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周记1 / 我的教育

我的教育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来自一个高中生成长的心路历程(以下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有较强主观性)
  从小就被严格地管理,家人总是说男女授受不亲,但小时候的我怎么会懂为什么,不过是单纯地执行罢了。说实话,我小时候跟女生玩得挺好的,但每次他们说要出去玩,我都没办法加入,父母亲总是告诉我小孩子有什么好玩的,你就在家里,爸爸妈妈陪你玩。每次交到朋友父亲母亲都要问我,他是谁,成绩好不好?
  如果成绩不好的话,父母亲就会说,他们成绩不好你跟他们玩什么?你要跟成绩好的小朋友交朋友。我当时并不能理解为什么。我们之间玩得开心就行,为什么要这么看重成绩?
  一个人的成绩究竟能代表什么?学习成绩不好人品就不行吗?这些问题一直困扰我到初中。
  后来,逐渐也就不再告诉父母这些事情。一个人话也变少了,遇到什么事也没人交流,逐渐也就不善表达。直到跟朋友说了一些事后才有所改善。
  升了高中之后,我转了住读。与父母见面的时间少了,每个星期也就周末的时候才能见到他们,他们也不会很关注我的学校生活,每次有了考试就报一下分数,很少会有生活上的交流。
  (我在这里写这些并不是为了抱怨父母对我的不关注,没有人做任何事是天经地义,世界并不是围着我们转的。我不知道有没有读者和我一样,在某些时候曾认为世界是自己的,是围着我转的。我写这些仅是写写我的疑惑和看法,还有我对生活的一些理解。)
  写到这里,我再插一件事——关于我是如何发展世界不是围着我转的。小时候的自己总是太天真,单纯以为我就是世界的中心,别人干什么事情都应该想着我。但我从现在的视野来看的话,那时候的自己还是太年轻,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毒打。
  事情的发生是在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小学的我成绩名列前茅,不是我吹,当时的我是老师们眼里最乖的学生——成绩好,听话,还是班干部。我自己当时也是认为天命之子,整个世界都应该把我捧在手心当上这个体育委员里。直到我遇到了我小学三年级的体育老师。
  那时候的我天真地以为,体育好嘛,不就是跑得快就行了吗?三年级的时候才刚开始有体育课,需要体育课代表。当时的想法很单纯,只要我去跟老师说了,老师应该会允许我当上这个体育委员。
  我清晰地记得那是一个午后,下午第一节课,同时也是三年级的第一节体育课,我们的体育老师开始让我们在外面排队,我站在最前面(如果是体育委员的话就该站在最前面,要带队),趁着队伍还没有排好我跟老师说:“X老师,你让我当体育委员吧。我跑步跑得很快。”
  老师当时可能也没有多想,直接就回了我一句:“跑得快有什么用?当体育委员为什么要跑得快?我为什么要选你当体育委员呢?”
  当时这句话直接给我整懵了,我完全不知道后面该说些什么,就不了了之了。事后,我回想老师对我说的那些话,从中我读出了世界并不是围着一个人转的,曾经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不过是自己的梦罢了。
  小学时期的生活总是无忧无虑的,但六年的生活对我来说是挺漫长的。当时的我什么也不用担心,小学的题也简单,考不到三百分都属于是要担心父母亲给自己加作业的。
  小学的那次经历过后,对我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影响。我的话开始逐渐变少,长大了一些后我才发现原来自己是一个敏感的人。我不再怎么敢说出自己的想法,我害怕自己的想法跟别人不一样而被孤立,我害怕孤独但我又不善交流,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自己的矛盾,但我又不想表现出来,于是我尝试着去融入集体。这里又不得不再次说到教育,小时候父母总是说要合群,不要自己一个人。在小时候,父母的话就告诉我一个人是不好的,中国自古以来便是对集体更为看重,毕竟古语有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对比一下国外的教育,他们更重视的是个人主义。两种教育没有对错之分,各有优劣。
  就我自己而言,在中国的教育下我能感受到集体的力量,不把个人的力量神化,却也不会贬低自己。但这也增加了群众力量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举个例子,当你在确定自己是对的的情况下说出了一个事实,这时候有个人反驳你的观点,你不屑一顾,但当他再找来几个人甚至于几十个人去支持他的观点的时候你就会怀疑是不是自己错了。
  就是这种从众心理让我在更多的时候以一种看客的状态去看那些有勇气站出来说出自己想法的人。看他们表达的时候,我更多的是一种看猴戏的状态,但当他们赢得掌声的时候,我又会羡慕他们敢于站出来表达自己的勇气。
  所以我才在只能在网上表达自己的看法。我取这个书名的时候并不知道会有人看这本书,所以如果你看到这了也算是我们的一种缘分,我怕社死,所以哪怕你知道是我也不要来问我,我不会承认的。
  然后我们继续我们的话题,。到了初中和高中,学习成绩似乎变得更重要,家长也更为关心,于是乎我们的想法也就不那么重要了。或许叛逆期就是这么来的。我们感觉不到父母对我们本身的关心,他们更在意好像是成绩本身。而当我们明白父母更深层次的爱时,叛逆期自然就过去了。这时候的我们大概高中就要结束了。我们要考虑去哪个大学要找什么工作了。
  成绩在这时候就显得格外重要。现在的青年一代受网络影响很大,而网上的价值观似乎并不是所有都是正确的。
  我不知道已经上班的读者有没有感受,为什么我的身边都领着几千一万左右的税后工资,而网上的那些人确是轻轻松松年入好几十万,感觉我就是生活在底层的那批人,别人挣钱都挣得很轻松,而我却是累苦累活,勉强维持生计。
  这是高中教育不会告诉我们的东西。而高中生却在网上看着这些,他们会怎么想?
  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在我看来,如果是在20世纪初的时候,教育是为了延续民族,保证文化的传承。到现在呢?大致是为了找一个工作吧。但不会有人告诉你当你读了大学之后,真正的专业对口率并不高。
  那我拿高等学历是为了什么?
  父母总说考了好大学将来你找个好的工作,生活就会轻松,所以你现在要好好学习。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是一种长时间看不到收益的投资,父母作为过来人,他们能看到这项长期投资的收益,所以他们希望我们好好学习。
  学生时代的感情总是纯粹的,直白的喜欢与厌恶是没有经过社会的洗礼。当真正进入社会,为金钱所困的时候,才会明白这份纯粹的可贵。
  
  
热门推荐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