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豪杰行 / 第六十八章 金牛湖边说书人

第六十八章 金牛湖边说书人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流云乘坐一艘精致小船,在金牛湖中游赏。
  金牛湖得名之来历,是传说金牛湖以前不知何时,城边居民见有一金牛从此入水,便就将此湖泊命名为金牛湖,后金牛入水处修筑城门,便是涌金门。
  湖光潋滟,秋色正好,桂子飘香,在这时节乘船游览金牛湖,是最好不过了。
  金牛湖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若环绕湖中划船一圈,还得要一两个时辰。这时的金牛湖中间尚没有堤坝,湖中也没有岛屿沙洲,就只有一个湖,湖水延伸到城外数里之处的山脚之中。
  余杭城边的山,并不是很巍峨,大多数是一些比较低缓的浅山,逶迤连绵,苍翠而秀丽,山的南面,便是那浙江了,浙江即后世的钱塘江。雄浑宽阔,涨潮之时,波涛甚大。
  流云让那船家划船横穿湖中,然后到湖的另一面停下,上岸游赏了一番,折了几束桂子,再上船,原路返回。
  流云问船夫道:“船家到过姑苏吗?”
  船家道:“小人本地人氏,不曾前往过姑苏,不过到过会稽。”
  流云道:“姑苏城繁华是繁华,城中城外也有许多好的景致,但比起余杭金牛湖却又不一样。不知道越国都城会稽又是怎么样呢?”
  船家道:“会稽城是越王的旧都,十分久远。城池虽然恐不能与姑苏、琅琊新都相比,但却是越王龙兴之地。小人前些年曾去会稽,见城中人民众多,经营买卖者遍布满城,十分地热闹繁华,这余杭是万万比不了的。”
  流云闻言,不禁向往,便又问船夫道:“浙江风光怎么样?”
  船家笑道:“来了余杭,不去看浙江,只怕是空来一趟了。浙江气势宏大,且在每年八月十五期间,江上涨潮,海水倒灌,景象十分壮观。现在正值中秋时节,江上涨潮正厉害,姑娘不可错过。”
  流云道:“我在姑苏时候,就听过浙江涨潮。所以趁今年中秋期间,前来观看呢。”
  船家道:“那潮水十分汹涌,最高时候有数丈之高,观看时候需站在高处,离得远,方得安全。如若被那潮水卷去,那就不能回来了。每年因为观潮都有人被潮水卷去,失了性命。姑娘若要观潮,还是结伴前去,小心在意为好。”
  流云道:“我有随从,他们会护卫我,船家且放心。”
  约莫划船了半个时辰,又返回登船的地点了。流云辞别船家登岸,今日看尽金牛湖风光,心满意足,正准备回去,却又见天色尚早,便准备再游赏一番再回去。
  于是信步来到湖边一处人群聚集处,见一个说书老先生,拿着一个拍子,正在说唱故事,周围一群人听得津津有味。说书先生身边有一个十几岁的少女,衣着简朴,手里拿着一柄旧琴,跟随着那说书老先生的节奏,弹奏拌和。
  说书这种行业,虽然兴盛于后世宋朝。但自周朝时候,就已经有起源了。
  春秋时期,礼制兴起,孔子推行儒学,天下受其影响,为学者便多了起来。自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术思想空前。于是民智渐开,在下层贩夫走卒乃至奴隶,也开始渐渐有了读书识字的人。
  在那时候,并没有多少娱乐的方式,而广大百姓人民,大多数都是不识字的白丁,就更别谈读书了。所以对前朝的故事,都是口耳相传,从知晓前朝历史的人口中传诵中得知的,而一些熟悉了解前朝故事者,便也就以此为业,在百姓聚集场所说前朝故事,可以得点赏钱,聊补家用。
  流云以前在姑苏,都是在富贵庄园中长大,有教师教授其诗书。至于这种说书的,尚没见过,大觉新鲜好奇,于是便上前来,也凑在那群人中听老者说书。
  老者本是吴越之地人,说的自然是吴越之地的故事了。
  只听见那老者拍了一下手中的拍子,便说唱道:
  列为客官且听老朽慢慢道来
  昔日越王兵败困于会稽山,
  恓惶之间,转眼看,帐下还剩五千儿郎
  吴王发兵紧围,越王道:愿率五千儿郎决一死战
  帐下转过那谋士范蠡,大夫文仲上前
  请谏越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暂且隐忍臣服吴王,以图复国
  越王即令五千儿郎放下兵器,投降吴王
  从此之后隐忍暗藏,养晦韬光
  卧薪尝胆,奋发图强
  范蠡献美人之计,文仲教越王伐吴七术
  吴兵锋利,剑甲无双
  似这般,怎堪与敌?
  越王正在忧思无计之间
  忽然见,范蠡领那南林处女,手执竹棒来见
  越王正惊疑之间,范蠡进言
  大王欲要战胜吴军,可训三千越甲
  林南处女,剑术天下无双
  臣保荐处女,教授越甲
  越王惊讶,这南林处女,年方三八,身形纤弱
  如何能敌那,凶悍吴甲
  林南处女,飘然而出,请大王以宫中越甲
  一试妾身剑术可佳
  这一百越国武士,各执利刃
  将那南林处女,尽皆围在核心
  竹棒飞舞,快如闪电,疾似流星
  那一百越甲,眼花缭乱,只见其影,不见其人
  片刻之后,难敌处女,皆纷纷败下
  越王大喜,寡人有南林处女,教授越军,必胜吴甲
  南林处女,奉命寻士
  教三千越甲,皆以一敌百,
  攻入姑苏,吞灭吴国,成就越王霸业
  而南林处女,杳然离去,而不知何处去邪?
  ……
  流云听那说书人说唱越王的故事,又提及越女,心中既感到新鲜,又激发了自己对越女的向往之情。
  那说书人说了一场,听者便都望那盘中给赏钱,流云看那抚琴姑娘,身形娇秀,却衣着简朴,惹人怜爱。于是解下那枚玉佩,赏钱递给那抚琴姑娘,道:“小妹琴声悠扬,都令姐姐我陶醉了。就当姐姐送你一件礼物罢。”
  众人见这姑娘,穿着华丽富贵,打扮又是不俗,出手便是一块玉佩,众人都大为惊讶。那说书老人见之,连连推辞,说不敢受姑娘如此贵重之物。流云却道:“我是赠给这小妹的。”
  又对抚琴姑娘道:“小妹今年多大了?姓甚名谁?我是姑苏人,叫做流云,如蒙小妹不弃,你我就交个朋友罢。”
  那抚琴姑娘道:“奴家是会稽山阴人,姓孙氏,小名娇女,自幼父母早亡,便与祖父来余杭江湖间讨生活。奴家今年15岁。”
  流云闻娇女姑娘出身,心生怜悯,便对娇女道:“我今年十六岁,大你一岁,你愿意跟我结为姐妹吗?”
  娇女见流云这样的富贵千金小姐,穿着华丽,衣裳鲜艳,十分羡慕,见流云说要与自己认作姐妹,心中更是大喜,当下便答道:“小姐是富贵人家,娇女能有小姐这样的姐妹,自然是前生有幸,欢喜无限了。”
  流云听了大喜,便拉起娇女,将玉佩为娇女戴在身上,对娇女道:“我还有很多玉佩,今且先送你一个。我正要往会稽去游玩,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回去,如果好的话,我们就一路,顺便去看看你的家乡。”
  娇女闻言,不禁有为难之色,那说书老人见之,便对流云施礼道:“多谢姑娘厚爱,只是老朽家中老妻有病在身,老朽背井离乡,带她出来,一路上说书赚点银钱,攒下点银两,一面为老妻治病,一面养家糊口。老朽家贫,没能给她做的几身好衣裳,真是惭愧。今虽然蒙姑娘垂爱,但老朽才说了半个月书,攒下的钱还远远不够给老妻治病,如何就能回乡呢?”
  流云道:“老丈且不要为此忧虑。我家在姑苏甚有财产,今也随身携带了一些银两,就赠你一些,给老夫人治病罢。今让娇女带我一道前去会稽,你也回乡,如何?”
  老者一时尚不知所措,围观的人都道:“既然这位姑娘家产丰厚,愿意资助你,你就接受了罢。似你这样说书,一天除去两人衣食之用外,也攒不下几个钱了,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攒够钱给你老妻治病呢?不如就应了这位姑娘。”
  流云见老者有疑虑之色,便又劝老者道:“我不是要骗你的,我自己身上虽然没有银钱,但我有随从人员,银两都在他们身上带着,你要多少都管够的。”
  娇女眼中露出羡慕之意,又转眼看那老者,面露祈求之色。
  老者还是为难,众人都相劝,流云又道:“我怎么敢欺瞒老丈呢?如不信我,你且在此等我一阵,我去取银两给你。”
  言罢,便望那四名庄客所会合的地点而去。
  那四名庄客在湖边柳树下歇着,等了两个时辰了,见流云还不来,便分头去寻。
  流云刚走出没多远,便逢见一庄客,便对那庄客说要周济一个说书老人,且把银两都取来。
  庄客不敢违令,便将随身携带的银两拿出十两来,说够不够,流云生在富贵人家,并不知银两得来不易,只觉不够,让那庄客全部拿出来。
  庄客道:“救急不救穷,小姐家虽然富有,也不能救得天下穷人啊。这银两是小姐路上的费用,都给了那人,小姐用什么呢?”
  流云道:“那依照你说,周济他多少才够?”
  庄客道:“且前去一问。”
  于是流云带庄客前来见说书老者,老者才备言前事,是攒足十两银子就可以回乡为老妻治病了。流云便给二十两,老者不受,只受其十两,千恩万谢,拉着孙女娇女对流云拜了一拜,感激涕零。
  流云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大好事,心中甚为惬意,便对那老者道:“我们明日观了浙江潮之后,后日就出发去会稽。老丈就先准备好,后日一起出发。”
  老者感谢不尽,唯唯领诺,流云又邀请娇女,明日一起去看钱塘江的潮水。
热门推荐