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皇太极已经将手中的所有筹码都打了出去。大明乾兴元年二月十三日,天阴,北风凌冽。
皇太极所部满、汉、蒙、八旗除了五万人留守忻州府,剩下十万余浩浩荡荡,兵分三路向着石岭关进发,力求一战将李元绞首。
此战之前,满清高层已经研究过石岭关的地理特点。
石岭关山势连接东侧太行山山脉,南面险峰嶙峋,所以天然的少了东侧和南侧两个迂回斡旋的选择,而若是敌人来攻,必须直面其大军,若是敌人以兵力强压,则守方无处可退,只能迎面而战。
故而皇太极亲自带领中军部队,镶黄旗,正黄旗共计三万余人,从正面进发,其余两路分别由扬古利和达海率领,从北方侧翼包围石岭关。
这样一来,既可断绝李元部从石岭关北突围的机会,又分割从蒙山的孙传庭大军,防止其支援。
“石岭关山势崎岖,不适合骑兵作战,臣以为,我军应当就地驻扎在山麓位置,而进山作战时,应当以步兵在前,弓手在后,互为支援,逐步蚕食李元大军的活动范围,使其最终落在我军的包围圈之中!”武拜跟在皇太极身侧,对着面前的嶙峋山势提出自己的意见。
此次,正白旗副都统武拜和镶红旗副都统劳萨跟在皇太极左右。
“骑兵驻营在山麓,以拒马阵为先头,面向山间,”皇太极让人将地图铺陈在地上,几人围坐,共同参详:“我方分出三万余步兵,从此处进发!”
皇太极手指在山麓西侧移动:“派人去旨给扬古利和达海,让他们从石岭关南侧全力进发,逼迫李元大军与我正面作战!”
满清众人心中知道,骑兵在此处无法发挥出自己的绝对实力,只能先以步兵为主,将明朝大军逼出驻防圈,然后在顺势以骑兵剿灭!ā陆KsW.Com
皇太极言罢,起身望着远处层松浸染的林地,北风划过,倒伏一片,好似千军万马在其中奔腾一般:“此战,吾必斩李定国!”
————
而此时,石岭关深处,李元已经接到皇太极大军将此处包围的消息。
“大人,
石岭关内虽然地形复杂,敌人一时间无法寻到我之踪迹,但是其从两个方向包围我部,以上策论,不应与其相持,尽早摆脱其包围!使其疲于奔命!”谭谦这些日子一直跟在李元左右,作为太原府指挥使,行军经验丰富,且对忻州府附近地形极为熟稔。
“如何摆脱?”李元靠坐在椅子上,以手撑颚,好似完全不将近在咫尺的敌军放在心上。('69264896','71894635949','142657');方略,其虽好,但是不适合现在的大军目标。
“大人想要依靠从蒙山做文章?”一旁的朱庭脑子倒是转的极快。
“然也!”李元抚掌而笑。
整个大局来看,看似是满清和大明之间的作战,但是现在已经变成皇太极欲灭李元而后快的大战了。
一旦战略目标从概念化的家国变为具体化的个人,那么领导者的思维就会不可避免的受到具象化个人的影响。
这样一来,实际的战略布局上就会抛却大局,以一人之存亡代替大局之胜败。
佛曰:皇太极,着相矣。
“我大军目标,石岭关北,扬古利与达海部五万余人!”李元大手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大圈,将从蒙山去也划了进来:“孙传庭部万余大军,联合我部三万余人,在石岭关北麓地区,一举将皇太极左翼部队歼灭之!”
当初在真定府一晤,李元和孙传庭已经拟定过计划,孙传庭率军驻扎在从蒙山的目的,就是防备李元大军被人合围。
现在皇太极大军压境,那么李元就要先破其局,在灭其军。
南北夹击,在皇太极的包围圈未能成型之前,先将其捅上一个窟窿!
“若要消灭北面扬古利的大军,还要有人在正面牵制皇太极的围剿,”谭谦站起身,一拱手道:“末将愿意率部断后,阻击皇太极大军!”薆荳看書
“此重任......此时无二人选,”李元看着这位太原府指挥使,神色灼灼:“但是我不能给你留太多人马。”
李元手上本来就没有多少人马,必须在手上留够人手,以最大程度消灭北面满清大军。
“三千足矣,”谭谦笑道:“末将曾随韩首辅在山陕荡寇,若论与满清正面对决,没有把握,但是若论山间游击,偷袭腾挪,绝对不负重任!”
“到时候,我会以三声响炮为号,收到信号,你可率军北退!”李元没有多的承诺和嘱咐,大战在即,谭谦作为一任指挥使,当有赴死的决心和成大事的信念。
“末将记住了!”谭谦一躬身,干净利落,并无一丝犹豫。
一旁的薛勇和朱庭皆是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