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三国之荣耀皇者 / 第十章 霓裳动

第十章 霓裳动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翌日,洛府庄园内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洛家是南亦县的商贾大户,在整个巨鹿郡乃至冀州都颇有些名望,加之早年洛益因迟迟不能得子广施善举,受过他恩惠的人就更多了。
  故而,在今日他五十寿辰之际,来祝寿的人络绎不绝,就差把洛府门槛踏破了。
  “文高老弟,近来可好。”
  忽然门外传来一道颇为文雅的中年男声,紧随男声之后是两道身影。
  一个中年男子约莫五十多岁,长须飘扬,儒雅无比。在他身边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女,少女明眸皓齿,肤如白雪,小小年纪已经初露倾城之姿,可以料想长大之后定会颠倒众生。
  听闻儒雅男子的声音,洛益连忙走了出来,脸上荡漾着笑意“伯喈兄,我可是想念你的紧啊,得有数年没有一起谈诗论赋了吧。”
  而后他看向那个少女,“哎,几年不见文姬都长成大姑娘了。”
  一边跟随洛益出来的云阳一愣,眼眸微微睁大,看向儒雅男子和少女。
  伯喈?文姬?
  这俩字号他怎会不知道,两人可是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蔡邕,字伯喈,东汉有名的书法、文学大家。
  而且蔡邕精通音律,才华横溢,师事著名学者胡广。
  蔡邕除通经史,善辞赋等文学外,书法精于篆、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
  他开创的“飞白“书体,对后世影响甚大。唐张怀瓘《书断》评蔡邕飞白书“妙有绝伦,动合神功“。
  蔡文姬更不用说,名琰,字文姬,东汉著名的才女。
  蔡文姬为人博学多才而又精通音律,早期嫁给河东卫仲道,卫仲道早亡,二人又没有子嗣,于是蔡琰回到自己家里。
  兴平二年(195年),中原先后有董卓、李傕等作乱关中,匈奴趁机劫掠,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蔡琰在北方生活了有十二年之久,并生下两个孩子。
  建安十一年(207年),曹操向来喜爱文学、书法,常与蔡琰的父亲蔡邕有文学、书法上的交流。曹操见蔡邕没有子嗣,用金璧从匈奴那里将蔡琰赎回来,并将蔡琰嫁给董祀。
  这也就是历史上蔡文姬悲惨坎坷的一生。
  只是云阳没想到洛益还与蔡邕父女有所交集,看样子交情还不错。
  “文姬妹妹来了,好些年都未见到,甚是想念。”
  这时,洛玉也走了过来,一脸温柔地望着蔡文姬,浅笑着。
  “玉儿姐姐。”蔡文姬也有些欣喜,小声回道。
  说完两人便牵着小手到偏厅叙话去了。
  洛益和蔡邕寒暄一番后也进到大厅,此刻大厅内已是高朋满座,热闹非凡。
  正厅也布置地喜庆非凡。
  寿堂内,摆上寿烛,挂着寿幛,张灯结彩。
  寿堂正中设礼桌,寿堂正面要贴红底金黄大寿字,礼桌上摆寿桃、寿糕、寿面、香花、水果等。
  到了晌午,来人渐息,此时洛益的寿诞的也正是开始了。
  首先是洛益唯一的女儿洛玉行大礼,向洛益说祝寿语、磕头祝寿,接着亲朋好友依次鞠躬献上祝寿之词。
  不过众人的祝寿词都是规规矩矩,沿用先秦两汉诸语,并没有什么新意。
  轮到云阳上前,他先是整理了一番衣冠,他现在身着白底黑色云纹宽袖袍衫,带着冠冕,亦是风度翩翩。
  因为他那身布甲战袍实在不适合今日的场合,洛玉便早早地给他准备一身袍衫。
  云阳微笑着先是躬身行了一礼,而后说道:“恭祝洛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咦”
  上首的洛益心里轻咦了一声,惊异的看了云阳一眼,听惯了那些千篇一律的祝寿词,云阳这句就显出类拔萃了,看到周围的宾客都在小声地言语称赞,他不由笑意更深了。
  而且,这句的寓意更是极好。
  “好好,多谢耀之了。”洛益满意道,脸上充满了笑意。
  云阳微笑着退到一旁,他自然知晓这两句在东汉末年不可能出现。
  “福如东海”出自《西游记》第26回:“盈空万道霞光现,彩雾飘飖光不断。丹凤衔花也更鲜,青鸾飞舞声娇艳。福如东海寿如山,貌似小童身体健。”
  而“寿比南山”则是《南史·列传·齐高帝诸子·上》:“古来言愿陛下寿比南山,或称万岁,此殆近貌言。如臣所怀,实愿陛下极寿百年亦足矣。”语本《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接下来的环节也简单,自然是献上寿礼。
  还是由洛玉打头,只是此时却未见她的身影。
  片刻后随着钟鼓之声传来,一道美到极致的身影飘然而出。
  此刻,洛玉穿着广袖暗红的襦裙,头上别着燕尾玉簪,正在大厅中央翩翩起舞。
  美目流转,顾盼生姿,她身段本就极为高挑丰满,此时舞动间更是魅惑到了极致,一笑一颦间都有无限风姿流出,再加上那如水般温柔的笑容,简直如九天玄女下凡。
  期间,洛玉如水的目光不时飘向云阳,看得云阳痴迷不已。
  当然不仅仅是云阳,在场的年青宾客都痴痴地望着洛玉,简直像丢了魂一般,就是女性宾客如蔡文姬也是羡慕地看着在中央舞动的洛玉。
  当震撼人心的一曲舞毕,大厅中还久久无声,显然还没回过神来。
  “好,好一曲霓裳动,洛玉小姐的霓裳之舞,直若天人之舞,只应天上才有。”
  忽地一人站了起来,高声赞叹道,眼中的火热怎么也隐不去。
  云阳定睛一看,这人不是那卫信是谁。
  接着,卫信又道:“观此绝美之舞,我忽然想起了一首诗颇为符合洛玉小姐诗句来。
  从风回绮袖,
  映日转花钿。
  同情依促柱,
  共影赴危弦。”
  “好诗,却与洛玉小姐契合无双。”
  “卫公子学富五车,我等拜服。”
  “卫公子大才,能忆起如此契合之诗文。”
  顿时这一众人交口称赞起来,直欲把他夸到天上去。
  卫信也是志得意满,笑容满面地看向众人,待扫到云阳时,忽然一顿,想起云阳祝寿词时出的风头便有些不爽。
  于是,他看向云阳笑道,“耀之兄文采斐然,祝寿词更是令人耳目一新。不知耀之兄对洛玉小姐的霓裳舞怎么看?可否言出一语类似这首咏舞之文赞之?”
  “当然以耀之兄的大才,自是不用拾前人牙慧。”末了他又补充了一句。
  一时间,随着卫信的话语落下,大厅中顿时安静下来,众人或好奇或带着笑意,俱是将目光投向云阳。
  这确实是为难人了,短时间内原创一篇文章怎么可能。
  这又不是大白菜,许多与卫信交好的宾客开始准备看云阳的笑话。
  上位的洛益目光一凝,淡淡地扫了卫信一眼,便要开口替云阳解围,只是他还没出口,便见云阳已经施施然起身,嘴角微微翘起,道:“既然那个紫鼠兄盛情相邀,那我不应下来,岂不是看不起紫鼠兄。”
  “是子书,诗书棋画的书。”卫信一脸黑线,还以为云阳只是说错了书字。
  “哦,紫薯兄。”云阳恍然道,不待卫信反驳,便微笑着出言道,“正巧我还真有一文来赞玉儿的绝世舞姿。”
  “那便请吧。”卫信瓮声道,听着云阳叫玉儿更是气不打一处来,阴沉着看着云阳,等着看他笑话。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