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快乐的日子总会来的 / 一起去看大海吧

一起去看大海吧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哗啦啦,哗啦啦……”大海的声音总是很治愈人,这是一种自然而又让人震憾的力量。我从小生长在内陆,对大海总有一种莫名的期待与向往感。我第一次去海边是在烟台,那时候和几个朋友一起在烟台的朋友家聚会,去了好几天,前几天忙于正事,最后几天我们一起去了海边,那是我二十年来第一次站在大海边,脚底下的白色细沙踩在上面软软的,海水漫过脚面,抚摸着着我的脚踝,凉凉的,滑滑的。在海风吹拂下,海面荡起的层层浪花跟蓝天下的白云交接在了一起,这大概就是天水一色的另外一种意境吧。临近黄昏,海面开始涨潮,海水很快由脚踝漫过了我的膝盖,我们赶紧追随着海水的脚步,跑到了高低起伏的礁石上,海岸的礁石经过海水的搓磨已经褪去了棱角,也变得格外地光滑。远处的白色海鸥在海面上自由自在地飞着,那是属于它们的领地,有朋友带了些面包,放在手心里,高举着胳膊,向不远处的海鸥挥摆着示意,它竟然真的朝着朋友手里的面包屑飞了过来,叼起面包屑扭头就飞走了,这也是作为海洋的守护者对人类的一种基础性信任吧。我有点兴奋,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大海的壮阔。
  第二次看海是在上海,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跟朋友在崇明岛的丁坝上看到的,丁坝海岸的周围是一片黄色的芦苇,这种往海的方向走去的时候,能看到好多从海岸边延伸去海面上的堤坝,是由大小不一的石头堆砌的,微高出海面,刚走在上边的时候,有点硌脚,但周围都是芦苇与大海的纯天然景观,已经让我忘却了脚部的不舒适感。走到堤坝的尽头,面前是一片望无际的蓝色大海,不远处的另一条堤坝的尽端,坐着一个带着帽子垂钓的老人,像极了书里描绘的老翁独坐渔头垂钓的画面。不远处还有一个废弃的轮渡码头,码头旁边停放着几艘白色的轮船,用粗铁链拴在混凝土做的平台上的铁质栏杆上,栏杆经历了岁月侵蚀泛出了红锈。平台是圆形的,面积不太大,被一望无际的大海包围着。落日时分,海洋、轮船与废弃的码头、红色铁锈的栏杆,营造出一种原生态与工业感交织的气息,足矣让前来看海的人体会到工业化港口城市的工业感与,以及沿海地区居民的一种生产生活常态。我跟朋友站在堤坝的尽头,望着远处水天相接的海平面,在阳光下显得波光粼粼的,我们朝着远方大声呼喊着,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是青春该有的肆意张扬的样子。
  直到傍晚之后,太阳逐渐下降于海平线以下,我跟朋友这从美丽壮阔的夕阳落下景中晃过神来,原来天要黑了,我们也该回去了。晚上回去的时候,我们没有乘坐大巴,而是乘坐轮渡的方式。这是我第一次乘坐轮渡,之前在内陆湖上乘坐的小游艇与真正的轮渡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这次是在真正的汪洋大海之上。船儿有点在海风的吹拂下,左右晃荡着,我的心里满是惊喜,果断站了起来,走到圆弧形的矩形小窗前,透过窗户上带有水滴的玻璃,望着外边没有边际,深不可测的大海,远处的远处还是海洋,突然意识到人在这汪洋大海之中是如此的渺小,自然界隐藏的神秘力量是如此的令人震撼。有些人常常想试图通过自己的力量来改变这深不可测的大自然,我不禁觉得有些许自不量力,大自然的神秘力量岂是能够被我们都熟知的,我们常常懂得的都是一些凤毛麟角罢了。
  过去经常会有新闻报道,在某某海域的海面之上漂浮着大量的白色垃圾,或者漂浮着某种海洋生物的尸体,每次看到这些新闻的时候,我总是会心头一颤,不禁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把垃圾分类扔入垃圾桶,或者把废弃物品送到回收站,让它们经过回收再重新被利用,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么?我们不过是在上班临走时候顺手把垃圾带到楼下,扔进分类垃圾桶里,或者下班后打扫卫生多跑一趟楼,扔掉垃圾同时又锻炼了身体,仅此而已……
  很多对我们来说的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都会对整个海洋与自然界产生一种巨大的保护力量。我们热爱绿色的自然,痴迷于蓝色的海洋,所以,不开心的时候,就去看看这些能净化人心的美好事物吧!当然,他们净化了我们复杂而污秽的灵魂,我们也要去尽全力去保护他们!千百年来,大自然养育了我们,滋润了我们,我们受恩于自然,并在自然中不断进化,成为我们现在的模样,我们要怀以感恩的心去热爱大自然,去保护大自然。海洋是地球之心,内部生存着数百万种生物精灵,我们共存于地球之上,他们是我们的朋友,虽然我们是不同的骨骼构架与交流方式的不同物种,但我们仍然应该和平共处,为了我们彼此在不同的生物界领域内部活的平安,过得幸福。
  总而言之,海洋是我们人类共生共存的宝贵财富,它是如此的美丽,又是如此的神秘,希望我们都能以一颗敬畏之心去对待,同时也希望我们永远与大海永远共存、共生、共生和谐与快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