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重生七九从种田开始 / 第二百五十六章 我们要吃鱼!

第二百五十六章 我们要吃鱼!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几个人正忙活着呢,有客人来了,又是斋藤正雄,这次,斋藤是专程登门致谢的。
  
  斋藤被让进客厅,看到几个人正收拾东西,也不由一愣,随即苦笑道:“李君,你还真是干脆。”
  
  李卫国摊摊手:“斋藤先生,招待不周,一会儿咱们找个酒馆儿坐坐。”
  
  斋藤却摆摆手:“我就不便过多打扰。”
  
  说完之后,他郑重地向李卫国深鞠一躬:“李君,万分感谢,是你让我的资产还保留大半。”
  
  这段时间,斋藤正雄虽然也蒙受一些损失,但是他见机早,将手中的房产折腾了大半,只保留国外,主要是米国那边的房产。
  
  这才令他的损失最小化,顺利度过这次危机。
  
  想想那些破产甚至跳楼的同行,斋藤内心庆幸不已,所以今天特意来向李卫国道谢。
  
  “斋藤先生,我们是朋友,互利互惠也是应当的。”李卫国嘴里客气着,这几年,他通过斋藤的关系,采购了不少有用的东西,然后由他分期分批运回国内。
  
  比如国内最缺的数控机床,这玩意,控制非常严,一般人你根本买不到,而且就算买到,也运不出去。
  
  也就是李卫国,利用宝珠的空间,才能悄无声息地达到目的。
  
  这些事情,都是高度机密,所以上报纸受表彰什么的,当然也不会有。
  
  李卫国本身也不在意这些虚名,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能多做一些事情,他就心满意足。
  
  而且这种事情,当然不会白做,在其它方面,自然也会得到补偿。
  
  斋藤和李卫国握握手:“李君,以前我们合作很愉快,相信以后的合作,会更加愉快。”
  
  他也想明白了,以后也要紧跟李卫国的步伐,肯定没亏吃。
  
  如今斋藤也算是彻底认清李卫国的实力,只能用深不可测来形容,所以他也下定决心,要抱紧这条大腿。
  
  “一定会的。”李卫国也不介意在这边有个盟友。
  
  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算岛国原地踏步几十年,华夏才慢慢追赶上人家。
  
  而且以后一些高精尖的技术也会封锁,李卫国和斋藤的合作,还有着广阔的前景。
  
  当得知李卫国的重心要转移到米国之后,斋藤也笑着表示,下一步他也准备转移阵地。
  
  送走了斋藤,李卫国一行人也在第二天离开岛国。
  
  经过将近十年的努力,李卫国在这里获取了惊人的财富。
  
  临走的时候,他轻轻挥一挥手,带走的是大把大把的美金。
  
  田大贵和夏小雪,带领着部分员工回国,然后立足国内,继续开创事业。
  
  刚刚进入到九十年代,国内各个行业,有的是机遇,李卫国只要给他们定下发展的框架,还有大量的资金支持,以及来自上层的支持,想发展不好都难。
  
  而李玉梅则带领另外一部分员工,去米国那边,与吴小玉汇合,开辟崭新的战场。
  
  未来的几十年,是电子产品和互联网的舞台。
  
  李卫国则并没有随着这两伙人行动,他是乘船离开的。
  
  “老大,你总算来啦!”宝珠号打捞船上,船员们正簇拥着李卫国,七嘴八舌地问候着。
  
  在打捞船后面,还有几艘运输船,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宝珠远洋打捞公司,已经坐稳业内的头把交椅,为整个宝珠集团的崛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可谓立下汗马功劳。
  
  整个打捞公司,已经有了五艘专业的打捞船,十几艘运输船,上千名员工。
  
  大部分船员,都是招收的退伍兵,战力不俗。
  
  “出发!”李卫国一声令下,船队便浩浩荡荡离开港口,
  
  向着目标前进。
  
  现在的时间已经是九一年的夏天,李卫国他们船队的目的地,并不算太远,是毛子在远东为数不多的海港,海参崴。
  
  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这边冬天海面上会结冰,没有破冰船开道,普通船只根本就无法行进。
  
  每年从十二月末到来年三月份,会有三到四个月的冰封期,现在已经是五月份,倒是不用有这个担心。
  
  这几年,北极熊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所以不得不开放中苏两国的边境贸易。
  
  说起来,这事跟李卫国和他所在的大馒头屯还有点关系,当年正好有客机在他们那边降落,受到优厚的待遇,阴差阳错之下为两国关系破冰做出贡献。
  
  李卫国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商机,而且他早早就进行布局,所以现在边贸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主要是毛子那边,物资是真的短缺,尤其是各种轻工业产品和日用品,已经不能用贵乏来形容。
  
  这就是国家发展不均衡导致的,这个民族太好战,一味发展重工业和军工,导致头重脚轻,再次犯了泥腿巨人的毛病。
  
  尤其是进入到九零年之后,更是已经有了分崩离析的迹象,在去年,也就是一九九零年初,已经有立陶宛这个加盟国宣布独立。
  
  明眼人都能瞧出来,这只是刚刚拉开序幕,后面肯定会有更多加盟国效彷。
  
  这其中的缘由,一方面是自身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于西方世界的阴谋。
  
  这里面就不得不提到,西方这一套也确实玩得熘,各种手段,各种花招都用出来,还真不容易招架。
  
  最典型的就是先从思想入手,控制报纸等新闻喉舌,先是诋毁卫国战争时期的英雄,鼓吹什么西方的民主自由等等,然后一步一步,引导颜色的变革。
  
  北极熊哪见过这些啊,要是论起玩阴谋诡计这一套,北极熊还是太耿直啊,忽忽悠悠就瘸了。
  
  民众不再热爱自己的国家,人心思变。
  
  可是等到变革到来之后,他们的命运会变得更加悲惨,大量财富,被人家无情收割。
  
  等到这个时候,他们才知道后悔,可惜已经晚了,这个世界没有后悔药。
  
  这些手段听着是不是挺熟悉,因为在几十年后,西方还会再耍一遍,只不过用在东方大国身上,就不灵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个教训已经足够深刻。
  
  不过对李卫国来说,他倒是一点也不用替别人操心,一个大国轰然倒下,必然伴随着另一个大国的崛起。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在这场盛宴之中,也争取获得最大的利益,乱点好啊,不乱的话,怎么趁火打劫?
  
  经过几天的航行,船队终于抵达港口。
  
  这一天,海港被大雾笼罩,在引导船的带领下,船队这才顺利进入港湾。
  
  船只都停在泊位之后,马帅哥便马上令人去办理进驻手续,随后就有海关方面的人员登船进行检查。
  
  不过在海大副给他们兜里塞了绿票子之后,一切就都不是问题了。
  
  现在这边实在是太乱了,这也导致种种乱相滋生,贪腐问题特别严重,用美金开路,就会畅通无阻,这个法子,屡试不爽,甚至就连军方,也都差不多。
  
  大厦将倾,必先根基动摇,而一个国家的根基,自然就是这些民众。
  
  运输船上装载的主要是各种廉价的轻工业产品,比如衣服以及日用品等等,另外就是罐头香肠以及烟酒等物资,这些都是这边稀缺的。
  
  李卫国带着一伙人上岸,迎接他的,是大山。
  
  大山已经在这边呆了好几年时间,陆陆续续的,也有几百人通过各种渠道,从国内加入进来。
  
  名义上,这边是宝珠公司设立的分部,从事海洋运输和贸易,公司的好几艘运输船,都是从这边买的。
  
  但是实际上,李卫国这些年在这里进行了大量的投资,是真金白银地砸进来。
  
  一部分钱,是用来支援当地土着的发展壮大,另一部分,主要是花费在打通关节上。
  
  如今,大山已经联合起来当地的几个主要的族群,合计人数超过五万。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这些族群的人数,真心不多。
  
  他们原本都生活在丛林或者河流边缘,过着传统的渔猎生活,而在李卫国的指导下,大山和他的手下,渐渐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引导进入城市居住,也算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农村包围城市吧。
  
  这其中,消耗的人力物力,当然少不得大量资金的支持,也就是李卫国在岛国那边混得风生水起,宝珠公司也从海洋里获取了大笔的财富,否则的话,真的支撑不起来这么一个庞大的计划。
  
  现在,就是静等风来。
  
  而李卫国也终于乘风而来,所以大山和手下这些人,内心也都激动起来,他们知道,期盼已久的机会马上就要到了。
  
  李卫国也望着大山,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经过在这边几年的磨砺,更像是一把出鞘的利剑,能斩断一切阻碍。
  
  还有大山带来的十几个人,一个个也都是英气十足,在北极熊的地盘上混,没有一股子狠辣,那还不得被欺负死?
  
  大山还是原来那般沉默寡言,他和李卫国拥抱了一下,然后就带领着李卫国等人,乘上几辆轿车,前往分公司的驻地。
  
  这座海港城市,是建立在群山的环抱之中,分公司就在一处山脚下,占地很广,除了一栋办公小楼,剩下的都是仓库。
  
  此刻,李卫国就坐在办公楼的会议室里。
  
  除了大山这些人,还有几十位当地的部族首领,都满眼期待地望着李卫国。
  
  他们世世代代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了千百年,但是一直都没有属于自己的国家。
  
  甚至他们的一部分族人,都因为分处不同的国度,而断绝往来。
  
  尤其几百年前,这里逐步被毛子占据之后,因为在人种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这些土着的生存更加艰难。
  
  而现在,他们迎来了一次难得的机遇,一次改变命运的大机遇。
  
  李卫国逐一和这些首领见礼,各自的礼节不同,索性就逐一拥抱,他们中的大部分,他都比较熟悉。
  
  这几年,李卫国每年都会至少往来这边一趟。
  
  寒暄之后,大家落座,李卫国取出一份报纸,开口说道:“在去年立陶宛独立之后,今年四月,格鲁吉亚也正式独立,而且从种种渠道得到的消息,还有十几个加盟国,都已经蠢蠢欲动,所以,我们的机会也终于到啦!”
  
  众人眼中,都迸发出无比兴奋的光芒,这一刻,星星之火,终究成为燎原之势。
  
  一九九一年八月,对于苏联来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月份,先后有数个加盟国宣布独立,一个庞大的国家,已经走在分崩离析的道路上。
  
  世界各国都在密切关注:下一个脱离的是谁?
  
  就在这时候,一个令全世界震惊的消息传来,在远东地区,远东行省正式诞生。
  
  远东行省实行自治,但是在主权上,归入华夏。
  
  不少人纷纷找来地图,在上面寻找这块地方。
  
  找到了,这块地域,东面就是大海,与岛国隔海相望;西边以乌苏里江为界,和华夏接壤,疆域面积16万多平方公里。
  
  成员主要是生活在这片土地的古老民族,比如埃文族,也就是鄂温克族,还有鄂伦春族,赫哲族,以及部分汉族人共同组成。
  
  许多国家都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来对待此事,认为一群土着,能成什么事?
  
  但是也有一些国家,瞧出来其中的苗头:很显然,这个国家,和华夏关系密切,基本就相当于一个自治区的性质。
  
  最先坐不住的就是岛国了,因为这样一来,华夏就相当于在东面也拥有了一个出海口。
  
  最近的距离,距离岛国本土才八百公里。
  
  这个距离,真的很近,于是,岛国这边,就憋着开始搞事情。
  
  此刻,在海参崴这座海港城市中,李卫国也正和各方代表一起,商量大业。
  
  从宣布独立到正式建邦,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甚至能不能走完都不一定。
  
  在历史上,就曾经存在过一个远东共和国,只不过两年之后,就合并到苏联。
  
  经过大家这几天的研究,已经初步确定一些事情。
  
  首先是远东行省的首府就设在这座海港城市,另外就是选举了第一任领导:大山被各族代表,推选为最高领导。
  
  至于这个远东行省的真正缔造者李卫国,只是入籍,并没有担任任何职务。
  
  因为这边民族比较多,所以在法律法规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说,一夫多妻制这种情况,也同时存在,李卫国主要是为了这个。
  
  职务什么的,李卫国还真不大看重,反正他在这里的地位,无人能够撼动;而且不在官方任职,他往来各国,也比较方便。
  
  现在摆在大伙面前的,还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境内原本生活的毛子,该如何处理。
  
  这些毛子虽然不算太多,但是也有五六十万人呢。
  
  等这个问题摆在李卫国面前之后,他也早有预桉:“愿意留下来的,我们也欢迎,毕竟我们这里,本身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想要迁走的,我们也不阻拦,并且会补偿一定的财物。”
  
  这种事情比较敏感,最好能够和平解决,这样对彼此都有好处。
  
  “那补偿多少合适?”有人询问。
  
  李卫国竖起一根手指:“根据具体的个人财物,每个家庭,在一万卢布上下浮动。”
  
  一万卢布,还真不少,要知道,现在的卢布还没贬值,至少在名义上和美金相当。
  
  而一般的毛子,也都没有攒钱的习惯,家庭财产,肯定都到不了这个数。
  
  李卫国笑笑:“一半用货币,一半可以用物资。”
  
  大伙一听就明白了,现在这边物资奇缺,但是他们从华夏倒腾过来,价格却便宜得很。
  
  定下这个章程之后,就开始行动。
  
  一听说有这个好事,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迁走,拖家带口的,被运输船向北面的勃利运过去。
  
  李卫国他们已经和那边商议好,由那边进行安置。
  
  为了能够叫那边顺利接收,李卫国这边着实付出了不少物资,还给当地政府的主要人物,塞了不少钱。
  
  最后,选择留在远东行省的毛子,数量只剩下几万人,而事实证明,他们的选择才是正确的。
  
  仅仅是这项工程,就忙活了两个多月,同时也耗资巨大,主管财政的官员多次汇报:早就没钱了。
  
  没钱不要紧,李卫国大手一挥,立马又是一笔资金追加过来,而且还是一亿美金的大手笔。
  
  前前后后,李卫国在这边的投入,算起来已经超过二十亿美金。
  
  这也叫大伙都感叹不已:没有李卫国在背后默默提供资金,还真玩不转。
  
  有钱好办事,移民的事情终于顺利结束。
  
  另外还有点差头,那就是东方行省的独立,始终没有得到苏联的正式认可。
  
  这一点,李卫国也不怎么担心:都自身难保了,而且鞭长莫及,根本管不到这边。
  
  唯一担心的是,等到俄成立之后,只怕不会善罢甘休,毕竟这边涉及重要的出海口呢。
  
  但是李卫国也不怕,毕竟在他的背后,也有一个冉冉上升的大国撑腰。
  
  至于经济方面,李卫国就更不担心了,这片土地,蕴藏着丰富的资源,那都是源源不断的财富啊。
  
  “国子,也不能总靠你的公司输血啊?”在市政厅里,大山正在和李卫国商量,现在千头万绪,他都忙晕了,偏偏还被大伙给架到高位上。
  
  眼看着好兄弟大把大把地掏钱,大山瞧着都感觉心疼。
  
  正在这个时候,有官员来报告,说是岛国代表又来求见。
  
  大山一听这个就烦,真恨不得把这个讨厌的代表团,直接扔海里面算了。
  
  李卫国倒是一点不恼:“那就叫他们进来吧,这件事也该解决了。”
  
  很快,十几名穿着西装的岛国人就走了进来,一个个神态高傲。
  
  为首的是外务省的一名官员尹田,这家伙留着两撇小胡子,神态十分嚣张地将一沓文件拍在桌上:“这是我国的最后通牒!”
  
  这个岛国代表团都来一个多月了,提出了许多不合理的要求,包括领土和主权方面的,真要是按照他们的要求执行,那远东行省,就直接变成岛国的地盘了。
  
  李卫国一直忙着把那些毛子进行移民,没腾出来时间,这也导致这群岛国人越来越嚣张。
  
  其实岛国背后也是有爸爸给他们撑腰的,不然也不敢这么得瑟。
  
  李卫国直接拿起文件,塞进一旁的碎纸机:“对于你们的无理要求,我们一概不答应,诸位,请回吧,否则我们无法保证各位在这里的安全!”
  
  “好,等着瞧,我的海上自卫队,很快就会出现在你们眼前。到时候,你们就要面对我们战机的怒火!”尹田口中连连怒吼。
  
  李卫国对此只是嗤了一声:“悉听尊便!”
  
  他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又怎么能没点底气呢?
  
  等到岛国的代表团离开之后,大山也神色严峻:“国子,那我们就只有死战啦!”
  
  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人,uu看书.uukanshu大山并不畏惧战斗,他只是有点担心,毕竟他们远东行省这边的所有武器装备,全都移交给毛子了,不然,你以为毛子这么消停吗?
  
  整个远东行省,现在就是警察系统的手里,还有常规的枪械,打大规模的战役,估计又回到小米加步枪,面对飞机坦克的年代。
  
  “老大,咱们还是向国内求援吧。”海大副能想到的办法,也只有这个了。
  
  李卫国却摇摇头:“这件事,需要我们自己处理,不能牵扯太多,放心吧,我已经安排好了,岛国人嚣张不了几天。”
  
  海大副琢磨了一阵,忽然心里一动:“老大,难道是章鱼大军……”
  
  随后的几天,岛国的报纸上,纷纷报道,各处渔场都出现了不同寻常的怪事。
  
  渔船上的拖网等等,都会莫名其妙地遭到破坏,拽上来的渔网,都是支离破碎,里面根本没有任何鱼获。
  
  不仅仅是海洋捕捞方面大受影响,就连近海养殖场,也都遭受破坏。
  
  网箱都莫名其妙地丢失,里面的海产品自然也没了。
  
  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小型渔船,还遭受攻击,不少渔民落水,差点送命。
  
  海产品的极具减少,更是影响到了普通民众的生活。
  
  岛国人的饮食,有一半是来自海洋,现在可好,基本都断货,就算有,数量也极为稀少,大多是空运过来的,价格自然也高到天际,普通民众根本吃不起。
  
  吃不好饭,这不要命了吗,于是不少民众纷纷走上街头,开始抗议。
  
  打出的标语竟然是:我们要吃鱼!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吹神 夜的命名术 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