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李晔望着何淑妃的背影,眼角已然湿润。据自己所知,国破家亡之后,跟随自己的这些女人都没有好下场,不是惨死他人之手,就是成为别人的玩物。每每想起这些,心中那抹悲痛总是难以自抑。
“不,绝对不能这样。”
虽然自己前世是一个学生,对于这种乱世争霸的游戏一窍不通,但历经千年的文化沉淀,总有它的独到之处,哪怕最终身死道消,也要去搏一搏。
李晔暗暗下定决心,从今以后,自己就是大唐皇帝,这乱世争霸的一员。
窗外的雨停了,乌云也渐渐散去,李晔望着天边露出五彩斑斓的彩虹,格外绚丽。彩虹总要历经风雨才能形成,哪怕在艰难,总要努力过,才无怨无悔。即使失败了,阖家自焚,为这梦幻王朝而葬,也好过受尽凌辱而死。
想到这些,李晔心里就不那么难受了。
继续看着满书房的奏折、诋报,争取多了解一点,明天朝会才不至于一无所措。
“来人,现在几点了?”李晔望着天边那抹昏沉沉的黄色云彩,开口说道。
“启禀陛下,现在是卯时四刻了。”一名年轻的小太监恭敬的回答。
“小德子,摆驾贤灵宫。”
随即走出殿外,上了龙辇,端坐其中,闭目养神。
半炷香时间,就到了贤灵宫门口,何淑妃领着一群宫女迎驾。
“臣妾拜见陛下。”说着拂身一礼,体态轻盈,披着一袭白色斗篷,除一头黑发之外,全身雪白,面容秀美绝俗,好似烟中雾里,画中美人,极具诱惑感,让人不自觉想入非非。
“英素不必多礼,快快面礼。”李晔话还没说完,一声清脆的女童音在耳边萦绕。
“阿耶,你怎么现在才来看人家,人家好久都见不到你,无聊死了。”一个四五岁大的芭比娃娃突然跑到李晔跟前,拽着李晔的龙袍,嘟着嘴,不满的说到。
“原来是朕的平原小公主啊,都是阿耶不好,阿耶保证,以后会经常来看小平原的。”李晔捏着平原的小脸,一脸真诚的保证道。
听着这话,小女童立马眉开眼笑,开心的蹦蹦跳跳,撅着嘴说道:“阿耶可不许骗人家哦,不然人家就不耳你了。”
“好好好,先进去,阿耶再好好陪我的小公主。”
李晔牵着平原的小手,缓缓的走上了台阶。
李晔现在一共有二子三女,大皇子徳王李裕五岁,五公主平原四岁,乃是何淑妃所生。二、三子在逃难的过程中夭折。四公主新安五岁,乃是河东夫人裴贞一所生。三皇子棣王李祤四岁,乃是昭仪李渐容所生。六公主信都乃是魏国夫人陈氏所生。
入目所见,灯光摇曳,蜡烛稀稀散散的分布于房中,帷帐略显岁月的痕迹,显然很久未更换了。
李晔张望了一下,温和的说道:“英素宫中怎的如此简朴?”
“回陛下,现在国事艰难,臣妾帮不了陛下,只能节俭用度,祈求上苍保佑陛下中兴大唐。”何淑妃淡淡的回应李晔,说道。
李晔听着何淑妃的话,心里挺欣慰的,对于这个自己逃难蜀中认识的女人,一直跟着自己颠沛流离,没有享受什么好生活,好不容易自己登基称帝,得封四妃之一,还是保持着曾经的节俭习惯。
“英素,陪朕一起用膳吧,平原,到朕怀里来,阿耶抱着你,亲自喂我的小公主。”
“好呀好呀,人家可是很久没有和阿耶一起吃饭了呢?”平原用她哪胖嘟嘟的小脸蹭着李晔,一脸开心的说道。
一顿饭吃的其乐融融,小家伙显然好久没有这么开心了,不时叽叽呀呀的说着。时间缓缓流逝,这顿晚膳也接近了尾声。
“秋菊,带公主下去沐浴吧。”何淑妃转身吩咐身旁站立的宫女。
“不嘛,母后,人家还要和阿耶一起玩耍呢。”小平原嘟着他那圆圆的小嘴,表达自己的不满。
“平原乖,改天阿耶再来陪你,现在乖乖去睡觉,不然阿耶可要生气了。”李晔知道接下来要做一些少儿不宜的事情,所以罕见的帮腔道。
听着这话,平原才不情愿的撅着嘴走出了寝宫。
望着平原远去,李晔回望着身边的美人,开口道:“英素,天色不早了,我们就寝吧。”随即走向床帘。
“嗯。”何淑妃一脸绯红,低下头,只轻轻应了一声,亦步亦趋的跟着李晔。
一夜疯狂,直到深夜才回归宁静。
清晨,阳光懒洋洋的照射进来,李晔睁开双眼,看着枕边满脸红润的何淑妃正睡的香甜,想起昨晚的疯狂,脸带微笑。慢慢拉开床帘走下床来,小心翼翼的,唯恐吵醒美人。
“陛下,让臣妾来服侍你更衣吧。”李晔刚走几步,甜美的声音就在耳边响起。
“英素还是再睡会,夫君自己来就行,毕竟昨晚把你折腾的够呛。”李晔一脸坏笑道。
“陛下……”何淑妃涨红了脸,极速把头埋进被子里,娇羞动人,半天都未吱声。
“哈哈哈,都老夫老妻了,英素怎的还像一个小姑娘,你再补一个觉,朕自己去早朝了。”一言甫毕,不待何淑妃回应,就走出了寝宫。
李晔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的大臣,不发一语,真是对这班大臣感到无语,一点小事也能争吵半天。
吵了一会儿,御史中丞崔胤从人群中走出来,拱手道:“启奏陛下,杨复恭叛逃至汉中兴元,正在遣使说服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引兵东来,打算兴兵犯阙,臣请命下诏韩建打开潼关,迎接梁王朱温入关讨伐杨复恭、李茂贞,以正我大唐国威。”
李晔听着这位中年男子的话,恨不得跑下去掐死他。看着他一脸为国鞠躬尽瘁的样子,如果不是自己对历史有点了解,估计都被他的请求说服了。
李晔记得历史上韩建可不是什么好鸟,镇国军节度使之位也是自封的,虽然在治理地方颇有功绩,但领军打仗比起治理地方就差强人意了。历史上韩建囚禁昭宗,杀戮宗室可没少干。
要按他说的这么搞,自己怕是要死几次了,不知道招外藩入京乃是取祸之道吗?历史上董卓就是这么上位的。
比起朱温的残暴来,董卓都可以说比较厚道了,毕竟人家没有想当皇帝,就想着一辈子坐拥富贵,位及人臣。
可朱温是什么人,妥妥的反贼出身,一心推翻大唐,想起这个,李晔就对皇兄唐僖宗暗道一声蠢货,接纳别人不说,还给人家送地盘。
李晔直勾勾的盯着这位御史中丞,真想下去甩他两巴掌,骂一句猪脑子。
崔胤回以目光,对自己识破他的卧底身份毫不尴尬,自顾自的说道,“眼下能救陛下,讨伐逆贼李茂贞等人的只有梁王殿下了,其他人都是浪子野心之辈,望陛下采纳微臣的忠言。”
李晔深深的知道枪打出头鸟的道理,作为一个上位者最重要的就是喜怒不形与色,深藏自己的想法,谋定而后动,环视群臣,“诸位大臣可还有其他意见。”
“臣万万不赞同崔大人的意见,陛下,凤翔节度使乃是国之干臣,这般对待忠臣会让天下有识之士寒心呐。”一名宦官挤出人群,用他那尖细的嗓音说道。
循眼望去,却是右神策军护军中尉韩全诲,自中唐来,宦官掌权就屡见不鲜,身处高位,位列朝堂。自己虽然驱逐了杨复恭,提拔了忠于皇室的张承业,但隶属于宦官自己的势力依然庞大。
韩全诲作为朝中的实权人物,宦官中的大佬,自己也不敢太过得罪他,李晔想起唐朝历史上被宦官废立的皇帝都有好几个,连自己也是宦官扶持上位的。故而不得不摆出一脸虚心受教的样子,“那韩爱卿有什么良策教朕吗?”
韩全诲听着李晔的话,瞬间来了精神,单手叉腰,另一只手抬起指着崔胤,“崔胤崔大人,你这是要害陛下,害大唐江山啊。陇西郡王乃是国之重臣,竟让你们如此非议,大唐社稷就是被你们这帮文人给坏的,哼。”
底下一帮文人硬是没有反驳一句,韩全诲看着这些,颇为满意,一脸嚣张。转过身,朝李晔一拱手,身子都懒得弯一下,随即又开始倚老卖老,“陛下,以臣看来,杨复恭遣使完全是自己一厢情愿,陇西郡王乃是忠臣,绝不会参与这种谋逆之事,望陛下明察。”
李晔听着这话恶心极了,忠臣天天嚷嚷着领兵来长安拜见吗?李茂贞如果是忠臣,天下那还有反贼。
但也不敢怠慢这个老太监,站起身,顺着台阶走下来,双掌缓缓抬起韩全诲的双臂,开口道:“韩卿所言朕觉得很对,朕也相信陇西郡王是忠臣,但避免发生不必要的误会,就由韩卿代朕走一趟凤翔,劝慰一下李茂贞,好好替朕镇守西陲,朕决计不会亏待他的。”
韩全诲听着李晔让他出使凤翔,脸色难看极了,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但谁让自己夸下海口,没得选,只得拱手说道:“微臣领旨。”
“朕看各位大臣站了一上午,都挺辛苦的,今天就到这里吧,有其它事情就上奏折吧,退朝。”李晔走向龙椅,表现出一脸关怀的表情,对群臣说道。
群臣拜后依序走出大殿。
李晔看着群臣一个个离去,心里真是无奈,在大殿中吵了一个早上,硬是没有提出一条有用的计策,自己脑袋被驴踢了才让朱温来护驾。看来以后这种朝会还是少开,没什么用,还要虚与委蛇的应付这帮大臣,真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