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三国开局斩将当赵王 / 第五十章 天下震动

第五十章 天下震动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公元一八六年一月末,天下各地传遍了,刘赦大起十一万大军兵压河内的消息。
  雒阳皇宫,此时正在朝议。
  “报,禀太尉,赵王刘赦起兵十一万,兵临河内,先锋张辽领龙霄军三万,已攻占河内,华雄将军阵亡,羽林临阵哗变。”
  “什么?”
  “怎么可能?”
  听着卫兵的禀报,董氏兄弟纷纷大惊道。
  而那些群臣闻言也是纷纷一变,有庆幸者,有恐惧者,也有阴森不定者。
  “文优,汝不是言,赵王不会起兵么?为何现在他会兵临河内,还杀了咱家大将华雄。”
  董卓看着刚刚升任尚书的李儒,豁然大怒道。
  “请太尉息怒,赵王必然粮食短缺,此战确实出乎臣之所料,不若……。”
  李儒冷汗直冒,连忙跪拜对着董卓使眼色道。
  “哼,退朝。”
  “臣等告退。”
  待群臣一走,李儒立刻上前道:“主公,刘赦此举确实出乎所料,但其粮草必然短缺,这毋庸置疑,而现在他出兵,无非两种可能,第一,他有绝对的信心,能在一个月内打败我等占领雒阳。第二,雒阳必有其内应。”
  “可恶,这群该死世族,文优汝觉得何人,会是刘赦小儿的内援。”
  董卓闻言,脸色狰狞的骂道。
  “其一,袁家,袁家乃四世三公,如今太傅袁愧,便在京城,其家中有私兵千余,但其深居雒阳多年,其中有多少猫腻鲜为人知。”
  “其二,皇甫嵩为首的武将,他们虽然调离羽林军,可我等才掌控雒阳不足三月,羽林军不足两月,其中多有不服者,而皇甫嵩等人一旦谋反,恐怕羽林军多有跟随者。”
  “其三,便是杨家,司空杨彪,亦是四世三公,但其势力多在弘农,但亦不得不防。”
  李儒立刻将自己怀疑的人说道出来。
  “好,袁愧那老匹夫,屡次顶撞与咱家,奉先,汝立刻领兵给咱家灭了他。”
  “诺。”
  一旁护卫董卓的吕布,立刻领命离开。
  “至于皇甫嵩、朱儁,哼,令人监视这两老匹夫,如有异动就地诛杀。”
  “至于杨家暂且不动,监视即可。”
  “诺。”
  内乱处理完,董卓不由想到刘赦大军再侧,立刻对着李儒再度问道:“文优,那刘赦小儿如何处理?”
  “主公放心,如今雒阳尚有大军五万,弘农亦有徐荣将军一万大军,而刘赦多为北地兵马,想要南下,必须渡过黄河,而我等可使徐荣、李肃与胡珍三将,各领一万大军驻扎在黄河,只要刘赦南渡,便半道击之,如此只需一月,刘赦必然粮尽退兵,而现在刘赦无故占领河内,我等可使并州刺史张懿,南下河内进攻刘赦。”
  李儒闻言,立刻将刘赦的难点道出。
  “好,如此,传令徐荣……。”
  “诺。”
  ……
  渤海袁绍府。
  “诸位如今赵王领兵南下,不知绍该如何?”
  坐于诸位的袁绍看着厅中,前来投奔世家人才,心中不由升起一阵豪意。
  “主公,如今赵王势大,而董卓亦是手握重兵,其二虎相争必有一伤,我等不若暂且观之。”
  逢纪微微一笑,对着袁绍行礼道。
  “主公,目前赵王令手下屯兵清河、中山,便是在防备韩馥、刘虞和我军,我等不可不防。”
  郭图看了看逢纪,随后立刻进言道。
  “主公不可,如今我等势弱,当暂避锋芒,且清河等地有兵不下五万,且多为精锐,我等若贸然屯大军与侧,必会发生变故,况且我军尚只有五万新兵,将士甲胄未齐,若一旦发生战争,必将伤及根基,不若暂时以训练将士为主,至于河间韩馥,此人乃是袁氏门弟,我等当如此……。”
  新来投奔的田丰看了一眼建言的二人,眉头微皱,随后直接说道。
  “好,元皓,此言有理,如此韩馥之事有劳先生了。”
  袁绍闻言,眼前一亮,他此刻可不想面对刘赦,至少不能冒着大义去对抗刘赦。
  “主公,如今冀州缺粮,而我等却多有粮食,不若以大义之名,赠三万石粮草与赵王,言祝其早日平定董贼。”
  郭图眼睛一转,立刻又再度建言道。
  “嗯,不错,此策甚好。”
  袁绍一听,不错啊,这计策可是能刷一把名声啊,随立刻大喜道。
  “如此某这边去办。”
  “好。”
  随后郭图便笑着走了出去,完全没注意逢纪正恨恨的看着他与田丰。
  南阳袁术府。
  “哼,好一个赵王赦,竟然暗藏如此重兵,其心可诛。”
  袁术一脸不爽的看着手中的简报道。
  “主公,刘赦虽勇,但年少无知,竟得罪冀州世家,以至于冀州无才子愿意侍奉,此乃自取死亡之道,如今又缺粮而战,某觉得董卓只需驻守黄河,刘赦小儿必败无疑。”
  袁术谋士杨弘不由站出来说道。
  “主公,刘赦敢于缺粮短缺之际,奋力一搏,便说明此人不可小觑,如今董卓失去河内,那么只能以黄河阻拦,但黄河虽急,可亦有多地能渡,如此董卓能否守住暂且不论。而今豫州多地内乱,此正我等之机,望主公速速发兵征伐。”
  主簿阎象闻言,立刻站出来说道。
  “好,着张纪李丰,领大军三万东讨黄巾贼寇。”
  “诺。”
  而多地情况与袁绍二人相似,皆是出声不出力,坐山观虎斗。
  此时的长安,沮授在接到刘赦书信后,便立刻赶来长安,将雒阳事物交给一名校尉。
  “你好,请问这是贾诩,贾大人的府邸么?”
  沮授看着贾诩府前有把门的卫士,眼神一动,疾步走上前,行礼道。
  “没错,你有何事找我家大人。”
  那卫兵一脸傲然的看着沮授道。
  “在下乃文和之友,段公从孙,段诩,特来拜会,还望前去通报一声。”
  只见沮授说着行礼,手中递上一锭银子道。
  “啊,原来是大人之友,请稍后。”
  那卫兵迅速将银子收敛起来,然后一脸赔笑的道。
  “多谢。”
  不多是那卫兵便来到贾诩的门前。
  “咚咚。”
  “大人,门外有一人自称段诩,说是您的朋友,前来拜见。”
  卫兵先是敲了敲门,然后开口道。
  “吱咔。”
  “段诩?”
  贾诩打开房门,疑惑的眯着眼看着卫兵道。
  “啊,大人,他还说是段公的从孙。”
  “嗯,请他进来。”
  “诺。”
  贾诩那微眯的双眼,闪过一丝精光,段诩,有意思,他曾经在西凉被氐族人抓住,后来为了保命自称是段公的外孙,段诩,贾诩,呵呵有意思。
  “先生请。”
  卫兵来到门外将,沮授领着进去。
  “在下段诩,拜见贾大人。”
  “请坐,汝且退下。”
  “是。”
  待下人离开后,贾诩眼中精光一闪,盯着沮授道:“来者是客,不知高姓大名。”
  “在下乃段公从孙段诩。”
  沮授闻言微微一愣,但很快便直接回答道。
  他不知道刘赦为什么,一定要找到贾诩,并言找到贾诩居住的地方,自称段公从孙段诩,便可见到他,最后将一封书信交给贾诩。
  “呵呵,段诩,此乃老夫当年归乡,与陇西被氐人抓获,后为保命,故自称段公外孙,得以活命,先生觉得如何?”
  贾诩闻言,面无表情,盯着沮授,缓缓开口道。
  “什么?”
  沮授闻言不由一惊,他完全没想到会是怎样,不由额头微微冒汗,喊道‘主公坑人啊。’
  “现在,可否告知姓名。”
  贾诩眯着眼,微微抿了一口茶道。
  “哈哈,阁下真乃好本事,在下沮授,此乃我家主公手书。”
  沮授毕竟是汉末顶尖的谋士,虽然大惊,但很快便冷静下来,刘赦应该不会害他,那么也就是说此人是可信的,故直接取出手书,坦言道。
  “沮授?”
  贾诩微微皱眉,不知他是何人,但还是接过手书一看,但这一看差点将他气疯。
  只见上面写道:“赦久问先生之名,现赦正屯兵于黄河以北,不日便可击败董卓,为防董贼西串,望先生断董贼归路,如先生拒绝,亦无差别。但此时长安城,亦有赦大军三万,可断董贼归路,但赦西征之时,只怕武威姑臧县,无一人生还,大汉之地,无先生一处容身之所。”
  “这……。”
  见贾诩那手持茶具的左手微微一抖,险些将茶水洒出,沮授不由疑惑主公到底写了什么,会让眼前这个老狐狸,心情波动成这样。
  贾诩收起手书,放入自己衣袖,随后眯着眼喝了一口茶,将刘赦的话语仔细思考一遍,他猛然发现刘赦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盯上自己,并令自己毫无察觉,而初次相交,更是由眼前之人替代,那他是怎么推断,自己能断董卓归路,又是能准确的知道自己年幼之事,和家族的所在的位置。
  还有便是这直白的威胁,他明白董卓绝非刘赦的对手,至于其他的诸侯,也绝对不是刘赦的对手,那么现在再想刘赦的话,谁还觉得这是妄言么,不,这是赤裸裸的威胁,除非他贾诩举家外逃,要不然。
  “不知主公此刻到了何处??”
  贾诩微微叹了口气,眯着眼盯着沮授平淡的道。
  “额,主公已然到了怀县。”
  沮授看着眼前的贾诩,瞬间脑门冒出无数个问号,神马情况,一封信就主公了?那要他沮授跑这一趟干嘛?
  “主公言,长安已有三万大军?不知在何处?”
  贾诩看着沮授问道。
  “什么三万大军?”
  沮授心中一动,一脸疑惑的问道。
  “阁下不必担忧,贾诩全家性命,皆在主公之手,诩又怎能不相助。”
  “……,在北郊,乃是主公爱将,太史慈统领。”
  “唉,尔等来了多久了?”
  “三个月。”
  “可怕啊……”
  贾诩闻言,心惊胆战。
  “走吧随我出去走走。”
  “请。”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