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三日之后,阮家少爷神志渐渐清醒,下人给换了一身男装扮相,少爷看看镜子里的自己,垂下眼帘倒也没说什么。自那场大病之后,素来活泼的少爷性情大变,整日也不见得一个笑模样儿,少言寡语,眼神也变得沉稳。王爷夫人为了堵住坊间传闻,就说自家少爷自打出生因为八字不好送到灵山,由高僧抚养方可成人,因此从不曾被世人知晓。自幼只有法名,不曾取名。这些日少爷听闻同胞手足病逝,特地回来奔丧,但是众人也就在祭典当日见过一面,之后少爷就不曾路面。众人背后都道这少爷不愧是自幼在庙里成长,人情淡薄,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少爷回来,王爷夫人也唤他作阮玉。大家都说是因为老爷夫人思念爱女心切,想至少在世间给爱女存个名字,恰巧少爷也不曾取名,就这么叫着了。至于坊间对这少爷是否为亲生倒是没有什么谣言流传,都说少爷和小姐竟是一个模子里刻的一般。
唐肃听闻王府少爷的存在之后,心里一直想见见。那日去王府拜访,王爷亲自接待。唐肃提到想见少爷,王爷笑着推辞说少爷在你小时候来王府玩之前就送走了,他这些天为了丧事操劳甚是疲惫,让他歇歇罢。唐肃一想倒也是这么个理儿,二人也不认识,也不知能不能聊得来,想见这少爷也不过是听说他长得和自己旧日喜欢的妹妹十分相似罢了。万一自己见他思念旧人,再失了礼数也不妥帖。于是起身,对王爷深施一礼,转身告辞。
停灵七七四十九天,送走了“千金”,阮玉又在家修整数日,体力精力都养好了,忽的这天跟下人说要出趟远门儿,想游历山水。下人通禀老爷夫人,二老又是高兴又是担心,高兴的是少爷终于有了游玩之兴,担心又怕少爷走太远。少爷出门,两位随从陪伴。行走数月,来到了帝京之都的御设广宣院。想起自己幼年时哭着喊着要学戏闹到离家出走,低下头笑了笑。一晃十年,世间风气早已不同。十年前世风尚文,家家孩童送入书堂为了考取功名。自从这广宣院开设,家家孩童四处拜师学艺,凡能歌舞者多被收入广宣院,资质优者出人头地,被世人崇拜。世人流传在这广宣院,有两位高人。如若得到他们的指点便可得道升仙,位列仙班,这让许多人削尖了脑袋,爬也要爬进这广宣院。广宣院就好似以前灵山一般热闹,而且世人都觉得广宣院比那个灵山靠谱多了,去灵山求仙,看不见摸不着,每日祈祷全靠意念。人都相信只要按照广宣院的规则一点一点往上升,终有一天能够位列仙班,享受无上荣耀。
一步迈进广宣院,抬眼金碧辉煌,门楣之上御赐镶金乌木匾额上篆着五个金字儿:御赐广宣院。也不知是神鬼指示,阮玉觉得这就是他安身立命的地方。门外跟着的那两个下人万不敢进来,阮玉转回身站在门里对门外的两个下人说:你们回吧,告诉老爷夫人,我就在这儿安身立命了,也不必来寻我。下人在门口犹豫着,想着回家了没办法和老爷夫人交差。阮玉看出来了,让下人呈上纸笔写下家书一封,信上说勿要责怪下人,我主意已定。
下人拿了书信,回府见了老爷夫人。老爷夫人不见少爷回来,只有一封书信,又听说少爷去当了戏子,老爷是气得咬牙切齿又无可奈何,长叹一声“世风日下啊世风日下!”那广宣院在最最繁华,最最富贵的帝京之都,想要在那样的地方安身立命,谈何容易。先不提立命,就是安身又何尝容易,怎么少爷孤身一人偏偏就选在那里,还去当一个什么戏子。那戏子在以往都是什么东西,下九流的东西谁看得起?现在怎么突然就富贵起来了?是本王老了,是本王老了啊。老王爷想到此处,老泪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