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翌日。晨光钻进窗棂,初升的红日早已照亮屋子。
余欣皱了皱眉,睁开迷糊的双眼,盯着棚顶上的灯泡,怔忡了好半晌。
她真的结婚了……
下一秒,就感觉到腰被桎梏着,微微侧头便对上赵珣的视线。
心里没由来的安心。
她眨了眨眼,意识清醒的同时也感觉到酸痛席卷了全身,顿时心里生出了无限怨念。
这种怨念从眼神中传达出去,赵珣收到了,正要有所动作,余欣推开他,声音还有些哑,“别。”
已经怕了他了,昨晚上被来来回回地折腾了好几回。
赵珣看懂她的意思,有些尴尬,半坐起来说:“还早,你再睡会。我先起来,等下把水打进来。”
那倒不至于到这地步,余欣揉了揉眼睛,从枕头下取出皮筋,随意扎了个马尾,道:“还是起来吧。”
她踩着拖鞋去洗漱,赵珣跟着她走,两个人并排站在水池前。
牙刷牙膏牙杯都是一样的,说真的,还挺有意思。
余欣偏过头看他说:“吃过饭我得挨家挨户送糖吧。”
既是喜糖,也是因为新住进家属院。
赵珣还有一天假,打算上午让余欣好好休息,下午带她去看电影,心想他们认识三年但一块儿做的事是真少,上回看电影还不太愉快,便嗯了一声,然后说:“我跟你一块去。东西我都准备好了,一家分一包。下午我带你在家属院熟悉熟悉。”
许是见惯了油瓶倒在眼跟前都不扶的男人,余欣对他每次有商有量两个人一起来的行为很有好感。
冲干净牙刷和牙杯,夸道:“你总想得很周到。但是还是我自己去吧,这种事哪有男人跟着的,都是妇女,你去人家不好意思说话。”
之前听她们车间有个女工友夫妻感情特别好,还评过几次五好家庭,没少在大家闲聊的时候说一些夫妻相处之道。
余欣就记得她说过,男人就跟孩子似的,想让他干啥,你就得夸,使劲夸。
赵珣想想还真是,就说:“那我在家等你。”想到她夸自己,也学着说了句:“你也想得很周到。”
余欣谦虚了两句,“没有没有,我就是从前见过人家这样做。”
赵珣突然笑了。
余欣莫名其妙地看着他,“怎么了?”
“就是觉得咱俩客套来客套去,不太像结婚第一天。”
他一说余欣也意识到了,顿时有些窘迫。
赵珣本想着是逗逗人,没想到给气氛整僵硬了。赶紧描补,结果却是生硬地夸了一句:“相看的时候说你贤惠能干,还真是。”
余欣从前在家属院的名声就是勤快姑娘,除开人际交往上没别人灵,其他样样都做得不错。
她擦干脸,拧干毛巾挂上,看他和自己一样尴尬,顿时不尴尬了,说:“等会给你做面茶吃。”
她记得赵珣提起过这个。
牙膏是前天新买的黄管中华牙膏,新出的香蕉菠萝味。
两人说话间都带了一股子清新的果香。
余欣突然想起买牙膏的时候,他其实想要薄荷味的,是她说试试新味道,便问道:“香不香?”
赵珣不明所以,以为她在撒娇,低下头在她脖颈间嗅了嗅,点头说:“香。”
余欣被闹个大红脸,看他还一脸我说得好吧的表情,咬咬牙:“我说的是牙膏!”
赵珣唇边的笑僵住了。
“……那、那也挺香。”
想在她面前表现好,结果蠢成这样,赵珣语气里说不出的懊恼。
余欣见她和大狗似的,垂着头,只能活跃气氛道:“听我的换新的也不错吧?”
余欣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弯成一道月亮,嘴角上扬着,做出一副快夸我的表情。
赵珣又好了。
只觉得她怎么这么可爱,摸了摸她的头,含笑说:“是,以后都听你的。”
洗漱后,两人又一起到厨房。
余欣备料,赵珣生炉子。
油茶面是他们家乡一道小吃,又是面粉又是白糖,再加上芝麻青红丝什么的,一般家庭平时很少吃,也就过年过节用来待客。
做面茶本身不算麻烦,只是家里没有现成的熟芝麻,得现炒。
芝麻翻炒两下香味就出来了,醇厚香甜的味道飘满厨房。
接着就比较费胳膊了,不能着急得一直翻炒面粉到微微焦黄。这玩意,稍微没点耐心的人都容易糊锅,但余欣不是,她做什么都细致妥帖。
“我帮你,你告诉我什么时候能停。”
赵珣洗了手,见她额头沁出汗,手还不能停就站在旁边说。
余欣本想拒绝,想起那位工友说过的话,真把锅铲递给了他。
当然,她也没走就在旁边盯着,时不时出声指点几句。
一顿早饭,两个人忙活愣是过了八点半才吃上。
一人一碗面茶捧着,面对面的,鼻尖闻到的是同样的甜香味。
吃过早饭就打算送糖去了。当然家属院人多,不可能说每家都送,什么家底能这么大手笔啊。
虽说这跟人打交道,也不能是什么人都要相交。但他们刚来,就不说交情不交情的,至少面上不能过不去。
余欣也就是在野战团家属里送,陈师长那边那天去吃饭就带过去了。
江城军区家属院大,不过野战团的军属们都住他们这一块。
这个时候多半是有人在的,随军的军属们基本上是没工作就在家里带孩子干活。
余欣怕自己到时候磕巴,早准备一套说辞还在心里练习了好几遍。
“你好,我是六号院3栋一楼的余欣,爱人是三营的赵珣,刚搬来也是刚结婚。以后还请多关照。”
一边在心底模拟,一边走进第一栋。
门前有一群半大孩子不知道玩着什么游戏,你追我赶的。
才靠近,就有个孩子认出了余欣,指着她喊,“新娘子!”
这一嗓子,瞬间所有孩子的目光都集中到余欣身上了。
赶上胆子大的,走到跟前来用那对纯真的眸子直勾勾地打量余欣,嘴里还兴奋地说着:“漂亮新娘子,给糖!”
听到能有糖,这群孩子们的目光更炽热了,余欣被看得有些不自在,都不好意思拆开直接从篮子里拿出来一个油纸包递了过去,笑了笑,说:“你拿着给大伙儿分分。”
那孩子有七八岁了,穿着一身改小的军装,皮肤偏黑,眼睛却格外有神。
看着包好的糖,他笑容分外灿烂,回头伸手一招呼,很有些领导气质的,“咱都说两句新娘子真好,谢谢新娘子。”
呼啦啦所有孩子看着那包糖各个都眉开眼笑了,跟着带头那个夸余欣,那声音响亮的,旁边背对着他们择菜的大妈也听见了。
见着余欣,大妈顿时眼睛一亮。走了过来上下打量,看着余欣那眼神,仿佛要把她里里外外都看透了般。
“呦,你是三营长媳妇吧?”大妈高声问道。
余欣客气的介绍自己。
“我儿子是一营的张明,那我喊你欣欣,长得真俊,俩人站一起真就是金童玉女。闺女,你多大了,瞧你这皮肤白的,你家闺女养得可真精细。”
话里话外都是打听情况。
余欣也算是女人堆里长大的,虽说不至于长袖善舞,但也听出张大妈的意思,刚到一个新环境,介绍自己是应该的。
于是很谦虚地说了自己的情况,至于什么家里养得好之类的话则直接略过了。
张大妈听到她是高中生,以前还是国营大厂的工人,不由得高看余欣几分,“难怪我看你这一身的气质和普通军嫂就是不一样。瞧我,你还得送糖吧,快去别叫我耽误了。”
张大妈笑吟吟的送走余欣,嘴角的笑意慢慢收起,她平日里最爱打听新鲜事,家属院里正是对余欣好奇的时候,连忙收了篮子去跟人说余欣的事。
后面还挺顺利的,大部分都是客客气气的。没再碰到像这大妈这么爱唠嗑的。有几户没人的,余欣把油纸包放在门口灶台上,和邻居说了声。在这儿,门口放的东西,没人会碰。
回去的时候,原先装糖的篮子里,现在却放满了各种小菜,都是人家的回礼。
这一趟下来,余欣算是大致上了解情况了。
随军的人不少,老人妇女孩子,这么多军属凑一块,杂七杂八的事很多。
部队为了方便军属生活,就成立了一个军属办,属于驻地后勤管。主要就是负责家属院的大小事。
军属办在花坛往前的一处平房里,这虽然不算什么正式单位,但里头工作的几位军嫂每个月也有团里补贴的工资和少量票证。
里头管事的是政委媳妇吴大姐和昨个儿余欣认识的陈大姐。除两人领导外,下面还有五个干事,也都是军属们。
中午来不及做饭,照旧是赵珣拿着饭盒去营里食堂打饭。
今儿是周一,食堂供应肉。
浓油赤酱的红烧肉,赵珣打了满满一饭盒。盖子一掀,香味就出来了,筷子一夹,颤颤巍巍的。
赵珣招呼:“洗手过来吃饭了,排队的时候就听人说今个儿的红烧肉是一班长做的,在团里都是数一数二的,快尝尝。”
余欣碗里被放了一块肉,三肥七瘦,晶莹剔透。
“你也吃,不用老给我夹。”
参军后再没挨过饿,但赵珣爱吃肉也是真的,毕竟从前真的过得没什么油水。
只是,他打这么多主要还是因为余欣,她太瘦了。
“我吃着,你多吃两块,不用管我。味道怎么样?”
余欣夹起一筷子肉,一口下去唇齿生香,人家着肉也不知道怎么做的,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还炖得很软烂。确实比在火车上吃到的好吃多了。
余欣心里喜欢,但不敢表现得太明显,怕他以后都这样,“这才月初,不能一下把肉票都用了,得省着来。”
“对了。”
说到肉票,赵珣才发现自己忘记了重要的事情,放下筷子起身去了卧室。
余欣疑惑看他,问:“什么?”
赵珣边走边应她:“我去拿家里的粮本存折。”
随军申请通过后,余欣的粮本副食本那些就下来了。供应基本和桐城差不多,只不过是这边吃大米,面粉的供应少。但总体来说,江城因为比桐城发达得多,供应是丰富一些的。
赵珣话音落下没多久,捧着前天拆的饼干盒出来,把里面放着的东西往外掏。粮本、副食本、票证小本还有一大把花花绿绿的钱。
听到赵珣说的数字,余欣眼睛瞬间瞪直,“这么多钱!”
“这些我新兵入伍就开始攒了,当兵十多年,立了不少功,除了勋功章,还有奖金。以前我吃饭在食堂,穿的都是军装,除了每个月给我姑寄十块钱外基本用不到钱,票也不怎么用,现在都交给你,你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咱家你说了算。”
“这,这也太多了,小三千呐。”说完余欣猛地想起还有那八百块钱,不由得瞪大眼看赵珣,没想到他花钱大手大脚竟然这么能攒钱。这可不是小数目,这样想着,有些不敢去拿。
“要不然你自己收着吧。”
“你收,谁家不是媳妇管钱。我要用就问你拿,好了,吃饭吧。”
赵珣把东西装回饼干盒里,连盒子一起递给余欣,就吃起饭来,一点都没有自己刚才做了多大事的自觉。
余欣眼神有些复杂,从前是她妈当家,她是不知道家里存款的。能支配的,小时候是零花钱,大了就是自己的工资。
她没想过这人能这么信任她,真就一点儿也没留地都给她。这感觉虽然陌生却让她觉得心里满满的。
“我这里还有小三百,等工作卖了,应该能有个八!九百。票不多,我去拿来一起放。”
赵珣惊讶道:“这么多。”
转瞬一想她好歹上了几年班,他们来之前她妈也补贴了,再加上在百货商店她那舍不得花钱的样子,明白了,这是个能攒钱的。
余欣把东西收拾好,道:“还是你厉害。”
她不忘同事教导,见缝插针夸他。
赵珣果然很受用,平日里偏严肃的面容和缓下来,露出笑意,说:“我们不一样,你也很厉害。”
余欣摆摆手说:“反正现在都是这个家的。”
这么一打岔,饭菜都凉了,正重新吃饭呢,就听到院子里传来一道陌生的女声。
“赵营长在家没?”
说话的是一道明显有些年纪的女声,话音落下,人就到了屋里。这是副营潘杰家媳妇胡玉凤,前面送糖过去不在家,是他家孩子接的东西。
她穿着蓝色衬衣,面色有些蜡黄,皮肤比较粗糙。一笑,眼角就跟着出现几条皱纹。
手里端着一碗酱,还拎着一个装了洋柿子黄瓜南瓜的网兜,“都是自家东西,想着拿来给你们尝尝。”
和人来往就得有来有回,余欣也没客气,“嫂子进来说话。”她让赵珣拿自家碗过来,接过酱碗,“我把碗给嫂子腾出来。”
胡玉凤跟了进来,客厅一眼能打量到底,“你这收拾得真好!跟你们一比,我家成猪圈了。到底还是得有文化,这有文化的人收拾起屋子来都不一样。”
一顿饭功夫,张大妈就把余欣来历传出去了。
胡玉凤说得夸张,其实余欣只是很多家具她都用拼布做了装饰,前天从市里回来还摘了几根桂花养着。
她家有个小阳台,又开着窗,屋里光线充足,看着窗明几净罢了。
胡玉凤也算是家属院里绝大多数的那种军嫂代表。她们在农村熬过苦日子,丈夫有了出息才从走向城市,是那种一心一意过好小日子的贤惠女人。
余欣就笑说:“嫂子太客气了,我也是前些日子在招待所闲着没事。嫂子要是喜欢,尽管过来,咱们一块做。”
“那可太好了,我平时也没个人说话,你不嫌弃我笨笨咔咔的,我肯定来。瞧我,耽误你们吃饭了,那啥,我就先回去了。哦对了,我看你家院子里还荒着,弟妹你记得去买种子,我这些菜也都是自己种的。”
赵珣分到的房子在一楼,带着一个篱笆围起来的院子,先前只拔了杂草。现在一半做了晾晒的地方,另一半还空着。
“嫂子尽管来,我一个人在家也没事。谢谢嫂子提醒,我们等会儿就去买种子。”
能自己种菜当然好了,能省下一份菜钱。
余欣虽然是县城人,可上学的时候每学期都要学农,对种菜倒也不陌生。想好了要种菜,她就催着赵珣去供销社把种子先买回来。
于是乎,看电影的计划就被往后拖延了。
赵珣借了锄头回来,勤勤恳恳地开地。余欣也没闲着,蹲在旁边培育菜种。
才吃过午饭,如今天气不冷不热,家属院里不少人出来溜达。经过的时候就看到小夫妻在院子里干得热火朝天的。
她们都听说了这个漂亮的新媳妇是高中生,而且随军前还是国营大厂的工人。本来还以为条件这么好,会是个娇气的。就像那些城里军嫂,明里暗里各种对她们看不上眼,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更娇滴滴的却才第一天就在种地。
种地好啊,亲近!
赵珣先注意到篱笆前站了一圈人,打了声招呼。余欣这才抬起头,被这么多人围观吓了她一跳,但那些妇女们却同时对她露出大大的笑脸。
余欣有些懵,可不觉得自己有让人人都喜欢的能力,但面上回了一个笑脸。
“赵营长你们这是种的什么菜?”
“赵营长你的眼光真好,就得找这样的姑娘,不娇气能干活,这才是能好好过日子的姑娘。”
“你们现在种,一时半会也吃不到,想吃啥的就到我家地里拔。你还不知道吧,咱们不是一楼的在家属院西边开了菜地。”
“对对,以后缺啥,也能到我们家来拿,我们就在前一栋,什么都种了。平时吃不了的也是送去炊事班。”
余欣是真被大家热乎的态度给弄得怔了好一会,反应过来后,心里非常温暖。这里的邻里关系可真好,和她住了十来年的纺织厂家属院也差不了多少。
“谢谢各位嫂子们,有需要我会去的。”
“嗳,嗳,用不用我们帮忙,瞧你一脸汗的。”
这真不用!
于是一群人来,又一群人呼啦啦地走了。
“她们可真热情。”余欣和赵珣感叹了句。
赵珣还在锄地,之前在边防连,后勤补给来一趟很麻烦,尤其是冬天。所以他们连队也在山上种了地。
他都没抬头,嗯了一声,“呆着无聊的话,你可以找几个说得上话的。叶晖媳妇应该跟你能有话说,就是她平常工作忙……恩,潘杰媳妇好像也成……”他本来是新调来的,加上性格原因,对战友媳妇不了解,这会子搜肠刮肚的,转念想起什么,又说“工作的事,还得等等,我帮你留心着。”
赵珣怕她一个人闷,更知道她的心思。
余欣没回答,想起每次有别的妇女在,赵珣都沉默不出声的样子,再看看他现在的絮叨,就忍不住想笑。
“怎么了?”他问。
“只是觉得好像人一多,你就变成另一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