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雪视角 / 第12章 打工心态

第12章 打工心态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本章接上回分析。
  1、投股票就是投公司,买股票就是买实业。持有股票,相当于持有一项实业资产。投资者要理解,投股票投的是公司,做的是公司股东,要坚持长期持有好公司,赚公司成长带来的收益。
  作者在书里只是简单说了上面这句话,没有展开详细论述。
  其实很多财经类书籍都有这个毛病,总是给一个结论,然后并不展开,展开的都是财务指标怎么看,财务报表如何分析,但上雪认为恰恰是这些没有任何数字的结论才是最需要植入读者血液中的。
  为了将之植入大家的血液,上雪再重复一遍:
  “投股票就是投公司,买股票就是买实业。持有股票,相当于持有一项实业资产。投资者要理解,投股票投的是公司,做的是公司股东,要坚持长期持有好公司,赚公司成长带来的收益。”
  这句话如果我们一眼看过去,所有人都懂,所有人都懂的道理写进书里基本就是废话,因为购买股票的人都知道自己购买了股票之后,就自然成为了公司的股东,不管这个股东究竟有多小,够不够格参加股东会都不重要,总之身份就是股东。
  认同这句话的人是100%,但真正把自己放在公司股东位置的人应该不到5%,甚至不到1%,因为大多数股市投资者,都是打工人,包括基金经理,投资顾问,资管人士其实都是打工人,都是靠出卖劳力,换取工资和奖金。
  打工人有一种很难拔除的思维——赚工资思维。
  在打工人眼里,每年得到的钱应该是线性的,就跟他们每年工资上涨的幅度一样,曲线斜率都应该是向上的,所以他们中的不少人觉得投资也应该如此,他们总认为一个能每年给他们正收益的投资才是好的投资,今年赚明年亏的就肯定不是好的投资。
  说到这里,上雪认为我们可以把这本书的干货第4点放到这里一块说。
  干货第4点说的是复利。
  作者说:
  “复利是把过去的盈利叠加到本金里,继续去滚动盈利。
  如果按照每年盈利20%的复利向上滚动,100万元的本金在10年后变成了619万元,在30年后变成了2.37亿元,大家是不是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夸张并且匪夷所思的数字?
  投资中有一句话叫:“慢”就是“快”。
  这里的“慢”,不是真的慢,而是指每年的复利盈利为12%~20%。其实这个复合增速已经是“超级速度”了,只是大部分投资者都理解不了。”
  这段话基本也是所有理财书籍,尤其是基金投资类书籍会跟大家强调的:充满魔法色彩的“复利”。
  “复利”在数学上好像确实可以让我们的财富呈指数级增长,也只有复利投资可以让一个普通的打工人通过用工资去投资,在其年老时实现财务自由。
  这个观点是没有错的。
  但大家发现了么,很多书里这样的表述其实会误导我们。
  他们说如果我们每年可以多赚10%,一直一直滚下去我们就可以变得多么多么富有,于是我们就以为复利投资是每年的投资收益都可以有本金的10%,一直一直持续向上,财富越滚越大,最后就可以走向人生巅峰。
  现实并非如此。
  现实是只有确定利率的债券和固定收益理财可以给我们每年稳定的正收益,股市投资并不是线性的,我们很可能今年赚30%,明年亏了15%,后年又亏5%,大后年赚40%,如此反复波动,最后到了三十年之后,我们回头一算,发现每年的平均年化收益是10%。
  所以上雪要跟大家强调,复利不是预测出来的,不是线性的,不是每年可以确定的,是我们经过一定时间长度的投资后,往回倒算出来的。
  只不过中间的所有波动让工薪阶层非常难受,一开始赚个30%他们觉得很爽,但第二年亏了15%大多数人都割肉离场了,没离场的见第三年又跌了5%也离场了,能撑到第四年赚40%的人数估计又不到1%。
  所以打工人当投资人的第一个不好就是:拿不住。
  为什么会拿不住?
  很简单,他们还是不知道他们自己到底买的是个什么玩意儿……
  如果他们知道,那么他们根本不惧怕市场的波动。
  这个“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玩意儿”的坏习惯,并不是只有看不懂财务的小白打工族有,那些会计专业毕业,有CPA、AICPA和ACCA证书的财务大V都有。
  上雪以前帮一家公司做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自己是财务科班毕业,又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过,之后到这家上市公司当财务经理,直到最后的财务总监。
  这个人从学财报,审计别人做的财报,再到企业亲自做财报,做财报还做到上市,你说她看不懂财报那肯定是笑话。
  她是个很厉害的财务总监,但却不是一个好的投资人。
  因为她连自己投资公司的财务报表都不看,她跟我说:“懒得看了……这公司挺好的。”
  公司确实是好公司,但这姐妹儿在牛市的时候冲进去,想着好公司的业绩增长肯定可以让牛市高估的估值都消化掉。
  道理确实是这样,由于她入场价并不低,牛市末尾这姐妹儿又没出来,跟上雪说她这是价值投资,做价值投资的她在股价下跌之后就开始各种买入,跟上雪说这是抄底摊薄成本。
  只可惜,她在还没跌到半山腰的时候手里的现金就用光了。
  于是,她就只能与低迷的股价干耗着,一耗就是三年,最后她实在受不了亏了8%出来了,其实她只要拿到第五年,即便那么高的成本都可以赚25%。
  这姐妹儿不仅买股票还买基金,基金第一年赚了24%,她很爽,跟上雪推荐这只基金,上雪一看,前十大重仓股基本全都高估了,就没买,还让她不要再加仓了,第二年会跌,她不信,跟上雪说:都是好公司,我长期拿着,我要做巴菲特!
  结果第二年亏了31%,她受不了了,她又割肉了,说这个波动太大了不适合她,上雪在想,你都要做巴菲特了,你还管什么波动啊?
  殊不知这姐妹如果可以拿到第三年,基金又涨了将近70%。
  大家不要笑,这姐妹的骚操作是大部分投资者都会犯的毛病。
  因为她的打工人思维根深蒂固,所以她没有办法在一个正收益的基础上接受一个负收益。
  她以为的她自己其实根本不是她自己。
  比如她自己觉得自己可以做巴菲特,可以买入一家公司长期持有,但事实证明她做不到,这就回到上雪之前说的:买之前你还是你自己,等你买入之后你就不是你自己了。
  因为你其实根本没有你想的那么了解自己,你也不了解你买的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最可怕的是,你还以一个赚工资的想法去看待每年的投资收益,所以你的贪婪和恐惧会被上述这三个因子成倍放大。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端正态度,把买入一家公司的股票当作经营自己的事业,与创始人一起经营一家公司要有做生意的心态去投资股市,而不是以赚工资的思维去看待投资收益。
  如果你买的行业是白酒,买的金额还非常大,你应该想着我的副业是打工,主业是经营酒庄生意的。
  因为这是一门生意,所以肯定有年景好的时候,也有年景不好的时候;
  因为这是我的生意,所以我要用尽全力去了解这个生意究竟是怎样的商业模式,这个市场究竟多大,我的产品究竟好不好,我的管理层行不行,我的员工结构如何优化,你整天想着的自然都是这些事儿。
  你要以想这些事儿的心态去看待你所购买的公司,把它当亲儿子养,就像巴菲特对待可口可乐那样,因为是亲儿子,所以你可以忍受这个儿子今年成绩退步,明年努力了成绩又进步,但几年读书下来总体排名是往上的,越来越好。
  只有这样,你才能正确看待“复利”这个马后炮的指标,才能做到真正的在选定好公司后,长期持有,赚最大且手续费最低的钱。
  后续论点见下章。
  重要提示:文中提及的所有公司仅用于案例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热门推荐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