真心如承诺的那般想要好好待她。
  
  亲耳听过这些事情以后,近来始终压在谢夫人心头的那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她心弦稍松,又发觉女儿久久不言不语。转头望去,见依偎在她身侧的林苒脸颊一片绯红,多半是因方才春鸢和宜雪的话闹得害羞,终于忍不住笑意。
  
  “苒苒脸怎么这么红?”谢夫人摸一把女儿的脸笑问。
  林苒当即拿手掌捂住脸颊,哼哼唧唧:“全怪今儿天气热得厉害。”
  
  谢夫人又笑。
  里间的丫鬟婆子们跟着笑起来。
  
  笑闹片刻,谢夫人喊大丫鬟将个匣子取来,对林苒说:“苒苒知道,你大哥驻守边关,不能擅离职守,你大嫂有孕在身,也实在不宜长途奔波。他们虽未能赶回来送你出嫁,但命人送回来许多礼物,可惜路上耽搁一场,在你大婚之后才送到,又拖到今日才有机会交给你。”
  
  谢夫人一面说一面示意丫鬟将匣子放在罗汉床榻桌上。
  “苒苒打开来看看?”
  
  大哥和大嫂驻守边关是为保家卫国。
  单此一点,林苒便不会介怀他们未能赶回来送她出嫁,更不提她嫁入东宫可谓突然,边关与京城又路途遥远。
  
  看着榻桌上的大匣子,林苒莞尔一笑道:“大哥大嫂有心了。”
  好奇瞧得几眼,她满怀期待伸手将匣子打开。
  
  ……
  
  萧照在侯府的正厅同定远侯林景和林家二少爷林长洲一道喝茶。
  
  定远侯林景自在一场抵御外敌的战役中身受重伤、留下病根,便再也无法如从前一样上阵杀敌。
  那之后林景彻底从战场上退下来,交还兵权,在兵部担任闲职。
  
  对此,萧照一直觉得可惜。
  在他看来,林景是不可多得的忠臣良将,这样能为大齐效力的良臣少一个便是一个,不是那么容易能填补的。
  
  因而今日陪林苒归宁省亲,萧照不免关心定远侯的身体,也谈起邻国这些年依旧不甚安分,谈及如今边关的局势。待几盏茶水下肚,已到得用午膳的时辰。
  
  定远侯林景又将萧照延至膳厅。
  萧照也重新见到林苒,从晨早起心情极好的人这会儿心情似更为愉悦,一颦一笑透出开怀。
  
  事先已经让陈安亲自来定远侯府知会过膳食不必费心准备太子妃不吃的菜肴,方才也让陈安去厨房盯着,这会儿桌上的菜式便都合林苒的口味。林苒午膳吃得开心,不重口腹之欲的萧照自也吃得不错。
  
  和和睦睦用罢午膳,闲来无事的萧照陪林苒一道回她住的院子。
  定远侯和侯夫人曾考虑为太子另外准备下榻之处,但顾及女儿同太子新婚,终没有让他们分开。
  
  林苒住在蘅芜院。
  
  今日回侯府见到亲人,她心情极好,便热情对萧照介绍:“蘅芜耐寒,宿根熬过隆冬,来年春日又可萌发嫩芽。爹娘将我住的院子取名蘅芜院,是希望我如蘅芜坚韧,春风吹又生。”
  
  萧照听林苒解释蘅芜院的寓意,不由得想起她的名字。
  
  “芃芃秋麦盛,苒苒夏条垂。”
  她名字里的一个“苒”字,应当也是取草木茂盛之意,借此盼她朝气蓬勃如花木葳蕤旺盛。
  
  萧照虽然不曾将这番推测说出口,但林苒听见后,仍以言语肯定他的猜测:“连同我的名字也是如此,皆是爹娘对我的期盼,盼我福寿绵长,盼我生气勃勃。”
  
  待将这番话说罢,林苒忽而意识到自己失言。
  回来侯府,太过高兴,反倒失态忘记太子妃的身份,忘记应该在太子面前自称为“妾身”才是。
  
  林苒眉头揪起来。
  萧照看她一眼,见她嗫喏着想道歉便道:“无妨,孤不介意。”
  
  林苒微怔,萧照又说:“往后也可如此,在孤面前不必太过拘束。”
  她之前总一口一个“妾身”,他听着也并不怎么顺耳。
  
  林苒想说自己说得一样不顺口。
  既然对他们两个人都好,她没有执着于规矩礼仪,想一想,点点头笑说:“妾身明白了。”
  
  “若在人前,便是妾身。”
  “若没有外人在,只我们二人,便不拘泥。”
  
  林苒自顾自做好安排,萧照也不干涉,颔首道:“随太子妃心意。”
  “多谢太子殿下。”林苒弯唇,又一次大方从袖中掏出糖盒,递过去萧照面前,请他吃糖。
  
  晨早递到他面前只剩下三颗乳糖的糖盒这会儿已变得满满当当。
  林苒微笑解释:“是我娘亲亲自下厨做的。”
  
  萧照便再一次尝到林苒糖盒里的糖。
  比起晨早吃过的那颗,少了些腻,多了两分香甜滋味。
  
  说话间萧照和林苒相继迈步入得蘅芜院。
  
  而稍微环视一圈,萧照已然发现蘅芜院虽然不大,但布局十分用心,一处小池塘中荷花娇艳,池边的太湖石曲折圆润、玲珑剔透。且院中花木扶疏,这个时节,院墙上的凌霄花橙红艳丽,墙角下的白栀子馥郁芬芳。哪怕不出院子,也窥得见夏日风光。
  
  萧照虽曾来过这里,但那时乃是半夜,他亦无心在意这座小院。
  眼下仔细看一看,顿觉定远侯和侯夫人对林苒这个女儿的疼爱可见一斑。
  
  希望她如蘅芜坚韧,春风吹又生。
  盼她朝气蓬勃如花木葳蕤旺盛,盼她福寿绵长,盼她生气勃勃。
  
  会的。
  萧照忽而生出个念头——林苒会做到的。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吹神 夜的命名术 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