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织女座 / 第六章 高空猜想

第六章 高空猜想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林鸿并没有和王成坐一张飞机,他坐的是据说一张新研发的大型军用运输机,一条轮胎与王成来时坐的小汽车都差不多大,本以为上边还有其他要前往西北的科学家们,上去发现座位上空空如也只有一名大校,宽大的墨镜遮住了他大半张脸,看不清楚长什么样子。
  “王院士,你好,我叫何飞。”
  简单的寒暄几句,何飞将王成固定在座位上,然后坐到了对面,低头看着手里的蓝色文件夹,此时几公里外的塔台上,调度中心的通信广播响起。
  “塔台,塔台!!这里是023,我的右架油泵压力异常,请求停止起飞,完毕。”
  “塔台收到,原地待命,机组人员会赶往现场,等候命令!”
  “023收到,完毕!”
  透过机窗王成看见一队人员聚在机翼右边,对着打开防护罩的机翼指指点点
  “飞机没事吧?”
  王成朝对面的何飞问,却不想吃了个哑巴羹,别说回答了,何飞甚至连头都没抬,王成识趣的坐着,开始整理这几天获得的信息,但没想到的是一闭上眼睛就想起晚上做的梦,那个有着完全相同背面的自己就这样站在灯光下注视着自己。
  那种诡异的感觉让王成感到很不舒服,倒也不是害怕,就是不舒服。
  约摸过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王成听到了来自机舱外巨大的发动机轰鸣声,感受到了身子逐渐被压向右后边的体感;机身在掉头准备起飞,轰鸣声变得越来越大,很快从厚重逐渐变得尖锐,强烈的震动从椅子传遍全身,窗外的景物飞速向后方倒退,王成双手用力捂住了耳朵,何飞见状上前给他套上了战术耳塞,缓解了他的不适感;没多久,一股巨大的力量将王成向右边扯去,这种拉扯感让王成感觉超过了自己所坐过的所有类型的民航飞机,人也感觉到了中心的侧倾,整个超重的过程持续了大概有三十秒,随之而来的是耳鸣和闷重感,王成很佩服何飞,从飞机起飞到现在,他一直这样坐着,甚至连安全带就没系,眼睛从没离开过蓝色文件夹,除了给王成套上耳塞的那几秒钟,这种淡定让王成莫名的有安全感。
  十分钟后王成的耳鸣和闷重感才减轻,可以正常的思考和移动,何飞这时候也放下了文件夹。
  “王院士,听得见我说话吗?”何飞边说边指了指自己的耳朵,王成看见他嘴边多了个黑色的麦克风。
  “能说话吗?我们现在离地面超过了一万米,有没有不舒服的感觉?”
  王成摇头,指了指旁边空余的位置说:“其他人呢?”
  “请你适当增加音量,你可以调整麦克风的位置!”
  “我说——其他人呢?只有我吗?”
  “在一个小时之前就已经乘坐另一架军机离开了。”
  “单独这是要干什么?!”
  “等会儿会有人跟你说,你要去那儿……”
  何飞指了指自己左边被封闭的地方,又指了指自己的耳朵:“为了保证通话质量,你需要戴着耳机,没问题吧?”
  王成回了一个“可以”的手势,接着耳机里的声音就此断开,他只看见何飞又对着麦克风说了几声,但他根本听不见再说什么,只有机舱内的嗡嗡声;他被带入了隔壁的隔断机舱,虽然他没坐过军机,但是他看得出来这间机舱是额外增加改造出来的,他不觉得军用运输机会有这样的结构,窗户和舱壁被一种灰色的不明材料遮挡,估计是吸音板,因为在这里飞行的噪声减弱了大半,机舱中左右各留了两排共八个座位,中间固定着一台摄影机。
  舱门被何飞关上,几秒后王成的耳罩里传来电流的滋滋声:“王院士,能听得到吗?”
  “可以,但请问这是要做什么?”王成朝旁边指了指。
  “请你坐到你右边的座位上。”王成照做,但他很不喜欢这种感觉,跟被审问一样,一切都很莫名其妙。
  “请谅解,王院士,接下来的谈话会被记录,记录的内容会被公开在未来的讨论小组上。”
  “既然能被公开,为什么还要这样?让我去现场参与不就可以了吗?”
  “出于一些原因,这段内容将会在你到达以后就要被参与讨论,你不用参加关于包含现在将会发生记录的内容地讨论,你有其他的工作。”耳机那边耐心的解释着,王成朝摄像机抬手示意,“行吧,那我们开始吧!”
  高空谈话(一)
  耳机:昨天,也就是6月12日下午四点,你和工作小组的林鸿是不是有过一段时间的对话?
  王成:是,他问我对这次外星事件有什么想法?
  耳机:请你复述一遍你们的对话内容,请尽可能的详细。
  王成感到很奇怪,但还是说了出来:我认为这次外星事件奇怪在这么几个地方,第一,强电磁辐射信号的出现;理由是可以进行星际穿越的高等级文明,却出现了与之文明等级不相对应的电磁信号,当然这里指的是微波通讯信号,我相信你们也认为那是一种通信波,而这不符合该文明的现有特点;以地球为例子,现在高能电磁微波的使用范围已经很窄了,这里我想先说明的一点是我所说的高能微波是指前不久科学研讨会上新提出的频率超过100千兆赫兹的微波,随着更先进的通讯技术的发展电磁通讯终将会被淘汰,这是科技与时代的选择!书信被无线电取代,而无线电又被更先进的微波通讯技术取代,发展到星际文明,微波通信是无法满足跨天文单位的有效通讯的,所以我才觉得很怪;第二,被擦掉的黑幕,为何会出现在冥王星轨道附近?为什么不出现在地球或者木星旁边,或者干脆直接出现在太阳旁边?偏偏要出现在隔了那么远的地方?第三,为什么偏偏选择太阳系?以上就是我和林动的对话内容。
  耳机里声音静默了几秒,后边换了另一个人的声音:请你说出第二个猜想的理由
  王成:理由很简单,坐标定位的问题,当然我是以人类的角度去推测;首先,冥王星与太阳的距离,以人类目前的距离维度来讲的确很远,非常远,但是对于一个可以进行星际穿越的文明而言,我认为这点距离就跟首都到这里的距离差不多,甚至要小。第二......
  耳机:请稍等......好了,请继续
  王成:第二点,我接着坐标定位的问题,要知道恒星可是比一个行星要容易定位得多,我们仰望星空,观测太空的都是以闪耀的恒星为参照物去研究,去认识!而且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如此高等级文明定位一颗恒星的能力,虽然从宇宙的尺度上来讲,冥王星和太阳的距离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这种距离在靠近太阳系时会逐渐放大,完全可以矫正航线,直接定位从而停靠在太阳旁边......
  嗯?
  王成的一声第二声调嗯让耳机那边再一次静默,一直过了很久,王成的头一直是低着,十分钟后,耳机里传来声音。
  耳机:王院士,你想到了什么?
  王成:是资源!
  耳机:什么资源?
  王成:我刚刚在想黑幕的事情,有没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就是建造那个环恒星建筑物所需要的资源!对,是这个意思,把太阳圈起来的东西,是固态物质吧?因为考虑到太阳引力的影响,如此近的距离不可能是其它物质组成,太阳引力会撕碎它,而既然是固态物质肯定需要固态资源去建造,黑幕为什么没有停在太阳旁边?我猜想是因为在太阳旁边没有可利用的固态物质资源!它们需要充足的资源来建造将太阳裹起来的环!我觉得该文明应该不会傻到会拉着巨量的材料跨越星系来到太阳系吧?而冥王星旁边,有大量的小行星带、海王星的卫星和宇宙尘埃可以收集利用,所以我猜想,黑幕会不会是一种航天器,或者是其它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负责收集资源,当然这些都是猜想,不排除有类似于运输船一样的航天器携带大量材料,但是携带足够能将太阳圈起来的材料,我想象不出来那将会是一个多么庞大的编伍。
  王成有些激动,他捏着自己的虎口不再说话,由此两边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在后边的继续谈话中,王成已经没有那么兴奋,因为他想到既然他们需要固态物质,那地球上多的是,火星和金星上也多的是,何必要在冥王星那里开采?于是问题又回到了原点,成了一个死局。
  高空谈话(二)
  耳机:王院士,请接着说第三点。
  王成:第三......哦!为什么选择太阳系的的猜测;第一,太阳系处在银河系的第三旋臂上,而且还不在银道面上,那么多的旋臂,如此大的的一个纵深范围,能选择的恒星星系多如牛毛,从宇宙的角度去看太阳系根本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从银河系中心看去连万分之一个像素点都算不上,那怎么会选择这个地方呢?而且太阳还是一个步入中年了的恒星,能量比不上其它年轻的恒星,所以我在想,是什么天大的原因让他们选择了太阳系这个宇宙中的弹丸之地。
  耳机那边静默了,不过时间不长
  耳机:对此,你的想法是什么?
  王成:这个我没有过多想法,因为我实在想不出来什么好的理由来证明太阳系值得被选中,因为地球?但从目前的态势来看不太可能,而且从概率的角度出发,可知宇宙里,哪怕是缩小到银河系范围内,肯定都不止一个地球,这次的事件也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耳机:两本研究报告你看了吗?
  王成:嗯,看了
  耳机:谈谈你对这两份报告的看法
  王成挪了挪位置,对着摄像头指向旁边的座位,拍了拍自己的腰。
  耳机:你如果感到不舒服可以换个位置
  王成:谢谢……刚才凳子下边有个东西一直硌着,现在好多了……我的看法,关于近系外天体的研究那本我没看,先说说高能电磁那部分,我想想——在报告的最后有一个总结“试验获得不匹配的信号”,这个我不太理解,我可以理解为是不属于我们已知的波形范围内吗?
  耳机那边没有回话,王成等了许久,干脆靠在了舱壁上,眼角感觉到了白光,仔细检查发现白光来自材料板后边的飞机窗口,透过不明材料板的缝隙看向外边,那是一片白色云海,远处的云层堆积成了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再往上看因为材料板的限制就看不到了,天空因为少了空气和尘埃的阻挡,比在地面上看到的还要更蓝更亮,看得久了会给人一种飞机在云层下边,在大海上边,头朝下的倒飞姿态。
  耳机:王院士,听得到吗?
  王成:可以
  耳机:是的!你可以理解为获得的波长不在我们收集的波长范围内
  王成:那事情就有些奇怪了,在获得更多的信息之前我也不知道要怎么说清楚,既然是不在波长范围内,而且只有那短短的1.8秒,那就说明这种波并不是一直存在,是短暂性的出现,因为报告中提到进行第六次调试时就没有发现这种波长了!
  耳机:你觉得出现这种问题的可能性是什么?
  王成摇头:我大概率会选择相信是设备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央处理芯片的数据处理能力会越来越强大,接收装置也会越来越灵敏,但是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设备自身的电磁干扰!天线阵列在运行时的电磁扰动,充能设备的自我干扰等等,都有可能会带来误差!而且也因为设备愈发的先进,接收装置也会接受到越来越多的信息,甚至是宇宙中支离破碎的辐射信息也有可能会被收录进来,比如前几年的乌龙事件,阿尔卑斯山上的宙斯号观测站就是应用了最新的反射式天线塔,获得了一份三秒长的低值波,放大以后形成了某种间隔规律,当时举世震惊,大家都认为接收到了地外文明的信息,甚至还因此产生了远星教这种组织,然而后来北美观测站也收到了同样的信息,经过研究发现那不过是远古时期一颗超新星爆发时候产生的辐射波,在宇宙中弹来弹去,到达地球时居然有了规律;所以我们的阵列天线所接收到的那一点八秒,我也不敢说会和什么地外文明有关,我坚持我的想法,高等级文明不会使用这种相对原始的信息通讯手段。
  耳机:你为什么确定这次收到的高能信号是属于通信信号的一种?而不是像你说的某种组成设备发出的
  王成:我不是电磁方面专业人士,但也略懂一些,如此高能的信号,如果不是通过特定发射器发射出来是不可能能量那么大;以发动机为例,三峡大坝的全部发电组在全功率作业时候,能够产生极大的电磁辐射,如果用测频仪在它一百米的地方检测,可以得到一个非常大的值,但是当距离延长至10公里,100公里,发电组的信号就检测不到了,这是因为发电组产生的波能量消散太快,加上地面各种物质的阻挡,是传不了多远的。但是一座信号塔却可以将编码信号传到100公里以外甚至更远的地方,这就是区别。假使黑色地带是一个建筑物,里边的某个仪器因为工作而发出辐射波,要想跨越这么远的距离,那这个仪器的大小得有冥王星一半那么大了!
  耳机:你的想法很具有参考性,所以你认为阵列天线接收到的回值是机器设备原因是吧?
  王成:是大概率相信,同时也相信是某种宇宙天体或射线的辐射波。
  耳机:这种波长我们第一次接收到
  王成:前边我也说了嘛!随着仪器的更先进化,处理效能越来越好,可接收到的波长范围会相应的扩大。
  耳机:有一个问题,请你从专业角度出发,有没有可能这种波是某一天体发出来的?
  王成低下脑袋思考,他喜欢思考的时候捏着虎口,这种方法可以让他保持思维活跃,然而他这次想不出来什么东西
  :这个我需要时间和数据去研究才能得出答案,但是现在二者我都没有,所以我没有办法给出答案
  耳机:好的!那关于近系外天体的报告呢?
  王成:那本报告我没看
  耳机:你认为太阳系近系外天体出现生命的可能性是多少?
  王成:这个我不好估计,有可能是百分之百,也有可能是百分之零,毕竟以人类目前的科技手段,还无法观测到准确的外星系行星数据,连恒星都只是一个小光球,更不用说是一个比它小几百倍且还在数光年外的行星了!这比拿显微镜看细菌身上的细菌身上有几根绒毛还要难,要判断一颗行星是否具有生命可以进行理论推演,但是有没有类似于人类且拥有和人类相似或高于人类的科技文明的高智慧生命这个不好判断,文明的发展都是不均衡和不确定的,宇宙太大了大到什么东西存在都合理,怎么推算都合理。
  高空谈话(三)
  王成又换了一个位置,从摄像头的另一边端口看,他已经到了屏幕的左边界,何飞此时走了进来,调整了摄像机的拍摄角度
  王成:我想知道这样的问答情景还要持续多久?
  耳机:很快了!王院士,你的思想很活跃,我们需要你的思想
  王成:谢谢!有用是最好的,但我先说明,今天谈的一切都是我的猜想,没有实际证据
  耳机:当然……你是否要休息一段时间?如果不需要我将开始下一个问题
  王成:请给我瓶水
  半分钟后何飞拿进来了一瓶矿泉水,没有停留,舱门再一次合上,他甚至都没有看摄像机一眼,像个机器人。
  耳机:王院士,你觉得太阳外边的那一圈建筑物是什么?
  王成:只根据形状来看,很像之前提过的恒星环。
  耳机:你认为它的作用是什么?
  王成:不清楚
  耳机:请再想想,我们需要你的思维
  王成:恒星环的概念就是尽可能的吸收恒星能量转化为电能,但这仅仅是设想……其实我们可以转变一下思维,那就是太阳上边有什么?
  耳机静默,不单单是耳机,连王成都忽然被自己说懵了一下!
  太阳上边有什么?大量气状的氢气氦气,少部分的重元素,以及以等离子态形式存在的氢,这些都是什么?
  太阳自身发生核聚变的原料!
  耳机:你觉得它们是在从太阳上提取氢吗?
  王成:准确的讲并不是氢,而是氢原子……啧……糊涂了,那样说也不准确……林鸿在昨天的临时会议上说过,监测到太阳传达过来的能量再增加,虽然幅度微小,但是就本身而言,地球所获得的能量本来就只是太阳能量雨中那极少的一部分,大部分粒子都被大气层和地磁挡在了外边,但是能量是可被放大的,从太阳刚发出的能量和到达地球的能量是逐渐减弱的,也就是说虽然在地球上监测到能量的增幅是微小的,但是放大到一点五亿公里以外将会是巨大的能量爆发。
  耳机: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王成:是的!类似这个意思。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可以排除该建筑物的能量阻挡干扰,因为从位置上看它离太阳太近了!虽然具体的数字还没有,但是可以假设一下,即使它和水星一个位置,但是能量波还是会绕过去,被分开的能量还是会结合在一起,就像大坝泄洪时候一样!两股水流虽然在泄洪口被切开成两股,但是随着喷涌的长度增加,水流终会合成一股,能量也是如此,这种阻挡干扰是可以忽略的,所以……
  王成没有说出来,随之而来的是他忽然骂了一句脏话出来,耳机那边也随之静默不在发问。
  王成在那一刻第一次对自己脑子里所拥有的东西感到畏惧。
  人类思维是一种奇怪的东西,可以通过不断推演和论证来得到某种想得到而又不想肯定的东西。
  在王成坐的军机到达降落基地的时候已经是接近晚上的八点,在机场的出口看见了林动,不过应该叫林鸿了。
  方寸头,国字脸,下颌疤,脸上仍然是挂着淡淡的微笑。
  “很不好受吧?”
  王成没有回答他,而是下意识的看向还挂在天上的太阳。
  两个小时以前,基地会议提前播放了这次高空谈话,王成的猜想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同,核物理专家吴宇分析了提取太阳上边氢氦元素以及重元素的可能性,电磁专家汤姆森和苏霍姆斯基同意了王成对于高能电磁信号现象的猜想;不过仍然还是有部分人对黑色地带的作用持其它意见,以及对环太阳建筑的功能持保留态度;但是不管意见如何不同,最后所有人都同意一个事情……
  此次外星事件,因为对太阳和整个太阳系的影响有无限大,可以被定义为侵略事件,至于能不能最终被定义下来,那就是决策者们的事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