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李显忠,虞允文安排好众人之后,见青铭站在甲板之上,便也走了过来,此刻脱离了金人的控制,李显忠也不再伪装自己,他二人换了一身便服,看上去也轻松多了。
李显忠朗声道:“小兄弟,年纪轻轻,武艺胆识确是一流,当真难得!”此人在虫谷危局中,竟能不费吹灰之力,从容解救他们过谷,看来定然深明兵法,懂得擒贼先擒王的道理,着实不易。
很多人熟读兵法,自认为无所不能,但往往临阵之时,不懂随机应变,缺乏冷静的头脑,最终错失战机,一败涂地。
而面前这人看上去年纪绝超不过三十岁,面对错综复杂的局势时却丝毫不显慌乱,冷静判断,从容出手,从而一击制胜,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将才!
李显忠不免起了爱才之心暗道:“若此人能收为己用,以后再稍加调教,必是可塑之才,将来可堪大用!”
青铭躬身谦虚道:“将军过誉了,小子只是误打误撞,只是运气好点罢了!”
虞允文见他年纪轻轻,居功而不自傲,为人恭和,翩翩有礼,不由心中也是暗暗称赞!
李显忠继续道:“听凌将军说,小兄弟南下是去看望朋友?”
青铭回道:“不错!”
李显忠问道:“小兄弟祖居何处?”
青铭想到自己从小是在嵩山长大,便答道:“小的祖居河南!”
虞允文扶须叹道:“想当年此地也是京师繁华之地,如今被金人都糟蹋成什么样子!”他的语气中流露出太多的不甘和无奈。
李显忠心中暗道:“祖居河南,目睹了国破家亡,自然是对金人十分痛恨的,也难怪他会有如此之举!”便道:“倘若日后在京城遇到什么困难,可随时去找我和虞大人,我们都会尽力相助!”
青铭再次拜谢二人。
天色渐渐亮了起来,朝霞贯江,水天一色,颇为壮观!三人盘坐在船头甲板,侃侃而谈。
李显忠扭头看着岸边的北方之地感慨道:“中原大地,如今竟尽落贼手,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重归我大宋啊!”
虞允文自嘲的笑笑道:“不知你我有生之年,能否再踏上这块故土?”
遥望前程竟是一片迷茫,二人惆怅片刻相望竟是哈哈大笑,笑后也是一阵摇头叹息!
青铭忽然想起自己的身世,不由在心中道:“这岳将军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自己所听的全是一些传言,而这传言自是有真有假,此刻他二人就在眼前,不如听他们说说看!
想到此青铭问道:“二位大人,可否请教一些问题?”
李显忠笑道:“小兄弟,不必客气,有事但管讲来,你对面的这位虞大人可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个无所不知的人才啊!”
虞允文连连摆手笑道:“李兄,你可不能在小兄弟面前信口胡诌,我若是才高八斗也不至于在不惑之年才进士及第啊!”
李显忠不以为然道:“我朝进士三年一考,每年只择优录取不到六十名,考上进士已属万里挑一,虞兄千万不可过谦了啊!”
青铭暗道:“如此来说,考取进士当真艰难!”
虞允文哈哈笑道:“你李将军乃是我大宋的柱石股肱之臣,为我朝立下赫赫战功,我这个小文人与您比起来犹如星辰望月,万不可相提并论!”
李显忠听罢摇头苦笑又反驳道:“小兄弟,你别看虞大人是个文人,但他却是盛唐名将虞世南的后人,虞家个个都是文武全才之辈,岂是我这个区区武夫所能相比!”
青铭暗自一惊,原来这虞允文竟是名将虞世南的后人,这虞世南本是窦建德的部下,李世民灭了杜建德后,收为己用,后与房玄龄共掌文翰,为十八学士之一。
虞世南虽容貌怯懦、弱不胜衣,但性情刚烈,直言敢谏,深得李世民敬重,被称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五绝。官至礼部尚书,八十一岁寿终正寝,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虞允文摆手笑道:“你我二人就不必当着小兄弟的面吹嘘了,若传扬出去岂不让别人笑话,不知小兄弟想问何事?”
青铭见这二人年过半百,还和小孩秉性一般,若非亲眼所见,你怎会相信这是一个中书舍人和一个大将军的对话?
想到此青铭便道:“我生在北方,小时候经常听人说起岳将军,心中对岳将军非常仰慕,在下想知道岳将军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虞、李二人闻听此言相视一笑,李显忠知道北方人对于岳飞的感情,想当年岳飞连战连捷,收复开封等地,率部将完颜宗弼赶至黄河岸边,眼看金人大势已去,高宗赵构却听信秦桧谗言,一天之内连发十二道金牌命岳飞班师回朝!
岳飞撤军之时,涕泪交流仰天长叹道:“十年之功,如今废于一旦!”
百姓闻言岳飞撤军,纷纷拦阻在岳飞马前,哭诉道:“我等戴香盆、运粮草以迎官军,金人悉知之。相公去,我辈命休矣!”
岳飞无奈,只得含泪取出皇帝诏书出示众人道:“皇上有令,吾不得擅留!”
百姓闻言,哭声震野!
大军撤至蔡州时,当地百姓要求与部队一起南下,岳飞最终决定留军五日,以掩护当地百姓迁移襄汉。大军班师鄂州后,岳飞则往临安朝见皇帝。
岳飞撤军后,北方忠义军孤掌难鸣,完颜宗弼再此带军回到开封,整军弹压,又攻取了被宋军收复的河南地区。
岳飞在班师途中得知噩耗,不由仰天悲叹:“所得诸郡,一旦都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
李显忠叹道:“岳将军忠君爱民,天下皆知,只是皇上听信秦桧等人的谗言,忌惮武将拥兵自重,最终君臣嫌隙,才导致如此结局啊!”
虞允文接口道:“当年岳将军打着“收复中原,迎还二圣”的口号,带兵直捣黄龙,将完颜宗弼一直赶到了黄河边,此时军容齐整,粮草充足,正想一鼓作气,收复北方之时,却不知此刻朝廷里,已就是撤军还是继续进军已经争论不休,吵翻了天!”
李显忠道:“不错,当时主战派欢呼雀跃劝言皇上直捣黄龙,一战可定中原,但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害怕岳将军一旦收复北方,他们便会失去皇帝的宠信,因此极力阻挠进兵,他们以国基不稳,国贫民困,粮草无以为继为由,劝说皇帝让岳将军撤军!”
虞允文道:“秦桧无非是抓住了咱们这位皇上的心理,他明白皇上也不愿岳将军北进,万一金人被逼急了,将钦宗作为谈判的条件,放他南归,你说到时候这天下有两个大宋皇帝,到底该听那个皇帝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