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缚龙诀:汉太祖刘邦本纪 / 第四十一章:亡秦者胡也

第四十一章:亡秦者胡也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阿基,听爷爷讲了这么多,感觉如何?”
  雨季来了,时断时续的已经下了十多天了,好畴的田野更加郁郁葱葱,只是空气有点粘稠,衣服穿在身上也是潮乎乎的。陆贾跟他的长孙陆基继续坐在他家后花园的凉亭子上讲述有关汉太祖高皇帝的故事。但陆贾越讲越有点不自信了,他担心这种大俗的风格年轻的孙子不爱听,就停下来,虚心的问道。
  “还行吧,”陆基思忖了一会,回答道,“只是故事的脉络太单调了,一直围绕着高皇帝的脚踪转,就像树木一样没有分叉,显得光秃秃的,缺乏那种宏阔的社会背景和复杂的、多线条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所以,不够精彩,也不够扣人心弦。”
  “哦,你说这方面哟,”听陆基这么说,陆贾反而坦然了,捻须微笑道,“什么样故事载体完全取决于故事主人公的生活背景。换句话说,这个时候的汉太祖其实还没有真正的步入历史舞台,他的活动轨迹还没有跟他那个时代的脉动相合拍,所以,也就没办法放大他的背景画面,只能跟着他的屁股转了。不过,现在不一样了——”
  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必须把目光从刘邦身上挪开,转到直接影响他后来命运的帝都咸阳。
  大秦帝国,咸阳。
  方士卢生从海外风尘仆仆的回来了。卢生名敖,故燕国人,受诏寻访传说中的羡门、高誓,为始皇帝求长生不死之药。这次卢生漂洋过海,虽说不死之药没有找到,但他得到了一本奇书,里面的一句话让他很是震惊。见到始皇帝后,卢生就把那句话指给始皇帝看。
  “‘亡秦者胡也。’难道说我大秦要亡于北方的胡人么?”
  始皇帝看后也是大惊,看着卢生问道。
  “陛下,我看是这个理。”
  卢生答道。这事非同小可,一贯鬼迷心窍的始皇帝轻慢不得,就诏令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然后征天下民夫、罪囚、贾人子、游民,赘婿修长城以阻之,勿令胡人匈奴南下。
  天下骚动。
  尽管国家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但至少暂时对泗水亭长刘邦和他的家人们一来说倒也没有多大的影响。不但如此,因为有吕雉里外一把手,再加上刘邦亭长的薪水,刘邦的小日子虽不大富大贵,倒也滋润快活。
  但终究还是出事了。
  刘邦的好哥们夏侯婴因为工作出色,已经试补为县吏。可能他们之间的关系太好了,所以,在一起的时候很容易混淆分际,结果,没大没小的刘邦有次酒后发疯误伤了夏侯婴。秦律严禁私斗,有不爽刘邦为人的陈二侉子见机会来了,写了一份状子,告诉刘邦故意伤人。
  “没有、没有,绝对没有这种事。”
  公堂之上,刘邦竭力否认。夏侯婴也在县令面前为刘邦作证没有伤他。陈二侉子不服,找到了目击证人,案子复审,夏侯婴犯了伪证罪而被关押了一年多,鞭打数百,好在终是把刘邦给开脱了。
  这样的重罚本来是老刘该受的,刘邦对夏侯婴的仗义感念在心。
  郁闷的刘邦无所事事,就指派手下的役卒丁大牙到薛地学习编织竹皮材质的帽子,丁大牙学成归来后也教会了刘邦,刘邦就为自己编织了一顶帽子,高七寸,广三寸,上平如板,刘邦特别中意,一直戴在头上,就是后来贵为汉家天子了也没舍得撇弃,这就是被后世称为“刘氏冠”的竹皮帽了。
  冬去春来,又是一年过去了。
  田里的麦子熟了。
  抢收小麦是一年当中需要紧赶慢赶的繁忙季节。家里忙,刘邦到县里请了半个月的假,回来帮着妻子收割麦子。大清早起来一直忙到中午,吕雉累得腰都要断了。头顶上的太阳热辣辣的,吕雉来到地头的树荫下喝点水,顺便休息一会。屁股刚坐下来,就从东边走过来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也被日头晒得满头的汗,看见吕雉那里有水,就走过来,请求道:
  “夫人在收麦啊,你罐子里水能不能让老夫喝一口。”
  “一口凉水算啥,老先生尽管喝,我这里还有饼,请吃。”
  看着老人父亲一样的年纪,吕雉心生怜悯,笑着说道。老人没有客气,坐下来,拿过瓦罐和饼,一边吃一边喝。等吃足喝饱了,老人精神了不少。
  “谢谢好心的夫人。”
  老人说道,这才有机会仔细的看了吕雉一眼,接着惊讶道:“夫人天下贵人也。”
  “是吗?”
  听老如此奉承,吕雉也很高兴,毕竟老爹就精于此道,自己少不得早就被熏染得不像样子了。吕雉把正在树荫下熟睡的一双儿女也叫起来,让老人给相相。老人首先相了儿子刘盈,对吕雉肯定的说道:“夫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
  吕雉再次请求相相女儿刘乐,老头告诉吕雉,女孩儿家也是个贵人,说罢,便告辞离去。那个时候,刘邦正把收割的小麦挑到家里,等转回来,老人已经离开了。吕雉把刚才的事给他说了一遍,刘邦赶紧问道:“老人家走多远了?”
  “不远,最多也就一里多地。”
  吕雉把老人走的方向指给刘邦,刘邦放下扁担就追了过去。果然,没多久就追上了踯躅前行的老人。
  “老先生请留步。”
  刘邦在后面喊道。老人停下来,等刘邦走近了,仔细的看着他,恭贺道:“刚才所相的夫人、小儿皆似君,君相贵不可言。”
  刘邦笑道:“诚如老先生所言,刘某不敢忘德。”
  “君然诺,只是小老儿怕没这个福气哟!”
  说完,老人飘然离去。
  刘邦真的没有忘记对老人的承诺。当预言成真,当刘邦也有能力和时间派人寻找老人,可是,老人已经不知所踪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