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大唐一曲远 / 第二十六章 李渊幸终南 四

第二十六章 李渊幸终南 四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亲亲。给我摸摸。’本着不反对便是同意的李亦壮了壮胆子,撸了撸小马驹的毛。
  ‘果然好摸。’一脸昏君相的李亦沉迷其中难以自拔。
  ‘啪!’突然背后有人拍了拍李亦的肩膀说道。本沉迷马驹毛发难以自拔的李亦被突然袭击,立即转身从身后拔出腰间的拂尘自卫道。
  等看清了来人李亦弯腰抱拳道。‘抱歉。’
  ‘怎么?还想攻击本王。’李世民看着李亦手中拿着的拂尘似笑非笑道。
  ‘秦王殿下恕罪。小道山野之人,习惯了。没想到竟然是殿下。’李亦低头道。又把手中拂尘顺手插入腰间,虽是请罪倒也没有卑微之态。
  若非今日李渊降临,李亦身上的匕首与佩剑被高辰没收了,也许此时李亦拿出的便不是拂尘了。
  ‘这么说倒是本王的不是了。’李世民打量了一番李亦笑道。
  ‘小道不敢。’不是吗。李亦早已将头抬起看着李世民,那未出口的话语就这般暴露在外。
  李世民“...........’
  ‘这是你的马?’被李亦噎住的李世民注意到在李亦身旁的小马驹问道。
  ‘不是。’看了看依附在自己身旁的生灵,李亦伸手摸了摸那他尚未发育完全的鬃毛回答道。
  ‘我在此处闲坐,他不知从何处而来。’李亦神色温柔的看着这不请自来的客人。
  ‘如此说来倒是有缘了。’李世民不知为何竟然说出本应该是李亦说得的神棍般的话语。
  ‘..........’李亦扶额中。
  ‘不知秦王殿下为何在此?’纯属没话找话的李亦。话刚刚说出口李亦就后悔了,人家出不出来与你又有什么关系呢?就算与你关系,不管不就没关系了吗?李亦想给自己一个巴掌醒醒脑。
  ‘本王不胜酒力,见此处微风倒也和煦,本王与此散散酒气。’李世民并未见李亦那复杂的神色,随意的坐在李亦方才躺的青石之上。
  ‘殿下竟然不胜酒力?!’李亦吃惊的道。
  ‘怎么?’李世民显然对李亦这莫名其妙的震惊很不敢感冒。
  ‘久闻秦王乃当世豪杰,即是豪杰又怎会不胜酒力?’作为武侠粉的李亦看待英雄豪杰一是能打,二便是能喝了。喝什么?当然喝酒啊!
  此时李世民竟然说他不胜酒力,李亦又怎么能不震惊呢?何况这大唐本是豪放之时,李太白尚有“会须一饮三百杯“之句,所以在李亦眼中这大唐之人必然是也如这李太白一般了。
  ‘哈哈哈。’听了李亦这孩子般的问题李世民大笑道。‘若你所说这不胜酒力的都不是豪杰了!’
  李亦哑口无言中。你说的是对的。贫道无话可说还不行了吗?
  李世民回头打量了一脸沉默的李亦半晌,若有所思却又无从思起。
  ‘小道士曾经进府为王妃诊病?’李世民看着从沉默中回神正打算去去马儿顺毛的李亦说道。
  说来倒也是奇特,这马儿却能任李亦顺毛,温顺无比。
  ‘殿下可是不信小道所说?’李亦从袖子中掏出一块点心喂给那不请自来的马儿回问秦王道。
  ‘那你要本王如何相信呢?’李世民看着李亦说道。
  ‘其实您可以不必相信我,我本寄托世人能信我。’李亦真诚的直接摇头道。
  ‘哦?’李世民觉得这孩子怕不是傻了吧。说出那惊世骇俗之语的是你,希望世人信的也是你,如今否定的还是你。你咋不上天呢?
  ‘因为小道尚且年少,又有多少人能相信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即是小道所说为真实,与一皓首白发医者相比也不值一提。’李亦笑道。
  在农耕社会或者更准确的说在中华文明所涵盖的儒家文明圈中,尊老早已为一种执念。因为年老而富有生活经验,因年老而阅遍世事,也因年老懂得的多那么能给年轻人提供经验所以要求被人尊重。
  即使那时错的,也不会被承认;即使那是无理取闹,也不会被大多数人责备。因为在多数人的眼中,错的从来只有孩子,错的从来只有嘴上没毛的人。
  何况老人一般代表什么?老人一般代表因循守旧,那么维护已存在的事实。那么作为帝王维护自己的统治,自然喜欢这类人。于是克己复礼的儒家被推崇,于是孝道成为评聘官吏的标准之一。
  李亦又如何能不明白,既然明白又怎么会让这祸事再一次重演,又怎么会让自己的心间的伤痕再添一道。
  何况李亦本就心无大志或者也可以说是生而平庸,浩浩大势,汤汤历史又怎么会因为一个或者两个人而改变。
  有些事情,有些人,与其失去希望继而酿成绝望不如心无挂碍之伤,留恋山水之间。
  ‘小道确信小道所言为真,至于殿下若是不信可派人在这京郊之地调查一番再决定吧。’李亦微笑道。
  继而自嘲道‘不知若有一日你知晓眼前所站之人便是你亲子的身体又该作何感想。’
  与李亦而言,说这是真实不如是虚幻。李世民也好,李渊也好,不都是游戏人物吗?李亦是看着他们走上那历史之局,或者是不没有或者李亦不喜欢陌生的历史。
  ‘那本王等着。’李世民打量着李亦说道。
  ‘若是再入长安,可入秦王府与承乾作伴。’李世民说道。
  ‘殿下不怕小道带环恒山王?小道可不是安分守己的儒家弟子,若是小道与恒山王一起入学,拿孔先生想来不会高兴吧。’李亦看着李世民的眼睛说道。
  ‘何况紫阳师父即将进京,若是知道小道做出此事,想必要将小道逐出门墙。’李亦转身看向那远山。
  ‘那本王也不好强人所难。’见李亦如此拒绝,李世民也不是非要李亦不可的。
  或者人家一早看重的便不是李亦这个人。
  ‘秦王殿下可否等小道片刻。’李亦突然想起那日在秦王府答应李承乾等人的礼物早已做好,只是这些天来也没有机会送出。
  ‘?’李世民看向李亦。
  ‘那日小道曾答应恒山王殿下的小玩意有劳殿下带回。’李亦说完便向自己暂住之地跑去。
  可能是路途遥远,李世民在此等了李亦很久很久。当然至于到底着个多久是客官现实还是心里作用这是未知的。
  ‘这是小道答应给三位小殿下的。’李亦拿出三件不同的礼物递给李世民说道。
  ‘这是布娃娃送给小郡主的,这是魔方给卫嗣王殿下的,这个是小道特指的小弓弩送给恒山王。’李亦将礼盒所藏之物一件一件给李世民介绍道。
  ‘倒是奇巧的心思。’李世民摆弄着那小小的娃娃赞道。
  其实李亦有那么一瞬间是很惭愧的,因为在李亦看来这三件玩具太劣质太劣质,真的配不上这句称赞。
  ‘惭愧惭愧。’李亦不好意思道。
  ‘这是小道一番心意。’李亦将手中之物一一装好,让李世民拿回去给孩子们。
  看着李世民小心翼翼拿着孩子们礼物的样子,李亦觉得他还算的上是个爱孩子的父亲吧。
  只是为何他的孩子会无一善终呢?此时的李亦还不甚明白。
  时间终究匆匆,再繁华的盛会也终有落幕之日。
  终于李渊带着众人匆匆而来也匆匆而去,李亦等人站于山崖之上看那浩浩之行。
  这便是帝王之威?李亦似乎明白了为何皇位的魔力何在了。
  然后上马随着李渊,前往仁智宫。
  李渊降临终南山不过是春猎的小小插曲罢了,真正的高潮还在之后呢。
  只是让李亦不明白的是,李渊为何无缘无故的让自己师兄弟跟随。皇帝驾临已是足够的恩赐,这又让道家伴驾宫闱。不知是合意。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神神叨叨的李亦自我安慰了一番登上马车,与岐晖,高辰二位师兄一起随銮驾而去。
  历史是任认打扮的小姑娘。这句话李亦本是不信的,只是看着眼前的英俊男子,李亦不得不信了。
  看着眼前这阳光爽朗的帅小伙,李亦真没把他往那传说中又丑脾气又爆,没本事还喜欢逞强,嫉贤妒能的齐王李元吉联系在一起。
  看着李元吉带着李承道,李承训等小皇孙踢球,李亦心中的诡异之感越加浓重。
  踢得的那个球吗?就是李亦和孟临风忽悠李承道花二十贯买下的代表道法自然阴阳转化的太极足球是也。
  当然这是不重要的。
  重要的是那历史上的李元吉为何成为那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呢?据说是他亲妈都不想要他呢?
  现在不知道,不过即将作为目击者的李亦应该很快就知道了吧。
  ‘看来我还是太嫩了。’思考者李亦想起那可能的黑幕如是想到。
  这皇家的水,或者是朝堂的水太过深了,傻白甜般的李亦从想过去参活,于是看客李亦注定是要被鲁迅先生所批判的。
  麻木不仁,没有敬畏之心,此等人怎么能当的起伟大复兴的任务。
  于是李亦卒。
  ‘三叔,把球给我。’李承道喊道。
  ‘承道接球!’飞起一脚,李元吉将脚上之球传给了李承道。
  ‘看我的!’李承道也飞起一脚将球往球门方向踢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