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 / 共钦入衡山

共钦入衡山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江陵,王宫内,共敖与共钦对坐,共钦给共敖斟了一鐏酒,说道:“父王,这是儿臣日前在城内的一间酒铺所得之美酒,唤作寒泉。”
  共敖点点头说道:“衡山来的酒。”
  共钦疑惑,问道:“父王对此酒也有所耳闻?”
  共敖笑道:“昨日,衡山国丞相来觐见本王,奉上此酒百斤以为礼,不过本王昨夜尝了一下,确为天下难有的美酒,他那一百斤也价值不菲啊。”
  共钦说道:“此酒民间卖百钱一斤,百金便是万钱,这衡山国出手也挺大方的呀。”
  共敖说道:“衡山国相来此,是商议两国联盟,互利互助的。”
  共钦点点头,说道:“父王决议如何?”
  共敖放缓语速说道:“朝堂诸臣皆未反对。”
  共钦见共敖鐏中酒已尽,起身一边斟酒一边说道:“既对两国皆有利,朝臣又无人反对,父王是应允了?”
  共敖说道:“两国联盟,互换质子,古法也。衡山国派了衡山王三子吴浅入临江……”
  共钦听罢一愣,父亲这意思是要他去衡山国当质子啊。共钦小心翼翼的试探性问道:“父王打算派兄长去吗?”
  共敖说道:“驩儿即将被册封为世子,无法离国,今日叫你来,我是想打算让你去衡山国的。你也不用担心,我与衡山国上将军李子虔是旧识,待你去衡山后,我给李子虔去书一封,他会善待你的。”
  听共敖如此说,共钦面如死灰,瘫坐在地上,说道:“兄长既然即将册封为世子,日后是要继承父王之位的,为何就不能让兄长去,为我临江国立功呢,这样,朝臣也会更加信服于兄长啊。”
  共敖叹了一口气说道:“你兄长乃是嫡子,岂能轻易赴他国为质?”
  共钦用颤巍巍的语气问道:“就因为兄长比我早出生十一个月?他就该为嫡子,世子。从小到大父王你都偏爱兄长,事事都要我让着兄长,如今更是为了兄长的世子之位,让我赴他国为质,父亲!你不觉得有些厚此薄彼了吗?”
  共敖听罢,大怒道:“嫡长子继位,古制也。我意已决,你收拾东西,三日后随衡山国相去衡山吧。”
  共钦看着共敖离去的背影,眼中满是悲伤,失望,也略有一丝愤怒。
  共钦出了宫,一个人落寞的去了衡山酒铺。魏龚见共钦一个人忧心忡忡的来了,急忙迎上去,给共钦安排了一处清静少人的位置,又亲手给共钦斟上酒。
  共钦对魏龚说道:“魏兄店里的酒确实美酒,魏兄所托之事,吾已办妥,江陵城内若有士人,豪绅,有钱势者,皆已知寒泉,只可惜…”
  魏龚大喜,道:“多谢公子相助,小人再送两坛酒与公子,公子带回府中慢饮!”
  共钦叹气道:“可惜啊…可惜吾将往衡山,不知何时才能再来魏兄店中饮酒呐。”
  魏龚似乎明白了共钦的意思,知道他已经被当做质子,前往衡山,于是对共钦承诺道:“公子去了衡山,若是想饮寒泉,只需前往上将军府通禀,上将军会满足公子的需要的。”
  共钦看着魏龚,问道:“你是衡山国上将军的人?”
  魏龚点头道:“吾本为上将军门客,上将军谴在下入临江卖酒,此寒泉酒就是出自上将军之府,而衡山国无人售卖。”
  共钦问道:“为何不在衡山售卖,反而来江陵,岂不舍近求远。”
  魏龚笑到:“江陵若卖酒之金,皆入上将军府,若于邾城售卖,如此暴利,我王岂会心甘?”
  共钦笑到:“没想到堂堂一国上将军,竟如此爱财。”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魏龚笑到。“吾弟魏喜,如今亦在上将军府上,待公子入衡山以后,在下会让吾弟多加照看公子的。”
  “多谢。”共钦随后冷笑到:“为了利益,不顾儿子,真是好父亲,真是好父王!”
  魏龚似乎看出什么来,却也不好说,以免触怒共钦,受害的是自己。于是给共钦端上来一碟炒豆,一碟熟肉,随后见共钦没有了吩咐,便离开了。
  共敖召见了梅鋗,答应了两国联盟之事,随后设坛祭祀,签订盟约,第二天,共敖于朝堂上给共钦赐封为临阮君,宣布使以为质。共钦面无表情的接受,朝会后,朝带着数名仆人跟随这梅鋗的车驾,离开了江陵。
  与此同时,魏龚也把这数日来,寒泉酒推广成果以及从共钦怨恨共敖谴他为质的消息派人传回上将军府。
  李子虔将共钦即将入衡山为质的消息上报吴芮,吴芮大喜称赞,他们所谋划临江的第一步已经成功,吴芮已经期待着能兵临江陵,兼并临江国了。
  天气渐寒,待梅鋗与共钦抵达邾城时,天上已经开始飘着雪花,不过雪花触地即化,地上也还没有积雪。
  ,于第二日朝会上觐见吴芮。梅鋗带着共钦上朝,先行礼道:“启禀大王,臣幸不辱命,已安全将公子浅送达临江,促成两国合盟。临江谴公子钦为质,已随臣回国。”
  共钦行礼道:“临阮君,临江国公子钦,拜见衡山王!”
  吴芮道:“免礼免礼,临江王谴公子入衡山,足见其诚意。寡人会让人给你安排住所,日后,公子便在邾城好生安住罢。”
  “诺!”
  共钦的事情处理完了后,葛瑞奏报道:“启禀大王,入冬以来,北边来自南阳郡的流民日渐增多,边境的官府已无力赈济,请大王下令放粮赈灾。”
  吴芮犹豫,问道:“上将军以为如何?”
  李子虔说道:“引南阳之民入衡山,本为臣当初离开南阳时之谋划,今冬以粮赈之,明年春天便可安排这些流民去开垦荒地,修渠筑桥,既增加我国人口,又削弱他国实力,两全其美。大王可即可下令拨粮赈灾,引更多的流民入境。”
  吴芮点点头,说道:“流民赈济与编户,就交给民部和户部去办吧。”
  王汉则说道:“大王,国家新立,国库本就空虚,修筑王宫所耗甚大,国库中已无钱粮来赈济更多的流民了。是否下令禁止流民再入境?”
  李子虔闻言也皱眉,王汉在衡山经营一年,最是知晓衡山家底的,如今他都说国库空虚了,那肯定已无甚钱粮。
  吴芮不是昏庸之人,他分的清轻重缓急,便下令道:“引流民入境,乃为国之长远计,修宫筑殿,乃为私也。寡人岂能因一己之私,而废国家大事。即日起,暂停修筑王宫,将钱财运往九江国,临江国购粮,以赈流民!”
  “大王圣明!”朝臣拜道。
  李子虔亦佩服吴芮的决策,李子虔觉得,既然已经为一国之君,岂能不住在气派豪华的宫殿里,反而久久的住在郡守府。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