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翌日——
一轮红日缓缓从东方升起,将偌大的紫禁皇城笼罩的灿烂无比。
大部分居民还在熟睡之中。
南京城里,已经有些许卖早点的商贩,开始张罗着。
这时,紫禁城头已经传来呜呜地升朝号角声。
咚!咚!咚!
硕大的升朝鼓被重重的擂响,一声一声,有如旷天闷雷。
金水桥前,汉白玉石阶下——
文武百官,按照文左武右的阵型,排列整齐。
金水桥上,一名身着大红色礼服的宦官,正手持净鞭。
待大臣们悉数到齐,便将手中净鞭高高扬起,重重挥下!
啪!
啪!
啪!
三声净鞭响起,这是升朝前的最后一道礼仪。
此时,早已排列整齐的文武官员们昂首挺胸,双目望着前方,趋步往金水桥上走去。
过了金水桥,上了汉白玉台阶,前方便是一块诺大的广场。
广场的尽头,正是他们参与朝会的场地。
——奉天殿。
奉天殿的大门,还是紧闭着。
文武百官还在赶来的路上。
洪武皇帝朱元璋,早已在几名宫女的服侍下,来到龙台宝座之上,安稳坐好。
龙台下的两边,还有两名宫女,拿着硕大的翠绿色蒲扇,挡住龙颜。
随着咯吱一声门响,奉天门的大门被两名宦官缓缓打开。
此时,一众官员依旧排列整齐,微微低头,神色严肃,急忙趋步进殿。
每一个人都小心翼翼,不敢发出半点声动。
不大一会儿的功夫,偌大的朝堂之上,便已站上的一众文武官员。
不过,今日的朝会,放远望去,大臣们明显要稀少。
尤其是文官集团那边,明显多出了很大的空缺。
那些没来的大臣,此时应该还在锦衣卫处受着审讯。
待一众朝廷官员在大殿上站定,身着礼服,站在一旁的宣朝宦官,扯着公鸭嗓音,高声唱道。
“升朝!”
随着话音,落下手持两把翠绿色蒲扇,挡在龙椅宝座之前的两名宫女,缓缓将手中的蒲扇拿开。
龙台上,头戴帝王冕旒冠,身着镂金黄袍的洪武皇帝,朱元璋便缓缓出现在众人面前。
朝堂上的大臣们,全部低眉顺眼,用余光小心翼翼的打量着龙椅之上。
此时,大殿上,左、右丞相,徐达和李善长,率先拱手,带领着一众文武百官和皇子们,向洪武皇帝朱元璋行君臣大礼。
随即,便是一阵排山倒海般的声浪袭来。
“臣等,叩见吾皇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端坐龙椅上的洪武大帝缓缓抬手,示意中百官起身。
此时众人才小心翼翼的站起身形。
起身之际,嘴里依旧唱和着。
“谢吾皇陛下!”
待朝会之礼行完,朱元璋便斩钉截铁开口说道。
“今日的朝会,不说别的,只讨论一件事儿。”
朱元璋说着,伸出右手食指,神情严肃道。
“如今文渊阁被毁,可三个月后,天下士子将聚集文渊阁。”
“你们给咱想想办法。”
洪武皇帝朱元璋的话,清脆有力。
重重的落在大殿之上!
可此话落下,大殿之上,一时间竟出奇的安静。
无一人站出言事。
朱元璋见这朝堂上的情形,不由得眉头微皱。
这时,他才留意到朝堂之上,有将近一半的大臣均不在列式。
站在左边的文官集团大臣们,几乎少了一半。
朱元璋几乎是下意识的问道。
“今日朝会,为何有那么多大臣没有出席?”
大殿之下的众百官们,纷纷斜着目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尽是尴尬之色。
迟疑片刻,站于左边,位列文臣之首的左丞相李善长,手捧簪笏,站出朝班,冲龙台上的洪武皇帝拱手道。
“启奏陛下,部分大臣未到,是因为锦衣卫查出他们涉嫌贪墨,现在应该正被锦衣卫扣着,严刑审讯……”
待左丞相李善长话刚说完,一些知情或不知情的大臣们,听到这里,都不由得狠狠的吸了一口冷气,神情也变得严肃起来。
“李善长!”
端坐龙椅上的洪武皇帝突然发话,左丞相李善长当即捧着簪笏,将腰弯得更低了,应声答道。
“臣在!”
往日里,无论是在朝会之上,还是在私底下,朱元璋都很少直呼李善长大名。
今日直呼其名,足以见洪武大帝心中的愤懑。
“咱看着这大殿之上,涉嫌贪墨的,怎么大半都是文臣?你这个文臣之首是怎么当的?”
“这群文臣,沙场打仗不行,背地里勾心斗角,贪污受贿,倒是在行的很嘛!”
站在大殿之上的左丞相李善长,听到这里,当即扑通一声双腿跪在大殿之上。
“微臣有罪!”
洪武皇帝朱元璋,说到这里,停顿须臾,又看了眼跪在大殿上的李善长,随即便冲着大殿之下的一众文臣高声责骂道。
“无能!”
“该到你们出主意的时候,一个个就像个闷葫芦,一言不发!”
“朝廷每年拿着那么多俸禄供养你们,是让你们在这儿吃白食的吗?”
洪武皇帝说这声音越说越大,甚至伸手指着朝堂上的一众文官道。
“今天朝堂上的每一个文臣,必须给这件事儿想一个主意。闷着脑袋不说话的,通通罚俸一年!”
洪武皇帝朱元璋这话落下,大殿之上的文臣,脸色瞬间紫了一半。
尤其是跪在最前端的左丞相李善长,更是将脑袋埋得更低。
沉默片刻,不知道是谁先起的头,这些个大臣们便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在朝堂之上讨论起来。
看着众人开始想办法出主意,洪武皇帝朱元璋这才稍稍缓和神情,靠在龙椅上,仔细的看着大殿之上的每一个人。
没过多久,工部侍郎便站出朝班,冲着洪武皇帝汇报道。
“启奏陛下,臣等刚刚稍作商议,几位大人也再三斟酌,最后觉得,要解决文渊阁的问题,眼下只有重建一条路可走。”
工部侍郎把话说到这里,洪武皇帝朱元璋当即将右手一摆,开口说道。
“这法子不行,眼下户部拿不出这批钱来。”
听洪武皇帝朱元璋这句答复,原本闹嚷嚷的群臣,这时又噎住了话,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见众人再次沉默,朱元璋没好气的问道。
“眼下朝廷揭不开锅,你们要不把平日里送礼行贿的钱,挪一挪,给朝廷多捐点儿?帮朝廷度过这次难关?”
朱元璋这满满嘲讽的话说出来,大殿之上的众人,就好像吃了鳖一样难受。
几名官员,颤颤巍巍地站出朝班,满脸为难地冲朱元璋表示,自己可以捐个几十两…
看着朝堂上的众人,朱元璋倒也没有特意为难。
洪武皇帝心中也清楚,眼下能留在朝堂之上的,没有被锦衣卫带走的。
起码在目前看来,还没有收受贿赂的情况。
而他们不收受贿赂,单单的依靠朝廷的俸禄,要养活自己容易。
可是这些官员手底下,还有一大帮子人要养活……
这时候再让他们拿钱出来,确实有些为难。
此时的朝堂,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朱元璋看着众人,默不作声。
许久,又将目光转向跪在大殿上的左丞相李善长,开口问道。
“左丞相,你来拿个主意?”
恭敬跪在大殿之上的左丞相李善长,没有迟疑,微微冲着洪武皇帝拜了拜,便开口说道。
“当初文渊阁遇到偷工减料的现象,也是十分棘手,难以解决,可如此棘手的事儿,在燕王殿下手里却轻易化解。”
左丞相李善长,说到这里,将目光一斜,看了一眼旁边的太子朱标,继续说道。
“微臣以为,此事交给燕王殿下来做,定会有突破!”
站在李善长身后的一众文臣,闻言大喜。
这个锅终于知道给谁来背了,于是众人纷纷附和,表示这件事儿,非燕王殿下莫属!
此时,龙台之上的朱元璋,又将目光看向站在一旁的燕王朱棣,问道。
“老四,这件事你有没有什么办法?”
燕王朱棣站出皇子一列的朝班,拱手微微冲洪武皇帝朱元璋行了一礼,一脸为难的说道。
“对于此事儿,臣也无法可解…”
待燕王朱棣一语落下,朝堂之上瞬间又闹腾起来。
一众大臣煽风点火,说燕王殿下故意谦让,执意要让阎王殿下来主持此事……
可大殿之上的燕王朱棣,愣是一言不发。
完全没有将这差事接下来的意思。
端坐龙椅上的朱元璋,眼见朱棣那里得不到什么结果,便又转过头去,看向一旁的太子朱标道。
“标儿,你说说吧。”
听到招呼的太子朱标,当即站出朝班。
对洪武皇帝朱元璋行礼后,缓缓说道。
“儿臣认为,太师所言极是,从修缮文源阁一事中,便可得出四弟做事总是另辟蹊径,有其独到之处。”
“眼下的事情,倘若四弟愿意费费心思,说不定就能想出解决之法。”
一把杀人的快刀,往往总是无声无形——
没等洪武皇帝朱元璋开口,一旁的燕王朱棣便先冲着太子朱标说道。
“大哥此话严重了,要论能力论手段,我也只配给大哥当个副手。”
这话明里暗里的意思,明眼人都能明白。
端坐上位的朱元璋,自然更能听明白朱棣这话里的意思。
待燕王朱棣说完,朱元璋便开口道。
“老四,你要是能把文源阁的事儿给解决,锦衣卫都指挥使的位置,就是你的!咱让标儿给你打下手。”
听闻这话的太子朱标,脸上的神情一时间尴尬无二。
此时朝堂之上,所有的目光全部聚集在燕王朱棣身上。
燕王朱棣用余光环视了周围的群臣,再次从龙台之上的洪武皇帝不慌不忙的说道。
“谢父皇美意,不过对于此事,儿臣确实无能为力。”
一旁的太子朱标站出言道。
“四弟,倘若你的能力在兄长之上,为兄还是很乐意给你打下手的!”
对于太子朱标的话,燕王朱棣就好像没听到一般。
整个身子纹丝不动,神情也没有丝毫的变化。
这可让太子朱标脸上挂不住的尴尬。
看着朝堂上的一副闹相,洪武皇帝也指着轻轻叹了口气,挥了挥手,示意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