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戏明 / 第 52 章

第 52 章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文哥儿到家中,    也不嫌累,哒哒哒地跑去找他爹,想从他爹嘴里掏出点关于丘濬和王恕的恩怨仇来。
  
          他爹也真是的,    肯定知道丘濬和王恕不太对付,也不提前给他通个!
  
          有“刘棉花”的教训在前,    王华就很注意这方面的,鲜少在文哥儿面前说起朝中诸。
  
          听文哥儿问起了,    王华瞅他一眼,说道:“王阁老与丘尚书之间的,与你个三岁小子有什么关系?”
  
          文哥儿道:“唉,丘尚书太喜欢我啦,    我不忍心叫他伤心。”
  
          王华:“…………”
  
          王华一时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
  
          丘濬和王恕那点,    也没什么特的,要是他俩三观不合。
  
          丘濬这人轻时最爱读杂七杂八的书,    看完还爱发表自己惊世骇俗的观点,听得人瞠目结舌。
  
          比如范仲淹来是文人标杆,庆历新政那一群人更是读书人心头的白月光。
  
          范仲淹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欧阳修一句“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一直备受文坛推崇,觉得他们很有孟子之风。
  
          偏丘濬就讥讽范仲淹持庆历新政实属“多”。
  
          王恕为实干家,本来就不太喜欢丘濬这种理论派,    听了丘濬这种言论后就更看他不顺眼了。
  
          于是有次大伙坐下来聊天,    王恕也对丘濬冷嘲热讽,说你好好一当代大儒咋还去杂剧那种下九流的玩意(就是那狗不看的《五伦全备》)。
  
          丘濬:“…………”
  
          丘濬觉得王恕这人不能处!
  
          兴许是少轻狂时期大谈自己的“高论”挨过不少毒打,丘濬后来书三观就正常多了。他老来成的《大学衍义补》就有不少夸赞范仲淹的内容,改为嘲讽的阿猫阿狗。
  
          当然,    哪怕丘濬每次和人雄辩完偷偷去修正自己的三观,他还是和王恕处不来。
  
          你骂我可以,骂我书我记你一辈子!
  
          简而言之,十分记仇jpg
  
          这个翻脸过程讲出来,王华怕文哥儿跑去当面嘲笑丘濬。
  
          到时人丘尚书岂不是要落下个痛揍三岁小儿的恶名?
  
          这不行,这不可!
  
          他不能陷丘尚书于不义。
  
          王华道:“诸位长辈之间的,也是你能打听的?”
  
          文哥儿见他爹嘴巴这么严,也拿他爹没办法,只能唉声叹地走了。
  
          既然他爹提不提,估『摸』着这老丘和老王没什么深仇大恨,文哥儿好奇心很快就消失不见,每日仍是忙忙碌碌(吃吃喝喝)。
  
          转眼迎来了旬休日,最近几天天转暖了,文哥儿终于可以逐步减负,不必穿得跟个球似的,走起路来提多轻快了,一大早就直奔王阁老家玩耍。
  
          王承裕一早就把侄儿王显鸿拘在家里,说是要他好好接待文哥儿这位小客人。
  
          距离文哥儿的府学一日游已经过去好天了,顺天府学还是笼罩在文哥儿的阴影之下。
  
          要是吧,那天课的两位夫子老提起文哥儿。
  
          好不容易熬到他们不说了,李东阳的最新文章又在文坛流传开。
  
          不仅文哥儿这位小神童次走进众人视野,连顺天府学也随着李东阳这篇趣文出了把名。
  
          瞧他们顺天府学学生多么地友爱,夫子多么地亲切,氛多么地开放包容,隔壁国子监监生看了想换学校!
  
          为件亲历者,府学教授有幸受邀成为这篇文章的第一批传阅者,乐得他一整天合不拢嘴,可谓是走路带风。
  
          于是府学教授直接邀全体师生一起欣赏这篇佳文。
  
          这下好了,其他夫子开始问李兆先什么时候安排文哥儿到府学一趟,不能厚薄彼,得把课全听了。
  
          很不错,只有王显鸿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王显鸿得知自家小叔请了文哥儿来做客,在心里骂骂咧咧了好几天,可又不敢不听话,只得推掉狐朋狗友的邀约捏着鼻子在家等着文哥儿门。
  
          等瞧见文哥儿一大早就跑来了,王显鸿开口就讥讽:“你是想来我们家吃早饭吗?”
  
          文哥儿『摸』『摸』肚皮,感觉走了这么一路,早起吃的那顿已经消化掉了。他很矜持地答:“也不是不行。”
  
          王显鸿:“…………”
  
          我在嘲讽你,我是在嘲讽你,你小子到底懂不懂!
  
          文哥儿表示他不懂,他不明白,他只知道王显鸿说要给他管早饭。
  
          双方僵持不下。
  
          还是王承裕这个做东的笑着说道:“来坐下吃茶点聊。”
  
          文哥儿还惦记着王承裕说的蜡梅茶,当即没执着于“管早饭”,乖巧听话地跟着王承裕往里走。
  
          王承裕既然说赏晚梅,挑的还真是能瞧见蜡梅的地方,他们临窗而坐,就着温暖的炉火往外瞧去,可以看到朵朵嫩黄的蜡梅在枝头绽放。
  
          只是到底已经是冬末了,枝头的蜡梅瞧着稀稀落落,远不如隆冬时开得盛。
  
          王恕为官清廉,儿孙大多也是清俭度日(就是王显鸿这小子不小心长歪了)。
  
          王承裕平时负责府中的送往迎来,自少起就练就了以时花入茶的好手艺,寻常茶叶过了他手便如造,拿来招待客人既风雅又不费钱。
  
          如今蜡梅将谢,他拿来待客的便是今冬刚焙好的蜡梅茶。
  
          即便文哥儿还是个三岁小子,王承裕仍是亲自烹茶相待。
  
          文哥儿纪尚小,喝不得浓茶,王承裕便只给他添了少许茶叶,随着茶烟袅袅升起,茶中的蜡梅也随之舒展,那一朵朵小小的黄花宛如在杯中次第绽放。
  
          清浅的香也随着飘漾开。
  
          文哥儿觉得这茶可真好看。
  
          拿来送茶的点心也很好看。
  
          比如其中有样泡油糕,瞧着类似于他以前吃过的见风消,不过瞧着是一个个圆泡,大小和形状和后世的泡芙差不多。
  
          这圆溜溜的小圆点心,小朋友也能一口一个!
  
          文哥儿拿起一颗往嘴里一塞,把嘴巴轻轻一合,那薄薄脆脆的泡油糕就噼噼啪啪地碎了,甜滋滋的馅汁一涌而出,放肆地犒赏着每一个味蕾。
  
          整个过程甚至不用使牙齿!
  
          这可真是太好玩了!
  
          王承裕见文哥儿喜欢,顺嘴给他介绍了一下。
  
          这泡油糕是他们老家陕西三原的做法。
  
          那边可是关中地带,手艺是一代代传下来的,极有唐宋遗风。没个十八的功夫,可做不出这般圆润可爱的外形来,大多被炸成歪瓜裂枣。
  
          一口泡油糕一口茶,好吃不腻!
  
          文哥儿愉快地蹭吃蹭喝完,满足得不得了。他动询问:“不知王阁老可在家中?晚辈登门,应当要去拜见长辈才是。”
  
          王承裕道:“父亲已高,不常见客。”他看了眼有坐不住的侄儿,看看乖巧懂的文哥儿,又补了句,“我让人去瞧瞧,若是父亲无,我领你们过去。”
  
          王显鸿听到他叔提到自家祖父,整个人一激灵。
  
          他祖父为人刚正严肃,要不是忙于政务没空管他,他不知得挨多少骂!
  
          王显鸿一边在心里祈祷他祖父千万有空,一边磨磨蹭蹭地挪到棋盘边看文哥儿与他叔下棋。
  
          王承裕是得知文哥儿在与杨廷和学棋,才见猎心喜想要与文哥儿手谈一局。
  
          瞅着文哥儿那小小的个头,王显鸿打心里不信他还下围棋。等两边在棋盘杀了酣畅淋漓,他看文哥儿的目光震惊到不行。
  
          他叔的棋技可不差,这小子看起来居然没落下风!
  
          早知这小子这么可怕,他那天就不动找茬了。
  
          现在好了,他被李兆先他爹进文章里去了!
  
          现在王显鸿走到外面总感觉大伙在盯着他脑袋看,窃窃私语说什么“大好的头颅”。
  
          王显鸿提多郁闷了。
  
          更郁闷的是,他在旁边看棋不太跟得文哥儿和他叔的思路。
  
          这小子真的才三岁吗?!
  
          在王显鸿越来越怀疑人生的复杂心之中,一局棋下完了,文哥儿到底还是输了一筹。
  
          王承裕风度极佳,不像王老爷子那样赢了就得瑟,文哥儿输了也没太恼。
  
          他没急着收棋,而是拧着小眉头对着棋局试着复了一下盘,想琢磨明白自己是怎么输的。
  
          王承裕并不催他。
  
          恰在这时王阁老那边传了话过来,说这儿正好有空,王承裕可以带两个小孩儿过去。
  
          文哥儿本来还在纠结呢,听了这话立刻把刚才输掉的那局棋抛诸脑后。
  
          那可是活的阁老,必须得见一见!
  
          三人一同前去王阁老处,只见一个老得和丘濬不相下的老者坐在那儿。他身穿居家便服,衣着瞧着还算随和,身自带一股子不怒而威的威仪。
  
          王显鸿在他面前怂得跟鹌鹑似的。
  
          文哥儿本以为丘濬是最爱黑着一张脸的人,见了这位老人家才发现强中还有强中手,七十出头了,脸居然找不着一丝丝笑纹!
  
          文哥儿这么震惊,也是不清楚王恕平时是做啥的。
  
          王恕为礼尚书给朝廷举荐的人才挺多,可他给朝廷踢掉的蛀虫也多。
  
          有次王恕一口列出两千多个官吏名单,表示这人考评不及格,咱要举行末尾淘汰制,直接革除这家伙的功名让他们滚家去!
  
          那可是两千多位辛辛苦苦考出头的官吏,牵涉到的恐怕远不止两千多个家庭。
  
          王恕说开除就开除。
  
          当时丘濬在里头挑拣出九十几个,说这人任期没满或者没犯什么大错只是政绩不突出,应该给他们个机。
  
          王恕强硬得很,当场书和朱佑樘说:同不配合我工,这活我不干了。
  
          就是要辞职。
  
          这不是他第一次辞职,每次有人弹劾他或者建议得不到批复他就递一次辞呈。
  
          朱佑樘纪轻,脸皮薄,没法和他爹那样直接批个“那你退休吧”,只能诚挚挽留。
  
          除了常铁面无私地为朝廷清理蛀虫之外,王恕还坚持不懈地劝谏朱佑樘随便给人升职加薪。
  
          想给你岳父加封,没门!
  
          想给你身边太监掌权,没门!
  
          想给你身边太医升职,没门!
  
          扫『射』面积之广,劝谏力度之强,简直让朱佑樘想徇私没法徇(他只要不听王恕就辞职)。
  
          朱佑樘真的是捏着鼻子让他进的内阁。
  
          这样一个人,看起来不好亲近实在太正常不过了。
  
          文哥儿初生牛犊不怕虎,从来不惧黑脸。他前王恕问好,目光一下子扫见王恕桌摆着本《大诰》。
  
          这段时间他跑丘濬家偷偷读了几《大诰》,对里头五花八门的犯罪实录和严酷刑罚印象深刻。没想到这位王阁老居然摆在桌当消遣看!
  
          瞧瞧这书,明显有反复翻阅的痕迹,一看就是王恕的心头好!
  
          文哥儿想到自己在顺天府学蹭的那趟判语课,应王恕的邀落座后就动和王恕聊了起来。
  
          要和王恕聊那天夫子在课堂讲的案例。
  
          他记『性』好,课津津有味地听了几轮分析,复述起来一个要点没落下。
  
          王恕没想到文哥儿口齿这般伶俐,讲起案例来条例比成人要清晰,不由坐直身子认真聆听起来。
  
          王显鸿是如坐针毡地旁听着。
  
          心里有种不太妙的预感。
  
          总觉得眼前这小子要搞。
  
          文哥儿没让王显鸿白担心,他讲完了案例本体,开始复述王显鸿下的判语。
  
          王显鸿:“………………”
  
          你什么意思?!
  
          你小子什么意思?!
  
          当时嫌弃我的字丑、嫌弃我的语句不通顺就算了,为什么还要到我祖父面前背一遍?!!
  
          文哥儿看没看一脸绝望的王显鸿。
  
          他表示这是王显鸿当时的判语,那天他看了觉得不是很对,但又说不清到底是哪里不对。
  
          说完,文哥儿还目光熠熠地望王恕,乌漆漆的眼睛忽闪忽闪:“要不您给讲讲!”
  
  
  ()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吹神 夜的命名术 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