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七零家属院大美人 / 第9章

第9章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从桐城到江城,火车得开两天两夜。
  中间有人上车下车,余欣他们这节六人座早就坐满了。
  第二晚睡觉只能硬坐着,睡得人腰酸背痛。
  
  余欣被车窗缝隙飘进来的风吹醒。
  她睁开眼,天还没亮全乎。自己正趴在赵珣肩膀。
  她稍抬头,看着赵珣噗嗤一声就笑了,这人眼圈儿黑得跟她在画报上看过的大熊猫似的。
  
  “你没睡啊?”
  “不困。”赵珣言简意赅。
  
  等赵珣拿着洗漱用品去洗漱了,对面坐的一位大姐主动跟余欣搭话:“你们是夫妻?”
  余欣迟疑了下,还是说:“是啊。”
  大姐一脸笃定:“刚结婚吧?”
  算吧。
  
  “一看就是新婚夫妻,要不然感情不能那么好。你男人昨晚把座位都让给你了。你一个人睡俩座,他就在过道坐了一夜,还脱了外套给你盖上。刚怕别人来回走路不方便,才搭个边儿坐你旁边。”边说边还指指赵珣的行李包。
  余欣有些懵。
  
  看余欣没搭话,大姐继续问:
  “你们是到终点站吧?咱是一路的,我上江城采购来着。这一路可多亏遇上你们了,有个解放军在,我这心里踏实多了。”
  
  说几句闲话的功夫,赵珣就回来了,换余欣去洗漱。
  天还早,余欣叫赵珣眯一会,他们得中午才到地方。
  “我不困。”
  “还不困,你眼下都黑成啥样了。你睡吧,穿着军装呢,不会有有啥事。”
  赵珣只好说:“行,我就眯一会。”
  
  说不困的人,实际上没几个呼吸的时间就睡着了。
  赵珣也是累了,这两天在火车上,都没怎么睡。那火车劫匪强盗的新闻可不少,带着余欣,他是放不下心踏实睡觉的。
  
  余欣见他长腿长手舒展不开,直挺挺九十度地靠着椅背,小心翼翼地扶了扶他的头,想叫他靠着自己能舒服点。哪知道才一接触,赵珣就睁开了眼,眼神锐利。
  
  余欣被那一眼看得心发慌。
  有些结巴地解释:“我、你靠、靠着我睡、能、能舒服点儿。”
  知道了。
  
  赵珣的脑袋搭在余欣的肩上。
  他这一觉,再醒就是广播里提示终点站到站,列车员拿着喇叭进车厢招呼的时候。
  
  汽笛声呜呜响,火车的速度越来越慢。
  余欣一脸菜色的感叹:“总算是到了。”
  
  赵珣站起来,将两人的行李背上。余欣的东西是真的不多。衣服就装了一个行李袋,剩下的生活用品也就装了一个稍大些的布兜。
  
  赵珣让余欣拉自己衣角,“跟着我。”
  车厢里人是不算多,可下面月台上乌拉拉的一片。就跟厂里开大会一样,看着就挤得慌。
  两人顺着人流下车,余欣紧紧拽着赵珣的袖子不放。
  
  桐城是个县级市,火车站的人不算多。
  可江城不同,这可是省城呀!
  交通连接南方城市,四通八达。
  余欣第一次经历这样的环境,能依赖的只有赵珣。
  
  出了火车站,是一个广场。对面的房子顶端有一座高高耸立的三角形尖塔,上面悬挂着一面巨大的钟。阳光一照,金光闪闪,熠熠生辉。
  
  余欣两只眼睛滴溜溜地转着,四周的一切对她都很新鲜。
  
  “咚、咚、咚。”
  中午十二点,悠扬的钟声响起。
  她很没见过世面的发出一声“哇”。
  
  赵珣去边防连之前的好几年都呆在江城,别的地方不敢说,至少江城火车站他是熟悉的。
  不过现在也不是参观的时候。
  
  “你想先吃饭还是直接去部队?”
  余欣没胃口,说:“直接去吧。”
  行。
  
  赵珣背着行李,带着余欣挤上了公交车。
  江城的公交车和桐城的很不一样。
  上白下蓝,两节车厢拼在一起,里面空间很大,不像桐城那种短短圆圆只能载十来个人的。
  这是双节公交车,往返于郊区和市里,票价每人五分钱。
  
  “真贵,桐城去哪都三分。”
  余欣小声嘟囔了一句。
  
  赵珣这些天算是对余欣有些了解,她是真的很会过日子的那种姑娘。
  看她一脸心痛,赵珣主动指着窗外某一处,说:“看,那是江城最高的地方。”
  
  余欣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
  一幢高楼临江拔地而起,正午阳光大,余欣得眯着眼才能看到顶。
  “这是干嘛的啊?”
  
  赵珣没去过,只是曾经听过那么一耳朵,不太肯定地说:“以前招待外宾,现在,吃饭的吧。”
  余欣咋舌,这么高的楼用来吃饭,江城人真多啊,他们在家都不做饭的啊?
  
  窗外是和老家完全不一样的风景。
  干净又漂亮的街道、洋气有历史感的楼房、川流不息的自行车,这一切让小城来的余欣像是进入另一个世界。
  
  可看着看着,焦虑又取代了兴奋。
  这以后柴米油盐酱醋样样都要花钱,大城市东西又贵,自己现在没工作,生活得全指望他。
  谁不知道,手心向上的日子不好过。
  
  余欣突然不说话,赵珣瞄了她一眼,问:“累了?眯一会儿吧,咱得在终点站下,还早着呢。”
  余欣没说话,看着赵珣出神。
  这个人,以后真的就是相伴一生的人了?
  
  阳光透过车窗,在余欣身上落下阴影。
  赵珣伸手帮她把车窗挂着的帘子拉上,胳膊还蹭到余欣的脸,他也没在意,说:“好了,睡吧,睡醒就到了。”
  是,这就是以后相伴一生的人了。
  
  公交车停在城郊的南水公社,距离驻地还有二三十里路。
  这一段路只能腿着走。
  
  已经是八月末,天气尚好,晴空万里,暑气正盛。两边稻田菁菁,辛勤的农民劳作在田间地头,汗水浸入丰沃的土地。
  
  赵珣见余欣盯着水田瞧,说:“这边吃大米多,等结婚报告通过领了证就把你的随迁户口办下来,这样粮本也下来了。”
  
  余欣能说什么,只能点头当做回应。
  
  走了半个小时左右,周围景色变了,不再全是水田。路变宽了,路旁出现一栋三层高的小楼,还有一大片池塘,绿叶荷花,挺好看的。
  
  赵珣领着余欣往那小楼走,走近一看才知道这是驻地的招待所。
  门前坐着一个正在纳鞋底的大姐,见到赵珣二人赶忙起身热情招呼。
  “来探亲吧?来,先喝口水。”
  
  这大姐是随军的军属,被安排了招待所前台这份工作。
  赵珣拿了调任书出来,当做介绍信用了,两人严格意义上还不算夫妻,因此开了两个房间,一左一右的。
  
  招待所还提供饭食,赵珣买了两份饭。
  土豆丝、炒鸡蛋再有两碗不要钱的紫菜汤。
  这对已经很疲惫的余欣来说已经很好了,她难得胃口大开,一份饭全给吃了。
  
  饭后,赵珣得去部队报告。
  他交代道,“房子分下来还得拾掇,也得结了婚随军申请下来后你才能进去。这些天先住这儿,有啥缺的你列个单子,我再去买。”
  知道,你快去吧。
  
  等赵珣走了,余欣一个人在屋里,她往床上一躺,好半天没动弹。
  大眼睛看着棚顶发呆。
  
  许久,眼睛瞪得干涩了,她才眨巴着眼睛从床上起来。
  不管怎么样,日子总得过。
  她打开行李和布兜,往外一样样收拾。
  
  另一边,赵珣也到了驻地。他来之前已经给老领导发过电报。
  他是营长,报道是到团部办公室。敲门进去,除了团长外,老领导陈山河也坐在沙发上。
  
  这位老领导前几年被下放,恢复工作还不久。一回部队,第一件事就是把赵珣调回来。
  如今是师长。
  
  野战团的团长曾经也是他手下的兵,早把赵珣的情况和人家说了。
  几年未见,陈师长拉着赵珣说了好一会子的话,介绍了野战团的团长给他认识,又关心了他的生活。
  赵珣办好了调任手续,提交了结婚报告。
  
  赵珣从团部办公室出来就跟等在一旁的文书去了营部。
  他被分配到三营。
  到了营地,各个连都在训练。他跟着文书去了营部办公室。
  
  “叶教导员。”文书敲了敲门。
  “进来。”
  
  文书转动门把,开了门。
  叶晖坐在桌前,正在看报告。
  
  一见文书领着人来了,就猜到这是新营长。他急忙起身迎了上去。
  叶晖今年三十六,气质儒雅。
  
  文书笑着给两人介绍:“这是三营的教导员叶晖,这是三营的新营长赵珣。两位同志都是数一数二的人才,以后就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了,好好配合,一起做好七营的工作。”
  
  “赵珣同志,久仰大名。从接到通知,我早就盼着你来了。”叶晖和赵珣握手。
  赵珣也笑着道,“客气了叶晖同志,是我的荣幸。”
  “你们就别同志来同志去的,赵珣,叫你老赵吧,我带你先安顿,明儿再正式来营部报道。”
  
  江城军区这些年来随军的家属越来越多,好在驻地地方大,新开了不少荒地,盖了几栋家属院出来。
  
  赵珣的级别分到的两室一厅,因为在一楼又有个院子。
  篱笆扎的木门,院子不算大,中间是石板铺的小路,两边是夯实过的土地。
  
  穿过院子进了门,先是个客厅样的地方,右手边是一间房,往里走一点是另一间房和厨房的门,朝南还有个小阳台。
  
  安家材料在赵珣和团长谈话的时候,文书就安排下去了。
  这会子,三个后勤连的小战士就开着三轮车送了家具过来,还帮着给一一放好。
  简单地收拾后,几人就告辞了。
  
  赵珣又扫了一遍屋子,记下有哪些东西,等回去说给余欣听,看她还要添些啥。
  没法子,部队有保密条例。这会子余欣暂时还进不来驻地。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吹神 夜的命名术 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