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黄昏。
苗寨。
阳光的余辉洒落在苗寨上,配上炊烟缭绕,是梦是幻。
余管事马不停蹄,在苗寨正吃饭的时候赶到了。
苗寨的饭厅由兰竹搭建而成,宽大舒适。
厅内十几张桌子,此刻摆放好了饭菜,上百的青壮围席而坐。
这是苗寨的传统,凡是成年的青壮,每天晚上都会在一起吃饭。
主要目的是真假归属感和凝聚力。
苗寨的妇人和小孩是不能进厅的,只能在自家厨房吃饭,这是苗寨谢海定的制度。
有了制度才能有规矩;
有规矩能好管理;
有了管理,才能体现出寨主的权威性和地位。
正上方的条桌上有9把竹椅,正上方当然坐的是谢海,谢大寨主。
两旁分别有四把,现在空出一把,是余管事的位置。
“吃饭!”看到余管事进来,谢海指了指空竹椅,让他赶紧过来吃饭。
余管事坐下来后,开始汇报了谢大媒婆讲的事情。
“舒家妹子竟然不同意?”谢海听到余管事的汇报,有点不可思议。
“崔媒婆是这样说的。舒九没有明显的拒绝,是叶石后来坏的事情,把崔媒婆赶了出来。”
“叶石是谁?”谢海一拍饭桌,饭桌上的物件都跳了起来。
吓得满屋子的人一惊,好久没见寨主生这么大的气了,众人都停下筷子,齐唰唰的望着谢海这个方向。
谢海生气的是因为,舒九作为当事人还没说什么,你叶石作为一个外人来做主了。
你说谢海气不气?
答案是当然的。
谢海身材不高,短小精干,身体结实,常年的狩猎生涯,让他多次与野兽搏命,额头上的疤痕就是曾经一只豹子留下的。
豹子给他留了一道伤疤,谢海留下了豹子的命。
武力值的强度,决定了他声望的高度。
伤疤平时还好,一旦谢海生起气来,伤疤处就发出一股杀气,嗜血的杀气扑面而来,让人不颤而寒。
叶石。
男。
猎户。
约莫三十五。
来历不详。
武功不详。
这是余管事了解的资料。
“没人知道他的来路?”谢海问。
“是的。四年前,叶石来到银峰部。”余管事道。
“你觉得他武功高吗?”谢海问。
“我觉得他是位高手,但是有多高,我看不出来。”余管事道。
“哦?”谢海陷入沉思。
“他为什么到银峰部?”谢海问。
“没人知道。叶石话不多,除了舒九,他不跟任何人交流。”余管事道。
半响后,“那他们有勾搭?”谢海沉声问道。
“具我们了解,没有。”
“确定?”谢海舒了一口气。
“说了大哥不要介意。十几天前,大哥说要娶舒九,我们八人想她不是苗寨的人,要来当我们的压寨夫人,决定去查探一翻。如果舒九人品不行,我们决定阻止大哥,哪怕是惹得大哥生气,我们在所不惜。”说到这里,跟谢海同桌的七个管事一起点头。
众人道:“为了大哥,为了苗寨,我们有这个责任。”
“大哥别生气,大哥的事情就是我们兄弟的事情。”
“是啊,大哥。”
“……”
谢海点点头:“兄弟们也是为了我好,为了苗寨好,这个我理解。我不怪你们。那结果如何?”
“经过几天明察暗访,舒九人品不错。虽然有些妇人嚼舌根,但都是捕风捉影。所以,我们才决定找崔媒婆去提亲。只是没想到叶石坏了事。”
“恩。”
“既然大哥喜欢,舒九也不错。现在走正常的路不行,那我们等下商量下,也要帮大哥完成心愿。”其中一管事道。
“好,好兄弟。有你们这群弟兄,为兄值了。快坐下吃饭。”谢海扫了一下厅里其他苗人,笑道:“都吃饭,楞着干什么?”
看到谢海的笑容,众人松了一口气,赶紧扒拉着碗里的米饭。
谢海坐在主位,遥望门外,二十多里处,那是舒九的家。
“舒家妹子,你早迟是我谢某的,你等着,哈哈哈……”谢海喃喃自语道。
……
“信哥哥,今天晚上的野猪肉真好吃,九娘做的饭菜真香啊,要是天天能吃到九娘做的饭菜就好了……”
吃过晚饭,夜色还未降临。
唐信送小彤回家。
小彤在回家的路上直夸舒九饭菜做得好。
唐信暗道:“舒九为了生活,养育自己,逼得洗衣做饭,织布换钱,真是苦了她了。”
“信哥哥,跟你说话呢,你在想什么呢?”小彤看唐信出神,没回答她的话。
唐信道:“哦,好的,以后多来家里吃饭。”
小彤道:“好呀,这可是你说的啊。”
唐信道:“嗯,嗯,是我说的。”
小彤道:“对了,信哥哥,明天早上等我呀,我们一起去看抓到野兔没?”
唐信道:“知道了,快走吧,天快黑了。”
小彤道:“走那么快干什么?离我家又不远。”
“……”
把小彤送到家后,唐信转身回到了家。
叶石已经回去了,舒九也洗好碗,坐在门前等唐信。
“送到家了。”舒九问。
“嗯。”
“来,坐下,娘跟你说说话。”
唐信坐到舒九旁边的竹椅上,问道:“娘,怎么了?”
“信儿,你都八岁了吧。”舒九若有所思的问道。
“娘这个你最清楚了啊。”唐信不解,怎么问起他的岁数来了,别人不清楚,但是作为娘绝对清楚得很,他可是舒九身上掉下来的亲生骨肉。
“古人说:年八岁而出就外舍。”舒九拽了一句文言文。
“什么意思?娘。”这句话唐信还真不懂。难道是8岁了就要搬出家门,自己独立在外面生活?难道这是这个时代的规矩?
“意思是,八岁就要开始读书学文了。”舒九解释道。
此句出自《大戴札•保傅篇》,全段云:“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哦,读书啊。”唐信今天白天还在想,要找舒九学文认字,没想到晚上舒九主动提出读书的事情,呵呵,这是好事情啊。
“本来我也没想到,刚刚是你石头叔提醒了我。说你是唐将军的骨肉,唐将军文武全才,小的时候就开始读书认字,习武强身。你石头叔没有明说,但是我懂他的意思。你爹要我把你养大成人,看那意思不是让你长大就行了,还要让你学些本事。”舒九道。
“娘,其实……其实我也想读书的。”
“信儿,你想读书?以前没听你说过呀。”舒九听唐信自己也想读书,感到意外。
“是啊。我做梦的时候听到一句话:读书改变命运。”为了让舒九好理解,唐信把“知识”改成了“读书”。
“这句话说得好,想为娘也是,如果不是在青楼里面读了书,学了文,认识你爹,生了你,改变了我的命运,那还不知现在是什么下场呢。”
舒九对于“读书改变命运”深以为然,如果不是有文化,他早就沦为底层的妓·女了,做着皮肉生意,早就是残花败柳了。
“呵呵,那是娘前世修得福报。”唐信笑道。
“读书在这个社会其实是很奢侈的,只有在贵族阶层,有钱的家族里面才有读书的机会。
你爹是将门唐家的人,从小就在家族的学堂学文和习武。像我们这里的孩子那有读书的机会,还好,你娘我可以教你,娘花了5年时间学得一些皮毛,我儿你是天上文曲星的书童,自然学得快,但你要戒骄戒躁,认真学习,基本功很重要。”
舒九在说的过程中,还忍不住调侃了一句“你是天上文曲星的书童”,这是前2天,唐信给她讲梦中提到的话语。
“娘,放心,我绝对认真学习。”为了在江湖上混出名堂,行侠仗义,解救美女,不读好书,怎么行?
“好,我相信信儿言出行行必果。”
“那我就不放牛了?”唐信试探道。
“你不放谁放?如果有人来借牛,那天你就可以不放。”舒九笑道。
“那什么时候开始学?”
“后天吧。明天我准备下学习用品。”
“好的。”
二人说好读书的事情,又开始聊起了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