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重生84,从养鱼开始 / 第0044章这钱咋花?

第0044章这钱咋花?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卢昌华第二天和水产公司的人一起吃了早餐,静等车子来接。
  
      上午十点左右,一辆汽车来到了水库值班室。
  
      众人在这儿待了三天了,吃住都是对付,谁不想回家啊。
  
      七手八脚的把地秤、网具都装上车。
  
      铁通里装着几十条大鲤子,被大伙搬上了车,这是给水产公司张科长和在座各位的。
  
      看着活蹦乱跳的大鲤鱼,所有人都喜笑颜开,都说小卢够意思。
  
      刘姐挤进了驾驶室,其他爷们就上了后车厢。
  
      这要是在前世,这就是明显的客货混运,抓到罚款吊销驾照。可现在,这是东北最基本的出行模式。
  
      胡大贵还在炕上躺着,没有醒酒。
  
      卢昌华把喂鱼的事交代给老妈,自己爬上了后车厢。
  
      大家都找了个破麻袋,里面装上麦秸,权当临时坐垫。
  
      此时秋风送爽,麦田里起伏着金色的麦浪。
  
      红彤彤的拖拉机轰鸣着在麦浪里穿行。
  
      众多的收麦人在田里欢快的干着活。
  
      卢昌华坐在汽车的后箱里,上下颠簸着。
  
      大家都面向前方,欣赏着路边的风景,说着各种笑话,欢笑声洒了一路。
  
      眼前都是往后飞驰远去的防护林,林外则是金黄的麦田。
  
      砂石路笔直悠长,偶尔出现剧烈的颠簸。
  
      说笑累了,一个个都坐在垫子上,低着头,靠着箱板假寐。
  
      卢昌华也眯着眼睛,可他却无法进入这种状态。
  
      怀里的小票犹如一张烫手的符纸,让他既兴奋又踌躇。
  
      兴奋的原因不用说。
  
      谁发了财不高兴?
  
      有了钱就能干更多自己喜欢的事。
  
      踌躇的原因却是卢昌华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
  
      虽然现在看来十一万是笔巨款,可他知道,这钱要是投在再生产上也就是分分钟的事。
  
      明年自己怎么办?
  
      水库里还有两万尾鲤鱼,鲢鱼、鲫鱼、草鱼也长大了。
  
      六月份,这两万尾大鲤子中有一半要甩籽,那鲤鱼鱼苗的量可就不少,至少上百万尾。
  
      自己怎么养的完?
  
      如果卖鱼苗,这又涉及到如何联系养殖户的问题。
  
      难道要大家一起养?
  
      还有就是饲料问题。
  
      饲料地里产了粮食,可远远不够。
  
      这样一想,卢昌华瞬间就冷静下来。
  
      光是再生产就需要一大笔费用,这些钱还真得精打细算才行。
  
      这十一万至少要留下十万来做再生产资金。
  
      至于说买奖励栏里的鱼饵配方?还是先缓缓吧。
  
      剩下的一万,可以考虑改善一下家里的条件。
  
      他首先想到给爸妈买台电视机。
  
      这都八五年了,自己家还没有电视呢,这多遗憾哪!
  
      再给爸爸妈妈和大哥买几套衣服。
  
      老爸常年在食堂工作,就是一身厨师服,正装没有几件。
  
      老妈更是好几年没买新衣服了。
  
      大哥刚转正,工资勉强够花,再说他刚交了女朋友,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至于自己,只比叫花子强点。
  
      以前是经济条件不允许,现在赚了点钱,怎么也得先把自己武装起来吧?!
  
      考虑完这些,他又想到了交通问题。
  
      卢昌华在前世虽然混的不好,可也有辆几万块的小汽车代步。如今回到了八十年代,他感觉自己太费腿了。
  
      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
  
      通讯现在先别想,只能考虑下交通问题了。
  
      说到买车,不得不说一下购车政策。
  
      以前是不允许私人购买车船的,也不许从事运输业和长途货物贩运。
  
      很多私人就开始钻空子,买车船挂靠在一些单位上,实际还是私人的。
  
      去年二月份,国家出台了新政策,正式允许农民个人和联户购买车船,从事运输业,允许从事客运和货运业务。
  
      这下就为那些先富起来的人打开了一条购车通道。
  
      只是这会买车基本都是运输用的卡车或者拖拉机。
  
      至于轿车?
  
      这会儿市面上的轿车都是进口车型,价格昂贵,私人购买小轿车的不多,轿车进入家庭要到九十年代。
  
      那这会儿就没人能买代步车了?
  
      能。
  
      依然是挂靠在某单位,用单位的购车名额。
  
      卢昌华知道,什么轿车,这都不现实。
  
      一是买不起,也买不着。二是道路条件不允许,有车都没地方跑。
  
      所以轿车暂时pass。
  
      要买只能买单位淘汰的吉普车。
  
      这车在农场的道路条件下,还是可以的。
  
      无论是走机耕路还是砂石路都没问题。
  
      可自己有多大的需求?
  
      想想好像也不多。
  
      最多去去场部,再去去北宁城里。
  
      三分场到场部的距离是十五公里,还需要专门买个吉普车?
  
      去北宁县城,一年能去几次?
  
      十次到头了?
  
      需要专门买个吉普车吗?
  
      怕是没有这个必要吧?
  
      交通工具确实需要,只是不是吉普车,而是摩托车。
  
      摩托无论是砂石路还是土路,哪怕没有路都能跑,只要速度别太快,做好防护,还是安全的。
  
      卢昌华这样一捋,发现自己的需求明确了,他需要一台摩托。
  
      正在瞎琢磨呢,汽车已经开进了北宁市区。
  
      十几分钟后来到了水产公司的门口。
  
      后箱上的众人一个个都已经麻木了。
  
      好半天才活动开手脚。
  
      刘姐跳下驾驶室,招呼众人把铁桶抬下来,搬到二楼去。
  
      众人七手八脚的忙活。
  
      刘姐带着卢昌华去了财务室,办了相关手续,又带着他去了水产公司边上的农业银行,给他办了一个存折。
  
      又给卢昌华留下一叠现炒。
  
      “谢谢刘姐。”
  
      卢昌华把这叠钱揣进贴身口袋,存折放进了另一个口袋。
  
      这是经验。
  
      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再返回水产公司,科长张胖子在办公室里拉着卢昌华的手哈哈大笑。
  
      “小卢啊,没想到你的鱼质量这么好。咱们签订一个长期供货合同怎么样?”
  
      “好啊,谢谢科长照顾我。”
  
      “张帆,带小卢去签合同。”
  
      “好。”
  
      张帆笑呵呵的拉着卢昌华去了隔壁。
  
      找出一份鲜活鱼长期供销合同来。
  
      卢昌华看了看价格。
  
      鱼分等级,保底价是一等品1.2元/斤,二等品1元/斤,三等品0.8元/斤。
  
      结算价格随行就市,低于保底价按保底价结算,超出保底价按市场价结算。
  
      公平合理。
  
      卢昌华签上大名,按上了手印。
  
      张帆拿着合同去了办公室,盖了合同章。
  
      卢昌华手里也有了一份。
  
      双方算是办完了正事,约了晚上再聚。
  
      张胖子晃晃脑袋说道:“改天吧,咱们相处的时间还长着呢。”
  
      “行,科长,我先走了。”
  
      “好,小卢,鱼不错。”
  
      张胖子挥挥手与卢昌华告别。
  
      他出了水产公司,给王瑶打了个电话。
  
      说自己的鱼卖完了,想请渔业公司的王主任吃个饭,问王瑶能不能约一下。
  
      王瑶当然满口答应。
  
      两人约好中午见个面。
  
      卢昌华走到二道街也就十几分钟。
  
      在大门口等了一会儿,王瑶出来了。
  
      今天她依然是一身工装,白衬衣,深蓝色长裤,黑色高跟鞋。
  
      窈窈窕窕的站在卢昌华面前。
  
      两人也没说什么客套话,一起去了附近的小饭店。
  
      要了两个小炒,两盘饺子就坐下吃了起来。
  
      卢昌华说了卖鱼的事,王瑶听的很认真。
  
      然后卢昌华就说起了交通问题。
  
      “你要摩托车?”
  
      王瑶眼睛一亮。
  
      “是啊,没有交通工具太不方便了。”
  
      “摩托车可不便宜啊。”
  
      “县城哪家门市摩托车多?”
  
      卢昌华问道。
  
      “我们单位就有,品种也多。”
  
      “你们还卖摩托啊?”
  
      “呵呵,当然了。在我们这买直接就上牌了,方便啊。”
  
      “王瑶,你真是我的贵人,只要找到你,啥事都不是问题!”
  
      “那是巧了,正好我能办。”王瑶笑靥如花。
  
      “有什么车?”
  
      男人一提起车来,就眼睛发亮。
  
      “先吃饭吧,吃完了我带你去。”
  
      两人匆匆吃完了饭,王瑶带着他去了她们单位的门市部,就在办公大楼的附近。
  
      这是个一楼门脸,一道三米的大门进去就是一个卖场。
  
      里面摆放了十几辆各色摩托车。
  
      “我跟你说,这几天我正为这些摩托发愁呢。”
  
      王瑶边走边说道。
  
      “我们业务科都有任务,这个月我还差一个,你来买刚好。”
  
      王瑶一脸调皮。
  
      卢昌华在这些摩托里转了几圈,指着一辆威武大气的红色摩托说道:“我要这台了,幸福250。”
  
      “啊?这台啊,要两千多呢,太贵了。”
  
      王瑶都替卢昌华心疼。
  
      这台摩托浑圆的大灯,圆形的仪表,方形尾灯,双排气管子锃明瓦亮,非常复古。
  
      “只要需要,它就是个工具,赚钱的工具。”
  
      售货员大姐笑呵呵的开着票,对王瑶说道:“瑶瑶,这个月你的任务完成了。”
  
      “呵呵,都是朋友帮忙。”
  
      卢昌华转身去旁边的银行取钱,十分钟就回来了,把2400块交给了收银台。
  
      收银台开出一张发票。
  
      王瑶对卢昌华说道:“走,我带你去上牌。”
  
      “等等。大姐,有没有头盔啥的?”
  
      “头盔?有啊。”
  
      大姐拿出了几个头盔让卢昌华挑选,王瑶也帮着参谋。
  
      他选了一个全盔和一个半盔。
  
      这会儿还没有专业的骑行服,他也只能这样了。
  
      交了钱,有门市里的男售货员协助他,把摩托车推了出来。还赠送了一瓶汽油,给摩托车加上,而后又在油箱里加了些机油。
  
      这会儿的摩托车润滑机油是加在油箱里,比例为20:1
  
      他戴上头盔,把半盔递给王瑶。
  
      “你也戴上。”
  
      “我?”
  
      她略一犹豫,捋捋头发,戴上了头盔。
  
      卢昌华一脚踹着了摩托坐了上去,一股青烟从屁股后面喷了出来。
  
      王瑶也跨上摩托,她有点紧张,双手扶住卢昌华的肩膀。
  
      突突突突~~
  
      捏离合,挂一档,加油门,轻放离合,幸福250往前一蹿。
  
      “哎呀。”
  
      王瑶一声惊呼,死死的抱住卢昌华。
  
      二人都心里一慌。
  
      突突~
  
      摩托一股烟般的上路了。
  https://_152180/5210436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吹神 夜的命名术 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