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秘玺 / 第四十二章 我和皇帝是亲戚

第四十二章 我和皇帝是亲戚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甄邯终于想起了李尘这个名字,正是王莽被传国玉玺砸昏苏醒后喊出的第一个名字~李尘。之后便命令甄邯如同大海捞针般的去寻找这个虚无缥缈的人。甄邯无法猜测王莽苏醒后为什么要寻找这样一个连名字都未曾听说过的人物,也许是王莽被砸坏了脑袋,凭空捏造出这样一个人物。所以甄邯只是口头里应诺寻找此人,但是心里却并没当回事,他认为世间定无此人。
  没想到,这个甄邯自己一直认为不存在的人,今天就这样出现了。除了震惊外甄邯更多的是不相信。
  “哼,你说你叫李尘你就是李尘了?”甄洛一脸嘲讽的看着李清风,把甄邯最想问的甄洛替他问了。
  “你算什么东西?我为什么要告诉你。”李清风更加不屑的望着甄洛。
  “你······”
  “放肆,李清风你不要太过分”甄邯面带愠怒,他很讨厌李清风说的“你算什么东西”这句话。他感觉这句话戳痛了他的心,又让他想起了那夜不堪回首的往事。
  甄洛很奇怪,难道李尘这个名字有什么玄机?为什么叔叔此刻这么在意这个名字。当今天子和李尘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也正是甄邯所想不通的,他更不敢询问当今天子王莽与这个李尘有何交集。所以只好慢慢的试探眼前这个自称李尘的年轻人。
  李清风看着甄邯疑虑的样子,微微一笑“就知道你不相信,我的老师叫王刚,和当今天子乃故交,两人情谊深厚。如若不信,你可以向皇帝提起我老师的名号,皇帝自然会相信我。”
  “王刚?又是一个闻所未闻的名字。”甄邯心里想“但是李清风既然提出他的老师王刚是当今天子的故交,且情谊深厚。今天怕是不能以公谋私,致李清风于死地了。在场又有这么多的太学子弟,如果自己解决掉李清风的话,此事必会传到皇帝的耳中,天子一怒,岂是我能应对的吗?看来这个李清风表现的如此嚣张定有缘由,。在场的太学子弟有很多人都有深厚的背景,岂是一个市井小民、乡野村夫所能得罪的?所以此人身份应该很特殊,他说的话极有可能会是真实存在的。事已至此,此事必当上奏天子。”
  “来人,把李清风带走。”甄邯吩咐左右道。
  甄洛最是兴奋,认为自己大仇得报,想必李清风明早就是乱葬岗上的一具死尸了。王力、孔光等人也是一脸的得意,心里暗想看你小子还怎么嚣张,在长安这个地界是龙你得给我盘着,是虎你得给我卧着。只有刘秀与邓晨两人最是担忧,并不停的埋怨李清风没有听他二人的建议及时逃出长安。
  李清风面对着两个身体健壮的奋武卫并没有丝毫抵抗,反而微笑着伸出双手,让他们捆绑自己。
  李清风的迷之微笑,无人能懂。
  甄邯带领奋武卫押走了李清风,甄洛也要跟着,但是被甄邯拒绝了,甄邯让他好好地留在太学堂。甄洛虽然心有不甘,但是知道叔叔一向严厉,并不敢忤逆叔叔的命令,满心欢喜变成了闷闷不乐,因为他想要亲自看着李清风被抽筋剥骨才能一解心头之恨。
  甄邯把李清风暂且关押在奋武卫尉府,在未搞清整件事的真相之前,甄邯并不敢对李清风动用私行。自己换上朝服,把李清风所说的事情写于奏折上前往未央宫面圣。
  走在未央宫中石级上,每上一个台阶,甄邯心中就多一丝不安。如果李清风真的与王莽关系密切,那么自己今日毕竟得罪过这个年轻人,如果他在王莽面前参自己一本,那么今后的仕途恐怕就不会这么顺利了。
  清凉殿里王莽正倚在龙榻上品尝着自己让厨子做好的银耳莲子羹,吃了一些后感觉味道并没有两千年后自己在南方一家老店所吃过的味道好。不禁微微邹眉,自己如今贵为天子,竟然品尝不到曾经的美味。
  “启禀皇上,奋武卫大统领甄邯求见。”一名小内侍慌忙上殿来奏。
  王莽一听见甄邯这个名字,怒气更胜。本来铲除了绣衣使者,结果却放跑了前朝舞阳长公主刘果儿。
  “难道是抓捕到了前朝公主?”王莽心中疑惑到。
  “叫他进来”
  “是”小内侍接到指令,后退出殿。
  甄邯进入清凉殿后,发现王莽表情不善,知道是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以至于让歹人救走了前朝舞阳长公主。
  “微臣参见吾皇”甄邯跪倒便拜。
  王莽虽然心里对甄邯尚有成见,但是眼下正是用人之际。只好说了句:“平身”。
  “谢陛下”甄邯起身后继续说道:“启禀陛下,微臣今日于太学堂遇到了一个年轻人,他自称李尘”甄邯边说边打量着王莽的面部表情,想要通过王莽的表情推测这个李尘在王莽心中的位置。
  果然,王莽当听到李尘这个名字后,表情大变,由原来的不满变成此时的震惊、喜悦、不安······
  “李尘现在于何处?”王莽急切的询问甄邯。
  甄邯通过王莽的表情验证了自己的猜想,果然这个李尘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回禀陛下,李尘暂时被我请到奋武卫尉府中做客。”甄邯并不敢说自己把李尘关押在阴暗潮湿的牢狱之中。
  突然,王莽疑虑起来,莫不是这个奸猾的甄邯为了将功赎罪,随便找了一个假冒的李尘滥竽充数?
  “朕且问你,这个唤做李尘的人年龄几许?相貌如何?”
  甄邯见王莽起疑,心中一阵不安。他既希望那个李尘是真的,有希望他是假的。如果他是真的,自己无疑在皇帝眼中又立了奇功一件。如果他是假的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报甄洛所受的断腕之仇,但是皇帝定会认为自己哄骗于他,制自己个欺君之罪。
  “回皇上,此人年若及冠,长相清秀,操着一口怪怪的口音,一身武艺很是惊人。”
  王莽感觉甄邯之前说的都与自己的学生李尘符合,但是一身武艺却足以证明这个李尘是个假货。
  “大胆甄邯,欺朕如三岁孩童,想冒功领赏,随便找了个假货充当李尘,你以为朕是那么的容易欺骗的吗?”王莽大声吼道。
  甄邯看见王莽盛怒,并斥责自己。吓得慌忙跪倒,诚惶诚恐的说道:“启禀皇上,微臣不敢欺君,这个年轻人确实自称李尘,并且声称自己的老师王刚乃是皇上的故交,情谊深厚。”甄邯说完,跪伏在地上,头也不敢抬。
  王莽又是一怔,“王刚?自己就是王刚,这个名字在这个时代里自己未曾向任何人透漏过,但是这个自称李尘的年轻人是怎么知道这个名字的?难道他真的是李尘?可是为什么他却说他的老师王刚是自己的故交呢?他又是怎么知道我是当今天子的呢?”王莽心中泛起无数的疑问,想要解开心中的疑问,恐怕只有询问这个自称为李尘的年轻人了。
  甄邯跪伏在地上,半晌不见王莽言语,以为王莽对自己失望至极。甄邯刚想向王莽解释一番,却听见王莽说道:“把那个自称李尘的年轻人给朕带到这里。”王莽的语气平淡了许多,没有了刚才的怒气腾腾。甄邯心中稍安。
  “是”甄邯起身退出清凉殿。
  ······
  牢狱中的李清风猜想了各种与老师王刚在这个陌生的时代相遇的场景,有学生见老师两眼泪汪汪的情景,又师生二人抱头痛哭的场景,还有师生相见不相识的悲凉场景······
  就在这时,牢门“哐当”一声响后,甄邯走了进来。
  “为李公子松绑”甄邯吩咐左右道。
  被松绑后的李清风验证了自己的想法,当今的天子就是自己那个唠唠叨叨的考古教授王刚。李清风一脸的得意,望着甄邯说道:“怎么样?我没有骗你吧?”
  “李公子,得罪了。皇上让你前往未央宫清凉殿见驾。”甄邯表现谦恭,一脸敬意。他虽然不知道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到底与王莽有什么关系,但是刚才王莽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即使他与李清风尚有怨仇,但是此刻不得不装进肚子里。
  李清风大步流星的走在前面,进入甄邯早已备好的车驾里,前往未央宫而去。
  进入未央宫后李清风对这座两千年前的皇家建筑群瞠目结舌,就连脑海中北京的紫禁城都与这座未央宫相形见绌。李清风此刻不知道该怎样形容眼前这座气势恢宏的皇家建筑群,他想起了杜牧的《阿旁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李清风感觉自己激动地内心此时竟无处安放。
  李清风于未央宫内拾级而上,心里竟然也出现一丝不安,离自己要见的那个人越近心中的不安便会增长一分。但是这种不安又与甄邯的不同,具体是什么样的不安,恐怕就连李清风自己也说不清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