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我不是流寇 / 第八章 大明税法

第八章 大明税法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李鸿基见鬼魂不回应他,以为鬼魂被自己顶回去了,有些得意地说:“怎么,你不是挺能说的吗?怎么不说话了?”
  “李鸿基,就拿你们村来说,出了几个艾举人这样的读书人?”
  “出几个跟额有什么关系,又不吃额家里的饭!”
  “没关系!你有没有发现,艾举人中举之后,你们村里的土地是不是有好多都成了他家的土地,这些土地怎么就成了艾举人的土地?”
  这些土地怎么成了艾地主的土地,这一点上李鸿基还是知道的,可以说这些民间的一个潜规则,举人有免税的额度,这个额度一般情况下只要给胥吏送点银子,县衙对举人有多少土地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老百姓讲自家的土地投献给举人,举人可以托庇百姓不用缴纳赋税,只需把本来是交给朝廷的税收交给举人,按理说交给朝廷与交给举人都一样,为何百姓还要选择交给举人呢?
  这就是大明这种奇葩的税收制度让底下的官吏钻了空子,大明向百姓征收的可不止朝廷规定的赋税,还要缴纳各种的摊派,这些摊派要比正税多出一倍不止。
  尤其是张居正一条鞭法改革之后,朝廷征税不收实物只征收银子,老百姓手中哪里有银子,只能在交税的时候将粮食低价卖给粮商,换取银子交税。
  交税的时候,官府竟然会想出一个叫做火耗的东西,意思是官府在百姓手里征收的是散碎的银子,上交国库的时候,需要将这些散碎的银子融化之后铸成标准的银锭。
  融银就需要木炭,而且每次重铸都会有一定的损耗,这些木炭与损耗加在一起就是火耗,老百姓为了交税首先被黑心的商人盘剥了一遍,又被官府就用这一条从百姓手中至少多盘剥一倍以上的赋税。
  可以说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既为大明续了命,同时也埋下了大明灭亡的隐患,老百姓想尽一切办法将自家的土地挂靠在有功名的读书人名下,就是为了少一点盘剥。
  大明的基石、正人君子的读书人就这样堂而皇之的侵占着原本属于大明朝廷的赋税,把本就越来越少的自耕农逼向破产,进一步加剧大明的财政危机。
  李鸿基能够看到的是老百姓为了逃避官府的苛捐杂税将土地托庇给读书人,却看不到大明深层次的危机,在他看来大明之所以会走到今天,是因为贪官污吏太多所导致。
  只要将这些贪官污吏全部除掉,大明很快就能恢复太平盛世,却根本就不明白,大明最深层的问题是体制问题,是制度问题。
  如果不解决制度问题,就算是推翻大明,也不过是换一个人当皇帝,与大明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这就是历史局限性。
  李鸿基现在还是小农思想,想要改变思想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现在跟他讲太深刻的东西,他根本就听不进去。
  果然李鸿基并未在土地这个问题上纠缠,有些不耐烦地询问鬼魂下一步该怎么办。
  “不管你想干什么,首先要把你做过的事处理干净,不要连累其他人,村子里你李家不是你一个人,你是否应该与李过有所交待,你们年龄相仿,名为叔侄,实为兄弟一般。”
  “你说滴对,额确实要跟过儿交待一番,不能牵累了过儿。”
  “进门之时,我看见院子里有一头驴,想必那是盖虎的坐骑,你若还有气力,可将这头驴杀了,除了你自己留下做干粮之外,也可送一些于李过,也算物尽其用。”
  李鸿基一拍脑门儿,说道:“你不说额还给忘了,那驴求子的还有一头驴,他睡了额婆姨,额吃他一头驴不过分。”
  鬼魂忍俊不禁,这货若不是知道他以后会打下大半个大明,就眼下这副小家子气,还真就看不出一点儿王者之气,果然是时势造英雄。
  历史上李自成兜兜转转,直到崇祯二年才加入流寇的序列,可见其本身开始并无造反之心,若是真有反心,在崇祯元年流寇四起的时候,就直接加入造反队伍中了。
  “你都把人家人都杀了,还在乎吃他一头驴,别磨蹭了,要是被人发现你杀了人,你连热乎的屎都吃不上,还想吃驴。”
  李鸿基大怒:“士可杀不可辱,你个驴求子的出来,看老子不劈了你。”
  “得了吧,想让我出来你得把你自己的脑袋砍了,要不你试试!”
  李鸿基直接无语,砍了自己的脑袋,还能活吗?
  “你啥时候能出来让额见见你,别这么每天阴魂不散的,让咱老子心烦。”
  “我跟你说过很多遍了,我就是你,是你还没有激发出的意识,每个人都有两面性,我就是你的另一面,不过是以这种特殊的形式存在。这么说可能复杂了一些,你只要知道你真的决定造反的那一天,我就会和你融合,从此我的思想就是你的思想,不分彼此。”
  李鸿基才不会信鬼魂的鬼话,不过他知道自己斗嘴干不过这个阴魂不散的鬼魂,果断闭嘴出门将门外拴着的驴拉进屋子,卯足了劲儿,手起刀落一刀将偌大的一颗驴头砍下,驴腔子里的鲜血飙射而出,原本室内就已经有两条人命的鲜血,再混上驴子的鲜血,这屋中的气味腥臭无比。
  对于这样的环境,李鸿基倒是面对的很是坦然,不得不说在这一点上,粗神经的李鸿基有做大事的底子。
  驴子倒下,剩下的事情就是剥皮剔肉,大块的驴肉丢进柴锅之中,从外面取回一些女人收集的柴火,用火石火镰将枯枝败叶点燃,再引燃柴火,炊烟升起,锅里的驴肉在沸水中渐渐煮熟。
  缺盐少味的驴肉放在后世根本无人能够吃的下去,忙活半天消耗了大量的体力,李鸿基早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这顿驴肉吃的自己心满意足。
  吃过驴肉之后天就黑了下来,借着夜色,李鸿基砍下两条驴腿用破被子包裹着悄悄地摸进李过的家里。
  李过性子与他的小叔一样,自幼喜好舞刀弄枪,与李鸿基非常的投契。家中父亲早已亡故,只剩下一个老母在堂,若不是有老母牵绊,李鸿基知道无论自己去哪里,李过都会跟着自己。
  大冬天的所有人都猫在家里不愿意活动,李过根本就没有想到小叔会从外面回来,当他听到有人轻轻叩门,第一反应是家里进了贼寇。
  抄起一杆大枪,李过起身来到门口拉开门栓,在房门打开的一瞬间,大枪如蛟龙出水一般快速刺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