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乱世,我来也! / 廿九章 扬帆起航

廿九章 扬帆起航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张豪是一个敢想敢干的行动派人物。
  他打算打造一艘船,不需要太大,只要能够装下他们一行七人和部分货物就足够了。
  于是,次日清晨天光刚刚放明,张豪便拖起自己的两位兄弟,背上斧头上山砍树。他们找到了一片郁郁葱葱的铁杉树林。
  这些大树基本上都需要二人合抱才能围住,单独一棵砍下来就可以雕刻出来一艘独木舟。但张豪想要造的船可不是什么独木舟,而是一条能够在长江大河里劈波逐浪的商船。
  他们人齐心协力挥舞斧头终于将十数棵大树伐倒。然后顺着山坡将大树推至河滩边上。
  之后张豪便将自己心中早已绘制好的造船蓝图在河滩上用树枝给陈俊和朱虤二人又描绘了一遍。并且仔细讲解每一处需要注意的细节。
  接下来兄弟人便将一个个大木楔子钉入巨木,挥舞着巨大的木槌,将一根根树干劈开。
  树干劈开后,张豪等人再用斧头将进行第二步工序处理;最后用刨子一点一点的刨平整。
  此后的五天之中,他们一直在重复着相同的工作,逐渐的将十几棵巨型铁杉树变成了一块块两寸厚薄的木板。
  刚刚分割好的木板还不能直接拿来造船,必须经过反复的浸泡和风干,让树干中的水分逐渐降低到两成左右才行。
  因此在等待树木风干的过程中,张豪他们几人便开始准备起造船f所需的其他物资来。比如说船身上的铆钉,填塞木板缝隙的丝麻和熟石灰,以及防止木板腐烂的桐油。
  这些东西虽然没有现成可用的,但身处在此宝山之中又怎会难倒咱们动手小达人张大仙呢!
  石灰就用山上现成采集的石灰石烧制,再挖了一个大坑,引入山泉,让生石灰跟泉水反应,慢慢变成熟石灰。
  而熟制石灰过程中散发出来的热量也没有浪费。
  张豪等人在朱母指导下学会了编制竹席,一张巨大的席子上面堆满了野麻枝干,直接架放在石灰坑上蒸制。石灰坑内也有劈开捣烂的竹竿和丝麻。
  如此这般,既可以将发酵好的熟石灰和丝麻用来填塞木船缝隙,同时还可以今后用来造纸。
  弄完这些东西后,一家七口人兵分两路。
  一路由朱母和吴月带领黄申、黄琳两个小家伙进树林去找寻制作桐油的原材料,桐树果。
  另一路人马则是张豪他们兄弟个,负责搭建一个简单原始的榨油作坊。
  兄弟人先是找到一颗需要两人才能合抱的大树。
  然后将大树掐头去尾,留下中间大约两丈左右的部分。
  接着用斧头和凿子凿出榫卯,利用榫卯结构将这根巨木固定在距离地面一尺半的木架子上。
  忙完这些初步准备工作之后,便是比较细致的木匠活儿了。
  张豪在两位兄弟的协助下先是做了一个长一丈五尺,宽尺的木槽,并且在木槽尾端还开了用来导流的小孔。这个东西是用来今后接取桐油的器物。
  用过午餐,稍事休息后;张豪与朱虤一人举凿子,一人抡大锤,在这根粗壮的树干上开凿出来一条四指宽的缝隙,然后再沿着缝隙将木头里面凿空,形成一个木质的圆筒。
  这是一项极费功夫的活计,对于耐心和手上的技艺都有很高的要求。
  忙完木匠活儿之后,哥仨又开始干铁匠活儿。
  将蓝铁矿炼制出来的生铁打造成一个个两尺方圆的铁箍。
  此外就是几千枚长短不一,大大小小的铁钉,这些都是用于固定船板和船身的重要物件。
  准备好了灰腻子,丝麻絮和铁钉之后;张豪等人便准备开始榨取桐油的工作。
  他们先是将吴月等人采回来的桐油果碾碎,然后再将渣滓用稻草和铁箍扎成一个个两尺大小,指厚薄的圆饼。随后将一个个圆饼从榨油器的缝隙里侧着塞进去,并且排列整齐。最后塞上硕大的木楔子。
  朱虤对着双手吐了两口吐沫,抡起大锤便砸了下去。
  随着大锤的一次次挥舞,桐油顺着榨油器的缝隙一滴一滴的掉落下来,滴在下方那个硕大的木槽中。
  终于,造船f所需的最重要的一项原材料也凑齐了。
  尽管每天张豪等人都累得精疲力竭,但是大家却乐此不疲。
  因为大家知道,一旦木船造好后,便是他们脱离困境,回归繁华市井的时刻。
  又过了将近一个月左右,各种造船f所需的材料都准备齐备了。
  河滩上的木材也风干的差不多了。
  于是在张豪的指挥下,众人开始为船只铺设龙骨
  张豪选择了一根看上去最为笔直的铁杉木作为整条船的主龙骨。然后再沿着主龙骨两侧将一根根弯曲成型的侧龙骨给安装上去。
  这部分的结构全部都运用了华夏上古先贤流传下来的榫卯结构,没有用到一个铁钉。
  当船身主龙骨成型之后,张豪等人便开始拼接船身的木板。
  当然最初也是利用传统的榫卯工艺,使得一块块船板紧紧相扣。
  完成这道工序之后,张豪和朱虤便分头将此前早已准备好的铁钉一根根的钉入船板。然后再让吴月和黄琳他们几个身轻如燕的小个子爬在船身上将一团团混合了熟石灰的麻线塞入船板的缝隙里。
  经过反复检查后,再从船身外面塞一层灰腻子和麻线。
  待到腻子干透后,几个人纷纷拿起刷子,人手拎着一个装满了桐油的陶罐,沿着船身上下,里里外外,仔仔细细的刷起了桐油。
  给船身刷完桐油后,张豪吩咐众人进入下一步工序。开始根据船身的横截面大小裁锯水密舱隔板。
  水密舱隔板锯好后,张豪命众人先单独给一块块隔板填塞麻线灰腻子,刷上桐油风干。待到船身和水密舱隔板都自然晾干后,再将二者仔细用榫卯工艺和铆钉装配在一起。
  如此经过将近两个多月的辛勤劳动,这艘丈多长的商船终于有了一点船只的样子。
  此后的一个多月时间内张豪他们个壮劳力的工作便是搭建船体上方的舱室。而吴月和黄琳、黄申两个小家伙则给朱虤母亲打下手,织造一块巨大的麻布风帆。
  船体舱室搭建完毕后,便是最为重要的安装船舵和桅杆的工作。
  张豪设计的这艘船不是华夏历代常见的平底沙船,整体上来看更像是阿拉伯和地中海沿岸的那种穿浪体快帆船。
  他给整条船设计了根挂帆的桅杆。
  船身中间一根两丈高的桅杆用来挂主帆,船尾有一根一丈五尺左右的桅杆用来挂副帆,最特别的是他在船首还设计了一个一丈左右的桅杆用来挂一面斜帆。
  船只建造完毕后并不能直接下水扬帆远航,必须还得进行水密性检测和最后的修正调试,并且等待整条船上的桐油和灰腻子彻底风干。
  在此期间,张豪等人开始着手准备运送至江陵贩卖的商品。
  因此这些等待的日子里,整个山谷愈加的忙碌起来。
  吴月跟黄申、黄琳负责烧制陶器。
  朱母负责制造竹纸和纺织麻布。
  张豪负责跟朱虤一起采矿炼铁,打制农具和一些特殊的小玩意儿。
  陈俊负责从盐井里打捞卤水煮盐。
  日子便在这样一天天的忙碌中过去了。
  终于,张豪夜观天象找了一个风和日丽晴空万里的日子决定将船下水试航。
  众人都兴奋不已,但为了安全起见;第一次试航只有张豪、陈俊、朱虤人上船。
  张豪站在船上高高举起右手,然后重重的挥下,高声喝道:“下水!”
  朱虤得令高举木槌一锤定音,敲掉支撑船体的木楔子。
  整条船缓缓的滑向江水中。
  朱虤紧忙扔下大锤,一个虎扑便跃上了船尾。
  然后,陈俊和朱虤在张豪的指挥下缓缓地升起船帆。
  呼呼的风声,从人耳边吹过。
  船只借助风力越走越快,犹如脱缰野马一般向下游冲去。
  张豪根据风速粗略估算,这条船的航速大概在十二节左右。。
  这还不是完全顺风顺水的情况下,若是满帆顺风顺水的话估计达到十五节也是有可能的。
  这个速度绝对可以超越眼下华夏大地江河中f所有的船只。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