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我激活了月光宝盒 / 第0011章 孙子长大了

第0011章 孙子长大了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这座院子,最初是刘三江太爷爷修建的。
  再后来,他爷爷又花重金重新整体修缮了一番,也就成了整个苍南县最好的老宅子。
  本来是三进三出的院子,最北边的后罩房在前些年失火了,被烧得一干二净,只剩下一堆破砖头。
  在解放前,他太爷爷家就是当地有名的乡贤,在当地的口碑极好。
  他爷爷下过南洋留学,后来学成回国,去了商海市。
  在那个战乱年代,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敏锐的商业头脑,在商海市外滩的金融圈闯出了一番事业。
  那个年代的成功人士,三妻五妾很常见,他爷爷还算低调,也就娶了四房老婆。
  大老婆,也就是刘三江这位大奶奶,是很小的时候,在老家门定下的娃娃亲,门当户对,给他爷爷生下两男两女。大伯在兰陵农场当生产队长,二伯在苍南县城安了家,两位姑姑都嫁到了外地。
  二老婆,是刘三江的亲奶奶,一位从燕京学堂毕业的进步女学生,给他爷爷生下一男婴就撒手人寰。这个男婴也就刘三江的父亲。
  三老婆,一位大资本家的女儿,自小长在商海滩的名媛佳丽,无子嗣,已经于十年前去世。
  四老婆,一位南洋巨富的千金,她本人一直待在南洋,没来过大陆。刘三江只听大奶奶提过,这位四奶奶现在住在香江。
  亲奶奶去世的早,大奶奶将刘三江的父亲视如己出,一手抚养长大。
  建国后,颁布的《结婚法》,明文规定了‘一夫一妻制’。
  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
  像他爷爷这种,在解放前就已经形成一夫多妻的家庭,提倡保留一位妻子,其他的妻妾可以改嫁。
  提倡这个词,在历史上一直都很魔幻。
  往往在向基层执行的时候,提倡就与必须、一定、全部等强制性的词汇,具有了相同的含义。
  他爷爷打算响应号召,分家,分财产,解除婚姻关系。
  可他爷爷的四位老婆,好像事先约好,都没有接受这一提倡。她们认为分开住可以,但都不承认分家,更不用说离婚,死都不同意。
  按照年龄,他父亲排行老三,于是大奶奶给刘三江起了一个乳名——仨的儿子,简称仨儿。
  “嗯!我回来了,大奶奶!”
  刘三江推开门,进了房间。
  整个倒座房分里外两间,大奶奶拄着拐杖,颤巍巍地从里间走了出来。
  见刘三江进来了,上前十分宠溺地摸了摸他的脑袋。
  这个动作很熟悉,勾起了刘三江的埋在心底的记忆,想起了他穿越前的奶奶。
  那时候,他才四、五岁,奶奶还健在。
  九几年的东北,突然一夜之间,好多人都下岗了,包括他父母在内。
  没工作,在城里生活的居民,吃饭也成了问题。
  好在刘三江的户口落在了农村,还有一块农田,一家三口也就回了老家。
  只记得那时,父母一碰面就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吵得不可开交,而且越吵越凶,甚至动起了手。
  摔盆子摔碗,成了家常便饭。
  每次这样,小刘三江就会被吓得哇哇大哭,然后跑到了奶奶家的床上,钻进被窝里躲起来。
  奶奶总会慈祥地抚摸着他的小脑袋,嘴里还念叨着,“呼噜呼噜毛,吓不着!……”
  这句话就像是一首摇篮曲,抚平了他幼小心灵中的恐惧,让他安然入睡。
  每个人成长过程都会有一位超级英雄出现,刘三江的超级英雄,就是他的奶奶。
  “长大了,我一定给奶奶买好吃的!”
  一个小小的愿望,在刘三江心底埋下了种子
  可没等他长大成人,奶奶就得了肝癌去世了。
  想到这,刘三江鼻头有些发酸,眼睛也湿润了。
  大奶奶见他的眼睛发红,便问:“仨儿,你是不是在外面被人家欺负了!”
  “大奶奶,没有!”刘三江抹抹眼泪,“刚才眼睛里不小心进了沙子。”
  “要是人家欺负你,你就跟我说,我去给你撑腰!”
  大奶奶忿忿不平,用拐杖敲狠狠打着地面,脸上带着坚毅的表情,仿佛在说,谁敢欺负我孙子,我就打断他的狗腿。
  刘三江赶紧扶着这位老太太坐下,“大奶奶,你放心吧!就我这身板,不欺负他们就算好了,他们哪敢欺负我!”
  大奶奶被逗笑了,“我们家仨儿长大了!”
  “大奶奶,你看我拿来了什么?”刘三江从挎包里拿出红糖和细粮票。
  “红糖!细粮票!”大奶奶接过来,很是欢喜,“今天晚上我给你蒸红糖馒头!”
  就在这时,苏晴在门外喊道:“刘三江?”
  “哟!差点忘了!”刘三江猛地一拍大腿,“大奶奶,我一个朋友来咱们家了,我出去接她。”
  说完,他赶紧跑了出去。
  大奶奶也听出了门外是一位女娃,看着孙子猴急的身影,笑着摇摇头,“前些年只知道上树掏鸟蛋,下河摸鱼虾,现在知道往家领女娃娃了!我这孙子,真的长大了!”
  刘三江跑了出来,就看到苏晴噘着小嘴,满脸写着不开心。
  赶紧道歉,“苏晴,对不起!我好久没回家了……”
  苏晴这次真生气了,“刘三江,这一天让我等你三次了!”
  “保证,下次不敢了!咱们进屋!”
  “哼!”苏晴将两个麻花辫甩在身后,“没有下次了!”
  大奶奶扶着门框,看着两位小年轻吵嘴,笑着问道,“仨儿,这是谁啊?”
  “大奶奶,她叫苏晴,我刚认识的朋友!”刘三江介绍道。
  “奶奶,您好!”苏晴笑着打了声招呼。
  大奶奶看着苏晴,很是满意,招招手,“快进屋!外面冷!”
  就在此时,从大院垂花门走出来一位中年大妈,也不打招呼,进朝卫生间走去。
  苏晴疑惑地望向刘三江,似乎是在问,她是你家里的人?
  刘三江摇摇头,从记忆检索得知,这人是郝大妈,不是自家亲人。
  两进两出的刘氏老宅,总共住着四户不同姓氏的人家。
  坐北朝南的正房,面积又大,采光又好,是刘氏老宅最好的房间,被这位郝大妈一家占据着。
  东厢房,几次与正房,是从外地调来的干部陈副主任一家住着。
  西厢房,和东厢房差不多,是刘三江以前的邻居李叔一家住着。
  身为刘家人,大奶奶和刘三江却住在前院的倒座房。
  把这些房间换成现在的建筑名词,郝大妈一家住的是主卧,陈副主任一家、李叔一家分别住的是两间次卧,而作为老宅的主人,大奶奶和刘三江住在客卧、保姆间。
  让外人听了,绝对感到不可思议。
  可是前些年,发生了好多事情,让这些不可能成了可能。
  ……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吹神 夜的命名术 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