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刘宋汉阙 / 第517章 墙塌

第517章 墙塌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go-->    刘义隆凑到刘义真身边,小声问道:“二哥,真的不杀?”
  
      “不杀,没必要。”
  
      刘义真已经将利剑收回剑鞘。
  
      “杀人确实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但却不是能解决一起问题的灵丹妙药。”
  
      “更何况……”
  
      “崔蔚活着,以后未尝派不上用场。”
  
      将崔蔚压下去后,刘义真询问起刘义隆其他河北世家的反应。
  
      “清河崔氏已经被我派兵控制住了。”
  
      “太原郭氏那边我已经给裴方明发去消息,让他暂时看住。”
  
      “至于其他世家……我只是将他们都邀请到邺城中来,还没有见过他们。”
  
      刘义隆显然明白后发制人的道理。
  
      弓箭杀伤力第二恐怖的时候是箭在弦上,引而不发的时候。
  
      第一恐怖则是射出一箭,杀死一人之后继续箭在弦上的时候。
  
      因为不见,刘义隆反而能将其他河北世家都拿捏住,这也是保证河北稳定的最佳手段。
  
      “很好。”
  
      刘义真又夸赞了刘义隆一句。
  
      “明日朕会派朱龄石先率一万士卒赶往渤海协助朱超石,之后朕会领兵北上和拓跋焘决战。”
  
      刘义隆疑惑的指了指外面:“哪些世家……”
  
      “你做的很好,把他们架在火上烤着就是。现在朕没空理他们。”
  
      “朕现在已经来到河北,也不用担心他们在这个时候作乱。”
  
      这就是刘义隆和刘义真的区别。
  
      只要刘义真在河北,是龙要盘着,是虎也要好好卧着。
  
      “如今战事才是最重要的,沈庆之在范阳怕是已经到了极限。”
  
      之后刘义真看着刘义隆,朝他扬扬下巴:“怎么样?这次想一起去前线,见见拓跋焘吗?”
  
      “自然!”
  
      刘义隆对于去前线自然是无比兴奋,只是不明白天子为何强调自己要见拓跋焘……
  
      ——————
  
      ——————
  
      范阳郡是三国时期曹魏黄初七年改涿郡置,是曹魏家老对手汉昭烈帝刘备的老家,治所在涿县。
  
      这里见证了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无数次的交锋,就好像轮回一样在眼前不断浮现。
  
      而今天,更为宏大的一场战役在这片土地上又一次的打响。
  
      涿县城墙上,一个身穿明光甲的将领正用那逐渐有些沙哑的嗓音敦促各面的宋军团结一致,将攻城的魏军一次次的赶下城墙去。
  
      “用石头!狠狠砸那些杂种!”
  
      “不要让对方的云梯上来!用竹竿捅下去!”
  
      “注意位置!不要给索虏留下空隙!”
  
      嘈杂的声音、燃烧的烈火、呛人的黑烟,还有不时擦过眼角的流矢……
  
      越来越多的人在这场战役中间倒下去,双方从激烈到平淡,再从平淡到激烈,一面城墙成为了收割生命的终点。
  
      “将军!西面有敌军攻上来了!”
  
      为首的将军立刻赶到西面,见城墙上果然是有几名魏军士卒用自己的身躯誓死清理出一片空地,成为了魏军攻城的桥头堡。
  
      “杀过去!”
  
      两面士卒离得太近,使用弓箭很可能误伤。
  
      所以到了这个时候,有且只有一种方法——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br />
  
      “狭路相逢勇者胜!”
  
      将军亲自带亲兵冲杀过去,迎着对面的寒刃将一名魏军踢下城墙去。
  
      周围的宋军似乎是感受到了将军的鼓舞,纷纷举起手中的武器朝着中间的魏军砸去,在付出数名同袍的生命后终于是将魏军赶了下去。
  
      “万胜!”
  
      这段城墙上的宋军士卒爆发出欢呼,有人想邀请将军一起前来庆祝,但将军只是疲惫的摇摇头,将自己的身体靠在墙边进行短暂的休息。
  
      将军正是沈庆之。
  
      他那双鹰眸扫视周边的情况,表情有些严肃。
  
      像这段城墙上发生的场景在这两天出现的频率逐渐变高。
  
      自从拓跋焘来到范阳后,魏军的攻势是一拨比一拨猛烈。
  
      之前沈庆之还能勉强抱住金身不破,只是随着时间的退役,沈庆之自己心中都有些没底。
  
      本来宋军和魏军的伤亡比是在一比五左右,这两天却开始无限趋近于一比十。
  
      表面上看是好事,但要知道之前宋军一天最多伤亡一百人。
  
      可这两天,这个数据却是蹿到了三、四百人。
  
      照这么打下去,可能十天后涿县内就没有一个宋军了!
  
      更别说,宋军的士气,很可能已经坚持不了那么久。
  
      在拓跋焘近乎疯狂的进攻下,越来越多的宋军士卒对于守城几乎已经不抱希望。
  
      要不是沈庆之经常身先士卒,并且拿出库存犒赏士卒,这涿县说不定已经成了拓跋焘的囊中之物。
  
      “沈庆之!你还要抵抗吗?”
  
      “城内的宋军听着!只要现在投降,陛下可以既往不咎。但若冥顽不灵,等城破之日便是尔等身死之时!”
  
      “……”
  
      沈庆之听着外面的喊声,头也是有些发疼。
  
      除了宋军自己快要油尽灯枯外,城外的魏军还在不断诱降、逼迫。
  
      在这么下去,沈庆之自己都害怕城中有哪些人起了歹心将自己捆了献城。
  
      “沈将军!南面城墙上的兄弟实在扛不住了!”
  
      还没喘两口气的沈庆之在收到消息后也只得是继续匆匆赶往南面城墙。
  
      这里的守卫力量比之其他三面城墙都略有不足。
  
      因为之前魏军攻城还讲究个“围三缺一”,给城内的宋军留了一条生路。
  
      但就在几天前,拓跋焘下令从四面共同攻城,连南面都派出重兵发动进攻,沈庆之也只能是尽力抽调之前受伤后痊愈的士卒顶上。
  
      可伤兵的士气终究难以短时间内恢复,这南面的城墙也就成了最危险的地方。
  
      “再调一百士卒来南墙!”
  
      沈庆之大声的咆哮,将留在城中压箱底的援军又调上来了些。
  
      四面城墙上无时无刻都有人从上面掉落,只不过活着的人都已经累到了极点,根本顾不上看看身边究竟多了谁又少了谁。
  
      “将军!你看!”
  
      刚刚在南面补完窟窿,北面便又有士卒来报——
  
      “沈将军!魏军在冲车上装了铁钩把城墙钩住了!”
  
      联想到前几天魏军曾用投石车轰击过城墙,沈庆之顿感不妙!
  
      “快去将那些锁链砍断!”
  
      “轰!”
  
      一声巨响,宛若天崩!
  
      北面的城墙,被魏军用冲车给拉塌了!
  
      <!--over-->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