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我彼得三世,鹅国六边形皇帝 / 第七十一章 狂喜加倍!

第七十一章 狂喜加倍!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索菲娅跟随父母动身赶往柏林。
  
  腓特烈从父亲手中继承下来的普鲁士只是一个面积不大,人口稀疏,自然资源有限的小国,而且国土七零八落地分散在沿莱茵河至波罗的海沿线。
  
  勃兰登堡这个选帝侯国就坐落在普鲁士正中心,当时柏林还是其首府。
  
  在王国东面,东普鲁士省与王国之间横亘着波兰王国一段狭长的领土。
  
  在西面,莱茵河沿岸、威斯特伐利亚地区、东弗里西亚地区,以及北海沿岸分布着一系列孤零零的领土。
  
  这个国家虽然存在着国土分散的缺陷,但是腓特烈二世却拥有着强大的武器——
  
  普鲁士军队,一支由精兵强将组成的精英部队。
  
  这支部队拥有8.3万名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士兵、一批出色的指挥官,以及先进的武器装备。
  
  腓特烈二世意图凭借着普鲁士强大的军事力员来解决其国土分布上的问题。
  
  很快他就得到了机会。
  
  1740年,在他继位五个月后,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奥地利的查理六世突然谢世,奥地利的王位落入了查理六世23岁的长女玛丽亚·特蕾莎手中。
  
  腓特烈立即召集将领,决定要把哈布斯堡王朝治下最富有的地区之一,西里西亚纳入自己的版图。
  
  虽然他曾经庄严地宣誓承认特蕾莎拥有对哈布斯堡王朝治下所有领土的统治权,但是誓言根本无法束缚他的手脚。
  
  西里西亚就在家门口,农业与工业又都非常发达,而且居民中大量的新教教徒将会成为他的弹丸小国的有利补充。
  
  然而,在开战前踌躇满志的腓特烈没预料到一个情况。
  
  玛丽亚·特蕾莎,奥地利的公主,匈牙利的王后,她生有一双蓝色的眼睛,一头金色的秀发,这副洋娃娃般的美貌极具有迷惑性。
  
  重负之下,她竭力让自己显露出不同寻常的平静,一些旁观者甚至断言她有些愚蠢。
  
  然而这些人都看错了。
  
  这个女人不仅有头脑,而且勇敢坚韧。
  
  腓特烈发起进攻,占领西里西亚的时候维也纳上上下下都被吓得目瞪口呆,只有玛丽亚·特蕾莎没有被吓倒。
  
  尽管已临近分挽期,玛丽亚·特蕾莎仍旧凭借着盛怒之下爆发出来的力气作出了反应。
  
  她筹集资金,动员军队,鼓舞起臣民的士气,与此同时还生下了约瑟夫。
  
  初出茅庐的妙龄女子顽强抵抗,坚决不放弃国土的态度令腓特烈大吃一惊,这根本不是他以前认识的那个弱不禁风,柔弱不堪的小女孩。
  
  更令他惊讶的是到了四月份,一支奥地利军队翻过波希米亚的崇山峻岭,重又攻入西里西亚地区。
  
  普鲁士人再一次击退了奥地利军队。
  
  在随后一段短暂的和平时期腓特烈控制了西里西亚绵延1.4万英里范围内肥沃的农产区、富饶的矿脉、繁荣的城镇,及其多达150万的人口。
  
  新增的人口中大部分为信奉新教的日尔曼人,加上腓特烈继位时国内原有的人口,普鲁士王国的人口达到了400万。
  
  然而腓特烈的劫掠也让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玛丽亚·特雷莎认为自己对继承的哈布斯堡王朝肩负有神圣的职责,腓特烈的侵略战争激起了玛丽亚·特蕾莎对他一生的仇恨,让普鲁士与奥地利陷入了漫长的敌对状态。
  
  并且腓特烈还将自己置于了危险的境地。
  
  普鲁士一直是个小国,国土四分五裂,日益增强的国力让那些强大的邻居们感到了不安。
  
  两个国土面积大于普鲁士,实际国力也强于普眢士的帝国都有可能成为它的敌人。
  
  这两个国家一个是怒火中烧的玛丽亚·特蕾莎统治下的奥地利,另一个是国土蔓延在普鲁士东部及北部一望无际的俄国。
  
  这个帝国的统治者是伊丽莎白女皇。
  
  面对着这种状况,对腓特烈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谋求俄国的友谊,或者说至少让其保持中立。
  
  腓特烈记得父亲在临终时提醒他要牢记的一条原则——
  
  “同俄罗斯开战,失大于得。”
  
  眼下,腓特烈还无法确定伊丽莎白女皇将作何选择。
  
  因为登基后不久伊丽莎白女皇就任命了敌视普鲁士的阿列克谢·别斯杜捷夫·柳明伯爵为新的枢密院副总理大臣,和沃伦佐夫一起总领国务。
  
  腓特烈很清楚别斯杜捷夫的态度,他相信在自己与伊丽莎白女皇的外交斡旋中只有这位副总理大臣这么一个障碍。
  
  这个障碍不得不被除掉。
  
  深思熟虑之后腓特烈断定,如果自己能协助俄罗斯女皇为她的侄子甄选新娘的话,那么两国之间在外交方面存在的不少棘手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而一年前,普鲁士驻圣彼得堡大使向他报告说,别斯杜捷夫正在向伊丽莎白建议,希望她选择萨克森选帝侯兼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三世的女儿玛丽安公主。
  
  如果这个计划实现,那么这门婚事将成为副总理大臣构筑反普鲁士联盟外交政策中一枚至关重要的棋子。
  
  腓特烈一心想要阻止伊丽莎白同萨克森选帝侯联姻,而此时此刻,伊丽莎白女皇选了索菲娅去参选皇储妃,无疑令腓特烈狂喜。
  
  腓特烈不希望给女皇留下片刻迟疑的功夫。
  
  他急切地想要见到来自安哈尔特的泽布斯特家族,以便做一些小小的安排。
  
  一到柏林,因为女儿没有像样衣服的原因,约翰娜只身前往王宫。
  
  在一番秘密交谈后,约翰娜也狂喜。
  
  按照腓特烈的计划,约翰娜将担任普鲁士在圣彼得堡的非官方特使。
  
  腓特烈将别斯杜捷夫的为人及其实施的政策对约翰娜详细地解释了一番。
  
  他特别强调,作为普鲁士不共戴天的仇敌,这位枢密大臣会利用权力想方设法阻挠索菲娅和彼得的这门婚事。
  
  普鲁士国王还宣称,即便没有其他理由,约翰娜也应该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而努力削弱别斯杜捷夫的权势。
  
  他轻而易举地激发了约翰娜的热情,秘密任务让约翰娜兴奋极了。
  
  她成了一场至关重要的外交活动的核心人物,这场外交旨在推翻俄罗斯帝国的副总理大臣。
  
  她那位真诚而迂腐的丈夫告诫过她不要参与政治,然而此刻约翰娜将一切都抛之脑后了。
  
  她甚至忘记了此行真正的任务只在于护送女儿前往俄罗斯。
  
  星期五,索菲娅同父母一道由四架马车组成的轻便车队送离了柏林。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