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大明颍王传 / 第三回 朱载商初战倭寇 俞大猷救援华亭

第三回 朱载商初战倭寇 俞大猷救援华亭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有元代方回一诗曰:
  春秋逾致仕,南北粗知名。
  有客有相问,如何不治生。
  书接上文,朱载商再让董文送信借粮,当天朱载商到码头查粮,然后带回粮仓,准备下午赈济灾民。突然有人来请朱载商到他家里,朱载商疑惑道:“何人请我?”来人道:“我家老爷与县尊有缘,特地请您前往一叙。”朱载商拒绝道:“本官正当赈灾,没有心情到府一叙。请你告诉你家老爷,就说我有事不能去了,敬请谅解!”来人也就回去了。朱载商见刘坤在旁边就问他这个人是谁家的,刘坤道:“此人是城东县城隍庙旁苏兴国的仆人。”朱载商又问道:“这苏兴国又是何人?”
  刘坤道:“苏兴国是元代两浙都转运使苏天爵之后,嘉靖十年为浙江总兵官副将,十年与倭寇一战负伤而卸甲到此。”朱载商心中比较敬佩苏兴国的,对刘坤道:“既然是抗倭英雄,又岂能驳了他的面子。我即刻前去拜谒,刘县丞在此掌控赈粮大局。”刘坤应了句,朱载商留张节在这里帮刘坤,自己则带着赵博走了四十多分钟才到苏兴国家门口,犹犹豫豫不敢进去,刚刚才让他丢了面子,怎么好意思进去。此时有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出门,看到朱载商便作揖道:“小可苏兴国不知县尊驾到,未当远迎,失礼失礼啊!”朱载商不好意思道:“岂敢岂敢,折煞本官啦!”苏兴国道:“县尊请入内堂一叙。”朱载商跟着苏兴国来到苏家正堂,朱载商坐在右侧第一个座位,苏兴国连忙道:“堂尊,小人不知礼数,竟让县尊位屈次座,失礼失礼呀!请县尊上座。”朱载商第一次感觉到无所适从。
  朱载商道:“本官听闻苏老为前浙江总兵副将,特来拜谒。”苏兴国苦笑道:“昔日之勇,未当为荣也。”朱载商道:“他日若有报效朝廷之时,苏老愿往否?”苏兴国道:“果有那时,不敢推辞。不知县尊之意若何?”朱载商道:“倭寇屡犯我华亭,为我一县百姓自当不敢懈怠。”苏兴国道:“有县尊如此官员实为我华亭县之福也。”朱载商非常高兴道:“苏老,本官尚有公务,就此告辞。”苏兴国道:“鄙室可有不如意者,县尊竟言告辞?”朱载商道:“本官无甚意思,只是有公务,不得不回也,万望苏老恕罪。”苏兴国道:“县尊说哪里话,即有公务,小可便不留县尊了,县尊慢行,小可准备礼物,望县尊收下。”朱载商道:“本官深受皇恩,不敢接也,告辞。”苏兴国道:“既如此小可请以相送。”
  朱载商出了苏府,惊了一身冷汗,觉得自己太没有礼数了,在苏兴国的面前出丑,赶紧跑着回到码头。此时已经是申时,刘坤还没有把粮食全部搬完,朱载商对刘坤道:“如今天色已晚,我先以装好之粮先行赈灾,你随后跟上。”刘坤应了一句“是”,朱载商又对张节道:“你领着十人去每家每户,让他们出来到城西土地庙吃饭。”张节领着人就去了。过了一会儿,朱载商带着粮食来到城西土地庙,支起了口大锅,搭起了粥棚,放了许多木凳。朱载商开始熬粥了,过了一会儿,张节领来了许许多多的人。又过了一会儿粥熬好了,开始施粥,直到四个小时才施完粥。
  第二天早上,张节来报:粮食在白沙乡的官道上被倭寇劫了。因为华亭县没有驻军,朱载商立即到县衙,下公文在华亭县城里面招募精壮男子去救援粮食,一会儿就有一百多人到县衙报名。朱载商对他们说道:“咱们的粮食在白沙乡的官道上被倭寇给劫了,咱们要去把粮食救回来。”大家一听是跟倭寇打仗,都有些打怵,都有些不想去,朱载商道:“本官知道倭寇可怕,但是大家被倭寇欺负了害怕了,但是倭寇也是人。咱们的活命的粮食被倭寇抢了,咱们还能这样无动于衷吗?本官已经向胡部堂请兵了,胡部堂回了书信,说命卢镗卢总兵领着千兵马来援助咱们,咱们也要努力先把粮食救回来,然后跟着卢总兵去消灭倭寇。”
  村民被朱载商慷慨激昂的话说动了,主要是想着有官军支援,愤慨的说:“我们愿意跟着县尊去把粮食救回来。然后跟着官军消灭倭寇。”朱载商听了,非常高兴。然后数了一下一共有一百二十六人,朱载商想了一下发号施令道:“咱们人少就兵分路:一路由张节率领四十二人在白沙乡的后官道上一片树林里埋伏,等着红旗而进,黑旗而退;一路由赵博率领四十二人,在白沙乡的前官道上佯攻,只见黑旗而进,红旗而退;一路由本官率领四十二人,主攻中军。各路到达之后,用烟为信号。”各听命令前去部署。
  朱载商率人去华亭县武器库领武器,都是旧刀,旧剑之类的武器,是之前官军围剿倭寇收缴的。然后朱载商自制一个狼铣,时间紧迫,一路大跑来到被劫现场。现场倭寇有十几个,见董文被倭寇压制,立即让人放烟,这时前面也点起了烟。朱载商立即亮出黑旗,赵博看到黑旗,立马率人冲入战场。只见倭寇有一个人在指挥迎战,这时后面也飘起浓烟,朱载商立即收起黑旗,亮出红旗,赵博看到红旗,下令后退,张节看到红旗开始出击。
  倭寇看到前面交战没多久就退了,心里开始犯疑惑,又看到后面有人杀来。朱载商收起红旗,亮出黑旗,张节下令后退,张节下令前进,倭寇更加疑惑。朱载商命令全部出击,四下杀声冲天,朱载商大叫:“擒贼先擒王,杀了倭寇领头的,咱们就胜利了。”村民听到这句话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冲向倭寇领头,朱载商用狼铣冲向倭寇领头。倭寇领头在乱战中被分尸而死,倭寇们一看领头的死了,也就四散而逃。朱载商让董文带着粮食回华亭县,命令张节统计死了多少倭寇,多少村民。张节回报,说:“经统计倭寇一共死了二十人,村民阵亡了四十七人。”朱载商向村民说:“本官无能,阵亡四十七人才杀死二十名倭寇。”
  有一位村民说:“县尊不必这样,咱们死了四十七人杀了二十名倭寇已经很了不起了。前年只有五十名倭寇便洗劫浙、皖、苏省,攻掠杭、严、徽、宁、太平等州县二十余处,直逼南京城下,横行八十余日,杀死杀伤官兵四五千人,今日县尊以一百二十六名村民杀死二十名倭寇更是大功一件。我等拜服县尊。”村民都下跪拜服朱载商,朱载商让他们起来,朱载商向大家鞠了一下躬说道:“此四十七人,皆我华亭县英雄,在此立起英雄冢,我当上报朝廷为英雄表功,更为诸位请功。”大家都说:“谢县尊。”朱载商跟大家说:“倭寇虽然退去,但是还会回来,诸位愿不愿意跟我一起训练保卫华亭县?”大家异口同声说:“愿意。”
  朱载商回到县衙后,立即拨出银两,在县衙门口,聚集百姓,给牺牲了的村民每家一两银子,又给活下来的英雄每人两银子。百姓看到杀倭寇有丰厚的报酬,都响应参加保卫华亭县的队伍。朱载商一面招募乡勇;一面让刘坤将华亭县城外的百姓全部迁到县城里面,防止倭寇屠村;一面写奏呈,奏呈上写:“华亭知县臣朱载商秉报上官松江府处:嘉靖十五年月初日,下官命人前往上官处借粮,返回时,于白沙乡官道遭倭寇劫粮,下官自募乡勇百二十有六人前往救援,击伤倭寇数十人,击杀倭寇二十有人,阵亡乡勇四十有七人。下官以为,倭寇虽退,必将复来,华亭人少不足自护,下官望府君遣兵来援,下官代华亭父老跪谢府君。万望速来!下官朱载商顿首顿首再拜!”然后命赵博送给松江知府。
  朱载商把赈粮的事情交给刘坤,自己招募乡勇,经过一天的招募,一共招到二百十二人,朱载商让董文和张节来训练他们,朱载商又选了六个人当副将,是:刘佳、陈鑫、李兆阳、何少华、周武和苏琦,苏琦是苏兴国的二儿子。朱载商命令刘佳、李兆阳、何少华和周武各领着十人分别在白沙乡、仙山乡、风泾乡和修竹乡四个方位巡逻,防止倭寇突袭华亭县城。月初五日上午,赵博拿着回信回来了,朱载商打开书信看到上面写着:“松江知府本官告华亭知县朱载商文:本官已将华亭之事上告知胡部堂,胡部堂即遣苏松副总兵俞大猷并兵士五千往援汝处,汝亦当自行守备,切勿失城陷地。本官松江知府方廉下告。”
  朱载商看到俞大猷会来华亭县,欣喜望外。正在高兴之余,周武差人前来报告,说在修竹乡发现大批倭寇,朱载商命令在城外多设陷阱路障。赵博来报方廉差臬司衙门的千户蒋百洲领五百兵马已到县城,朱载商立即去见蒋百洲,说:“将军到此,则我安矣!”蒋百洲道:“方知府下令,命我前来护民,并不出城厮杀,望朱县尊知晓。”朱载商道:“不敢劳烦大驾。”朱载商请蒋百洲率军上城防御,蒋百洲带来火炮四门,炮弹十箱,火铳四十五把以及弓箭、火藜无数,一窝蜂架等多种火器。
  午时,周武回到县衙回报说:“倭寇头目名叫陈东,有一千多人,都是海盗。”朱载商命令城外人都回城防御,在回城路上多设陷阱。朱载商一面派人求援,一面稳住百姓。未时,城外所有乡勇、百姓都回城,紧闭四门,多搬石块、木头、火油等防御装备。申时,陈东率人来到南门,见城门紧闭,大骂道:“尔等且开门请降,别无他事。如若不降,屠城。”乡勇们都有些害怕,朱载商安慰道:“这只是海盗,倭寇咱们都不怕,还怕海盗吗?”
  乡勇都有些鼓舞,但斗志还不是很高。朱载商转身向陈东道:“尔等海盗,不知进退,我今有万余兵马再此,尔等敢应战否?”陈东也有点怕城里有一万兵马,便下令围城。朱载商见他们开始围城,心里也放宽了,命令周武和刘佳领着一百人在北门防御,陈鑫和李兆阳领着一百人在西门防御,何少华和苏琦领着一百人在东门防御,朱载商和蒋百洲领着二百人在南门防御,董文、张节、赵博、刘坤各领五十人在城楼下支援。
  夜半亥时,赵博在西门巡逻,突然被人刺伤,赵博一看地上有一个井口大小的洞,钻出十几个人,赵博与那些人打斗,李兆阳闻声赶来救了赵博,将来人打退。朱载商来了见有洞,便命令用砖头堵住,然后命令赵博上城防御,李兆阳巡逻。子时,陈东突然在南门放火炮攻城,朱载商下令防御,一直打到天亮陈东才下令后退,朱载商命令清点人数,汇报说南门死了七十二人,发现海盗尸体有六十八具,朱载商痛心疾首,暗自哭泣。月初六日辰时,大家战斗了半夜,都撑不住睡着了。朱载商命董文、刘坤和张节分班巡逻。
  一觉睡到未时,也没发生什么事,朱载商命令大家吃饭,就在吃饭的时候,海盗从北门和东门挖洞进来了,朱载商命令防御,又打了一个小时才把海盗打退,清点人数,汇报说死了一百六十八人,杀了海盗七十九人。朱载商想到这是陈东的消极战术,朱载商开始策划打破这种局面。到了晚上酉时,朱载商命令董文、张节和李兆阳率领二百乡勇从西门的洞口出城奇袭海盗,董文一行人来到陈东的营寨前,先让李兆阳率二十人佯攻寨门,随后命张节领一百人突然袭击陈东的粮仓。陈东得知粮仓被烧,心态大崩,命令部下打退张节、李兆阳人等。
  在城里朱载商看到陈东的营寨发生大火,就想到是董文等人烧的,便让蒋百洲立刻出城一举歼灭海盗,但蒋百洲说:“前日已经言明,方知府下令,不许末将出城厮杀。”朱载商厉声道:“此时杀出便可胜利,避城不出唯有灭亡。”蒋百洲又说道:“若有臬司衙门的公文,我立刻出城一战。”朱载商知道蒋百洲也是奉命办事,便以全城官民性命说道:“现今若不出战,陈东缓过神来,孤注一掷,全力攻城,到那时不知要死多少百姓,多少官军。”蒋百洲道:“你只知官民,然违令乃叛国大罪!”朱载商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何况以城中十二万官民性命攸关之时。”蒋百洲想了想,决定出城一战。朱载商命令蒋百洲率二百官军从东门出战,然后向南直取陈东中军,朱载商则率一百官军出南门攻陈东。朱载商又命周武去西门告诉董文,等他们杀退西门海盗,立即前去南门。
  月初七子时,董文等人杀退西门海盗,看到周武,立即去南门陈东中军。这时,朱载商也杀进陈东大寨,用火炮炸陈东大寨。陈东看到朱载商没带多少人,也就放心了,命令出寨攻击朱载商,朱载商对陈东道:“汝已中我之计,尚且不知吗?”陈东道:“汝只有此等人,有何惧哉。”对部下道:“得朱载商首级者,赏千金。”海盗们听到有赏,都疯狂的冲向朱载商。这时董文杀到,可是只有六十多人了,但却是劫后余生的人,异常的勇猛。
  陈东看到他们凶猛的扑上来,便说道:“尔等若是降了我,可免尔等一死。”可是大家异口同声的说:“大丈夫不遇之所为,惟死方休。岂能随便投降!”陈东下令冲杀。就在这危急时刻,突然有大批官军杀到,杀退陈东。朱载商向那将领道:“华亭知县朱载商多谢将军救命之恩,不知将军姓名。”那将军道:“我乃苏松副总兵俞大猷。”朱载商听到俞大猷的名字,立即跪下谢恩,俞大猷在马上行了一下军礼就下令追击陈东溃兵。朱载商也跟着去了,但是因为陈东跑的太快没追上,朱载商请俞大猷到华亭县里休整军队,俞大猷说道:“军旅之人,不敢叨扰乡民。”蒋百洲来向俞大猷汇报这里的事情,俞大猷看了一眼朱载商也就领着兵马离开了。
  朱载商领着人回到城里,就在进城门的时候看到百姓们跪在门口迎接朱载商一行,朱载商立马请他们起来,说道:“海盗已经除去,大家可以放心过日子吧!”百姓们都说:“多谢县尊救我华亭一县百姓。”朱载商道:“食君之禄,当为君分忧。我既为华亭一县之长,则必为乡亲们服务,大家先起来吧!”百姓们起来,夹道迎接朱载商等人回到县衙。朱载商让他们都回各乡村去,蒋百洲也告别回松江府,朱载商坐在正堂上感慨起来道:“好官就是得民心。”然后就睡在了桌上。
  当朱载商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床上,旁边趴着一个女孩,一看原来是张彤睡在了上面,朱载商看到外面还在黑着。朱载商下了床,却惊醒了张彤,朱载商让张彤回房间睡,张彤却说:“哥哥说了让我看着你,不能回房间。”朱载商道:“我没事,你就回去吧!”看到张彤没有回去的意思,朱载商就说:“那你就跟着我到院子里面,吹吹夜风吧。”张彤就跟着朱载商到院子里面。
  朱载商抬头看月亮,只见月亮只漏出半块,想起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词,念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朱载商转过头来,看到张彤那迷妹般的眼神,害羞的转过去了头,然后走回到房间睡觉。
  第二天,即月初八辰时,朱载商醒来,洗漱了一下,想起了张老汉,便去了东厢房。张老汉也是刚起床,看到朱载商就跪在面前,说道:“多谢县尊救老汉一家的命。”朱载商扶起了张老汉,说道:“这是本官应该做的,不必言谢!”然后朱载商看了一眼小孩就走了。来到县衙正堂,刘坤来汇报昨天晚上的死亡人数,说道:“海盗共死亡六百五十九人,乡勇共阵亡一百六十八人,官军阵亡二百七十二人。”朱载商听到这些数字,为之一振。。
  想着:“和平的时候,人命是多么的重要,乱世的时候,人命是多么的卑贱。”然后让刘坤给阵亡家属每户一两银子并十斤粮食,给活着的乡勇每人两银子,刘坤应了一声就去发银子了。朱载商看着这些数字,瘫坐在案前。一直到午时饿了吃午饭,这时候粮食并没有多少了,每天只能吃一顿饭。朱载商就再写了封邮件给方廉,让他再运粮,命董文去送。这时邮差送来邸报,上面有一条写着:朝廷任命俞大猷接替刘远为浙江总兵官。到了下午未时,来了十几个官兵,说是请朱载商去浙直总督署,朱载商留刘坤暂领知县职,并让刘坤在董文回来后告诉他:让他镇守华亭县,自己领着赵博、张节和张彤跟着官兵去浙直总督署。邸报就是古代的新闻报纸。
  浙直总督署设在浙江杭州巡抚署旁边,华亭县离杭州有四百多里,朱载商一行骑着马走了两天就到了。又走了一会儿来到浙直总督署门口,看到俞大猷在门口,朱载商立即下马跪拜说道:“不才朱载商,岂敢劳烦浙江总兵官远迎。”俞大猷道:“汝救了华亭一县百姓,当得起本将军远迎,请起入内吧,胡部堂已等候多时。”朱载商起来跟着俞大猷来到浙直总督署正堂,看到正堂上坐着一位老人,堂下又坐着许多人,俞大猷对着正堂上的老人说道:“启禀胡部堂,华亭知县朱载商已到。”朱载商一听立马跪下说道:“华亭知县臣朱载商拜见胡部堂。”胡宗宪道:“起来吧!赐座。”朱载商起来坐了下去。正是:大战结束未有事,部堂忽唤情意时。未知事情如何,且看下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