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大秦:祖龙看我剧本,竟要我监国 / 第一百零六章 奇观误国啊殿下!

第一百零六章 奇观误国啊殿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道路所带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古代影响最大的就是交通问题。
  交通问题便利,有利于国家统治的长治久安。
  事实上,无论在文明这款游戏,还是现实来说,道路都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科技。
  要有道路,就得先有轮子,即便是精通数学历法的玛雅人,那也压根没有轮子的概念,所以也就没有专门建造的道路。
  所以玛雅人民的农业和畜牧业基本发展不起来,几千年了还在用人力生产方式。
  由此可见,道路对于文明的发展实在是太重要了。
  毕竟是发展必备的基建。
  诚如隋炀帝那样大兴土木修建京杭大运河,几千年过去了它还摆在那里。
  隋朝虽然被世家推翻就活了几年,不可否认大运河是一个影响南北经济发展的重大功绩。
  而这个秦驰道的设定也基本和文明一致,经由秦驰道经过过河翻山这种地貌时没有影响。
  只要经过秦驰道,就能如履平地。
  时速三十公里左右,在古代已经可以说是高速了。
  其次,和咸阳城相连能够提供全体子民的信仰值和商业加成,商路能够带来不菲的资本。
  就比如一贯钱的蔬菜,通过秦驰道从不远千里的蓬来送过来,价格涨到了几百贯。
  价值没有变化,价格却变了,这就是由于秦驰道所带来的价格变化。
  系统的商业加成,就是把这其中涨幅的变化,直接奖励在他的身上。
  至于再搞点额外收费,那就更简单了。
  整个收费站不就行了。
  每隔十公里就安排人手在那蹲着收钱,不给钱不给过,越有钱的商人,过路费就要交的更多。
  刚好道路维护费也一并收了。
  一想到都江堰,郑国渠,秦驰道这三大奇观。
  扶苏就忍不住不由感慨一句。
  这些,全都是功盖千秋的大型奇观啊。
  一次性建设这三大奇观,对于扶苏,以及大秦的国力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不过,扶苏并不在意这个问题。
  虽然同时开工有点麻烦,但是大秦毕竟立国之初,执行力根本不用担心。
  人有了,钱的这个问题也容易解决。
  扶苏这半个月时间,各种准备贩卖的商品预热也差不多了。
  精盐,以及提炼出来的白砂糖等等,咸阳城百姓全都准备好了钱包要来抢购。
  目前的储量足够噶一波韭菜了。
  此外。
  在前线监工的鲁班大师也建完灵渠准备原路返回了,这些奇观的建造,全都交给鲁班大师就完事。
  只要同时开工建设,互相之间的影响并不大。
  唯一可惜的是。
  现在大秦就只有一个大工程师。
  鲁班大师要是能一气化三清,一个人变成三个那就好了。
  扶苏叹了一口气,选择领取。
  顿时。
  眼前浩瀚星海浑然一变。
  扶苏回过神来,发现自己已经回到了房间当中。
  耳边的系统播报,还在不断的提示着他。
  【恭喜宿主,领取主线任务完成,当前主线任务为,建设水利类奇观,都江堰!当前综合大秦所有人力物力财力预估,都江堰建设时长为,六个月。】
  【恭喜宿主,领取主线任务完成,当前主线任务为,建设水利类奇观,郑国渠!当前综合大秦所有人力物力财力预估,郑国渠建设时长为,六个月。】
  【恭喜宿主,领取主线任务完成,当前主线任务为,建设军事类奇观,秦驰道!当前综合大秦所有人力物力财力预估,秦驰道建设时长为,一年。】
  看着这个建设时长,倒也在合理当中。
  毕竟都是低武时代的奇观,和普武时代的奇观不可同日而语。
  反倒是秦驰道只需要一年左右,让扶苏有些意外。
  莫非是因为低武时代的原因,只要身体里面蕴含灵气的民夫也能提升建造能力?
  这敢情好啊。
  不过,倒也不知道这个秦驰道奇观,究竟是一年内贯通九条秦驰道,还是只打通一条。
  扶苏目前也没有查看图纸的想法,暂且搁置。
  就这样。
  扶苏一直站在原地等待,等了几分钟,预想当中的奖励介绍并没有出现。
  这让得扶苏有些愕然。
  得,白激动了?
  难不成介绍奇观奖励,这个还是个普武时代的特别待遇?
  既如此,扶苏也笑了笑,也就在意这个问题。
  毕竟都是有头有脸的大型奇观,建成的奖励怎么样都不会很差。
  如此,也就作罢。
  这半个月时间里,积攒的声望值也有了不少,差不多够三次十连了。
  扶苏现在也不急着召唤,先把大致的事情都解决了以后,再从长计议。
  毕竟现在进入了低武时代,他连大秦现在有了多少武者都一头雾水。
  更别提,让这些武者去给他老老实实地建奇观。
  扶苏稍作停顿,便缓缓起身,在侍女的帮助下,换上一身玄色朝服。
  走出府邸,抬头看天,此刻天色微明。
  解决了奇观建设以及领取完奖励以后,在现实世界当中,居然只过了一瞬。
  整理好衣装,扶苏翻身上马,骑着胯下战马慢悠悠地去往早朝。
  今天,是早朝的日子。
  扶苏也打算趁着早朝的机会,把自己的三大基建计划一并陈述。
  想要建奇观的话,始终还是绕不过这群大臣。
  此刻的章台宫前。
  文武百官早已整整齐齐站在殿前,只待扶苏到来,开启这一周一日的早朝朝会。
  也因此这样,他们也都把这一周发生的事情详略得当总结了一番,留到早朝的时候议论。
  “参见殿下!”
  远远地见到了扶苏到来,冯去疾面带笑容开口行礼,身后的一众大秦众臣纷纷跟从。
  面对着忽然如此热情的冯老头,扶苏反倒是有些奇怪起来。
  扶苏不由带着一些讶异的神色,开口询问道:
  “冯相,今日为何如此开心?”
  闻言,冯去疾一脸激动抬起头来,忍不住大笑一声。
  接着冯去疾就当着大臣们的面,直截了当说出了自己感受到的变化。
  据冯去疾所说,似乎一夜之间,大臣们就有极少数人迈入了后天境界。
  后天境界所带来的变化,便是受到了灵气滋润的影响。
  不仅自身疾病痊愈大半,全身彷佛有着用不完的气力。
  扶苏打开了系统界面一看,好巧不巧,冯去疾这老头运气还真不错,居然也突破到了后天境界。
  大致查看一番,文武百官一两百号人,大概也就只有十几名得以迈入后天境界。
  其中,蒙恬常年在外作战,反倒是其中修为最高的人。
  除了蒙恬以外,王翦老将军也得以成为后天境界强者,一脸红润,嗓音如洪雷。
  “不错。”
  见到自己熟悉的几名大臣都踏上了修炼道路,扶苏也是笑着点了点头。
  很快。
  大臣们按部就班进入麒麟殿内,扶苏也回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在高台上俯瞰着群臣。
  大臣们互相对视一眼,最后还是老一套,默认让位高权重的冯去疾代表大臣们发表讲话。
  即便是王翦,现在也没什么实权,要论权力,也就李斯能和冯去疾媲美了。
  冯去疾上前进言,面露惊喜地开口道。
  “按照殿下的吩咐,如今内史郡、巴郡、蜀郡等地的绝大部分盐商,都认可了精盐的质量,打算交出治下的盐田开采权,不知殿下认为此事如何?”
  “噢?全都是看着精盐眼馋,想乘机来分一杯羹了?”
  扶苏一听这话,顿时乐了。
  一开始大秦准备搞盐铁专营的消息放出去,这些盐商个个如丧考妣,一脸不如杀了他们的表情。
  现在发现其中的利益了,一个个反倒是直呼真香。
  可惜现在晚了啊。
  扶苏沉默片刻,缓缓开口道。
  “我大秦自变法以来,民得专川泽之礼,管山林之绕,少府所得盐税税收,只占民间盐业的一小部分。”
  “盐业自古以来都是重中之重,如今盐铁由我大秦统一调控,还需要各地的盐商配合分销,理应让这些盐商参与其中获取一小部分的利益。
  “除了一开始表态愿意合作的盐商以外,其他地方的盐商想要合作,就先拿出一万贯作为投名状吧,后续的费用以后再说。”
  “一万贯?”
  此话一出,不仅是冯去疾,就连诸位大臣全都惊呼出声。
  好家伙,没想到扶苏这么狠。
  一万贯可不算是一个小数目啊,人家自愿交出盐田开采权,还要人家反过来拿出一万贯秦半两才能参与合作?
  而且,大秦整个就三十六个郡县,光是一个代理人的名额,这就能收到三十六万贯充国库了?
  不过,一想到扶苏噶韭菜的对象都是这些富甲一方的盐商,大臣们也就释然了。
  别说一万贯,就算忍痛掏出更多的钱,得以获得各地的精盐的分销权,那也是值得的。
  不过,扶苏反倒是觉得,只是掏出一万贯作为投名状,对于暴利的精盐来说,已经是很少的代价了。
  越对这个年代的粗盐有所了解,扶苏愈发能够感受到,精盐的存在完全就是降维打击。
  粗盐能卖多少钱?几百文也就差不多了,精盐只需要加工一下,直接翻个十倍。
  这个年代的粗盐味道苦涩不堪,而且处理过程极为简陋,形成的成品完全就一堆杂质。
  就这,很多百姓连想吃都吃不到呢。
  目前扶苏在渭河南岸开采的精盐,经过这么久的时间,大概也积攒了一两千斤左右。
  按照一斗一百贯的价格来算,一两千斤的精盐,大抵也能卖出近乎一万贯的价格。
  这还是渭河盐矿一个点所带来的的收益。
  如果在巴蜀等地派专人去开采,过程严加保密,一段时间下来,别说十万贯,几百万贯那也是轻轻松松。
  
  不过,精盐是精盐,粗盐是粗盐,精盐作为奢侈品价格可以定高一些,但是粗盐定价绝对不能动。
  粗盐价格一崩了,连带着精盐也卖不出去了,这完全就是杀鸡取卵的做法。
  如今各大盐商纷纷觊觎精盐所带来的的巨大利益,把自家盐田开采权也让了出来,扶苏也完全不介意让他们多拿一些好处。
  有了盐田,无论是岩盐井盐都能制作出精盐,这些盐商完全就可以用代理人的名义躺着捞钱,完全就是双赢的局面。
  这段时间,大臣们也得知了白砂糖的存在,愈发敬佩扶苏的头脑。
  有了这些宝贝,国库何愁没有盈存?
  眼见着大臣们都认可了这个举动,扶苏也面带着笑意,在这个时候开了口。
  “诸位,如今盐铁开采掌握在我大秦手中,无论是制成粗盐乃至精盐,都是一份不菲的收益,看来,也有必要说出我的计划了。”
  “殿下的意思是?”
  此话一出,台下的王翦蒙恬等一干大秦重臣全都一头雾水。
  最后,还是由冯去疾率先发言,替他们问出了内心的疑惑。
  扶苏也直接摊牌了,直接缓缓道来,自己要打造三大基建奇观的原因。
  都江堰,郑国渠,乃至秦驰道。
  大臣们听着听着,愈发震惊起来,光是造一座奇观那就不得了,更别提还是同时造三座奇观。
  灵渠那是作为平定百越,需要疏通水系完善后勤的不得已而为之的举动,如今都江堰郑国渠都没有出问题,为什么还要浪费这么多的财力物力去完善?
  “我大秦如此,实在是劳民伤财!”
  “殿下,奇观误国啊!”
  冯去疾皱了皱眉,一脸悲愤开口。
  秦驰道那是始皇陛下刚立国的时候,就立项要求建设的项目之一。
  要说建造的话一直都在建设当中,而且是以十年的时间为最终建设的总目标。
  步子一下子迈的太大,未免会扯到蛋。
  要知道,古代建设大型工程,动辄要征召大量农夫劳役作为建设主力。
  除去在前线服役的士兵,几乎很大部分的农夫都被征召去完成各种大型建造项目。
  大秦徭役有更卒之役、正卒之役、戍卒之役三大类。
  如果按照扶苏描述的那种大规模奇观,还得从民间征调一大批民夫出来才行。
  眼下百越征战在即,扶苏还要大兴土木继续造三大奇观,实在是一个不明智的举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