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禾苗和她们的朋友 / 第16章 出成绩

第16章 出成绩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苗苗的成绩一向不错,只不过高三以前,每天晚上坚持去学画画,平常时间哪怕排得再满,功课上也是有所懈怠。
  这一年来是什么都顾不上,每隔几天动动笔放松一下而已,每天都是五点起,十二点睡,打破她从小到大的作息时间,可见决心有多大。
  
  禾儿对妹妹也是全方面的帮助,各科老师轮着上。
  说实在的,自己肯努力,基础不差,天赋尚可,又有这么多外力,不考个好成绩说不过。
  
  在高考前学校组织的最后一次模拟考上,苗苗取得高中三年最好的成绩,是年级第一。
  按照往年来看,他们学校的第一,大概率也是市状元,只不过她这个名次还不是很稳,一家人都觉得有些说不好。
  
  赵秀云是怕小女儿给自己的期望太高,哪怕只差一点,恐怕都会受不住,一颗心七上八下的,背过人跟老大说:“你也要做妹妹万一考不到状元的心理准备,到时候一定要好好安慰她”
  小的一向以大的为目标,和父母比起来,更在意姐姐的态度。
  
  禾儿这时候也迷信起来,说:“妈,你呸两声,文昌帝君会听见的。”
  
  赵秀云依言,不过在她肩上拍两下说:“你听见没有。”
  
  禾儿点点头,反倒一本正经说:“苗苗努力了,考得到考不到都一样,人没有一辈子顺风顺水的,现在栽跟头总比以后好。”
  
  还给亲妈上课了,赵秀云瞠目结舌,一下子觉得这话也很好道理,欣慰道:“可我还是希望你们一辈子都顺。”
  她嘴上说着努力就行,私心里也是希望孩子能得偿所愿的。
  
  禾儿马上挺起胸膛说:“没事,咱家的人栽跟头也能爬起来。”
  又说:”苗苗能行的,妈,你要对她有信心。“
  
  赵秀云是瞅着这家里人人都有信心,孩子爸都想好要去定做一块“一门双状元”的牌子挂在家门口,连小黄摇尾巴都格外厉害,她要不是不拽拽线,一个个都想飞到太空去了。
  但这会只在心里嘀咕,脸上坚定道:“那肯定的。”
  
  说是这么说,多少有点忐忑。
  
  倒是苗苗自己还好,她打小是这样的,面上稳重,心里话不知有多少,外人瞧着叫大将风范。
  家里人都知道,就是个孩子。
  
  不过再在羽翼下,也得展翅高飞。
  七月七日,一九八七年的高考拉开序幕。
  
  苗苗被家里人送到考场,进去之前还摸摸小黄的脑袋。
  
  方海的工作有寒暑假,和媳妇一年到头忙和大女儿到暑假格外忙不一样。
  他当年就是在考场外等老大,今年当然也得等老二。
  
  不过考试铃一打,他觉得也没自己的事,牵着狗到公园里遛弯。
  小黄年纪大,现在已经不太爱走动,找了水边的树荫地方,直接趴下。
  
  方海想想,把他拴在树上,自己在旁边扎了个马步锻炼。
  他是十来岁入伍,后来调动到公安学校,狠抓学生身体素质,自己向来不落后,四十几的人,一身腱子肉,连肩膀带手臂,看上去像一拳能打死人的样子。
  
  有位大爷路过几次,好奇问道:“你这是从哪退休的啊?”
  
  方海看看四周,这时间点能在公园里头锻炼的,可不全是退休的人,似笑非笑道:“我还没呢。”
  
  大爷恍然大悟道:“我看你也不像六十。”
  
  方海掐指算,自己今年刚好四十三,离六十还十万八千里,摸摸脸想,是不是也得用用雪花膏,毕竟媳妇是一等一的漂亮,往自己边上一站,不得衬得更像牛那啥了。
  不过他也没多少时间想这些,看时间差不多,到考场门口等人出来。
  
  苗苗左顾右盼,就看到爸爸,难得活泼招手说:“爸,想吃红房子。”
  
  看样子是考得不错,不然哪还有时间惦记这些。
  方海带着孩子去吃,管接管送三天,大人小孩都松口气。
  
  苗苗自觉有一个月没碰过画笔,考完第二天都不用休息,背上画具就要出门。
  
  禾儿才不会就这么放过妹妹,揪住她说:“等会,你先把作文默写出来再走。”
  到时候能在培训班做分析材料用。
  
  苗苗老老实实“哦”一声,摊开纸在客厅写,写完自己评价道:“文采斐然,言之有物。”
  说的格外诚恳,毕竟是从来不说大话的孩子。
  
  禾儿觉得挺模棱两可的,说:“得看老师怎么判卷子。”
  这种事情说不好的。
  
  考前报志愿,苗苗填的是震旦的哲学系,这是她从以前就定好的,自己心里估过一茬分,觉得录取是稳稳的事,区别只在于名次。
  反正她已经努力到这份上,坦然道:“没事,几分我都能接受。”
  
  禾儿从来把妹妹保护得很好,在她眼里永远是那个跟在自己屁股后面的小丫头,这会也很欣慰道:“努力就行,不管考几分,都带你去四川玩。”
  
  这是苗苗最期待的事情,兴高采烈出门去。
  
  禾儿拿着妹妹的作文到单位,给几位参加过阅卷的老教师都看过,大家一致认为能拿个差不多的分数,要是碰上能欣赏这样文风的老师,能给个高分。
  就是要看有没有这样的运气。
  
  和作文比起来,其他题目都显得很确定起来,苗苗给出的基本都是拿得分的答案。
  禾儿别看面上说得大方,私下里把几位高考状元候选人打听个遍,倒没听说谁考得特别好。
  
  她自己高考的时候都未必有这样紧张,还有一个就是为着培训班的发展。
  
  禾苗培训班今年是第一次出高考成绩,如果刚开办时的报名人都是冲着宣传工作做得好,那这次就是实打实的考验,是接下来招生的关键。
  她是各种方法全用上,给各科老师不知道许多少甜头,就盼着他们再努力点,还全国各地搜罗复习资料,出的考卷加起来都有一个人高。
  
  陈辉明已经两个月没休息过,他主管教务,一是实力过硬,二是凭着亲戚关系,自然知道这次对他来说也是个巨大考验,哪怕是考完都没有喘口气的时间,到处打听。
  虽然结果已经是不能改变,但接下来的工作也是要继续,他还提出一个将来工作上比较重要的方向——提供填报志愿的信息参考。
  
  现在填志愿的方法比较简单,像沪市,六月初会给应届生们发一套《招生通讯》报纸,上面简单列着可以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和刚恢复高考时比较简单的专业设置不一样,这几年各校为顺应时代发展,纷纷成立新院系,学生们哪怕跟家长商量,大人也未必说得出三五六。
  
  虽然都是毕业后分配工作,可做什么是大有区别的,毕竟不是人人都有机会上热门专业,加上各校录取结果其实不是很透明,学生们常常是凭着去年的分数线填报,考过的人不会想着去打听,没考的人也没渠道。
  
  信息不透明,就是挣钱的关键。
  
  禾儿觉得自家姑父的话很有道理,与其担心还没公布的结果,还不如把注意力转移到未来。
  她颇有些同学在各高校任职,又托亲妈的关系搜罗信息。
  
  赵秀云是七七年考上震旦的学生,和孩子的同学相比,他们这一届多数人已经走上小领导的岗位,打听起来自然更为方便。
  他们家的人是不怎么爱走后门的,不过这种事又称不上违规,自然尽心尽力帮忙问。
  
  就在母女俩分头行事的时候,时间一溜烟到七月底。
  
  原定的公布成绩的时候一拖再拖,夏日的燥热更叫人难平静。
  
  禾儿一早起来觉得眼皮在跳,大觉不妙,心里默念“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只差改变世界对方向的认知,最后不得不承认,她跳的是右眼。
  在这种事上,是人都会有点小迷信。
  
  她心里一咯噔,换好衣服下楼。
  
  父母照例都起得比孩子早,已经坐在餐桌前吃早饭,看到她说:“今天这么早?”
  
  禾儿左右张望,说:“妹妹又去画画了?”
  
  苗苗这几天都在公园画破晓,一大早就牵着狗出门,太阳高起来才会回家。
  赵秀云点点头说:“对啊。”
  
  禾儿难得有些忐忑道:“我觉得今天会出成绩。”
  
  赵秀云也估摸着是这两天,说:“今年真是奇怪,本来都说前天出成绩,不知道在搞什么。”
  
  禾儿叹口气说:“我右眼皮在跳。”
  
  赵秀云看一下孩子说:“一大早的,别说话。”
  她被说得有些坐立不安起来,想想说:“我今天托人问问吧。”
  
  一般成绩出来之前,内部人员都会知道,只是他们没有去打听而已。
  
  不过没人问,有人主动来说,送报员在门外喊道:“11号,11号,你家孩子上报纸啦!”
  送报员都是固定的,哪家哪户有什么人门儿清。
  
  禾儿猛地跑去开院门,顾不上别的抖开报纸看。
  
  赵秀云夫妻俩也着急,跟过去看,然后对视一眼松口气想,果然是状元。
  
  禾儿得意得很,举着报纸说:“我就知道。”
  又有些着急看门外,想着是到公园去说这个好消息,还是等着妹妹自己回来。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吹神 夜的命名术 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