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朕都是为了国家民族 / 第二十二章 大明皇家律政大学

第二十二章 大明皇家律政大学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事实证明,大明有钱人还是很聪明的。
  他们都知道皇商的优势,尽管股份制公司是个新玩意,但是他们自家经营中又不是没有类似组织形式,所以并不难理解。
  何况,皇帝陛下让人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配合上举报制度,丝毫不用担心朝廷黑他们钱。毕竟没有哪一个皇帝会如此照顾他们的利益。
  当今皇帝陛下可是诚意十足。
  就拿皇家煤炭股份有限公司来说,凡是参股的人,都能根据其拥有的不可交易股份,以一定比例,推荐特定人数的满十八岁男女,入大明皇家煤炭大学,免费学习、研究煤炭相关科技、应用。
  当然,仍然要求自愿——必须符合入学者的兴趣爱好,避免因为入学者有逆反情绪,浪费人才。
  这就需要双管齐下:
  一方面做通家长们的思想工作,让他们不钻牛角尖,认识到各种兴趣爱好都可以前程似锦,而且符合兴趣爱好,路更容易走。
  另一方面,也要让人知道研究煤炭是很高大上的,适当包装、引导一下,让入学者感受到乐趣。
  这些制度设定,就是为了拉拢本来可能阻挠工业化改革的守旧势力。
  让他们紧跟大明皇帝陛下步伐,拥抱更加暴利的新兴产业,把他们牢牢绑定在大明皇帝陛下的战车上。
  使维护大明皇帝陛下的利益,就是维护他们的利益。
  封建社会,没有永远的忠诚,只有永远的利益。
  朱由检也只相信利益。
  这个时代,所有人都可能背叛他们的良心,但是鲜有人可以背叛他们的利益。
  随着各种大明皇家股份有限公司不断吸收民间资本,不断造富,直到把所有人的利益都绑定在一起,他们才会真正爱皇帝陛下,爱大明。
  他们只需要遵纪守法,就会有定期的股份分红。
  而且全国百姓都会在过春节、元宵节、社日节、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下元节、冬至等传统节日,收到朝廷发的红包,还有各种对应礼物,比如春节发饺子,元宵节发元宵……
  因为有全民持股,凝聚力、不断开拓进取的积极性都会被调动到极高水平。
  而以人类贪无止境的本性,以后向外扩张,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不会有人扫兴。
  就像西方将要兴起的殖民热潮,利益会驱使人不惧葬身鱼腹、抛弃良心。
  朱由检当然不会像他们那样泯灭人性。
  贪图利益的就用利益去驱使,喜欢名声的就用名声去绑架。
  挑动那些土著的欲望,传授他们仁义礼智信,让他们自动自发努力成为大明百姓,为大明繁荣昌盛贡献才智、力量。
  当然,这一切,都需要严格、完善的法律制度去监督。
  所以,朱由检在昨晚贤者时刻,突然想到后,就下令太监去查了下适合建立大明皇家律政大学的地方。
  本来,朱由检是打算在恩科以后,再开办一批大学,招录落榜士子的。
  现在,朱由检已经耐不住了,让三法司等有关部门研究新法,他们进程太慢——毕竟大部分人都有常务在身。
  于是,朱由检就下旨建立大明皇家律政大学,并尽快开学。
  当然是现成的建筑,不过换了牌匾,更换了桌椅。
  初步招收的教师,都是在京的退休、将退休的司法口专业人士。以后再在全国优中选优。
  第一批学生仍然是在京的司法系官吏家族子弟,他们近水楼台先得月,从小耳濡目染,相比普通人,有先天优势。将来,同样会在全国选拔。而且只收身世清白的学生,这种要害部门,当然政审要严格,确保万无一失。
  朱由检来此参加建校暨开学典礼,自然要发表讲话,给所有师生画大饼。
  而朱由检又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性格。
  所以,第一句就震懵了所有人:
  “朕要彻底杜绝贪污腐败!”
  看着下面一脸懵逼的众人,朱由检继续道:
  “朕不会搞什么剥皮实草,那是太祖才能做的事。朕只会给你们财富、荣誉。朕会择机颁布一条法律——受贿者免罪!”
  啥?皇帝陛下说的啥?这个弯转的猝不及防啊!到底啥意思?一边说杜绝贪污腐败,一边又说“受贿免罪”?
  下面所有人都一脸问号。
  “不过,你们不要高兴的太早了。这条法律当然是有前提的,第一,行贿的人要你们办的事情,只要不合法律,就不许办,违者抄家。”朱由检继续说。
  下面的人一脸欣喜,还有这好事?光拿钱,不用违法犯罪?
  不过,马上,他们就反应过来,这以后还有哪一个二货行贿?
  朱由检下一句又封死他们的变通之路:
  “第二,任何人索贿、该办的事情推脱,必抄其家,并视其程度,服特定年限、等级的劳役,且禁止再入仕途!”
  这相比历史上所有律法都算得上宽容了,所以众人条件反射般赞颂皇帝陛下宽仁。
  “第三,举报违法犯罪,一旦查实,举报者可以获得犯罪者被没收财产的十分之一。”朱由检又道。
  这才是杀手锏,几乎可以封死勾结、团伙犯罪的可能。
  虽然自古以来,都有差不多的律条,甚至更有甚者。但是朱由检看来,它们做得还不够好。
  比如秦时,让夫妻、父子、邻居、朋友、官民相互监督,相互举报,告发就有重赏,隐瞒,则要连坐重罚,甚至,战争中胆小怕死的,本人处死,父母、兄弟、妻子要连坐。举报官员贪污成功的,可以得到贪污官员的官位。
  这就很草率了,官位不能这么儿戏。可笑的是前世野猪皮统治时仍然在这么干,几百年后还有人推崇。
  到了武则天,又有了进步,她发明了“铜匦”,即“举报箱”。基本上。每个大一点的单位都有。当时的“铜匦”设计非常复杂,分为四个口,只能进,不能出,分别投诉“军事”、“伸冤”、“举报”等内容。每日打开。而且举报者的待遇特别高。外地举报者,“给驿马供五品食”,五品食就是五品官的待遇,“每日细米二升,面二升三合,酒一升半,羊肉三分,瓜两颗,盐、豉、葱、姜、葵、韭之属各有差”。有专车接送,还能好吃好喝,举报错了,也不追究。
  这不就是鼓励诬告?呵呵。这如果有网络小说作家敢让主角这么干,一定被小学生们喷死——肯定被赶下皇帝宝座。
  明朝开始了一种新的举报形式叫“风闻言事”,举报者,不需要有证据,只要是你听说谁谁贪污了,就可以向皇帝举报了,而皇帝根本不追究举报内容是否真实。如果,碰巧你举报的,确实贪污了,你就会有赏赐了。这个制度,在康熙时期,特别盛行。
  这样奇葩制度,在某些小学生眼里,恐怕也是难以理解吧。
  朱由检自然不会像他们这么狠毒,遂又补充道:
  “如果有多次举报者、平时不检点、作奸犯科之人,被查实诬告,诬告者处抄家、相应劳役。”
  之后,就是常规画饼操作了,许他们杰出者死后各地城隍、判官之神位,另外再配合上官吏分发的在职分红股份,他们也可以家家顿顿吃得上三荤两素。
  如果在他们退休一年后,满足一定标准,还可以获得一份终身成就奖,包括可以继承的某些新公司认股权。
  给他们打完鸡血,朱由检照例给他们上了一课,讲了一些自己所知的优秀刑侦手段等,特别强调了微表情这一大杀器,省钱省时省力,让他们好好研究,尽快做出成绩,编纂成书,并不断完善。
  下课后,返程回宫时,一个皇后宫中的小宦官,前来禀报,说是前皇后张嫣在皇后宫中求见。
  朱由检不由纳闷,这个疑似东林党特务的过汽皇后,想搞什么鬼?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