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扬锋汉起 / 第三章风雪渐侵

第三章风雪渐侵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将军府侧厅,欢声笑语,杨佺期设私宴款待徐浩。杨佺期与徐浩之父徐邈有过交游,徐浩满周时杨佺期还曾到徐家道贺。
  “……叔父,你这次转任新野太守(1),可是抢了王内史的位置。”徐浩一语道破原由。
  杨思平哈哈笑道:“难怪那小子像疯狗一样乱咬,原来是被二哥抢了他的官,还好安玄堵得他没话说。”
  杨佺期点头道:“此次安玄确实不错,应对有度,涨了杨家的志气。”
  徐浩举杯笑道:“雏凤清于老凤声,叔父后续有人。安玄小弟,愚兄敬你一杯,以后要多多亲近。”
  杨安玄忙举杯相应,将杯中酒饮尽。
  放下酒杯,杨安玄道:“我看这个王内史心胸狭隘,怕生出事来,父亲要多加防备。”
  杨广不以为然地道:“这里是洛阳城,不是他琅琊郡,那小子能翻出什么风浪来。”
  杨佺期等人皆不在意,杨安玄见没人把他的话当回事,便不再多言。
  三天后,王绪返京,杨佺期率众恭送,谁也没有留意车队中少了名官吏。
  站在牛车上,王绪挥了挥衣袖,目光在众人身上停了一下,冷哼一声,钻入车中。
  王绪临行一瞥满是怨毒,杨安玄心中暗凛,此人怀恨而来、受挫而归,绝不会虎头蛇尾,归途恐怕多事,自己要再次提醒杨佺期。
  十一月初,杨佺期与新任河南太守周纬交接完毕,率领四百多族军,护送着家眷、车辆南下。
  东晋采用世兵制,由于皇权衰微,门阀、刺史拥兵自重,领军的将领也是世袭领军制,父死子袭,代代相传。杨家这四百多族军,是杨家数辈人创下的基业。杨亮逝后,族中兄弟多来依附杨佺期,这些族军是杨家赖以立身的根本。
  …………
  彤云密布,寒风呼啸,天阴欲雪。
  十余骑从荒芜的大地上卷过,数十里几无人烟,曾经繁庶的村庄化为残垣断壁,到处都是蓑草,官道也掩没在荒草之中。
  一只野狗叼着根骸骨跑过,看到轻骑并不害怕,放开骨头血红着眼睛对着奔驰而过轻骑狂吠。杨安玄抽箭返身,一箭从狗眼中穿入,了结了疯狗。
  将弓挂好,杨安玄嘴角露出笑意,这副躯体自幼习武,骑射精良,十二岁开始随父兄在军中历练,上过战场与敌厮杀,甚得杨佺期的喜爱。
  四望野草离离,暮色渐侵,杨安玄下令道:“今日就在此过夜,你们几个四处查探一下,看看有无避风之处,好让女眷安歇,其他人注意警戒。”
  临行前杨安玄再提小心王绪作祟,众人皆不以为然,无奈之下杨安玄只得请缨做先遣。先遣是件苦差、险差,要负责侦察联络、清查道路、安排驻地等行动,旁人避之不及。
  前世杨安玄常年在外考古,对家人有所冷落,离婚后女儿随母亲生活,杨安玄心怀愧疚,只能在经济上弥补。
  穿越而来,袁氏的慈爱、杨湫的亲近,杨佺期看似严厉其实爱怜,这些都让杨安玄倍感温馨,十分珍惜。
  替代杨安玄的不光是躯壳,还有他的责任,为了家人的安全,杨安玄宁愿自己多辛苦些。
  杨佺期对他的主动请缨十分赞赏,让亲卫赵田护卫他。赵田是杨家世仆,自其祖父一辈起便追随杨家,别看年纪未满三十,却有十余年征战经验,武艺出众,细心谨慎。
  出洛阳已有六天,杨安玄带着十六名轻骑栉风沐雨、不辞辛劳。六天同行,赵田和十六名亲卫对杨安玄无不刮目相看,这位少将军丝毫没有颐指气使的傲慢,与众人同甘共苦、亲如兄弟。
  牵着马向道旁的大树行去,杨安玄看见树下数具枯骨卧于衰草中,风从空空的颅骨中吹过,发出悲鸣。
  作为一名考古工作者,每看到被战火毁坏的建筑、文物总要扼腕叹息,这段五胡乱华的黑暗史让汉文化遭受毁灭性打击,宫阙化为尘土,典籍焚于战火。最让人痛心的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百姓,一路行来,千里无人烟,白骨积于野,野狗食人骨,亲眼目睹这一切,杨安玄心如刀绞。
  昨夜宿在大谷关,站在荒废的城头,杨安玄感慨万千:永嘉之乱洛阳陷落,多少人命丧战火,多少百姓从此关避乱南迁,多数人及子孙后代便再也没有返回故土。北望洛阳,杨安玄暗暗发誓,总有一天要带着这些离人归来,重现洛阳繁华,汉族荣光。
  很快,西面搜寻的斥候回报,五里外有处荒废的坞堡,有几间保存尚好的房屋,可以遮避寒风。
  从坍塌的寨门驰入,杨安玄发现坞堡的面积很大。堡内一片狼籍,地上石块杂乱,牛马的粪便和黑色的炭灰随处可见,房屋多数残破不堪,有火烧过的痕迹,应该是遭了战火。
  满意地点点头,杨安玄吩咐道:“清扫地面,注意警戒。杨和,你带两个人前去迎接大队。”
  申时,大队人马来到废堡,牛车稳稳地停进堡中。
  杨安玄笑着迎上前,从第三辆牛车上扶袁氏下车,身后传来杨湫的叫声,“三哥,快抱我下来,坐了一天车,闷死我了。”
  杨佺期坐在马上打量四周,地面清扫过,墩台上有人戍守,三口大锅热气腾腾,水已经烧开。杨佺期满意地点点头,玄儿做得很不错,进退有度,深合行军之要,多加打磨定成大器。
  杨安深看到父亲脸上的笑容,心中妒火中烧,这嘉许的表情以前父亲常给过自己,老三这个惹祸精只会遭父亲喝斥,没想到此次担任先遣抢了风头,早知道自己也该主动请缨。
  杨安玄扶着袁氏,领着妹子朝一间完好的房屋走去。杨佺期下令道:“杨思平,布防;杨安远、杨安深,今夜你兄弟二人轮流值守,小心戒备。”
  杨佺期治军甚严,便是家人也不敢违犯军令,上半夜是杨安远值守,过了子时便轮到杨安深。被亲卫推醒,杨安深打着哈欠钻出帐蓬,寒风让他连打了几个喷嚏。
  “真冷”,杨安深用身上的大氅裹紧皮甲,返身从营帐内取出个酒葫芦,举步朝篝火处行去。
  荒郊野堡,白日都看不到人烟,晚间除了几声狼嚎,再无其他声响。守夜的兵丁围坐的火旁,篝火夜风刮得猎猎作响,明灭不定。看到杨安深走过来,兵丁纷纷起身致意。
  杨安深笑着点点头,在火旁坐下,问了几句情况,然后举起手中酒葫芦道:“夜晚风冷,兄弟们喝两口御御寒。”
  “二少英明”,欢呼声响起。
  杨安深轻笑道:“兄弟们别吵,让大将军知道了我可得挨罚。”
  酒葫芦在兵丁手中传着,谁也不讲究,嘴对嘴喝上两口后传给下一个。
  杨安深往火堆中丢进几根木柴,火光将兵丁的脸映得通红,那些脸庞泛着笑容,分明写着对自己的感激。
  一葫芦酒能收买这些兵丁的感激,这买卖划算,杨安深眼中的火苗闪烁着。父亲、叔伯带兵十分严厉,将士们畏其威,自己如果能施之以德,杨家军便能为自己所用。
  乱世之中手握雄兵,小则可以割据地方,大到能像桓司马那样问鼎天下,杨安深心中念头闪过,欲念如野火般熊熊燃烧。
  自家三兄弟,大哥文弱,父亲有意让他转任文职;倒是老三骁勇过人,近来又得父亲喜爱,说不定是自己的劲敌。
  火光映得杨安深的脸阴晴不定。
  杨安深思筹着:老三行事莽撞,好惹事生非,不为大伯所喜。父亲兄弟三人,大伯和三叔在父亲面前能说上话,看来自己平常无事要多往大伯、三叔处走动走动。至于其他堂伯堂叔,话语权不大,只要维系表面亲和就行,不用多费心力。
  酒葫芦传回杨安深手中,摇一摇还有小半葫。杨安深豪迈地仰头痛饮了一口,道:“痛快!”
  看到杨安深毫不嫌弃与众人共饮一葫酒,那些兵丁的目光亲切了许多。
  队长(2)李明笑道:“二少,这酒真不错,喝两口身上便暖和了许多。”
  杨安深将酒葫芦递给身旁人,道:“这是杜康酒,当年魏武帝曾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是我偷偷从三叔那拿来的。”
  概当以慷,一如当年的魏武帝,手舞长槊,平定天下。
  天已微明,杨安深感觉睡意上升,用力地擦了一下脸,道:“兄弟们,随我巡走一回。”
  寒风呼啸,行至西墩台,隐约有声音随风传来。杨安深正要探身往外看,身边的亲卫杨河用力往后一拉他。
  “咻”的一声,一只暗箭尖啸着从耳边射过。
  “敌袭!鸣锣。”杨安深伏低身子,大声吼道。
  锣声打破沉寂,坞堡中的帐蓬一阵骚乱。杨思平很快身披战甲、手提长刀出现,对着出帐的兵丁吼道:“速速集结成阵。”
  杨安深小心地从垛口缺口处探看,天色渐亮,能看到乌丫丫的身影,寒光在薄雾中闪动,看不清有多少人,也不清楚什么人来袭。
  注(1):东晋体制设乡、县、郡、州;县分大小,设县长或县令,郡设太守,辖数县;州设刺史,辖数郡。
  (2):未查实东晋军制,参考三国及汉代军制,规定如下:列(伍)长,五人;什(火)长,十人;队率(长),五十人;屯(官)长,百人;曲侯,二百人;部司马,四百人;校尉(都尉),八百人;禆将军,一千六百人;将军,三千二百人,征、镇、安、平之类的大将军等职位非常设,统军人数由朝庭特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